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髋关节置换护理论文: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 22 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主要措施为:心理康复指导; 术前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护理;出院前指导。结果 22 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木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早期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随着骨外科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THR)已成为治疗老年髋关节损伤疾病的常用方法,能够极大地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其术后的康复护理对手术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护
2、理不当或功能锻炼方法不正确,容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将我院收治的 22 例 THR 患者的护理及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2 例患者中男 14 例,女 8 例,年龄 6582 岁。手术采用髋部后外侧入路。出院随访 10 个月2 年。效果满意,假体位置及髓关节功能良好。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护士应持关心的态度 ,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开导和介绍骨折的特殊情况及手术过程、说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应适当讲述成功治愈的病例,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可能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有利于实施术后康复护理计划
3、。 2.2 木前康复训练指导:目的是使病人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1)体位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 ,应取平卧或半卧位,患髓屈曲小于45,休息肢外保持中立,两腿间放置厚枕,必要时准备合适的防旋鞋。(2)训练床上排便: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使用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以保证稳妥,并避免患肢的内旋及内收动作。此外术前训练患者深呼吸、咳嗽,避免术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3 术后康复训练:(1)训练方法: 术后第 l 天进行肌肉静力收缩运动及股四头肌静止性收缩,足趾及踝关节的伸屈及旋转运动,以及收缩臀部的肌肉等患髋以外其他关节的运动,以不感到疲
4、劳为度。术后第 2 天,增加髓部屈曲练习,患者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慢将患肢足跟向臀部移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保持髋部屈曲 5 s 后回到原位,放松后重复 1 次。术后第 3 天在主动锻炼的基础上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如仰卧位屈膝屈髋运动等,2 次/d, 角度由小到大。术后第 4 天监督患者在助行器协助下做站立练习行走,根据患者关节假体的同定方式决定患肢的负重程度。术后 1 周若体温正常,切口无渗血、无发红、发热,患者肿胀逐渐消退,则可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练习。2.4 出院前指导:体位指导卧位时仍平卧或半卧 ,3 个月内避免侧卧; 坐位时尽量
5、靠坐有扶手之椅子,坚持康复训练,避免导致髋部过度前屈、内收、内旋或外旋的不良运动,做到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卧于患侧;不要坐沙发或矮椅;3 周内曲髋90;不将患肢架在另一条腿上或盘腿 ;站立时患肢外展,6 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患肢不负重,拄双杖行走,术后 3 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杖一单杖一弃杖,但必须避免屈髋下蹲。 3 讨论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的重要内容。接受全髓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或长期被疾病所困而体质较弱者,术后如护理不当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压疮、肺不张及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肉挛缩、关节僵直及假体脱位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地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并发症,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