1、1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设计伙牌镇中心小学 陈 静教材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已经明白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基本方法,能较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互化。2、在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与小数互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1、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互
2、化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学习难点:把小数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小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生:喜欢)话说唐僧师徒2西天取经,走得又累又渴。正在饥渴难耐时,前方出现了一片西瓜地,瓜农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他们刚吃完西瓜,八戒和悟空就争个不休怎么回事呢?八戒说:“我吃了这个西瓜的 ,比你吃得少!”悟空反驳道:“我吃了这个西瓜的 0.2,比你吃得少!”同学们,到底谁吃得少呢?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讨论。(生 1: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比较。生 2:
3、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要想比较谁吃得多,需要把这两个数统一成同一类数,要么都是小数,要么都是分数,这样才能便于比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小数互化的一般方法。板书课题: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例 1。把一条 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 5段呢?(1)师:可以怎样列式?(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请学生将不同的结果,板演到黑板上。 310=0.3米 35=0.6米 310= 米 35= 米310 35(3)提问: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0.3= 0.6= 310 353(4)师:两种不同形式的计
4、算结果是相等的,说明小数和分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呢?教师出示教材第 77 页的题目。0.07= 0.24= 0.123=学生先讨论: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师生小结如下:因为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化成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就行了。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请学生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自己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5)小结方法: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 1 的后面写几个 0 做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做分子。(6)师:把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需要注意: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简成最简分数。还要看清楚
5、原来的小数是几位小数。(7) 2、小组合作,探究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出示例 2题目。4(1)先让学生尝试把前两个分数化成小数。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师:对于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该怎样化成小数呢?生答。师生小结:把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即去掉分母,看分母中 1的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让学生尝试把中间两个分数化成小数。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可能会出
6、现两种方法: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转化为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3)让学生尝试把最后两个分数化成小数。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会发现什么问题?(分母不能转化成10、 100、1000做分母的分数,并且用分子除以分母时除不尽。 )5教师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化成小数时,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转化,除不尽时根据题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4)师生共同小结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一般方法:分子除以分母(除不
7、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特殊方法:分母是 10、100、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分母是10、 100、1000的因数时,可以化成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3、数学阅读课本第 79页的“你知道吗?”4、共同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让我们再次回到新课开始时提到的问题,你能解决了吗?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吧!5、出示课本第 77页的“做一做” 。师:这六个数中,有分数、有小数,要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应该怎么办?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三、巩固提高。
8、1、完成课本第 78页的第 1、2、3、9、10 题。四、归纳小结。说一说今天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6【教学反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分数和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有时则需要把小数化成分数,所以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学习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通过每段绳子长度相等最初建立小数和分数的相等关系,进一步探索知道小数其实就是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在转化的过程中,强调最后的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也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内容。对于小数化分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旧知识,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逐步把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在知识的升华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探索中找到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比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结果不能正确约分,小数除法基础不牢。因此,在教学中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有预见性,以更有效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