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5 页单元检测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初步班级: 姓名: (总分:100 分,时间:4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8 分,将答案填在空格中)1.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 杯弓蛇影 B. 形影不离 C. 形单影只 D. 立竿见影2. 如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 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级时,看到桥孔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4. 小玲的房间里有一个风铃,微风一吹风铃发出“叮当,叮当”的美妙乐音。长短和粗细都相同的金属管,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原
2、因可能是( )A. 金属管材料不同 B. 金属管结构不同 C. 金属管温度不同 D. 金属管厚度不同5. 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 倒立的 B. 放大的 C. 等大的 D. 缩小的6. 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他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下图中能反映实验时的光路是( )7.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B. 物体本身的大小 C. 平面镜的大小 D. 观察者离平面镜的远近8. 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 播放歌曲 B. 教师讲课 C. 超声波洁牙 D.
3、 敲打西瓜鉴别生熟9. 如图所示,有一正方体形状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光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 )A. 镜面上有一个圆形亮斑 B. 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C. 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 D. 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A. B. C. D.A. B. C. D.A. B. C.
4、 D.第 2 页 共 5 页A P 11. 2011 年 3 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 ,即图中近地点月亮。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 “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12. 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5、 D13.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 A 处形成一个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仍在原位置不动D慢慢向水面移动14. 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 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 H 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 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15. 是一条折射光线,若与水面夹角为 500,关于入射角 、折射角
6、 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40 0 ,=50 0 .40 0 ,=40 0 .40 0 ,=50 0 .40 0 ,=40 016.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文中( )A “皓月”是人造光源 B “皓月”是自然光源C “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17. “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 ,如图所示。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A. 沿 OA 方向 B. 沿 OB 方向C. 沿 OC 方向 D. 沿 O
7、D 方向18. 关 于 光 纤 通 信 ,小 明 同 学 曾 思 考 这 样 的 问 题 :在 漫 长 的 线 路 上 , 光 纤 免 不 了 要 拐 弯 、 缠 绕 , 而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19. 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第 3 页 共 5 页A.
8、虚像、距离变小 B. 虚像、距离变大 C. 实像、距离不变 D. 实像、距离变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20. 夜晚,当彩虹桥上的灯光点亮时,锦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彩虹桥下锦江水深为 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 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若锦江水再上涨 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的 “倒影”相距 m。21. 2008 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 ,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
9、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22.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 、 “变小”或“ 不变”) 。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23. 如右图,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某种玻璃的分界面后在两种物质中的传播路线,相互垂直的两根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法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为 ,界面的 侧是玻璃。24. 水中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看起来“
10、腿变短了” ,这是光的 现象,此现象表明:光从 中射入 中时,折射后的光线将 (填“靠近”或“远离” )法线,折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25. 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 A 处透过水面看见河底一块白色的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 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 B照射,则手电上的光 (填“能”或“不能” )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三、作图题(每图 2 分,共 10 分)26. 根据入射光和反射光,找出 27. 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8. 画出折射光线 平面镜的位置 第 4 页 共 5 页29. 图中的两条光线是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请做出电光源
11、S 和两条入射光线30. 已知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标出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并用箭头标示出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四、实验探究与计算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第 33 题要有计算过程,否则不能得分)31. 如图所示,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射入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达到 900,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 900 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再用水进行实验,得出
12、了同样的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填“”或“X” )(1)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2)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3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 2mm 的茶色玻璃;厚为5mm 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 火柴。(1)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 A 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 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 第 5 页 共 5 页,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3. 为测量竖立在地面上旗杆的高度,晴天将 1.0m 的直杆竖立在地面上,测得杆影长 0.6m,旗杆影长7.2m,求:(1)旗杆的高度;( 2)写出计算公式的物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