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本章重点,小说是一种重在培养分析、赏析能力的文体。不可能要求每个同学都能写小说,但应要求每个人都能分析、欣赏小说,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什么是小说? 小说的特点 小说的种类 短篇小说的写作,小说的含义,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一般说来,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以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含义的变迁: 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小说”的概念到晚清才得以确立,我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古代神话、传说,先秦两汉的寓言故事和史传文学源
2、头和萌芽 汉魏六朝志人志怪小说 唐传奇 宋元话本 明清章回小说 五四以后小说界革命,小说的特点,能自由地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各类题材,都可以反映;各类人物都可以塑造;各种场景,都可以描绘;各种技巧都可以运用。 能细致地刻画各种人物性格 小说写人物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能完整、生动地展开故事情节 情节比其他叙事文学样式更加完整 能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各种典型环境 小说长于揭示环境与人的关系,小说的种类,长篇小说: 十万字以上,内容丰富,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常常在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 中篇小说: 三五万字之间,容量的大小、情节的繁简、结构的规模、人物的多寡都介于长篇小说与
3、短篇小说之间。 短篇小说: 三五千字至一两万字之间,人物不多,情节简明,场景集中,选材严格,开掘求深。 微型小说: 几十字到几百个字,一千多字的小说,形式短小,人物不多,情节单一,场景简略,文笔洗练,结构上有时有头无尾,有时有尾无头,但也需要精妙的构思。,微型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区别,短篇小说的写作,要善于以人物为本位,精心组织故事情节 要善于安排小说的结构 要善于运用典型化手法,刻画典型性格 注意环境描写,下一页,提炼情节的方法:,依据主干,充实血肉 改头换面,更置关键 移花接木,糅合综合 依据情感,连缀片断 依据因果,环环推导 依据性格,推导揣测,返回,短篇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情节结构 散文
4、结构 心理结构 蒙太奇结构 板块结构,头绪不能过繁,过程不能拉得过长,人物不能过多,铺叙不宜过详,表达不宜和盘托出,高潮不能一个接一个。,情节结构(一),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索,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般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情节结构(二),局限性 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节本身的生动有趣上,处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画。 没有足够的空间展开人物性格的展开或作情感的抒发,限制了作者的才华。 有许多交代情节的过场戏,这种过场戏往往失去精彩,不利于人物塑造。 将万花筒一般丰富的生活提炼为一个首
5、尾完整的生活过程,一切都要服从情节发展的因果链条,很容易损失生活的真实性,给人以编造、失真的感觉。,返回,散文结构,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不讲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看来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段,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但仔细体会舒展之中又有内在的联系。 写作难度较大,不能松散、混乱。,返回,心理结构(一),又称“意识流结构”、“情绪结构”、“心态结构”、“心理分析结构”,是现代小说新兴的结构方法。 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段。,心理结构(二),优点: 让作品的一切由主人公的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摒弃了由叙述人
6、叙事、评价、描写、议论的手法,具有传统小说没有的新质。 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同时铺叙,加大了小说表现的容量。 省去了容易使气氛沉闷拖泥带水的过渡描写 有利于对人物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当充分地揭示人物心灵的真实。 局限: 极易写得拖沓、琐屑、冗长、晦涩 人物想什么往往很细腻,但做什么不太清楚,使人物性格内向、模糊。,返回,蒙太奇结构,从电影学里学来的手法,和情节结构有相似之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手法不同。 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似的片段,跳跃性地向前推进,片段和片段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 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繁琐的过程性
7、交代,节奏明快。但必须熟悉电影艺术才行。,返回,板块结构,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经过五,各部分自成一体,有相对独立的情节内容。 “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练习,甚至舍弃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由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连接起来。 也突破了由叙述人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情节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处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太长。,返回,善于运用典型化手法,刻画典型性格,塑造人物的最高成就是典型人物,又称典型性格、典型形象 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 以一个原型为基础,适当吸取其他的素材融合而成。 创造典型人物的方法: 找准人物的基调 把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经历、遭遇、命运提高到足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规律的水平上来,返回,注意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处理好了,能表现特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应该是特定社会、时代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