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土壤面积共 159100 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90.4%,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此外,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 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 83.7%。(一)、黄壤黄壤是贵州省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面积为 738.37 万公顷。在黔东和黔中主要分布在海拔
2、 5001400 米的地带,而西部则分布在海拔10001900 米之间。在垂直带谱上,黄壤下接红壤,上接黄棕壤。由黄壤开垦而来的黄泥土,占全省旱耕地面积的 46.2;由黄壤发育而成的黄泥田占全省稻田面积的 463。黄壤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黄壤是贵州旱地粮食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其旱粮产量占全省旱粮总产量的 60左右。黄壤耕地也适于烟叶、油菜、花生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生长。黄壤全氮量较高,但矿化率低,供氮能力不高;全磷量不高,统计结果平均为 0.56 克/千克,尤其有效磷十分缺乏,平均为 141 毫克/千克,黄壤多属缺磷土壤。(二)、红壤红壤主要分布在黔东海拔 500600 米以下的地区,以及南部 8
3、00 米(东段)1000 米(西段)以下的地区;面积为 114.59 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7.2,其中耕地面积为 11.88 万公顷,占 10.4,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4.6。全剖面呈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多在 50以下,但比黄壤稍高。红壤表层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39.3 克/千克,其中自然土为 44.0 克/千克,耕种土为 26.6 克/千克。表土层全氮量平均为 1.72 克/千克,其中自然土为 1.95 克/千克,耕种土为 1.35 克/千克.。红壤的全磷量平均为 0.49 克/千克,有效磷为 5.5 毫克/千克,属于严重缺磷的土壤;红壤全钾量平均为 14.17 克/千克,速效钾平均为127
4、 毫克/千克,与黄壤一样属于中等水平。(三)、黄棕壤黄棕壤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威宁、赫章、纳雍、毕节、水城、盘县等县市,海拔 180019002500 米的高寒地区,在黔中、黔东 14001500 米以上的山地也有分布。其面积为 98.64 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 6.2,其中耕地 26.63万公顷,占 27.0。黄棕壤的全氮量可高达 610 克/千克,但因有机质的 C/N比值大,加上气温低,土壤的酸度大,有机氮矿化作用弱,有效氮仍较缺乏。黄棕壤的全磷量在 1.0 克/千克左右,但有效磷含量低,自然土表层平均为 6.7毫克/千克,耕种土表层平均为 7.7 毫克/千克,均属缺磷范围,所以施用磷肥有
5、良好的效果。黄棕壤的全钾量属中等以上水平,表土平均为 13.96 克/千克,自然土的速效钾平均为 199 毫克/千克,耕种土耕层平均为 138 毫克/千克,表明黄棕壤供钾能力尚好。(四)、石灰土石灰土主要分布在贵州中部的黄壤地带,常与黄壤交错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低海拔的河谷地区,西部的高寒地区,面积达 278.56 万公顷。石灰土地区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每当植被遭破坏后,土壤迅速被侵蚀而变为基岩裸露的石质山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氮素丰富,磷、钾往往不足。由于石灰土的有机质含量高,自然土为 5080 克/千克,耕地为 3050 克/千克,所以全氮量亦高,自然土火为 24 克/千克,耕地为 1.62
6、.5 克/千克,且 C/N 比值较低,多在10 以下,故供氮潜力较高。但与氮相比,磷、钾显得不足,有效磷多在 10 毫克/千克以下,速效钾多数低于 100 毫克/千克。土壤质地多较粘重,物理性粘粒含量在 60以上,质地多为轻粘土至粘土,但因石灰土富含腐殖酸钙,可形成良好的结构,所以水稳性团料较多。(五)、紫色土紫色土与石灰土一样,也是深受母岩影响的岩性土。贵州的紫色土面积为88.67 万公顷。其养分状况是:有机质和全氮量普遍低于地带性土壤。据统计,表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25.6 克/千克,全氮量平均为 1.34 克/千克,全磷量平均为 0.48 克/千克,有效磷为 5 毫克/千克土。但由于紫色土
7、的活性铁、铝含量低,固磷能力也较低,所以磷肥的利用率较高。紫色土的含钾量与黄壤接近,表土全钾量平均为 12.2 克/千克,速效钾为 135 毫克/千克,缓效钾为 442 毫克/千克,所以紫色土的供钾能力比较好。概言之,紫色土的质地较适中,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较高,磷务虚的含量虽不高,但固磷能力低,磷肥率高,缓效钾含量高,供钾能力比较强,所以紫色土的保肥和供肥能力以及缓冲性能都比地带性封为好,宜种性广。(六)、水稻土水稻土是贵州省的主要耕地土壤,毛面积 155.02 万公顷。它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其中 92.8分布在海拔 1400 米以下的地区,分布上限海拔可达 2300米。酸碱度以中性居多
8、。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43.2 克/千克,其中其中 2040 克/千克的占水稻土面积的 60左右,大于 40 克/千克和小于 20 克/千克的分别占 35和 5。全氮量平均为 2.37 克/千克,其中大于 2.2 克/千克的占 54,12 克/千克的占 41,小于 1 克/千克的占 5。全磷量平均为 0.65 克/千克,其中 0.51.0 克/千克的占 66,克/千克小于和大于 1.0 克/千克的分别占 22和 12;有效磷的含量不足,平均为 10 毫克/千克。全钾量平均为 17.44 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 100150 毫克/千克的占水稻土面积的 71.6,大于 150 毫克/千克和小于 50 毫克/千克的分别占12.7和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