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74947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小学语文莫高窟姓名:宋黎民学校: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邮编:215122电话:13912625621参赛教案在文库平台的访问链接:http:/ 莫高窟3、课时:二课时4. 课前准备:搜索莫高窟图片和相关资料二、教学课题:莫高窟三、教材分析莫高窟这篇课文全文共有 5 个自然段,生动地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从学情看,学生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也具备一定的品词析句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容易读

2、懂课文,但课文中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可能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学生充分地预习广泛地收集资料。本课的教学重点利用网络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课文相关描写的准确生动,深切感受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并有感情地读好相关段落。本课教学难点是要能让学生基于网络环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对课文第二部分的朗读感悟中,深切感觉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激发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读书、边思考,并结合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体会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积累描写莫高窟的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3、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的艺术价值。4、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2四、教学方法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这是一篇写景的说明性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

4、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3、建构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学习资源(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播放莫高窟视频)莫高窟【百度视频】2、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

5、进甘肃,走进敦煌,去领略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的风采。板书课题。1、观看莫高窟视频。2、齐读课题。 莫高窟【百度视频】http:/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句段,反复读几遍。2、检查初读情况: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掌握学习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4、组织交流,随机点拨。1、按照自读要求自读课文。2、快速在书中画出这些四字词语,然后看看这些词语中,每一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并相机朗读课文描写彩塑、壁画、藏经洞的段落。3、浏览课文,按文章的结构试着给课文分分段,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编写段

6、落提纲。4、交流分段、提纲编写情况。3(三)品读感悟,领悟写法。1、指名分读第 2、3、4 自然段。2、指导学习第 2 自然段,并组织交流。a、点击彩塑b、点击“彩塑”中的“卧佛”展示更多彩塑的图片d、随机点拨评价,指导朗读。e、并展示更多彩塑的图片,让学生补充句子。f、小结学法。3、指导学生同法学习第 3 自然段,并组织交流,随机点评和点击“壁画、飞天”等链接,引读背诵。4、出示过渡句,指导学生体会其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精妙绝伦” 。5、略教第 4 自然段,随机点击藏经洞,思考从“曾” “掠”读出了什么来。6、指导学习第 5 自然段,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结晶” 。 随机指导

7、朗读。7、指导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点击标有“莫高窟”的中国地图和“莫高窟” 。8、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学做小导游练习复述课文,随机点拨、评价。1、分读第 2、3、4 自然段。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说出理由。 (2)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 2 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提出疑问。 (3)交流质疑。(4)练习朗读 。(5)欣赏、观察图片,完成补充句子: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_的菩萨,有_的天王,有_的力士。3、同法同法学习第 3 自然段,并练习背诵。4、理解“精妙绝伦” ,体会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5、略

8、学第 4 自然段,思考从“曾” “掠”读出了什么来。6、学习第 5 自然段,了解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 “结晶” ,朗读感受。7、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学做小导游练习复述课文。1、彩塑http:/ “彩塑”中的“卧佛”3、更多彩塑的图片4、敦煌壁画5、壁画6、飞天及配乐http:/ 2、3、4 自然段。 2、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链接敦煌研究网。http:/43、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

9、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播放莫高窟视频)莫高窟【百度视频】http:/ 2、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进甘肃,走进敦煌,去领略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的风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句段,反复读几遍。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初读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个性鲜明 神态安详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惟妙惟肖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臂挎花篮 轻拨

10、银弦 (2)快速在书中画出这些四字词语,然后看看这些词语中,每一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并相机朗读课文描写彩塑、壁画、藏经洞的段落。【设计意图:虽然高年级阅读教学是以篇章教学为主,但仍不能忽视字词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这些能体现课文内容词语的读音辨义,批画积累,从而为阅读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4、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掌握学习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1)浏览课文,看看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按文章的结构试着给课文分分段,用“|”标出。然后交流。(3)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编写段落提纲。(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并出示、分享教师编写的段落提纲。【设计意图:在编写段落提纲的过程中,

11、不仅使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5理清了课文的条理,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到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课文每一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写等表达上的特点。 】(三)品读感悟,领悟写法。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 ,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那么,课文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 2、3、4 自然段)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说出理由。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 2 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

12、来。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a、点击彩塑http:/ 、“威风凛凛” 、 “强壮勇猛” 、 “个性鲜明” 、 “神态各异”等词。b、点击“彩塑”中的“卧佛”http:/ c、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这些彩塑可能还有哪些神态?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5)并展示更多彩塑的图片,让学生补充句子:http:/ )(6)小结学法。 a、找中心句b、读文质疑c、品读背诵 【设计意图:把阅读理解和句子的训练结合起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词语的运用能力,还丰富了学生

13、的想象,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会 让我们的课堂学趣盎然。 】3、学习第 3 自然段 (1)根据学第 2 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 3 自然段 。提出自学要求:进入 “敦煌壁画”页面,先细细读一读介绍壁画的文字,讨论一下壁画的主要特点,再去看看图片,读读文字;也可以一起欣赏图片,再读读文字;说说敦煌壁画留给你怎样的印象?http:/ (先以 4 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 a、点击“壁画”http:/ (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

14、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 ) b、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 ,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 ) c、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从省略号可以想象出飞天形象的繁多,不胜枚举,请想象其他飞天的形象,模仿课文写出一至二句。 (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 ) 7(4)引读背诵。【设计意图:通过大量主题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壁画的“宏伟瑰丽”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 时,设计富有 层次的阅读、感悟、欣赏等环节,让学生在读中倾注自己的感情,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

15、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交流背诵的方法,启 发学生发现这一段表达上的特点,当学生有所发现时,会更加激起背诵的兴趣,使 练习背诵成为感受理解、 记忆积累语言的过程。 】4、假如将二三两段对话一下,课文哪些地方需要改动?如何改动?请直接把要改动的地方写在相关语句旁边。5、学习第 4 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http:/ ult&fr=&sf=1&fmq=1327150294191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 &height=&face=0&istype=2&word

16、=%C4%AA%B8%DF%BF%DF%B2%D8%BE%AD%B 6%B4&s=0 (3)指导朗读、背诵。 6、学习课文第 5 自然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 7、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点击标有“莫高窟”的中国地图:http:/ (点击“莫高窟” )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8http:/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

17、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 (四)积累巩固,适度拓展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2、3、4 自然段。 2、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3、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在此基础上深化延伸,沟通课堂内外,升 华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富有激情的朗 读结束全课,让学生的情思随课文一起跃动,再一次浸染在艺术的海洋中。 】附:板书设计:18 莫高窟彩 塑 : 精

18、妙绝伦壁 画 :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智慧结晶)藏经洞 : 藏品丰富六、教学反思:在莫高窟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莫高窟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并引进课堂。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莫高窟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莫高窟的美,感受祖国灿烂的敦煌文化。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莫高窟的美丽,从而激发

19、学生的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莫高窟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9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中华艺术宝库,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优势的同时,由于网络资源的阅读、搜集、整理、交流等占据了大量的课内时间,对语文文本的阅读、感悟时间相对减少,所以语文的文本性呈弱化趋势。在教学莫高窟时,教学内容较多,学生自主收集、浏览的时间相对较少,觉得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不足,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没能充分展开。由于网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图像资料,学生学习交流时仅限于现有资料的再现与交流,学习效果不如平时反复阅读、深入感悟来得好。因此,如何处理文本阅读、网上搜索的矛盾,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