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言作业资料.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683328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作业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言作业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言作业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言语行为正如第一章中指出的,天赋论和经验论之争是一个古老的争论。天赋论坚持主张智力、创造力甚至人格等重要特征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而经验论主张上述特征是经验的产物而不是遗传基因的产物。恰如所料,这两种观点之争也表现在对语言的解释之中。 斯金纳是名符其实的经验论者,对他来说,语言仅仅是一种行为,它与其他所有行为一样受着同一原理的支配,即受到强化的行为得以保留,而没有得到强化的行为就消失。斯金纳(1957)描述了各种类型的言语行为,这些言语行为是根据它们获得强化所要采取的行动进行分类的。命令这一祈使式的言语行为就是一个指定它自己强化物的言语指令。例如, “把盐递过来” 这个指令在盐被递过来时就得到强

2、化。触意结合(tact) 是指准确地称呼某样东西。例如,一个儿童如果抓住一个玩具娃娃时,说了声“玩具娃娃”。那他就会得到强化。形声行为是逐字复述某一次会的语言行为。例如,在语言训练初期,父母可以指着孩子的嘴说“嘴”如果这个孩子也发出“ 嘴”字,他就得到了强化。由此我们看到,斯金纳对语言的解释仅仅是他的一般学习原理的延伸。斯金纳一直接受的、最激烈的批评者是诺曼.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59).乔姆斯基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过于复杂的现象因而不能用学习理论来解释。例如,据估计,在英语中如果一个句子由二十个单词组成的话,大约要组成 10 的 20 次方格句子,那要听完这些句子大约需要地

3、球估计年龄的一千倍,如此长的时间(米勒 1965) 。因而,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言语的活的肯定有一种不属于学习的过程在发挥作用。乔姆斯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大脑组织的内在模式使它能生成语言。换言之,我们的语言技能是遗传决定的。当然,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生成解释与斯金纳用经验论解释语言的形成是完全相反的。三、儿童第二语言学习 随着幼儿双语教育在我国的普及,早期阶段的双语学习也倍受人们关注。研究者已经从多种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语言习得年龄是影响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早期习得的词比晚期习得的词认知起来要容易,在语义判断和产生联想任务上的速度也要快。从语言学习方式上看。早期的语言学习更可能

4、发生在非正式情境也即生活情境中,语言的语音和句法更可能以程序记忆的形式储存,从而利于语言加工的自动化;晚期学习更可能发生在正式情境也即学校情境中,语音和句法更可能以陈述记忆的形式储存,个体需要采取更多的意识加工,这样就会加大工作记忆的负担,增加认知难度。 双语脑的研究也发现了语言习得的年龄效应。人类大脑会受到语言经验的深刻影响。克米(Kim)等人研究发现,晚期双语习得者的第二语言表征在额叶语言区(即 Broca 区)的空间分布与母语分离;早期双语习得者的第二语言表征与母语在额叶皮层的表征趋于一致。脑成像的研究也发现,晚期双语习得者更多使用右脑进行语言加工。双语学习的经验也可以引起大脑解剖结构的

5、改变,如有研究发现,与单语者相比,双语者左侧顶下皮层的灰质密度较大;早期双语者的灰质密度增大更为显著;第二语言运用越熟练,习得年龄越小,该区域的灰质密度就越大。第二语言学习也存在关键期,如年幼儿童的关键期优势主要体现在发音和语法上,词汇学习基本不受年龄限制。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与母语学习的关键期比,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的作用可能相对弱些,如成人同样可以学好第二语言,而且在词汇学习上具有优势。 四、儿童语言学习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既往研究结果为儿童语言学习与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有些看法还未达成统一,但也为教育带来了许多启示。 (一)“妈妈语” 的使用 教养人的语言特征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获得。有

6、研究者通过多种途径考察了“妈妈语(moth-erese)”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妈妈语”是一种异于成人交流的语言形式,它使用夸张的、优美的语调,清晰的发音,简化和重复性的语句进行表达和交流。幼儿在类似于“妈妈语”的照顾者语言的作用下,往往更能体会到温暖,并将学话当作一种乐趣,这种语言特征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当幼儿逐渐获得了听觉语言,能够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以后,便会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上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这时,幼儿往往会经历认知上的冲突。比如,幼儿对词汇意义的把握往往会经历“一字一音”到“ 一音一义 ”再到“ 一音多义”的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教养者可以采用对话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为此,教养

7、者要能够觉察幼儿言语中出现的疑惑之处,并耐心地运用幼儿熟悉和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指导。同时,要提供标准的词语和完整的句子进行示范。听觉语言的获得更多地在家庭环境中发生,父母往往承担着幼儿语言学习启蒙者的角色。因此,父母应具备丰富、广博的语言知识,使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二) 语言输入的复杂性 语言复杂性理论与维果茨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有共同之处。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原则,提倡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养者向儿童输入超越儿童现有语法范畴和结构的语言。这也就是说,儿化词语等简单的语句结构并不能给儿童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因此,在解决语言

8、输入的问题时,教养人不但要考虑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应注意语言结构的高度和深度。 (三) 积极利用汉语言认知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汉字认知和汉语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收获了十分丰富的成果。例如,研究发现在汉字语义记忆中存在“义符效应”,在汉字读音方面存在“规则效应”( 声旁和整字的读音一致)、 “声调效应”(声旁和整字的声调一致),在汉字识别方面存在“笔画数效应”(笔画多的汉字难于识别)、 “笔画重复效应”(笔画重复多的汉字容易识别) 、 “部件数效应”(部件多的汉字难于识别)、 “部件频率效应 ”(频率高的部件容易激活)、 “部件位置效应”等。这些发现都可以运用于幼儿的识字教学中。

9、 (四) 双语研究的启示 首先,儿童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不宜太晚。在幼儿第二语言学习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语言学习的年龄优势效应。其次,在语言结构中,不同语言成分的习得机制存在差异,语法比语义更容易受到习得年龄影响,语音获得受到年龄影响的成分更大。因此,对儿童第二语言学习而言,最重要的并非词汇记忆,而是语感、语韵和语法的把握。在儿童能够较好掌握母语的基础上,教养人可以多角度地营造浸入式语音环境,使儿童对语言的有意识加工逐步转向自动化加工。再次,英语教学应注重情境的作用,学校或教育机构应尽量采用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和随机通达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儿童创造实际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最后,教养人或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纯正、地道的英语发音对幼儿的语言学习极为重要,幼儿园以及早教机构要重视英语教师的录用、考核和培训。本文来源于 CSSCI 学术论文网:http:/ 和免费论文下载中心:http:/ 全文阅读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