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688405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 .1一、名词解释 .1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2三、重点难点释疑 .2第十七章 货币需求 .7一、名词解释 .7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8三、公式汇总 .9四、重点难点释疑 .10第十八章 货币供给 .14一、名词解释 .14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15三、公式汇总 .16四、重点难点释疑 .17第十九章 货币均衡 .18一、名词解释 .18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19三、重点难点释疑 .20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 一、名词解释 1 中央银行 - 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

2、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2 最后贷款者 - 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即在商业银行资金周转困难时,中央银行通过贷款等手段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3 存款准备金 - 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保留的应付客户提取存款需要的准备金,其中法律规定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的部分,叫法定存款准备金。 4 超额准备金 -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 5 再贴现 - 商业银行将其对工商企业已经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资金融通行为。再贴现利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重要调节工具。 6 清算业务 -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

3、、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中央银行 central bank 一元式中央银行 unit central bank system 二元式中央银行 dual central bank system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compound central bank system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multinational central bank system 准中央银行制度 quasi central bank system 欧洲中央银行 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4、 Bank , ESCB 发行的银行 bank of issue 银行的银行 bank of bank 最后贷款人 lender of last resort 再抵押 re-mortgage , re-collateralize 国家的银行 the state bank 支付清算系统 payment and clearing system 支付系统 payment system 票据交换所 clearing house 全额实时结算 real time gross system 净额批量清算 bulk transfer net system 三、重点难点释疑1各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可归纳为哪几种类

5、型?各有什么特点? 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历史上的传统习惯不同,从而使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和准中央银行型四类。 单一型中央银行体制,指一国单独设立中央银行机构,全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通常采取总分行制,分行是总行的派出机构,它们不能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必须执行总行所提出的方针政策。根据单一型中央银行设置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一元的、二元的和多元的三种具体形式。一元的中央银行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全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任务,成为全国的货币管理当局和金融活动的核心。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英

6、、法、日和我国目前都实行这种制度;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其中地方级中央银行虽也受中央级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但它们在各自的辖区内有较大独立性,与中央级中央银行并非总分行的关系。德国、南斯拉夫的中央银行就属于这种类型;多元的中央银行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较多的中央银行机构,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任务。世界上只有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属于这种类型。所谓复合型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置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管理制度。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 1984 年以前

7、,我国也属于这种类型。复合的中央银行体制多是为了适应一国某个阶段的国情和现实需要而建立的。而在现代经济中,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从一般性的商业银行业务中脱离出来,行使独立的中央银行职能,这有利于保证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以及加强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监督和管理,故目前较少有国家采用复合型体制。跨国的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一个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联合组成统一的中央银行的制度。跨国中央银行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的共同的银行,而不是某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它发行共同的货币,并为成员国制定金融政策。跨国中央银行目前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中非国家银行、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欧洲中央银行。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

8、些国家或地区,并无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新加坡、香港就属于这种体制。目前,各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大部分是单一型的中央银行体制。相对于其他中央银行体制而言,单一的中央银行一方面有利于使中央银行明确其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彻底摆脱盈利机制的束缚,致力于社会效益的考虑和研究,采取有利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全局利益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强化了中央银行作为宏观金融调控机关的管理、监督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各国中央银行发展的经验表明,保持中央银行执行金融政策的独立性,是充分发挥中央银行体制作用的重要条件。 2中央银行

9、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收取利息不是为了盈利,其确定利率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 (2)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各国建立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中央银行制定实施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超然地位和特权地位。这种地位借助法律来实现,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

10、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 (3)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 3怎样看待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从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有利于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

11、观金融政策,适当调节货币供应量,防止分散发行造成货币供应量失控,影响币值稳定。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 ,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集中存款准备。为了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同时也便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各国法律都规定,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一部分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利用这些存款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度过客户集中提现的危机,同时也可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再贷款或再贴现,使之成为调

12、控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充当最后贷款人。当工商企业缺乏资金时,可以向商业银行借款。但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足,而其他同行也头寸过紧无法提供资金帮助时,商业银行便可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抵押再贷款,必要时还可向中央银行申请信用再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贷款人和坚强后盾,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商业银行因业务关系相互间每天都要发生大量资金往来,需要及时核算。而各家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帐户,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帐户转帐和划拨,整个过程经济而简便。制定并监督执行

13、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中央银行独立,或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一起对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来承担。 (3)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 ,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 4如何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各国的中央银行都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它作为一国的最高

14、金融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金库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其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要与政府的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相配合,共同调控一国的宏观经济活动。不同时期宏观经济活动状况的不同,决定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要采取多种搭配方式:双松 (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双紧(即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或是一松一紧(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例如,当一国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时,政府可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扩大公共开支,以此来达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同时,中央银行

15、可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加以配合,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措施以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复苏。第三,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还对政府提供信贷。但是,中央银行向政府财政贷款以弥补赤字的做法,往往会造成货币供应量的被动增加,影响币值稳定,因此许多国家对中央银行向政府提供融资规定了严格的条件。第四,尽管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但中央银行仍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这样可以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连贯性,维护币值稳定,因此,中央银行并不完全受政府控制,在某些国家(如德国)中央银行的这种独立性还非常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也明确指出,我国中央银行享有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

16、权力,不受任何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及其他方面的干涉。 5试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综合会计记录。中央银行正是通过自身的业务操作来调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社会货币总量,借以实现宏观金融调控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因此,深入研究中央银行业务,分析资产负债表就成为把握宏观金融调控的基础。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容如下:(1)中央银行负债。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项存款和其他负债。流通中的货币。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形成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以及收购黄金外汇等途径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

17、形成中央 银行对社会公众的债务。 各项存款。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两部分。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通常由政府赋予其代理国库的职责,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在其支出之前存在中央银行,就形成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存人中央银行用于票据清算的活期存款两部分,也都构成了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他负债。指中央银行除以上负债项目以外的负债,如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融资券)等。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贴现与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外汇储备和其他资产。贴现及放款。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

18、贴现和再贷款、财政部门的借款和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等,尤其是再贴现和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项目。各种证券。主要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的国家公债和国库券。中央银行持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通过买卖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对货币供求总量进行调节。黄金外汇储备。黄金和外汇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用于国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中央银行担负着为国家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的责任,而黄金和外汇储备要占用银行资金,因而属于中央银行的资金运用。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等未列入以上三项的资产项目。由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复式记帐的会计原理编制的,因此在任何时点上,中

19、央银行未清偿负债总额与资本总额之和,必然等于其资产的价值。即资产未清偿负债资本项目。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进行宏观金融调控。例如,中央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政府债券(通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售出政府债券来实现) ,将会使商业银行为购进政府债券而压缩其他金融资产,如压缩贷款等,这样就缩小了社会的信用规模。所以,对资产负债表内容的掌握及变动分析对于我们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执行情况、政策动向等大有帮助。 6如何认识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由中央银行组织的支付清算系统是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可以安全、高效地清偿债权债务关系,加速社会资金周转,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正确地制定和实

20、施货币政策。其具体作用主要有:(1)支持跨行支付清算。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 与所在地支付系统的城市处理中心连接,通过支付系统提供的开放的业务处理路径,实现跨行支付业务的快捷、安全、方便处理,并有利于实现其最终清算;(2)支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中央银行负责支付清算系统,可以全面及时掌握支付信息,有利于正确地分析金融形势、制定货币政策。同时,支付系统又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例如,通过提供便利或设置障碍,支付系统可以加快或放慢货币流通的速度;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连接,使中央银行的债券买卖与金融机构的账户处理同步完成,实现资金的即时转账,可以有效地缩短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

21、具的时滞;(3)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可以通过支付系统实时监控本机构及辖署各分支机构清算账户的变动情况,并灵活地进行头寸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系统还为商业银行提供紧急融资服务,提高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4)有利于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 支付系统通常设置头寸预警功能,金融机构清算账户达到余额警界线时,系统自动报警,中央银行可对清算账户实施必要的控制。此外,系统还具有支付清算信息和异常支付监测等功能。 第十七章 货币需求 一、名词解释 1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 Md 表示。 2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

22、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 Md/P。 3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 1/V。 4剑桥方程式即 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5交易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基于交易性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就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6谨慎动机是

23、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又称预防动机,是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凯恩斯认为,人们因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也与收入同方向变动。因为人们拥有的货币越多,预防意外事件的能力就越强。这类货币需求就称之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7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8平方根定律鲍莫尔运用存货理论深入分析了由交易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同利率的关系。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样具有利率弹性,并用公式表明最适度的现金余额交易量和手续费的变化关系,这一公式为 。

24、 9立方根定律惠伦、米勒和奥尔等人认为谨慎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并给出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最佳值的公式 它表明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 ) 、转换现金的手续费(C)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r)呈立方根关系,假定一种净支出的正态分布确定后,其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而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预防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10资产组合模型又称托宾模型,该模型是对凯恩斯货币投机需求理论的一种发展。认为,凯恩斯假定人们是在债券和货币这两种资产之间二择其一与现实不符,人们更倾向于同时持有债券和货币,而这两种资

25、产的比例构成了其资产组合。债券是风险性资产而货币是安全性资产。收益与风险是同方向变化的,人们在资产组合时主要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组合的原则是总效用最大化。投机性货币需求是人们资产组合的结果。 11恒久收入恒久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各种财富在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可观察到的长期平均收入。也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 12流动性陷阱它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货币需求 demand f

26、or money 货币数量论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货币必要量 volume of money needed 货币流通速度 velocity of money 交易方程式 equation of exchange 剑桥方程式 equation of Cambridge 现金交易说 cash transaction approach 现金余额说 cash balance theory 货币需求动机 motive of the demand for money 交易动机 transaction motive 预防动机 precautionary motive 投机动机

27、speculative motive 流动性偏好 liquidity preference 流动性陷阱 liquidity trap 平方根法则 square-root rule 货币主义 monetarism 恒久性收入 permanent income 名义货币需求 nominal demand for money 实际货币需求 real demand for money 资产选择 portfolio selection 三、公式汇总1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 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 3剑桥方程式:M = KPY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公式:L=L 1 (Y)+L 2 (i) 5平方根

28、公式: 6立方根公式: 7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四、重点难点释疑1怎样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人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去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对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我们还需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如:1997 年底,中国) ,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而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如:从

29、1996 年底到 1997 年底) ,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量。因此,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这种需

30、求不仅现金可以满足,存款货币也同样可以满足。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二者差别只在于持有货币的动机不同或货币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但都在货币需求的范畴之内。 2什么是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区别何在? 将货币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就没有必要再去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所谓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如 1 万美元,5 万元人民币,8000 英镑等。通常以

31、MD 表示。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实际货币需求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而名义货币需求则没有。举例来说,假设 T0 期时的货币需求为 1000 亿元,T1 期时生产、流通规模和实际财富水平与 T0 期相比未变而物价却上涨了 1 倍;也就是说全社会的商品、劳务的名义价值增加了 1 倍。这时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存量必须增加 1 倍,以满足社会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即名义货币需求量由 T0 期时的 1000 亿元增加到期时的 2000 亿元。但这种增加只是适应物价上涨幅度在名义上的增加,就经

32、济成长过程本身所提出的实际货币需求并没有变,仍然是1000 亿元。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说,重要的是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的高低而非货币数量的多寡,因此,他们更为关注实际货币需求;但在物价总水平有明显波动的情况下,区分并研究名义货币需求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是在总结前人对流通中货币数量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简要概括。 马克思首先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来进行分析。依此条件,他做出了如下论证: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

33、,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数量决定了用以实现它的流通所需的金币的数量;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却留在流通领域媒介其他商品的交换,从而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以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的交换。这一论证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格与待售商品数量的乘积。因此,一定时期内,货币量的增减变动取决于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它与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发生变化。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它揭示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但由于马克思的货币必要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条件和基础的,

34、因此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其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必要量,而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无决定性影响。这个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不适用于纸币流通。其二,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许多操作上的困难。也就是说,货币必要量公式只能是理论分析中的一个定性的量,而非实践中可以测量的值。其三,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不包含执行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4如何理解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从对经济主体的需求动机的研究出发的。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

35、三种动机: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 。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 。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

36、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 。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 L2L2(i) 。但是,当利率降至定低点之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进入了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这样,货币需求函数就可写成: LL1(Y)L2(i)L(Y,i) 也就是说,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5如何理解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中的“流动性陷阱”的经济含义? 所谓“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分析的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凯恩斯

37、认为,一般情况下,由流动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在数量上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其中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是有限的。但是当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于利息率太低,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收益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来持有其全部财富。这时,货币需求便不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大了。如果利率稍微下降,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都将被货币需求所吸收。也就是说,利率在一定低点以下对货币需求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对利率不起任何作用。这就像存在着一个大陷阱,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都落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的意图就会

38、落空。如下图所示,当利率 i 降到 i低点时,货币需求曲线 L 就会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后人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作“流动性陷阱” 。6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收入。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

39、,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2)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建国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的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3)利率。由于

40、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 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 185,而当时一年定期的储蓄利率则仅为年率 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

41、的转手次数。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改革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客观上加大了货币需求量。(5)金融资产选择。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6)其他因素。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

42、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第十八章 货币供给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货币总量。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现金和存款货币。其中现金是由中央银行供给的,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金融机构供给的,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负债。 2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 3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能够

43、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4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内在因素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5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6货币供给公式由于货币供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通过长期的研究,人们总结出了一个国际通用的货币供给公式:Ms=Bm。式中 Ms 为货币供应量,B 为基础货币,m 为货币乘数。该公式表明,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7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

44、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8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9通货存款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现金越多,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越弱。 10准备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

45、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准备存款比率越高,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没有参加银行体系对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所以,货币乘数就越小。 11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没有期限规定,客户可随时签发支票用于结算和日常支付。若签发的支票被存款人用来提取现金,它就被当作普通的记账凭证,证明存款已转化为现金,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若签发的支票被用来偿还债务或支付货款,它就成了现实的信用流通工具并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故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等同于货币 12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

46、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 13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14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货币供给 money supply 通货 currency 准货币 quasi money 名义货币供给 nominal money supply 实际货币供给 real m

47、oney supply 基础货币 base money 货币乘数 money multiplier 原始存款 primary deposit 派生存款 derivative deposit 现金漏损 loss of cashes 提现率 withdrawal rate 公开市场操作 open-market operation 再贴现率 rediscount rate 法定准备率 legal reserve rate 超额准备率 excess reserves rate 外生变量 exogenous variable 内生变量 endogenous variable 三、公式汇总 1货币供给公式

48、: Ms=Bm 2存款扩张倍数公式: 3货币乘数公式: 四、重点难点释疑1基础货币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被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2)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