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学_心理学_备考知识.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69143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0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_心理学_备考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教育学_心理学_备考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教育学_心理学_备考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教育学_心理学_备考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教育学_心理学_备考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1 页 共 205 页教育学与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涵盖教育学、教育心理德育和师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班作常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时事政治等 8 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一)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历史发展1教育的概念。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3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4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三)教师与教育学1教育学的价值。2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经济。2教育与政治制度。3教育与社会文化。4教育

2、与社会人口。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一)人的发展概述(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几种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观。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凄(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2教育目的的功能。(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不同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2在确立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育目的与当代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与特征。: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3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五、学校

3、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2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二)学制的形成与发展1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2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3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三,义务教育(四)终身教育六、学生与教师(一)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2学生的地位。3当代学生的特点。(二)教师l。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2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3教师的职业素养。4教师专业发展。(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2师生关系的构成。3师生关系的模式。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七、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一)教育途径概述(二)学校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与意义。2学校课外活动的

4、基本内容。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2 页 共 205 页3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4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三)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4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开发。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二)教师的专业成长1从新教师到专家教师:新教师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2专家教师的特点: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教学专长、心理品质。3教师的成长及培养:影响因素、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塑造完整的教学人格。、学生心理发展与教

5、育(一)认知发展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2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在教育上的意义。(二)社会化发展与教育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含义、教育意义。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含义、教育意义。3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三、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学生的认知差异1认知方式差异。2认知能力差异。3认知结构差异。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二)学生的性格差异1性格的概念。2性格的个别差异。3性格差异的鉴定。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1特殊儿童的概念。2特殊儿童的类型。3。特殊儿童的教育。四、学习与学习理

6、论(一)学习的概述1学习的定义。 遗2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3学习的分类: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分类、广义知识观的分类。(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作用。2操作条件作用。3社会学习论。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三)认知主义的学习观1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托尔曼认知地图论。2现代认知学习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四)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2不同建)f 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2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4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五

7、)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2马斯洛与康布斯的学习理论:马斯洛的学习理论、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由为基础的学习 L 原则。4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实验。五、广义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六步三段两分支) 。3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二)智慧技能的学习1知识与技能的关系。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3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智慧技能的层次、辨别技能的形成、概念学习、规则学习。(三)认知策略的学习1认知策略的性质。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3 页 共 205 页2认知策略的分类。3认知

8、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特点。4认知馋伞学习的条件。六、动作技能的学习(一)动作技能的性质1动作技能的含义。2动作技能的分类。3熟练操作的特征。(二)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1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习得的指标。豳匡3动作技能的保持。(三)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1有效的指导与示范:指导与发现的比较、指导内容的影响、指导方法的影响、示范。2练习:练习的分布、练习中的整体与局部;心理练习、练习中的情婪干扰效应。3反馈:反馈的含义与分类、反馈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作用。七、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日医(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1态度的含义。2态度的学习的过程与理论。3促使态度改变的方法。4巩固态度

9、的方法。(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1价值观概述。 2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八、问题解决与迁移(一)问题解决1问题及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问题解决的策略。5问题解决与创造。(二)为迁移而教1学习迁移概述。2传统迁移理论。3当代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4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办、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概述;1动机与学习动机。2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3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4学习动机的分类。(二)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论。2需要层次说。3自我效能感理论。4成败归因理论。5成就动机理论。(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内部条件: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就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

10、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2外部条件: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3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十、学习的测评(一)测评理论概述1测评中的基本概念。2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3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4有效测评的必要条件。(二)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技术1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步骤。2常见题型的编制技术。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一、教育法基本理论(一)教育法概述1教育法的含义。2教育法的特点: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点、 ;教育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 教育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3教育法的功能。 :(二)教育

11、法律关系1教育法律关系概述:概念、特征、类型。2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3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4 页 共 205 页(三)教育法的渊源1宪法: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规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主性教育法规。6教育行政规章。二、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监督(一)教育法的制定1教育法制定的含义。2教育法制定的程序: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通过、公布。(二)教育法的实施1教育法实施的含义。2教育法实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教育法的遵

12、守。4教育法的适用。5教育法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三)教育法的监督 1教育法监督的含义。2教育法监督的类型: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的监督。三、教育法律责任与教育法律救济(一)教育法律责任1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2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行为违反教育法律、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3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二)教育法律救济1教育法律救济: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 ,:, :2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仲裁渠道、调解渠

13、道。3教育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 , 、一4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复议的含义和特征、受案范围、程序。5教育行政诉讼:概念和特征、受案范围、管辖、程序。四、学校、教师和学生1学校:学校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与预防、学校安全教育。2教师: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教师制度、教师违法与, ,预防。3.学生: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4学校安全教育。五、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论(一)教育政策概述1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教育政策的功能。2教育政策的类型和体系结构。(二)教育政劈的制定、执行、评价与监控1教育政策的制定。2教

14、育政策的执行。3教育政策的评估。4教育政策的监控。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O-2020 年) (摘要)第四部分 德育和师德教育一、德育范畴、功能、目标与内容(一)德育范畴1小德育与大德育。2。我国“大德育” 形成的历程。3我国大德育出现的原因。(二)德育功能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三,德育目标1德育目标及其分类。2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乙(四)德育内容1爱国

15、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德目教育。4民主与法制教育。5理想教育。6心理品质教育。二、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品德要素的发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5 页 共 205 页1道德认识的发展。2道德情感的发展。3道德行为的发展。(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品德发展是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品德发展是个体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3心理内部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动力。4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三、德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德育原则1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2疏导性原则。3长善救失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灵活施教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

16、性和连贯性原则。(二)德育方法1说服法。2陶冶法。3榜样法。4锻炼法。,5奖惩法。四、师德与师德规范(一)师德概念1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2师德与教师道德之间的区别。(二)师德规范1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2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3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五、师德教育(一)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1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2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3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4来自师德现状的要求。(二)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1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2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部 2008 年 9 月 1 日颁布)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一、课程理论与实践(一)课程概述1课

17、程的概念。果程类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4课程理论流派。(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内涵。2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3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f 三,课程资源 :上-1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课程设计1课程内容的选择。2课程组织。3。课程设计模式。(五)课程实施1课程实施的内涵。2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3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4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六)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3课程管理。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三、教学理论与实践(一)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6

18、页 共 205 页2教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2教学过程的本质。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四)教学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2个别教学。3分组教学。(五)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的内涵。2常见的教学模式。(六)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概念。2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3教学评价的类型。4教学评价的原则 p四、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一)课堂教学基本技能1导入技能。 2提问技能。3讲授技能。4板书技能。5结课技能。6 “三笔字”技能。(二)说课1说课的类型。2说课的内容。3说课的评价。(三)教学智慧五、课程与教学研究(一)教育

19、论文的写作。1教育论文的含义。2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3撰写教育论文的一般步骤。(二)教育叙事的写作1教育叙事的概念。2教育叙事的特点。3。教育叙事的分类。4教育叙事的标准。5教育叙事的写作。(三)教育随笔的写作1什么是教育随笔。2教育随笔的特点。3教育随笔的结构。4教育随笔的写作。(四)教育刘叫”(四)教育案例的写作1什么是教育案例。2写教育案例的作用。3教育案例的结构要素。4教育案例写作应注意的事项。(五)教学反思的写作1什么是教学反思。鸾。移什么。2 “教学反思”思什么。3如何写好教学反思。4教学反思的内容。5写好教学严5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6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六)教学工作计划的写作1

20、教学工作计划的概念。2教学工作计划的分类。3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4教学工作计划的结构。(七)教学工作总结的写作1教学工作总结的概念。2教学工作总结的结构。3教学工作总结的撰写要点。第六部分 班主任工作常识一、班主任工作概述(一)班主任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7 页 共 205 页(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三)班主任的角色期待与角色冲突1班主任是学岁产山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4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四)班主任的素质与要求(五)班主任的教育幸福二、班主任主要工作内容(一)了解学生(二)组织和培养班集

21、体1班集体的教育价值。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三)班级日常管理1个别教育。2建立学生档案。3操行评定。 +一4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四)班级危机管理三、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一)班主任工作的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集体教育原则。4民主公正原则。5严慈相济原则。6以身作则的原则。二,班主任工作的方法1说理教育法。2激励法。3榜样示范法。4角色模拟法。5暗示法。6契约法。(三)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四、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班级活动内涵(二)班级活动的类型1思想道德引领类班级活动。2学习提高类班级活动。3个性发展类班级活动。4社会适应类班级活动。(三)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22、1生命化原则。2民主化原则。3个性化原则。4开放化原则-(四)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五)班级活动的评估与拓展第七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一、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教育技术内涵。2教育技术发展。3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4教育技术应用。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一)教学设计1需求分析。2学习者分析。3内容分析。4目标分析。5教学策略制定。(二)教育技术基础理论1教育技术基本观念。2教育技术基本要素与过程。 3教育技术中的教师。4。教育技术中的学生。5教育技术中的知识与资源。6教育技术应用与角色。(三)教学媒体理论1媒体与教学媒体。2演示型教学媒体。3交互型教学媒体。4过程型教学媒体。5评价

23、型教学媒体。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8 页 共 205 页6教学媒体发展。三、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一)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1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特征。2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3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开发。4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应用。4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应用。(二)交互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1交互型多媒体课件特征。2交互型多媒体课件设计。3交互型多媒体课件应用。(三)社会性支持软件教育应用1社会性支持软件类型及教育应用特征。2社会性支持软件教育应用。四、教育技术应用1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教育技术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3教育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4教育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24、h 改育技术在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第八部分 时事政冶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选题1、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B)A、私学 B、官学 C、书院 D、大学2、 “六艺”中的“书”为(C)A、艺术教育 B、书法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3、汉代的太学属于(A)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4、我国的私学产生于(B)A、原始社会末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汉代以后5、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A )A、识字教育 B、音乐教育 C、道德教育 D、算术教育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C)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7、历史上提出“风声雨

25、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是(C)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东林书院 D、象山书院8、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采用的选士制度是(B)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9、隋朝以后,我国主要采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C)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10、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1862 年设立的(D )A、天津西学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天津水师学堂 D、京师同文馆11、 (A)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A、癸卯 B、壬子-癸丑 C、壬戌 D、近代学制12、壬子癸丑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A、四年一贯制 B、五年一贯制 C、三年

26、一贯制 D、三三分段13、壬戌学制以(C)的学制为主要学习的蓝本。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14、新中国第一个学制确立于(B)A、1949 年 B、1951 年 C、1958 年 D、1967 年15、作为清政府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B)A、视学 B、学部 C、提学使司 D、督学16、 “产婆术”是由(C)创立的教学方法: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17、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C)为标志:A、 大教学论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 爱弥儿18、下列那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C)A、孔子 B、杜

27、威 C、苏格拉底 D、赫尔巴特19、西方教育历史中,中世纪的“三艺”指(B)A、天文学、修辞学、辨证法 B、文法、修辞学、辨证法C、天文学、算术、辩证法 D、算术、几何、天文学20、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正确的是(A )A、其代表作是政治学 ,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 C、主动脉张胎教 D、强调早期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9 页 共 205 页21、 政治学是(A)的主要代表作: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22、下列哪部著作被称为“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D)A、 爱弥尔 B、 教育漫话 C、 理想国 D、 大

28、教学论23、卢梭的教育著作是(B)A、 大教学论 B、 爱弥尔 C、 普通教育学 D、 民主主义与教育24、杜威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是(B)A、 普通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教育目的 D、 大教学论25、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A、 学记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26、 师说主张选择教师的标准应该是(C)A、资历 B、地位 C、道 D、年龄27、哪一本书是家训之祖?(A )A、 颜氏家训 B、 大学C、 论语D、 师说28、第一部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教育学的译者是(D )A、严复 B、辜鸿铭 C、蔡元培 D、王国维2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

29、期,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A)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马卡连柯二、多选题1、狭义的教育基本内涵有(ABC)A、受社会制约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参与 D、一种个人的活动2、教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ABD)A、非形式化 B、形式化 C、非制度化 D、制度化3、中国古代学校的性质分为(BCD)A、太学 B、官学 C、私学 D、书院4、中国古代的私学按所教的内容可分为(CD)A、太学 B、书院 C、私塾 D、经馆5、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ABD)A、察举制 B、科举制 C、文官制 D、九品中正制6、关于 1922 年学制,下

30、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小学和中学实行“四三四 ”制 B、以美国学制为主要学习蓝本C、是我国近代最为成熟的学制 D、小学和中学实行“六三三 ”制7、西方近代教育的特点有(ABCD)A、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与重视 B、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增强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D、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8、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ABCD)A、全民化 B、终身化 C、民主化 D、现代化9、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下哪几个方面(ABCD)A、重视教育的作用 B、主张德、智、体、美的教育内容C、强调早期教育 D、提倡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10、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BC)

31、A、亚里士多德 B、维多利诺、拉伯雷 C、伊拉斯谟、莫尔 D、洛克、卢梭11、杜威的教学主张(ACD)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社会 C、教育即生长 D、从做中学12、 学记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有(ABCD)A、循序渐进原则 B、及时施教原则C、预防性原则 D、学习观摩原则13、 师说的贡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CD)A、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B、提出早期教育思想C、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D、择师的标准是“道”14、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在民国初年到 1949 年来中国讲学、访问的有(ABC)A、杜威、推士 B、麦柯尔、柏克赫司特 C、华虚朋、孟禄 D、克柏屈、梅伊曼15、中国借

32、鉴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C)A、陶行知 B、梁漱冥 C、陈鹤琴 D、陈寅恪16、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方式有(ABCD)A、对前人的科学知识合理编制和加工 B、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C、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 D、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一、判断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10 页 共 205 页1、在教育学中, “教育与发展”主要指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段性。 ( )3、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化,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 ,这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决定了教育的发展。 ( )4

33、、通过拨款方式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说明了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5、199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我国的教育体制应该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此时,多元办学体制、多渠道投资体制、政校分离的管理体制建立起来。 ()6、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7、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8、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立足于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观念,它包括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童年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 ()10、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11、对

34、弱势学生给予一定的特殊待遇不是教育平等化所提倡的。 ()12、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柱。 ()二、单选题1、具有“学校教育制度化、严密化,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教学内容空前丰富,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的教育特征体现在什么社会之中。 (C)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个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名字是(B)A、 21 世界议程 B、 增长的极限 C、 学会生存 D、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3、 “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具有这样特点的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C)A

35、、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4、我国教育法规将教育规定为社会主义性质,这反映了(B)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5、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则崇尚实际,这主要体现了(C)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6、 “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 ,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特点。A、顺序性 B、间断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7、 “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方向不同” ,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B)特点。A、不均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8、到二

36、十世纪(D)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得以传播,并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A、60 B、70 C、80 D、90三、多选题1、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ABDE )A、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B、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受教育权D、经济体制决定了教育体制E、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在(BCD)的结构。A、基础、中等、高等的教育比例 B、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C、高等教育的层次、专业的比例与类别 D、高等教育的数量3、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体现在(AB)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

37、教育积累、传播、发展科学技术C、教育决定了经济的结构 D、教育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转4、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CD)A、政治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B、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C、政治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D、政治决定了教育目的的性质5、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表现在(AB)A、教育培养政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延续和发展政治制度C、教育民主化决定了政治的民主化 D、教育为超越现有的政治服务6、教育民主化包含哪几个方面(ABC)A、取消教育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在学校中倡导民主精神C、在学校里尊重学生的个性D、教师不能批评与体罚学生7、教育平等的涵义有(ABC)A、教育的最终目

38、标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 B、教育权利平等C、教育机会均等 D、无差别的对待一切学生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11 页 共 205 页8、文化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BD)A、文化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B、文化传统使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C、文化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D、文化提供了教育的内容9、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ABC)A、教育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B、教育使文化得以整理、发展和创新C、教育创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D、教育使文化呈现多样化10、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表现在(BD)A、科学技术影响了教育的价值追求 B、科学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更新C、科学技术影响了受教育者的权利D、科

39、学技术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11、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A、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C、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D、教育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舆论支持12、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A、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C、教育决定了可持续发展 D、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1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C)A、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作出社会规范 B、教育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C、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D、教育丰富了个体

40、的兴趣1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ABCD)A、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C、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D、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第三章 教育目的一、单选题1、主张培养“自然人”的观点是(A )A、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 B、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 C、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论2、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A、杜威 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 D、秦梯利3、 (C)是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A、罗素 B、洪堡 C、卢梭 D、沛西能4、 (A)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人在身心发展方面提出的具体标准与要求。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 D、课程与教学

41、目标5、 (D)提出的教育目的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内容。A、林则徐 B、张之洞 C、梁启超 D、蔡元培6、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这一对教育目的论述出自(B)A、1958 年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1 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 C、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5 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7、 (C)将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A、

4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多选题1、教育目的就其表述和内容而言具有(ABD)特征。A、抽象性 B、理想性 C、可操作性 D、终极性2、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ACD)的教育目的论。A、自然主义 B、国家主义 C、自由主义 D、存在主义3、社会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AC)的教育目的论。A、国家主义 B、存在主义 C、社会学派 D、自由主义4、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BCD)A、约翰密尔 B、罗素、小原国芳 C、哈耶克 D、洪堡、爱伦凯 E、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5、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

43、人物是(CD)A、涂尔干 B、萨特 C、凯兴斯泰纳 D、秦梯利6、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观点有(ABCD)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 12 页 共 205 页A、教育目的制订应以完善与发展个人自身的需要为依据,社会目的是次要部分B、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和天赋的自由权力 C、强调个人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D、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7、社会本位论的基本价值准则主要体现在(BCD)几个方面。A、个性化 B、规范控制 C、社会价值 D、社会化8、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ABCD)A、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B、基础性、普及性的教育 C、强调全面发展教育

44、D、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教育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二、单选题1、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说到“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是(C)的劳动作用。A、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B、人类真理的代言人C、人类灵魂的塑造 D、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2、第斯多惠说,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 )特点。A、复杂性 B、创造性 C、连续性 D、示范性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权力作出了(B)方面的权力。A、5 B、6 C、7 D、84、教师具有“从事

45、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力,这表示了教师在(A)方面的权力。A、科研学术活动权 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5、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这表示了教师在(C)方面的权力。A、科研学术活动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6、儿童明显有一个适合做某事的内部时间表,未到时间实施的训练效果不大。这体现了儿童发展阶段的(C)思想。A、环境学习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自然成熟论 D、条件反射理论7、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的核心思想。A、环境学习理论 B、发生认

46、识论 C、自然成熟论 D、条件反射理论8、2-7 岁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发展,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B)阶段。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9、711 岁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推理,能够进行逻辑概念,以及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C)阶段。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三、多选题1、教育活动主要包括(ABD)三个基本要素。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2、教师劳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CD)A、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B、人类真理的代言人 C、

47、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D、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ABCD)A、复杂性与创造性 B、连续性与广延性 C、长期性与间接性 D、主体性与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BCD)A、为未知世界的探索 B、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C、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 D、对突发情境表现出的教育机智5、教师的在职培训一般有(AD)两类。A、获得学位等升等升级 B、反思性教学 C、有经验的教师指导 D、提高教学能力或素质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生可享受的“学金权”是指(BCD)A、补助金 B、奖学金 C、贷学金 D、助学金7、概括地讲, “教师中心论”是指(ABC)A、以教师为中心 B、以教材为中心 C、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D、以知识为中心8、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AC)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第五章 课程理论二、单选题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C)A、杜威 B、洛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