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红墙民族明德小学 沈建修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我感到很荣幸。既然今天赶鸭子上架让我介绍,我就简单地说一下。不能称为经验,只能算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下面我就班门弄斧地献一回丑。 教学方法很多,但是没有一条直路让我们一步达到目标。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好几年了,感觉并没有什么经验存在,存在的只有我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下是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第一部分:平时教学一、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个新学期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都要配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上一届学生努力学习而
2、取得好成绩的典型例子和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换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优、中、差三等,对于优生我是提醒他们,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证明未来,如果不加倍努力,很快就有人超过你。对于中等生我要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其实你是很聪明的,只是太贪玩,如果你多下点功夫,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对于差生我要警告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不管过去你有多差,只要你听话,按我的要求去做保证你进步很大。其次是向学生交代我的要求,课堂纪律和上课前、上课中、下课后该完成的事情。比如上课前要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把生字注音并组词。最后就是和学生一起订惩罚制度。惩罚制度其实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几点要求,学生一旦做
3、不到就要严格执行惩罚。 二、上课要发扬个人风格 备好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认为,教师个人风格也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我备课不只是对照教师教学用书找出重点、难点,而且要查找资料,找出本课经常出现的一些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融进课堂教学讲授中去。教学过程中,注意“三讲两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 “两不讲”即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三、平时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 每课的生字要求全部会组词并听写,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和读读记记要求听写过关,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全部默写过关为。能正确背颂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和重点句、段的意思;能默写
4、古诗及文言文意思;能按课文内容填空。以上要求第一次由我来抽查,不合格的交给小队长检查查,直到过关为止。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 关键要抓住重点进行复习。我们都知道复习量大而广,时间紧迫,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呢?我觉得应该抓住重点来复习,特别是阅读及习作。先说 “课外阅读”。我觉得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瞄准两个方向:整体的把握与深入的理解。整体的把握,就是从整体上读懂文章:文章写了什么?弄懂这点是前提。深入的理解:2就是从关键词句上来深入领会文章作者的意思、意图、感情、言外之意等。再来说题目与文章的关系。一篇文章,后面几个题目,是当前阅读考试的主要模式。我们在强调读懂文章的同时,更要强调读懂题目,指导学生抓
5、住两者间的关系,问什么,答什么。最后,也是阅读考试的关键:学生的准确表述!目前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有所感觉,但在回答时或者表述不清,或者用词不当,或者语言不通,造成失分现象。这方面的指导,我个人觉得要做好这么几件事:1、强调回答时句子的完整。用上“因为所以”、“从我体会到”等句式来回答。2、强调“静下心来读书”。目前,有很多学生相当浮躁,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还没有读懂文章,就来做后面的习题了。先看题目,再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是本末倒置。再说说,写作吧: 大家都知道现如今作文是大作文 30 分,作文分数比例很大,所以做好这部分复习,就显的十分重要了。那要怎样做才好呢?1、熟读课标,把准作文教学的要
6、求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明确的,“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一个是“能写”,一个是“学写”,显然,“能写”是我们训练的重点。再结合我们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以训练学生写记实性作文为主,同时兼顾了想像作文和常见应用文的训练。所以我们作文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之上。同时要兼顾若干应用文的训练。如书信,读后感等。2、特别注重练好本册教材上的每单元的作文,而且要从所有单元作文中筛选出重点作文。如:四年级上册的“自编童话故事”(想象作文)“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记实作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心关爱、帮助的事情” (记实作文)。再如:五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习作“谈谈你和说的故事和你读书的体会”第二次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 (想象作文),第四次习作“生活中某件事情给你的启示”,第六次习作“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一次习作“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 (想象作文),第三次习作“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 (记实作文),第五次习作“用一两件事来介绍小伙伴” (记实作文),还有第四次习作“环保建议书”(应用文)。三、制定好复习计划,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做好复习:本人认为应侧重阅读与写作训练;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不足,使我再学习、再改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更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