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7月调研考试化学(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77319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7月调研考试化学(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7月调研考试化学(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7月调研考试化学(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7月调研考试化学(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7月调研考试化学(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48 分)1. 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成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 将盐卤或石青加人豆浆中,制成豆腐B.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C. 泡沫灭火器中将 Al2(SO4)3与 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D. 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卤水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利用的是胶体聚沉形成的凝胶,和胶体有关,A 不符合;B、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与胶体有关,.考点:考查胶体性质的分析判断2. 设 NA

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L 氯化铜溶液中的 Cu2+数小于 NAB. 标准状况下,22.4LCl 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C. 28g 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D. 情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 1NA电子电量,则阳极产生气体 11.2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未指明溶液的体积,且 Cu2 发生水解,错误;B、Cl 2 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错误;C、正确; D、阳极产生 5.6LO2,错误。考点:考查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计算等相关知识。3.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L1.0mol/L 的 NaAlO2水溶

3、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B. 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NAC. 25时 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1NAD. 1mol 的羟基与 1mol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 9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NaAlO 2 水溶液中不仅有 NaAlO2,还有 H2O,1.0L1.0mo1L -1 的 NaAlO2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 2NA,A 错误;B、根据石墨的分子结构可知,每个六元环含有 2 个碳原子,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 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NA,B 正确;C、25时,没有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pH=

4、13 的NaOH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C 错误;D、1 mol 的羟基所含电子数为 9NA,1 moL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 10 NA,D 错误。答案选 B。【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的知识。【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有关计算公式有 、 、 。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需要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气体。其适用条件是三个“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

5、分子数(或物质的量) 相等这一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合于单一气体,也适合于混合气体。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4.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SO 2、NO 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子酸性氧化物,Fe 203、Al 203属于碱性氧化物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NaHCO 3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 2CO3可治疗胃酸过多 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SO

6、 2 是酸性氧化物,而 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Fe 2O3 是碱性氧化物,而 Al2O3 属于两性氧化物,错误;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正确;蔗糖属于非电解质,硝酸钾和硫酸钡都属于强电解质,错误;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正确;NaHCO 3 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 2CO3 溶液的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3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5. 1.76 克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50mL、密度为 1.400g/cm3、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中

7、,得到 NO2气体1792ml(标准状况)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1.0mol/LNaOH 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浓硝酸中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0mol/LB. 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50mLC. 浓硝酸在与合金反应中起了酸性和氧化性的双重作用,且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08 molD. 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 3.12 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密度为 1.40g/cm3、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14mol/L,故 A 正确;B、加入适量的 1.0mol/L NaOH 溶

8、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 NaNO3,由 N 元素守恒可知 n(NaNO 3)+n(NO 2)=n(HNO 3) ,则n(NaNO 3)=0.05L14mol/L- =0.62mol,由钠离子守恒 n(NaOH )=n(NaNO 3)=0.62mol ,故需要1.792L22.4L/mol1.0mol/L NaOH 溶液体积为 =0.62L=620mL,故 B 错误;C 、起氧化性的硝酸生成 NO2 气体,根据 N 原子守恒可知,起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 =0.08mol,故 C 正确;D 、由电荷守恒可知,氢1.792L22.4L/mol氧化物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

9、等于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即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0.08mol(5-4 )=0.08mol,故氢氧化物质量=1.76g+0.08mol17g/mol=3.12g,故 D 正确;故选 B。考点:考查了硝酸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化学计算的相关知识。6. 含有砒霜(As 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 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 1.50mg,则A. 被氧化的砒霜为 1.98 mg B. 分解产生的氢气为 0.672mLC.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 3.90mg D.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610-5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砒霜中砷的化合价是 3 价,而

10、砷化氢中砷的化合价是3 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砒霜被还原,A 不正确; B、不能确定砷化氢的状态,因此不能确定砷化氢的体积,B 不正确;C、1.50mg 砷的物质的量1.5010 3 g75g/mol210 5 mol,则砒霜转化为砷化氢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105 mol 61.210 4 mol。锌失去 2 个电子,则和砒霜反应的锌的质量 65g/mol3.910 3 g3.9mg,C 正确;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10 5 6210 5 3)1.2104mol2NA1.810 4 NA,D 不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7. 利用 100mL0.50mol/

11、LNa2CO3溶液配制 Na+浓度为 0.2Omol/L 的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将该 Na2CO3溶液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B. 将该 Na2CO3溶液转移至 250mL 烧杯中,用量筒量取 150mL 蒸馏水加入,搅拌C. 将该 Na2CO3溶液转移至 500mL 烧杯中,用量筒量取 400mL 蒸馏水加入,搅拌D. 将该 Na2CO3溶液转移至 5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00mL0.50molL 1Na2CO3 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0.05mol,溶液的体积是250mL,所以溶液的

12、浓度是 0.05mol/0.25L=0.2mol/L,则钠离子的浓度是 0.4mol/L,错误;B、将该Na2CO3 溶液转移至 250mL 烧杯中,用量筒量取 150mL 蒸馏水加入,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 250mL,错误;C、将该 Na2CO3 溶液转移至 500mL 烧杯中,用量筒量取 400mL 蒸馏水加入,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500mL,错误;D、将该 Na2CO3 溶液转移至 5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0.05mol,溶液的体积是 500mL,所以溶液的浓度是 0.05mol/0.50L=0.1mol/L,则钠离子的浓度是 0.2mol/L,

13、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溶液的配制及离子浓度的计算8.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中:K +、Cu 2+、Na +、SO 42- pH=11 的溶液中:CO 32-、Na +、AlO 2-、NO 3- 加人 Al 能放出 H2的溶液中:Cl -、HCO 3-、NO 3-、NH 4+ 在由水电离出的 c(OH-)= 10-13molL-1的溶液中:Na 、Ba 2+、Cl -、I -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 +、Cl -、S 2-、HCO 3- 酸性溶液中:Fe 2+、A1 3+、NO 3-、Cl -A. B. C. D. 【答案】B【解析】Cu 2+的

14、水溶液是蓝色的,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选项错误;pH 11 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CO 32 、Na+、AlO2 、NO3 不会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存在,选项正确;加入 Al 能放出 H2 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溶液中: H+和 HCO3 不能大量共存,而且存在 NO3 不能产生氢气;在碱性溶液中 HCO3 、NH4+会发生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在由水电离出的 c(OH )10 13 molL1 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在该溶液中 Na+、Ba2+、Cl 、I 不会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存在,选项正确;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该

15、溶液中 S2 、ClO 会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酸性溶液中:Fe 2+、NO3 、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选项错误。故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判断已知条件隐藏的是酸性或是碱性溶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NO3-=3Fe3+NO3H 2OB. 向 Na2Si03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SiO32-S0 2+H2O=H2SiO3+SO 32-C. NaHSO4溶液与 Ba(OH)2溶液反应,当 SO42-完全沉淀时:H + SO42-OH -+

16、Ba2+=BaSO4H 20D. 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 2O32-4H +=SO42-3S2H 20【答案】C【解析】A、 磁性氧化铁化学式是 Fe3O4,不能溶液水,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3Fe3O428H NO 3 =9Fe3 NO14H 2O,不符合反应事实,选项 A 错误;B、向Na2SiO3 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会产生硅酸沉淀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iO32+ 2SO2+ 2H2O=H2SiO3+2HSO3,选项 B 错误;C 、NaHSO4 与 Ba(OH)2 溶液发生反应,当SO42 沉淀完全时发生反应:H + SO42-OH -+

17、Ba2+=BaSO4H 20,选项 C 错误;D、+2 价的 S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单质,Na 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S 2O32-2H +=SO2SH 20,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知识。离子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要符合反应事实,只有掌握物质的性质和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拆分原则,符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才可以得到相应的正确的离子方程式。10.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 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 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淀粉-KI 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K

18、I 试纸会变蓝B. 足量 Cl2能使湿润的、已变蓝的淀粉-KI 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 5Cl2+I2+6H2O=2HIO3+10HClC. 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 Cl2I 2IO3-D. 途径 II 中若生成 1molI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10NA【答案】C【解析】加碘盐中含有 IO3-,在酸性条件下可被 I 还原生成 I2,A 选项正确;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 B 选项正确;根据途径 I 可知氧化性 Cl2I2,根据途径可知氧化性 IO3-I2,根据途径可知氧化性 Cl2IO3-,C 选项错误;根据关系式 2IO3-I 210e 可知 D 选项正确。11. 有一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

19、物 8.32g,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无色气体的质量为 0.2gB. 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 7.0gC. 反应后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为 0.1molD. 反应消耗的 H2SO4物质的量为 0.15mo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成可燃性气体,说明发生反应:Fe+H 2SO4=FeSO4+H2,溶液为浅绿色,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则发生 CuO+H2SO4=CuSO4+H2O 后,又发生 CuSO4+Fe=FeSO4+Cu,且 Cu 被完全置换,生成1.28gCu,n(Cu)= =0.02mol,由 Cu 元素守恒可知 n(CuO)=n(Cu)=0.02mol

20、,故混合物中 m(CuO)1.28g64g/mol=0.02mol80g/mol=1.6g,则 m(Fe)=8.32g-1.6g=6.72g,n(Fe)= =0.12mol。A 、设氢气的物质的量为6.72g56g/moln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由 2n+0.02mol2=0.12mol2,解得 n=0.1mol,故氢气的质量=0.1mol2g/mol=0.2g,故 A 正确;B 、通过以上分析知,Fe 的质量为 6.72g,故 B 错误;C、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 n 反应 (H2SO4)=n(FeSO4),再由 Fe 原子守恒,可知 n 反应 (H2SO4)=n(FeSO4)=n(Fe)=

21、0.12mol,故 C 错误;D、溶液中金属离子是亚铁离子,根据 Fe 原子守恒得 n(Fe2+)=n(Fe)=0.12mol,故 D 错误;故选 A。【考点定位】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铁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属于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物质之间反应及反应先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的灵活运用。本题的思路为:生成可燃性气体,说明发生反应:Fe+H 2SO4=FeSO4+H2,得到的溶液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则发生 CuO+H2SO4=CuSO4+H2O后,又发生 CuSO4+Fe=FeSO4+Cu,且 C

22、u 被完全置换,根据 Cu 的质量计算 CuO 质量,进而计算 Fe 的质量,根据电子转移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 n 反应 (H2SO4)=n(FeSO4),再由 Fe 原子守恒可知 n 反应 (H2SO4)=n(FeSO4)=n(Fe)。12. 在含有 FeCl3和 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白色沉淀不含 BaSO3 B. 溶液的酸性减弱C. 白色沉淀是 BaSO4 D. FeCl3全部被还原为 FeCl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 2Fe3+SO2+ 2H2O=2F

23、e2+SO42-+4H+、Ba 2+SO42-=BaSO4,在含有 FeCl3 和 BaCl2 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SO2 后有 BaSO4 白色沉淀生成,同时所得溶液酸性增强,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 Fe3+全部还原为 Fe2+,另 SO2 不能直接和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 BaSO3 沉淀,原因弱酸不能制强酸。选 B。考点:考查 SO2 和 Fe3+的性质,涉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13.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 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NaHCO 3 AI 2O3Al(OH) 3 AI (NH 4)2CO3 NaAl(OH) 4A. B. C

24、. D. 全部【答案】A考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4.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下列各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已知质量的铜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已知质量的铜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已知质量的铜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所得固体的质量已知质量的铁铝混合物 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以上方案可行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铜铝混合物中只有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都可行;实验均可以反应。那就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得铝的质量,进而求出铝的质量分数,故答案选 A。15. 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选项 a b c mA 氢氧

25、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B 硝酸 硝酸铁 硝酸亚铁 铁C 硫酸铝 氢氧化铝 偏铝酸钠 氢氧化钠D 氮气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氧化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与少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选项 A 正确;B、硝酸与少量的铁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与过量的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选项 B 正确;C、硫酸铝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

2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选项 C 正确;D、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氮气与二氧化氮不反应,即 a 与 c 不反应,所以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硝酸的化学性质,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正确理解和推断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 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符的是 ( )A. N2 NO2 HNO3B. MnO2 Cl2 漂白粉C. 黄铁矿 SO2 SO3 稀硫酸D. 铝土矿 NaAlO2溶液 Al(O

27、H)3 Al2O3 Al【答案】D【解析】A、氮气和氧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选项 A 错误;B、工业上一般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氯气再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选项 B 错误;C、工业上制备硫酸时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而不是直接用水,选项 C 错误;D 、工业上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土矿使其转化为偏铝酸钠,再用弱酸碳酸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铝,过滤得到的氢氧化铝固体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单质,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改进氨碱法设计了“联合制碱法” ,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生产流程如图 1:(1)完成有关反

28、应的化学方程式 沉淀池:NH 3+CO2+H2ONaCl=NaHCO 3NH 4Cl 煅烧炉:_。(2)联合制碱法的优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A生产原料为:食盐、NH 3、CO 2B副产物氯化铵可做氮肥C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 CO2D原料利用率高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图 2 模拟“联合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3)上述装置中接口连接顺序为_。A.a 接 c;b 接 f、e 接 d B.a 接 d;b 接 f、e 接 cC.b 接 d;a 接 e、f 接 c D.b 接 c;a 接 f、e 接 d(4)D 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为测定产品纯碱的成分和含量,做如下实验,假设产品纯碱中只含N

29、aCI、NaHCO 3杂质。(5)检验产品纯碱中是否含有 NaCl,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试剂。(6)滴定法测定纯碱产品中 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 W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 12 滴酚酞指示剂,用 cmol/L 的 HCI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指示 CO32-+H+=HCO3-反应的终点) ,所用 HCI 溶液体积为 V1mL,再加 12 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 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所用 HCI 溶液总体积为 V2mL,则纯碱样品中 NaHCO3质量分数为_。【答案】 (1). 2NaHCO3=Na2CO3+CO2+H2O (2

30、). C (3). D (4). 饱和 NaHCO3溶液 (5). 稀 HNO3和 AgNO3溶液 (6). c(V2V1)841000W100%【解析】试题分析:(1)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在煅烧炉内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CO 2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CO2+H2O;(2)A.联碱法是以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来自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A 项正确;B.在联合制碱法中,副产物氯化铵可做氮肥,B 项正确;C 联合制碱法循环物质:氯化钠,二氧化碳,C 项错误;D联合制碱法相比于氨碱法,氯化钠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0%

31、以上,原料利用率高,D 项正确;答案选 D。(3)足量的 CO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HCO3,装置 A 产生 CO2,装置 B 产生 NH3,装置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HCl,二氧化碳与氨气通入 C 中应防止倒吸,则 b 接 c,故 a 接 f、e 接 d,答案选 D。(4)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装置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HCl,可用饱和 NaHCO3 溶液。(5)要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实际上就是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可先滴加过量稀硝酸,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氯离子。(6)加酚酞指示剂,变色范围为 8-10,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c(

32、mol/L)的 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 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 HCl 溶液体积为 V1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 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指示 HCO3-+H+=CO2+H2O 反应的终点,所用 HCl 溶液体积为 V2mL上述的两个离子方程式为CO 32-+H+=HCO3-、 HCO3-+H+=CO2+H2O,所以样品中含有的碳酸氢钠反应消耗盐酸体积为(V 2-V1)mL ,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c(V 2-V1)1000 mol,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 c(V 2-V1)1000 mol,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c(V 2-V1)M1000 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100%。考点:考查工业制碱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