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效用论(参考练习与答案).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766918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效用论(参考练习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效用论(参考练习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效用论(参考练习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效用论(参考练习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效用论(参考练习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第三章效用论3.1 判断题3.11 一个消费者在超市上购买商品,如果他认为甲商品比乙商品更急需,主要原因是乙商品是一种紧缺商品。 ( )3.12 某种商品的效用对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是价格不一样。 ( )3.13 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数量感到足够了,这说明他对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已达到了极大值。 ( )3.14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的全部效用以常数比例增加,说明其边际效用等于零。( )3.15 对所有人来说,钱的边际效用是不会递减的。 ( )3.16 在收入制约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在现实中往往难以达到。 ( )3.17 两种商品的价格是相同的,根据比价原则,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

2、商品的效用一般是相同的。 ( )3.18 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相同,但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每元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 )3.19 作为消费者的合理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 ( )3.110 吉芬商品是一种低等品,但低等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 24)3.111 恩格尔曲线是根据价格消费曲线引致出来的。 ( )3.112 价格变化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的变化。 ( )3.113 如果 ,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则要求增加购买 X 商品,减少购买 Y 商品。 ( )3.114 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 )3.115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两

3、种商品的效用之比。 ( )3.116 预算线上的各点说明每种商品的组合是相同的。 ( )3.117 一个消费者喜欢 X 商品甚至 Y 商品的主要原因是 X 商品的价格比较便宜。 ( )3.118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根据两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 )3.119 低等品对价格下降的反应是减少对该种商品的购买。 ( )3.120 如果消费者的偏好的不发生变化,效用最大化均衡点也不会发生变化。 ( )3.121 恩格尔曲线的斜率是负数,说明该种商品是必需品。 ( )3.122 收入消费曲线是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引起效用极大变化的轨迹。 ( )3.123 无论什么商品,其替代效应总是负数(价格与

4、数量的关系) 。 ( )3.124 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 ( )YXPMU253.125 消费者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效用极大化的点的变化。 ( )3.126 正数斜率的无差异曲线是不存在。 ( )3.127 在预算线上的各种商品的组合,其开支金额是相等的。 ( )3.128 商品的价格越高,无差异曲线就越向原点移动。 ( )答 案3.11 F; 3.12 F; 3.13 F; 3.14 F; 3.15 F; 3.16 T; 3.17 F; 3.18 T; 3.19 F; 3.110 T3.111 F; 3.112 T; 3.113 T; 3.114 T; 3.115 F;

5、 3.116 F; 3.117 F; 3.118 F; 3.119 F; 3.120 F; 3.121 F; 3.122 T; 3.123 T; 3.124 F; 3.125 T; 3.126 F; 3.127 T; 3.128 F;3.2 选择题3.21 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 X 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 Y 商品,原因是( ) 。A.商品 X 有更多的效用;B.商品 X 的价格较低;C.商品 X 紧缺; D.商品 X 是满足精神需要的。3.22 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 )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3.23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

6、品效用大小(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3.24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3.25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 。A.可以替代;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263.26 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达饱和。 (设 X 由横轴度量,Y 由纵轴度量) 。A.商品 Y;B.商品 X;C.商品 X 和商品 Y。3.27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有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

7、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3.28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它们的( )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3.29 商品 X 和 Y 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也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3.210 商品 X 和 Y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

8、行移动;C.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主平行移动。3.211 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人数;D.货币的购买力。3.212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非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则会( )这种商品的购买。A.增加;B.减少;C.不改变; D.增加或减少。3.213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 100 元,商品 X 的价格是 10 元,商品 Y 的价格是 3 元。假定他打算购买 7 单位 X 和 10 单位 Y,这时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效用分别是 50 和 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 。A.停止购买;B.增购 X,

9、减少 Y 的购买量;C.减少 X 的购买量,增购 Y;D. 同时增购 X 和 Y。3.214 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 。A.消费者生活状况有了改善; B.消费者生活状态恶化了;C.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273.215 假定 X、Y 的价格 Px、P y 已定,当 MRSxyPx/Py 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 。A.增购 X,减少 Y; B.减少 X,增购 Y; C.同时增购 X、Y; D.同时减少X、Y。3.216 若汤姆的 MRSxy 小于约翰的 MRSxy,对汤姆来说,要想有

10、所得,就可以( ) 。A.放 弃 X, 用 以 与 约 翰 交 换 Y; B.放 弃 Y, 从 约 翰 处 换 取 X; C.或 者 放 弃 X, 或 者 放弃 Y。3.217 MRSxy 递减,MU x 和 MUy 必定( ) 。A.递增; B.递减; C.MUx 递减,而 MUy 递增; D. MUy 递减,而 MUx 递增。3.218 若约翰的 小于约翰的 ,甲可以( )来增加效用。XYMUXYA.用 X 从汤姆处换得更多的 Y; B.用 Y 从汤姆处换得更多的 X; C.用 X 从汤姆处换得更多的 Y 或者用 Y 从汤姆处换得更多的 X。3.219 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

11、用一定( )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A.小于; B.等于; C.大于。3.220 当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时,消费者( )也将保持不变。A.均衡点;B.满足;C.所喜爱的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D.,购买的商品数量。3.221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 。A. ;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相等; ZYXPMUPC.MU= P;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3.222 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过剩的商品;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C.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的效用的货币的总效用;D. 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3.223 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 。A.替代

12、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283.224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3.225 当吉芬商品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B

13、.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3.226 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3.227 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 ) 。A.收入消费曲线;B.需求曲线;C.价格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3.228 恩格尔曲线从( )导出。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无差异曲线。3.229 需求曲线从( )导出。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预算线。3.230 需求曲线

14、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答 案3.21 A; 3.22 B; 3.23 D; 3.24 A; 3.25 B; 3.26 B; 3.27 B; 3.28 C; 3.29 A; 3.210 C; 3.211 A3.212 A; 3.213 C; 3.214 A; 3.215 A; 3.216 A; 3.217 C; 3.218 B; 3.219 B; 3.220 C; 3.221 D3.222 C; 3.223 C; 3.224 C; 3.225 B; 3.226 C; 3.227 C; 3

15、.228 B; 3.229 A; 3.230 D。3.3 计算题3.31 已知效用函数为 U=Xa+Ya,求 X=10,Y=5 时的 MRSXY、MRS YX。解: ,1aXxUM1aYUM29 , 11aaYXX YXUMRS 11aaXY当 X=10,Y=5 时, 11250aaXYMRSaaaYX1103.32 若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是-b 的直线,价格为 Px、P y,收入为 M 时,最优商品组合是什么?解:预算方程为:P xx+Pyy=M,其斜率为 yxbMURSYX由于无差异曲线是直线,这时有角解。当 时,角解是预算线与横轴的交点,如图 3-1 所示。yxPb图 3-1这时,y=0

16、Y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无差异曲线预算线O OX XY30由预算方程得, xPM最优商品组合为( )0,x当 时,预算线上各点都是最优商品组合点。yxPb当 时,角解位于预算线与纵轴的交点,这时 x=0,y= ,最优商品组合为(yx yPM)PMO,3.33 若甲的效用函数为 U=XY,试问:(1) X=40,Y=5 时,他得到的效用是多少?过点(40,5)的无差异曲线是什么?(2) 若甲给乙 25 单位 X 的话,乙愿给甲 15 单位 Y。进行这个交换,甲所得到的满足会比(40,5)的组合高吗?(3) 乙用 15 单位 Y 同甲换取 X,为使甲的满足与(40,5)组合相同,乙最多只能得到多少单位

17、X?解:(1) 当 X=40,Y=5 时,U=XY=405=200。过点(40,5)的无差异曲线为 XY=200(2) 甲的商品组合为(40,5) ,现在进行交换,他得到 15 单位 Y,失去 25 单位 X,商品组合变为(15,20) 。这时他的效用可由效用函数算得U=XY=1520=300原来商品组合(40,5)提供的效用是 200,现在交换后的商品组合(15,20)提供的效用是 300。显然,甲的满足提高 100。(3) 仔细分析一下,所要问的问题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在无差异曲线 XY=200 上,与商品组合(40,5)相比,甲要想多消费 15 单位 Y,那么他要放弃多少单位的 X商品

18、。由于 XY=X(5+15 )=200 ,所以,X=10甲必须要放弃(40-10)=30 单位 X。也就是说,乙最多只能得到 30 个单位的 X。3.34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 p=a-bq,a、b0,假定征收 100t%的销售税,使得他支付的价格提高到 P(1+t ) 。证明他损失的消费者剩余超过政府征税而提高的收益。解:设价格为 p 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 q1,由 p=a-bq1,得31bpaq1又设价格为 P(1+t )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 q2,由 p=a-bq2得 t)(2消费者剩余损失 21 0210 )1(qq qtPdbapdba12)(12tPq12pqtbaq 1221 )(

19、tba政府征税而提高的收益= 1pqt消费者剩余亏损政府征税而提高的收益 2211212221 )()1( qbaqbapqtpqtqbaqbaptbtatapp)( b、t、p0 02因此,消费者剩余损失总是超过政府征税而提高的收益。3.35 假定效用函数为 U=q0.5+2M,q 为消费的商品量,M 为收入。求:(1) 需求曲线;(2) 反需求曲线;(3) p=0.05,q=25 时的消费者剩余。解:(1) 根据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 5.0qUM单位货币的效用为 2M若单位商品售价为 P,则单位货币的效用 就是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价格,即 32PMU于是得, Pqq5.02, 即进而得,

20、 ,这就是需求曲线。216p(2) 由 ,得 ,这就是反需求曲线。2qq4(3) 当 p=0.05,q=25 时,消费者剩余 25.10.2512214100 pqqpdq3.36 假定下列商品的组合(见表 3-1) ,对消费者来说是等效用的。问:( 1)Y 对 X 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2)当消费的 X 比 Y 多时,边际替代率是如何变化的?这在事实上可能吗?表 3-1商品组合 1 2 3 4 5 6 7 8X 3 4 5 6 7 8 9 10Y 9 8 7 6 5 4 3 2解:(1)第 7 商品组合的 1230YXMRS同样可算得第 6、第 5、第 4、第 3、第 2、第 1 商品组合的

21、 MRSYX=-1(2)当消费的 X 比 Y 多,即 x 为 7 单位、8 单位、9 单位、 10 单位时,Y 依次是 5 单位、4 单位、3 单位、2 单位边际替代率都是-1,没有变化。一般说来,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 X 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 Y 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减少而递增,两者不可能总是相等的。所以,MRS 为-1,X 的边际效用始终是等于 Y 的边际效用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 x 和 y 是完全替代品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时,无差异曲线为一向右下倾斜的直线。3.37 把 40 元的收入用于购买两种商品 A 和 B。A 每单位需 10 元,B 每单位需 5

22、元。(1)写出预算方程。(2)若把收入全部用于购买 A,能买多少单位 A?(3)若把收入全部用于购买 B,能买多少单位 B?并绘出预算线。33(4)假设商品 A 的价格降到 5 元,而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写出预算方程并绘出预算线(5)又设收入降到 30 元,两种商品价格都是 5,写出预算方程,并绘出预算线。在图 32 中,以水平线的阴影部分表示用(5)的预算能购买的、但用(1)预算不能购买的商品组合;再以垂直线的阴影部分表示用(1)的预算能购买的、而用(5)的预算不能购买的商品组合。解:(1)预算方程为:10A+5B=40 或 B=8-2A(2)把收入全部用于购买 A,即 B=0。这时,10A

23、=40,由此得,A=4(3)同理,把收入全部用于购买 B,即 A=0。这时,5B=40,由此得,B=8(4)预算方程为:5A+5B=40 或 B=8-A(5)预算方程为:5A+5B=30 或 B=6-A3.38 乙消费 100 单位的 X 和 50 单位的 Y,若 Px 从 2 元上升到 3 元,P y 仍然不变,为使消费情况不变,他的收入需增加多少?解:设需增加 M。由预算议程得:1002+50P y=M 和 1003+50Py=M+M解得 M=100 (元)为使消费情况不变,乙的收入需增加 100 元。3.39 某人消费商品 X 和 Y 的无差异曲线为 ,问(1)组合(4,12)点的斜xY

24、20率是多少?(2)组合(9,8)点的斜率是多少?(3)MRS xy 是递减的吗?解:对于 ,有x40 2121,4xdyxdy即(1)当 x=4 时, ,故 在点(4,12)处的斜211dyY0OB图 3-210A+5B=405A+5B=4010A+5B=30846264 A8234率是-1(2)当 x=9 时, 故 在点(9,8)处的斜率是329211xdy 40xY3(3)由于 而21xdyMRSxy 012123321 xxx故 MRSXY 是递减的。3.310 某人现消费 20 单位的 X 和 20 单位的 Y,图 33 是他的无差异曲线。问:(1) 若此人放弃每单位 Y 会得到一单

25、位 X,他愿意吗?(2) 若此人放弃每单位 X 会得到一单位 Y,他愿意吗?(3) 以什么样的交换率此人才能保持现行的消费水平?解:(1) 无差异曲线 BC 段的 20153XMRSY即此人愿意用一单位 Y 交换二单位 X。无差异曲线在 C 点以右的 MRSYX=-,即 X 的消费已达到饱和状态。故在原消费为(20,20)组合的情况下,放弃每单位 Y,换得一单位 X,此人不愿意。102030C(30,15)B(20,20)2010O 30 A(5,27.5)YX图 3-335(2)无差异曲线 BA 段的 ,即此人愿意以二单位的 X 交2105.27XYMRS换一单位的 Y。无差异曲线 A 点以

26、上的 ,即 Y 的消费已达饱和状态。XY故在 BA 段,放弃每单位 X 换得一单位 Y,他愿意;而在 A 点以上,他就不愿意了。(3)为了使此人保持现行的消费水平,交换只能在 AC 段进行。由于 AC 段 ,故 X 交换 Y 的比率只能是 1:2。21305.27XYMRS3.311 请从下列某产品的总效用曲线推导出它的需求曲线(见表 3-2) 。表 3-2产量 Q 1 2 3 4 5 6TU 100 160 200 220 230 230 10 10 10 10 10 10解:从公式 P=MU/,我们可算出每一消费量时的价格,如表 3-3 所示:表 3-3产量 Q 1 2 3 4 5 6MU

27、 100 60 40 20 10 0P 10 6 4 2 1 0需求曲线如图所示。P8624Q65432101036图 3-43.312 已知效用函数为 U= aX+ aY,预算约束为:P xX+PyY=M。求:(1)消费者均衡条件;(2)X 与 Y 的需求函数;(3)X 与 Y 的需求的点价格弹性。解:(1)由 U= aX+ aY 可得, )ln(1),ln(1aYxUMaXxUMy消费者均衡条件 yxyxyx PXpYP,ll: 整 理 得为(2) 解 yxyx MYXXP2得故对 X 的需求函数为 ;对 Y 的需求函数为 ,xPyPMY2(3)对于 有xM22xxxd12 xxxPMdP

28、E对于 ,同理可得 Ey=-1yY23.313 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 6 小时。又设每门功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相应的成绩有表 3-4 所示:表 3-4小时数 0 1 2 3 4 5 6经济学分数 30 44 65 75 83 88 90数学分数 40 52 62 70 77 83 88统计学分数 70 80 88 90 91 92 93现在要问:为使这三门课的成绩总分最高,他应怎样分配复习时间?说明你的理由。37解:我们先把时间占用为 1、2、3、4、5、6 小时,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相应的边际效用分别计算出来,并列成表 3-5。表 3-5小时数 1

29、 2 3 4 5 6经济学 MU 14 11 10 8 5 2数学 MU 12 10 8 7 6 5统计学 MU 10 8 2 1 1 1根据表 3-5,经济学用 3 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用是 10 分;数学用 2 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用是 10 分;统计学用 1 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用也是 10 分。而且所用总时间=3 小时+2 小时+1 小时=6 小时。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可知,他把 6 小时作如上的分配时,总分最高。注意,如果经济学用 4 小时,数学用 3 小时,统计学用 2 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用虽也相等,都是 8 分,但所用总时间=4 小时+3 小时+2 小时=9 小时。超过 6 小时,

30、所以,此方案不取。3.314 表 3-6 给出了某人对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效用。假定 X 和 Y 的价格都为 4 元,收入为40 元,且全部用于购买 X 和 Y。表 3-6Q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Ux 16 14 11 10 9 8 7 6 5 3 1MUy 15 13 12 8 6 5 4 3 2 1 0试问:(1)此人满足最大时,各购买多少 X、Y 商品?( 2)若“商品 Y”换成储蓄,对他的行为有何影响?(3)假设当此人消费的 X 增加时,MU x也连续地增加(MU y仍保持不变) ,他将怎样进行消费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解:(1) 购买 6 单位 X、4

31、单位 Y 时,此人的满足最大。因为,这时 ,248xPMU,而且 Pxx+Pyy=46+44=4028yPMU(2)若“Y”换成了储蓄, MUy也就表示此人从他的收入的储蓄部分所得到的效用。这时消费者的行为不发生变化,仍然用 24 元去购买 6 单位 X,而把余下的 16 元储蓄起来。38(3)若 MUx连续上升,由于任何时候 MUxMUy,所以,为使总效用最大,他将把全部收入都用于购买 10 单位 X 商品。3.315 已知约翰每月收入 120 元,全部花费于 X 和 Y 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 的价格是 2 元,Y 的价格是 3 元。求:(1)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的 X

32、 和 Y 各为多少?(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3)假如 X 的价格提高 44%,Y 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4)假如约翰原有的消费品组合恰好代表全社会的平均数,因而他原有的购买量可作为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加权数,当 X 价格提高 44%时,消费价格指数提高多少?(5)为使他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他的收入必须提高多少个百分率?(6)你关于(4)和(5)的答案是否相同?假如不同,请解释为什么约翰的效用水平能保持不变?解:(1) 由 U=XY 得: 又知,P x=2,P y=3。进而XYUXY)(,)(MUx/Px=MUy/Py,得 32由题意可知预算

33、方程为:2X+3Y=120解下列方程组:2031YX可 得因此,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应购买 30 单位的 X 和 20 单位的 Y。(2) ,xxPYXUM 货币边际效用 102xx总效用 TU=XY=3020=60039(3)现在 Px=2+244%=2.88,Mu x/Px=MUy/Py,也就为 38.2XY又由题意可知,U=XY =600解: 2456038.2YXXY得将 X=25,Y=24 代入预算方程,可得,M =PxX+PyY=2.8825+324=144(元)M=144-120=24(元)因此,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 24 元。(4)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的百分率=

34、%2104.6320)()8.230( 原 有 的 价 格 指 数价 格 指 数 增 加 额(5)收入提高的百分率= %14(6)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 22%,而收入提高了 20%,两者显然不同。因为 X 的价格提高 44%,在 Y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为取得同样效用,均衡购买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X 的购买量从 30 降为 25,因而减少支出为 2.88(30-25)=14.4;另一方面,Y 的购买量从 20 增至 24,因而增加 3(24-20)=12 元的支出,两者相抵,净节省 14.4-12=2.4 元,占原由入 120 元的 。因此,当价格指数提高%2104.22%时,收入只需要提高 2

35、0%就够了。3.316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分别为 和 3X+4Y=100,而另一消费者的YXU23效用函数为 U=X6Y4+1.5lnX+lnY,预算约束也是 3X+4Y=100。求(1)他们各自的最优商品购买数量;(2)最优商品购买量是否相同?这与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矛盾吗?解:(1) 对于 有: 。由预算约束 3X+4Y=100 可知,YXU232321,3XYUPx=3,P y=4; ,即为 yxPM423231401021043232YXYX得解第一消费者最优商品购买为 X=20、Y=10对于 U=X6Y4+1.5lnX+lnY 有: YX14,5.1365 由预算约束可知

36、,P x=3,P y=4 102,1043365.64, 136154YXYXYXyxM得解 即 为第二消费者的最优商品 购买也是 X=20、Y=10(2)两个人的最优商品购买是相同的,这样两条无差异曲线就经过同样的点,似乎与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因为两上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无差异曲线图,在各自的无差异曲线图中,两条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但上述两个消费者的两条无差异曲线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图中,不存在相交不相交的问题,只不过它们分别与同样的预算线 3X+4Y=100 相切,切点也相同,都是点(20,10) 。值得注意的是,点(20,10)在两上人看来,所代表的效用是不一样的。

37、3.317 若效用函数为 U=XrY,r0,则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解:收入消费曲线是在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爱好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变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的轨迹,它经过原点。设 X 的价格为 Px,Y 的价格为Py。对于 U=XrY,有: rrYUX,1yrPxXYyrryxMU,1,变 形 整 理 得 即 为41由于 Px、P y 是固定不变的,r 为常数,且 r0,故是 一个大于零的常数。因此,yrPx是大于零的常数。XY又因为收入消费曲线过原点,所以 就是曲线的斜率,而 又是大于零的常数。XYXY因此,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过原点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3.318 一消费者消费 X

38、和 Y 两种商品,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 Y/X,y 是商品 Y 的量,x 是商品 X 的量。(1)说明对 X 的需求不取决于 Y 的价格,X 的需求弹性为 1。(2)P x=1,P y=3,该消费者均衡时的 MRSXY 为多少?(3)对 X 的恩格尔曲线形状如何?对 X 的需求的收入弹性是多少?解:(1)消费者均衡时, ,那么, 。令预算方程为yxxyPMRSyPx,可得 。YPXyx Xxx因此, ,这就是 X 的需求函数。x2由此可见,对 X 的需求不取决于 Y 的价格 Py。对于 有,xPM22xxdp于是, 12xxx PME故 X 的需求弹性为 1(2) 已知 Px=1,P y=3消费

39、均衡时, 3yxRS(3) , xPM2xPd21因此,若以货币收入 M 为纵轴,以商品 X 的消费量为横轴,则表示 X 和 M 之间关42系的恩格尔曲线是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而且是从原点出发的(因为当 M 为零时,X 也为零)直线,其斜率是 xPdM2对 X 的需求的收入弹性 12xMPdE3.319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XY,Px=1(元) ,Py=2 (元) ,M=40(元) ,现在 Py 突然下降到 1 元。试问:(1)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 Y?(2)Y 价格下降对 Y 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他增加或减少多少收入的效应?收入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 Y?(3

40、) 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 X?收入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X?Y 价格下降对 X 的需求的总效应是多少?对 Y 需求的总效应是多少?解:(1)先求价格没有变化时,他购买的 X 和 Y 的量。这时已知, Px=1,P y=2,U=XY预算方程为:X+2Y=40解 ,得402YX)243(101OYXX中即 图 中即 图再求购买 20 单位的 X、10 单位的 Y 在新价格下需要的收入。M=Pxx+Pyy=120+110=30(元)最后,求在新价格和新收入(30 元)下他购买的 X 和 Y 的量。预算约束为:X+Y=30解 得 1530YXYX21,PMUYXyxyx 即 为

41、 1:,1, YPMUyx yx即 为43因此,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购买更多的 Y,多购买( 15-10)=5 单位,在图中从 OY1 增加到 OY2。(2)先求 Y 价格下降后,他实际购买的 X 和 Y 的量。预算方程为:X+Y=40解 得可见,Y 价格下降的的收入效应使他购买更多的 Y 即在图中从 OY2 增加到 OY3,多购买(20-15)=5 单位。由于在新价格和收入为 30 元时,他购买 15 单位的 X、15 单位的 Y。在新价格下,要使他能购买 20 单位的 X、 20 单位的 Y 的话,需增加 10 元收入,即收入为 40 元。所以,要增购 5 单位的 Y 的话,必须增加

42、 10 元收入,即图中预算线上升到 AB。因此,Y 价格下降对 Y 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他增加 10 元收入的效应。(3)Y 的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少的 X,少买( 20-15)=5 单位,即图中 X 的购买量从 Ox1 降为 Ox2。收入效应使他购买更多的 X,多买(20-15)=5 单位,即图中 X 的购买量从 Ox2 恢复到 OX1。Y 价格下降对 X 需坟的总效应为零。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多购买 5 单位 Y,收入效应使他也多购买 5 单位 Y。故Y 价格下降对 Y 需求的总效应为 10 单位,即图中 Y1Y3=Y1Y2+Y2Y3。2040YXX1:,40,1,PMUXMU

43、yx yxyx 即 为Y1O X2 X1YBNAALU2U1XY3Y244图 3-53.320 约翰的爱好是白酒,当其他商品价格固定不变时,他对高质量的白酒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 M=7500 元,价格 P=30 元。现在价格上升到 40 元,问价格上涨的价格效应是多少瓶酒?其中替代效应是多少瓶?收入效应又是多少瓶?解:当 M=7500 元,P=30 元时,q=0.02m-2P=0.027500-230=90(瓶) 。价格上升到 40 元后,为使他仍能购买同价格变化前一样数量的白酒和其他商品,需要的收入 M=7500+90(40-30)=8400(元)当 M=8400 元, P

44、=40 元时,该消费者事实上不会购买 90 瓶,他会减少白酒的买量,而用别的酒来替代。因此,这时白酒的购买量 q=0.02M-2P=0.028400-240=88(瓶)由于该消费者收入维持 M=7500 元的水平不变,而酒的价格涨为 P=40 元时,等于他的实际收入还下降了,因此,不仅替代效应会使他减少白酒的购买,收入效应也会使他减少白酒的购买,因此,事实上他对酒的购买量只有 q=0.02M-2P=0.027500-240=70(瓶)。可见,价格效应使他对白酒的需要减少(90-70)=20 瓶,其中替代效应是减少(90-88=)2 瓶,收入效应是减少(88-70=)18 瓶。在如图 3-6 中,AB 表示 M=7500 元,P=30 元时的预算线。它和无差异曲线 U1 相切,决定酒的购买量为 90(瓶) 。LN 表示当价格上升到 40 元时,为使他同样买到 90 瓶酒和其他商品的话需要提高收入的预算线。此预算线与 U1 相切决定了由于替代效应而使他只会购买 88 瓶。AB表示该消费者 7500 元收入未变而价格上升到 40 元时的预算线,它与一条新的无并异曲线 U2 相切决定了购买量为 70 瓶酒。于是价格效应(20 瓶)为替代效应(90-80=2)和收入效应(88-70=18)之总和。B0 70 88 90 N B XU2 U1LAY45图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