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秋航海技术专升本哲学A 卷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40 分,每题 2 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是( )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 义思想C.可知 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 ) A.社会性B.历史性C.系统 性D.实践性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 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 是统一于静止C
2、、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 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 世界 统一于物质还 是统一于精神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A.客观性 B.无限性C.方向性D.一维性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 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 运动 的根本原因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 )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 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
3、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普遍性C.绝对 性D.客观性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 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 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 现出来D、事物 经过 量变向质变转 化后表现出来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 精神的
4、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 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 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 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主观性16、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 实践17、党的思想路
5、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 实际 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 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18.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 进步的程度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1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 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 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 产过 程的影响来实现20.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 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 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二、填空题(15 分,每空 1.5 分)1.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 ( )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2. (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3.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 )。4. 科学认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 )认识( )。5. 辨证 思维 方法主要有: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 综合、抽象与具体、 ( )与( )的统一。6. ( )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 ( )与( )构成社会经济结构。三、简答题(45 分)1.(10 分)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2、(15 分)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3、 (20)分)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A 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ADDD 6-10
7、CABAA 11-15 CDCCA 16-20 DCDDA二、填空题1社会2运动3机能4现象、本质5逻辑、 历史6社会基本矛盾7生产力、生产关系三、简答题题1 (10 分)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5.0 分)规律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稳定性、可 认识性。 (5.0 分)2 (15 分)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5.0 分)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构成:实体性要素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5.0 分)智能性要素有: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教育
8、水平 (5.0 分)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 认识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性;生动、具体性;表现性、片面性。 (2.5 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其基本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 (2.5 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由认 识的秩序决定的。 (5.0 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5.0 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