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船舶静力学基本原理.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73691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静力学基本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船舶静力学基本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船舶静力学基本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船舶静力学基本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船舶静力学基本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船舶静力学基本原理,深海技术工程中心 盛其虎,主要内容,1. 浮体六自由度运动和浮态 2. 浮体的浮力和力平衡方程 3. 浮力和浮态的关系 4. 浮体浮态的稳定性 5. 数值积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1. 浮体六自由度运动和浮态,浮体具有六自由度运动,其中在垂荡、横摇、纵摇三个垂直面自由度上具有回复力,这三个自由度上的位移对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用这三个自由度上的位移来表示船体的浮态。,吃水T: 龙骨上表面到静水面的垂向距离。 横倾角f:yoz平面内的角位移,右侧下沉为正。 纵倾角q: xoz平面内的角位移,船首下沉为正。 纵倾通常用纵倾值(艏艉的吃水差)来表示。tanq=(TF

2、-TA)/Lpp,常见的浮态的描述 正浮状态:横倾角f=0,纵倾角q=0 横倾状态:纵倾角q=0 横倾状态:横倾角f = 0 任意状态:,2. 浮体的浮力和力平衡方程,船舶所受的力:浮力:静水对船体的压力。等于船舶排开水的重量,作用点在浮心位置重力:地球对船舶的万有引力。等于船体的总重量,作用点在重心位置风浪流载荷:海洋风浪流等环境对船舶的影响接触载荷:拖曳力、进坞、触礁等情况下坞墩、礁石对船底的作用力等。根据力的等效原则,可以将垂向载荷等效成过重心的重力和倾覆力矩,水平力和阻力形成倾覆力矩,船舶在静水的力平衡方程为:,W:船体总重量; D:排水量 Mtrim:纵倾力矩; Mheel:横倾力矩

3、 ltrim:纵倾回复力臂 lheel:横倾恢复力臂,阿基米德原理:船舶的浮力等于船舶排开水的重量,浮力作用点位于水下部分排水体积的形心位置。,当外力矩为零时,船舶处于静平衡状态时的浮心和重心位置应满足以下方程:,浮心:(xB,yB,zB) 重心:(xG,yG,zG),3浮力和浮心的计算 3.1 水线面积分,正浮状态时,将船舶水下部分分成若干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薄层,每个薄层的体积为,浮心纵坐标,浮心垂向坐标,或,排水体积,此式的数值积分精度较高,水线面面积,3.2 浮力、浮心关于吃水的导数,浮心纵坐标的变化率,浮心垂向坐标的变化率,排水量随吃水的变化量,dz=1cm,TPC表示每厘米吃水吨数,

4、TzB,因此ZB随吃水的增加单调递增,若xFxB,则xB随吃水的增加而减小; 否则xB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大,近似估算公式:,3.3 排水体积的横剖面积分,将船舶水下部分体积横向剖分:(纵倾状态),排水体积:,浮心坐标:,横剖面面积,横剖面关于基线的静矩,3.4 等体积倾斜水线 倾角变化对浮心位置的影响,基本假定: 小角度横倾,舷侧为直壁(正浮时舷侧垂直于水线面)。倾斜过程只受外力矩作用,倾斜时排水体积保持不变。,横倾时的等体积倾斜水线:假设横倾时水线面绕平行于x轴的直线旋转,新水线面与原水线面交线为y=y0,z=T。倾斜后排水体积增量为:,y,因此:y0=0,倾斜水线与正浮水线的交线过漂心,纵倾

5、时等体积倾斜水线:纵倾水线与原水线交线平行与y轴,纵坐标为x0,取任意一个横剖面,倾斜前后横剖面水线增量为:,排水体积增量:,结论:小角度倾斜时,等体积倾斜水线与正浮水线的交线过漂心。,水线面关于y轴的静矩,水线面漂心纵坐标,3.5 浮心移动轨迹与稳心半径,当船舶小角度横倾时,横剖面 入水部分形心: 出水部分形心: 等体积倾斜的浮心变化,任意横倾角时:,横倾惯性矩,倾斜角变化很小时,浮心移动轨迹近似为圆,轨迹圆圆心称为稳心,用符号M表示。轨迹圆的半径称为稳性半径。横稳性半径:,纵倾时也有类似的结论,纵稳性半径,其中水线面的纵倾惯性矩,横倾惯性矩,4. 浮态的稳定性,浮体的稳性是指在外力矩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外力据消失后,浮体能回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 浮体的静稳定性:浮体在静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 浮体的动稳定性:在载荷动态加载情况下的稳定性问题。 初稳性:浮体小角度倾斜时的稳定性 大倾角稳性:浮体大角度倾斜时的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