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期,在细胞核中容易
2、被碱性染料染色、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结构的的杆状体。(染色体:指任何一种基因或遗传信息的特定线性序列的连锁结构。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的同一各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间期同一染色体复制所得。非姐妹染色单体:单体二价体的不同染色体之间的染色单体互称非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同源染色体这些间期各自复制所得。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和结构相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
3、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它含两次分裂,第一次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 ,将来发育成胚。同时另一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 ,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就称为双受精。胚乳直感:如果在 3n 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
4、为胚乳直感。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转录:是以 DNA 双链之一为模板,把碱基排列顺序以互补的方式转到信使核糖核酸(mRNA )上。翻译:是 mRNA 携带着转录的遗传信息附着在核糖体上,把由转移核糖核酸(tRNA)运来的各种氨基酸,按照 mRNA 的密码顺序,相互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并进一步折叠起来成为立体蛋白质分子。遗传密码:是核酸中核苷酸序列指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方式,是由三个单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密码。密码子不能重复利用,无逗号间隔,存在简并现象,具有有序性和通用性,还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中心法则:蛋白质合成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 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
5、及遗传信息从 DNA 到 DNA 的复制过程,这就是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第四章孟德尔遗传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相对性状: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杂交:指遗传结构不同的个体之间交配而产生后代的过程。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测交:是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亲本杂交,以验证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回交:是指将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的再次交配。共显性:F 1 同时表现双亲性状,而不是表现单一的中间型。显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能在 F1 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不能在 F1 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不完全显性
6、:F 1 表现的性状为双亲的中间型。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如花色基因型 CC、Cc、cc。表现型:植株所表现出的单位性状,是可以观测的。如红花,白花。纯合体:成对的基因型相同,如 CC、cc。或称纯合体,纯质结合。杂合体:成对的基因不同,如 Cc。或称杂合体,为杂质结合。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以不同的方式控制着同一对性状的成对基因。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以不同的方式控制着同一对性状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等位基因的总称。一因多效:指一个基因控制多种不同性状表现的现象。多因一效:指多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表现的现象。显性假说:它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
7、的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杂种中所引起的互补作用引起的。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后代中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完全连锁遗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F 1 只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其自交或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均为亲本组合。不完全连锁遗传(部分连锁):F 1 可产生多种配子,后代出现新性状的组合,但新组合较理论数为少。相引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相斥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与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性染色体:指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
8、一对染色体。性连锁: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雌、雄体共有的性染色体(X 或 Z 染色体)上,因而该性状的表现与该性染色体动态相联系,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也称为伴性遗传。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连锁遗传图:通过估算交换值,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标记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也称为染色体图和基因连锁图或遗传图。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重组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符合系数(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它是衡量一个单交换对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干扰程度的指标。第六章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指在某些情
9、况下染色体发生断裂,在再次接合时改变了原来的顺序、或与其它染色体的断片接合,导致染色体在断裂和接合前后结构不一致的现象。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重复:染色体多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基因的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基因的位置效应:同一基因因位于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而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效应。易位: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染色体组: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即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数) ,以 X 表示。单倍体:指仅具有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n=X)的个体。一倍体:包含有该物种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
10、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的生物体,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而成。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的生物体,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的染色体加倍而成。单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缺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二个相同染色体的个体。三体:指比正常二倍体多一个染色体的个体。第八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组学:从整体水平上研究一个物种所有遗传信息的结构与功能的一门学科。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基因工程:在分子水平上,采取工程建设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外源基因正确表达,定向获得新遗传性状的一门技术。第十章基
11、因突变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指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其原因是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上。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其特点为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植物雄性不育:植物花粉败育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直接受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所决定。第十三章数量遗传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它的杂种后代的分离群体中,对于
12、各个所具有相对性状的差异,可以明确的分组,求出不同组之间的比例。数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只能用一定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它一般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一般是不遗传的。广义遗传率:是指杂交后代中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值;狭义遗传率:是指杂交后代中的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值。多基因假说: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且各基因的效应相等,各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近亲繁殖: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即两个基因型或相近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
13、产生的 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超显性:杂合体的性状表现超过纯合显性的现象称为超显性。超亲遗传:指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杂交,后代在某一性状上超过其亲本的现象。其原因是控制某性状(如熟期)的一些基因分散位于两个不同的亲本中,杂交后的 F1 中集中了双亲的显性基因,从而表现出比双亲更早或更迟的超亲遗传。二、填空题1真正的遗传学诞生之前有 的 和 的 对遗传学的产生育着重要的影响。从 年开始才开始真正建立了遗传学。遗传学的发展大致分为 、 、 三个时期。是 发现了连锁规律。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是 和 提出来的。DNA 双螺旋结构是 和 发现和提出来的。遗传工程是
14、年代产生。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 现象。3在玉米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在叶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条,根为 条,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为 条,卵细胞为 条,反足细胞为 条,胚为 条。花药壁细胞为 条,花粉管核为 条,花粉母细胞为 条。 4在水稻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在 时期,染色体减数在 时期,染色体片段交换在 时期, 四分体孢子形成在 时期,染色体交叉断化在 期。5在小麦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在 时期,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列是在 时期,染色体收缩最短,而且很清晰的是 时期。6. 10 个玉米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 个花粉粒, 个精核, 个花粉管核。10 个胚囊母细胞可
15、以形成 个卵细胞, 个极核, 个反足细胞。 7减数分裂的前期又分为 、 、 、 、 等五个时期,其中染色体计数的最好时期是 。8.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是: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9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 。10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 ,这种现象是 造成的。11植物的双受精是指两个精核同时进入胚囊,其中一个精核与 受精结合为 ,其染色体数为 ,另一个精核与两个 受精结合为 ,其染色体数为 。这一过程称这为双受精。12水稻高秆性状受 H 基因控制,矮秆性状受 h 基因控制,高对矮为显性。现以高秆品种与矮秆品种杂交,F 1 表现为 秆,基因型为 ,F 1 自交 F2 表
16、现为 秆,基因型为 , , 。13小麦毛颖基因 P 为显性,光颖基因 p 为隐性。毛颖毛颈,后代全部为毛颖,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毛颖毛颖,后代中毛颖与光颖的比例为 31,亲本基因型为 。毛颖光颖,后代中毛颖与光颖的基因型比如为 11。亲本的基因型为 。14小麦无芒基因 A 为显性,有芒基因 a 为隐性。现以 AAaa,F l 表现型 ,基因型为 。Aa Aa,F 2 表现型为 , 基因型为 。Aaaa F 2 表现型为 ,基因型为 。15玉米种子非甜对甜为显性,分别由基因 A 和 a 控制。纯系甜玉米的雄蕊受了纯系非甜玉米的花粉,产生的各种子是 性的。它的胚乳的基因型 。自交产生的 F2 种子
17、胚乳的基因分别为 、 、 、 ,其比例是 。16同卵双生兄弟的基因型为 AA,同卵双生姐妹的基因型为 aa, 这对兄和姐妹分别婚配,并各生一子,在法律上这两个小孩子的关系是 亲表兄妹 ,他们基因型分别是 Aa 和 Aa 。17. 花生的种皮紫色 R 对红色 r 为显性,厚壳 T 对薄壳 t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以 TT rrtt RR,F 1 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tt Rrtt rr,F l 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表现型比例为 。18小麦的相对性状,毛颖(P)对光颖(p)为显性,抗锈(R)对感锈(r )为显性,无芒(A )对有芒(a)为显性,这三对基因型是相对独立遗传的。现以
18、 PPRRAappRraa,母本配子类型为 ,父本配子类型为 。F l 的表现型为 ,基因型为 。19AaBbCc 自交,如果三对基因都独立,与自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 。20. 一个母牛有 5 对基因是杂合的,10 对基因是纯合的,这头母牛能产生 25 种不同的卵,如果有一遗传结构相同的公牛与它交配,它们的子代就可能有 35 种不同的基因型。21. 下面各对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大写字母对小写字母为完全显性,在 AABBCCaabbcc 的 F2群体中,基因型完全象亲代父本的有 1 种,完全象母本的有 1 种表现型完全象亲代父本的有 27 种,完全象亲代母本的有 1 种。22有一个具有三
19、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在完全显性时,F 2 表现型的种类为 23 种,F 1 形成的不同配子的种类为 23 种,F 2 基因型的种类为 33 种,F 2 表现型分离比为 。 23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是性连锁的,一个色盲女人与正常男人结婚,所生的男孩视觉为 ,女孩视觉为 ,女孩成年后与正常男人结婚,所生的女孩视觉为 ,男孩为 。24基因连锁强度与基因之间的交换值的关系是当连锁强度大时,则交换值就 ,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则 ,当连锁强度小时,则交换值就 ,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则 。 25已知羊的有角和无角的遗传属从性遗传,有角(HH)对无角(hh)为显性。今有一个无角的雌羊和一个无角的雄羊交配,所产生的雄羊
20、一半是有角的、一半是无角的,子代有角雄羊的基因型为 ,子代无角雄羊的基因型为 。所产生的雌羊全是无角的,其基因型为 和 两种。亲本雄羊的基因型为 ,亲本雌羊的基因型为 。 26已知 Aa 与 B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交换值为 20,AABBaabb 的 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其比例为 F2 出现 aabb 的个体的频率为 。 27在生物许多成对的染色体中,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称为 ,通常以 表示,其余各对染色体统称为 ,通常以 表示。28在育种实践中,遗传率高的性状,应在 进行选择收效较 ;而遗传率低的性状,应在杂种的 进行选择,才能收到较 效果。29遗传率的表现有
21、以下规律: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遗传率较 ;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则遗传率较 。变异系数小的性状遗传率 ,变异系数大的则 。30在生物界,有很多性状表现为连续性的变异我们称这种性状为 。31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 ,将使后代群体中的遗传组成迅速 ;同时还能导致 ,使隐性性状 。32回交后代的基因型纯合,将严格受其轮回亲本的控制,在 BCl 中所含轮回亲本的基因组成占 ,BC 2 占 ,BC 3 占 ,BC 4 占 。33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其表现的特点是杂种优势不是某一、二个性状单独表现突出,而是 表现突出;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间的 与双亲 具有密切的关系,与 作用也有密切关系。3
22、4解释杂种优势遗传理论目前主要有 和 两假说。35近亲繁殖是指血统或血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其极端类型是 。36. 植物的天然杂交率在 14的称为 植物,天然杂交率在 520 的称为 植物,天然杂交率大于 20 50的称为 植物。水稻用于 植物,玉米属于 植物。37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性细胞和体细胞中,性细胞的突变率比体细胞 ,因为性细胞在 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 。性细胞发生突变可以通过 直接传递给后代,而体细胞 。38基因突变通常是独立发生的。在性细胞中,如果发生显性突变,它可在 表现出来,如果发生隐性突变,它可在 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时才能表现出来,同原性状并存,形成 现象。39.
23、人类的 ABO 血型遗传是由三个 基因,即 、 、 所决定的。因此 A 血型的基因型为 ,B 血型的基因型为 ,AB 血型的基因型为 ,血型的基因型为 。40同一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称为 。41一个 AB 血型的女人与血型男人结婚,其子女的血型为 。某对夫妇出生的子女的血型有 A、B、AB 和 O 四种血型,这对夫妇血型的基因型是 。42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一般分为 、 、 、 四大类。43在原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中,如一条染色体成为重复染色体,则另一条染色体则可能 _。44假显性现象是由于染色体发生 引起的,染色体桥是由于染色体发生 引起的,半不育现象是由于染色体发生 引起
24、的,位置效应和剂量效应是由于染色体发生 引起的。45二倍体西瓜的染色体数目 2n22 经加倍后为四倍体,其染色体数目为 。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子代为 体,其染色体数目为 。其育性表现为 。46.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分为 和 两大类。47单倍体含有 数目的染色体,一倍体含有 数目的染色体。48用文字表达下列各种染色体数目变异方式:A(n1) 三体 ; B (n1) 单体 ;C(n 一 2) 双三体 ; D(n 一 1) 缺体 。49基因工程的步骤是分离出 ,然后用 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再用 酶使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成为 分子然后将它导入 进行表达。50基因的经典概念是 、 、 的基本单位。51D
25、NA 的复制是以 方式进行的。52在紫茉莉中有花斑植株长出绿色枝条、白色枝条和花斑枝条。用绿色枝条的花粉授予白色枝条的雌蕊上后代幼苗的颜色为白色。这表明属 遗传,决定幼苗颜色的核外颗粒是 ,它们通过 传递。53植物雄性不育分为 不育、 不育、 不育三种类型。54由于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存在于 ,所以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时,其性状表现总是与母本相似,这种遗传现象称为 或 。55不育系与可育株杂交,后代将会出现二种情况,一是表现为全育,这可育株将成为 系,其基因型为 ,一是表现为全不育,这可育株将成为 ,基因型为 。三、选择题:1在细胞质内,具有传递和贮存能量功能、载有 DNA 的
26、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2细胞核内的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哪一部分: ( )A核膜 B核液 C核仁 D染色体3细胞间期的 DNA 合成,可分三个时期,合成 DN A 的时期是: ( )A合成前期 B合成期 C合成后期4在细胞的减数分裂各时期中,染色体减数的时期是:( )A终变期 B中期 I C后期 I D后期 11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的时期是:(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6。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主要决定于:( )A染色体宽度 B染色体绝对长度 C染色体相对长度 D. 着丝点的位置7染色体中的异染色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异固缩现象 B异染色质部
27、分发生化学变化 C染色体复制不同步8玉米品种中,有糯玉米和非糯玉米,非糯对糯为显性姓,现以纯合非糯玉米和纯合糯玉米杂交在Fl 代的花粉粒非糯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例为:( )A31 B1 1 C21 D419在紫茉莉花色的遗传中,红花亲本对白花亲本为不完全显性,现以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F 1的花色表现为:( )A红色 B白色 C粉红色 D深红色10在山羊中,有角对无角为显性,以无角公羊和有角母羊交配产生一个雌小羊,这雌小羊的角的表现将是:( )A有长角 B有短角 C无角11红花紫茉莉和白花紫茉莉杂交,F l 为粉红色,F 2 群体中,有 1/4 开红花,2/4 开粉红花,1/4 开白花,控制紫
28、茉莉花色的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A共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完全显性 D无显隐关系12,已知白化病是一种单基因的隐性遗传病,一对健康的夫妇,他们第一个孩子是白化病患者,当他们生第二个孩子时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1/2 B 1 C1/4 D3/413小麦毛颖(P)对光颖(p)为显性,抗病(R )对感病( r)为显性。以毛颖抗病品种与光颖感病品种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目为:毛颖抗锈 10,毛颖感病 8,光颖抗病 8,光颖感病 9,这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APpRrpprr BPPRRpprr CPPRrpprr DPpRRpprr14. 杂种植株 AaBbCc 自交,三对
29、基因部是独立遗传而且是完全显性。与自交亲本表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 )A1/3 B 1/4 C37/64 D7/815.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不同表型的后代,其原因主要是:( )A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B表型相同,基因型不同 C性激素影响D减数分裂异常16. 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为 ARC籽粒表现有色,其余基因型无色。有色籽植抹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得下列结果:(1)与 aaccRR 杂交有 50有色籽粒;(2)与 aaCCrr 杂交有 25有色籽粒;(3)与 AAccrr 杂交有 50有色籽粒。这有色籽粒亲本的基因型为:( )A. AaCcRR B
30、AaCCRr CAACCRr DAaCeRr17假定在杂种 的 100 个孢母细胞内,交换发生在 Aa 和 Bb 之间的染色体区段者有 9 个,那么,这两对基因的交换值为:( )A Ba bA9 B4 5 C18 D3618父亲色盲,母亲视觉正常(不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他们的子女中: ( ) A儿子和女儿视觉都正常 B. 儿子和女儿都是色盲 C. 儿子色盲、女儿视觉正常 D儿子色觉正常、女儿色觉正常但是色盲基因携带者19纯种有角绵羊和纯种无色绵羊杂交,其后代雄者有角,雌者无角,这是哪一种遗传现象( )A伴性遗传 B从性遗传 C限性遗传 D细胞质遗传20人的耳轮生毛的遗传现象,总是由父亲传给儿
31、子;这是哪一种遗传现象:( )A伴性遗传 B从性遗传 C限性遗传 D细胞质遗传21一个男人把某一个位于其 X 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 )A50 B. 25 C0 D10022. AABBCCaabbcc,F l 与隐性亲本回交,回交子代如下:( )表型: abc ABC aBc AbC数目: 211 209 212 208三对基因连锁关系是:( )A三对基因完全独立 B三对基因连锁在一起 C二对基因完全连锁在一起,一对独立23小麦籽粒的颜色,由白逐渐过渡到深红,这一性状是由下面哪一种情况控制的: ( )A微效多基因 B. 等位基因 C复等位基因 D多因一效24在一个有 320
32、个个体的分离群体中,发现有 5 个个体的性状与某一亲本性状相似的极端类型,这个性状由多少对基因控制:( )A2 对 B4 对 C3 对 D5 对25回交后代的基因型纯合将严格受其轮回亲本的控制,BC l 所含轮回亲本基因组成为:( )A3/4 B. 7/8 C15/16 D31/3226AB0 血型系统是由下面哪一种情况控制的:( )A微效多基因 B一因多效 C. 复等位基因 D基因互作27A 血型的人和 B 血型的人结婚,子女血型是 AB 型,控制 A 和 B 血型的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A共显性 B完全显性 C. 不完全显性 D没有显隐关系28. 父母亲血型都是 A 型,他们子女的血型可能
33、为:( )AO 型 BA 型 C. B 型 DAB 型29. 烟草的自交不育性是由 S1、S 2、S 3、S 15 等 15 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基因之间存在颉颃作用,在 S2 S4S3 S5 的杂交后代中,种子的基因型为: ( )AS 2 S3 、S 4 S3 、S 2 S5 、 S4 S5 BS 2 S2 、S 2 S3 、S 3 S4 、 S2 S5 CS 3 S5 、S 2 S5 、S 2 S4 、S 3 S4 DS 3 S5 、S 3 S4 、S 2 S4 、S 2 S530. 在一个株高 85cm 的水稻品种中,发现一株 120cm 高的水稻。用这株 120cm 高的水稻与 85
34、cm高的水稻杂交,其后代既有 120cm 的水稻,也有 85cm 高的水稻,这株 120cm 高的水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A环境改变 B隐性突变 C. 显性突变 D体内新陈代谢失调31. 下图是表示哪一种现象( )32. 下图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A重复杂合体的联会 B易位染色体联会 C. 染色体桥 D相邻式分离33. 下图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34. 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传递的。 有一玉米植株,既是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 Cc 杂合体,C 是糊粉层有色基因,在缺失染色体上,c 是无色基因,在正常染色体上。当用缺失杂合体作为父本与正常的 cc 纯合体母本的杂交时,10
35、%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易位 C.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D染色体倒位35. 在二倍体 2n 的染色体基础上,某一对染色体增加了一个成员,这个非整倍体是( )A缺体 B单体 C. 三体 D四体36. 单体自交后代中,将出现双体、单体和缺体,它们之间的比例是:( )A1 21 B111 C. 1 31 D21137. 无籽西瓜是:( )A同源多倍体 B三体 C. 一倍体 D异源多倍体 38. 目前在遗传工程上,被作为受体细胞利用的,具有比较好的转化能力的是:( )A红色面包霉 B大肠杆菌 C. 肺炎球菌 D噬菌体39. 在基因工程试验工作中,用来切割基因
36、的工具是: ( )A限制性内切酶 B 噬菌体 C. 过氧化物酶 D外切酶40.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送氨基酸的运载工具是: ( )AmRNA BtRNA C. rRNA DCRNA41. 不育系 S(rr )与一株可育株杂交,其后代表现为 50%植株可育,50% 不育,这可育株的基因型为:( )AN(rr) BS(RR) C. S( Rr) DN (RR )42. 在细胞质内存在许多微小颗粒,有些微小颗粒能够决定性别变化,它们是:( )A 粒子 BF 因子 C. 卡巴粒 四、 判断题1. ( )胚乳直感是由于胚乳受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父亲性状的结果。2. ( )水稻有 12 对染色体,经过
37、减数分裂后,形成的花粉粒里的精核的染色体数目为 24 条。3. ( )玉米的染色体为 10 对,经过减数分裂后染色体减数,形成的配子里的染色体数为 5 对。4. ( )孤雌生殖是由于精子进入卵后,尚未与卵核融合,而卵核即发生退化解体,精核取代了卵核地位而发育成个体。5. ( )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进行联会配对,然后再分配的细胞的两级。6. ( )豌豆的花色,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现以红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F 1 表现为红花,这是由于红花的显性基因抑制了白花的隐性基因表现的结果。7. ( )正常人红血球细胞呈碟形,贫血病患者的红血球呈镰刀形,一个正常人与贫血病患者
38、结婚,其子女的红血球既有碟形又有镰刀形。8. (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关系不是彼此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A缺失 B重复 C. 倒位 D易位A缺失 B重复 C. 倒位 D易位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9. ( )一个蒴果有刺的曼陀罗与一个蒴果无刺的曼陀罗杂交,在 F1 的蒴果上出现无刺和有刺的部分,这种表现为不完全显性。10. ( )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11. ( )在基因互作遗传中 F2 出现的表型比例不是 9331,因而基因互作遗传是对独立遗传规律的修正。12.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总是一对一的。13. ( )生物上下代传递的是
39、基因而不是基因型。14. ( )基因型一致的个体,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都有相同的表现型。但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不一定一致。15. ( )基因型一致的个体一定有相同的表现型。16. ( )连锁遗传的表现,是由于各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果。17. ( )基因重组必须通过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凡是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必然发生基因重组。18. ( )连锁基因的重组,必须在两个连锁基因的连锁区段内发生交换。19. ( )交换值与基因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即交换值越大基因之间的距离越小,交换值越小,基因之间的距离越大。20. ( )一种生物的连锁群的数目与其染色体的数目是一致的。21. ( )在两对
40、基因的连锁遗传中, F2 不表现 9331 的表型分离比,是因为 F1 在形成配子时,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的数目不相等。22. ( )如果 AaBbCc 三对基因完全连锁,在 AABBCCaabbcc 中,F 1 再与三隐性亲本回交,回交后代群体数目是ABC 20 abc 20 abC 20 Abc 20 AbC 5 aBc 5 aBC 5 Abc 523. ( )摩尔根发现的连锁规律,是对孟德尔规律的修正。24. ( )数量性状所以呈不连续的变异,是由于多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5. ( )由于数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所以控制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不受遗传学三大规律的制约。26. (
41、)自交和回交都能使后代群体的基因型纯合,但在基因型纯合的速度上自交大于回交。27. ( )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导致遗传性状的稳定,这是由于基因型纯合的结果。28. ( )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纯合度越低,杂种优势越明显,F 2 退化越厉害。29. ( )在小麦品种间杂交的 F2 中,表型值变异受环境影响大的性状,其遗传率较低。30. ( )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而加入精氨酸后能生长的红色面包霉是丧失合成精氨酸能力的突变型。31 ( ) 在体细胞中发生显性突变,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嵌现象,突变发生越早,镶嵌范围越大。32 ( )在基因突变中,会出现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自交的情况下,相对地说显性突
42、变表现早而纯合晚,而隐性突变表现晚而纯合快。33 ( )基因突变是生物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或内部发生生理生化的变化而使基因位点内部发生质的变化。因而同一突变不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中多次发生。34 ( )显性突变比隐性突变出现早,所以显性突变比隐性突变容易得到纯合体,一旦出现显性突变个体,即可马上得到纯合体。35 ( )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中期会出现相邻和交替式分离。相邻式分离所形成的配子可育,交替式分离所形成的配子不育。36 ( )缺失染色体一般是通过雄配子传递的。37 ( )二倍体水稻经过染色体加倍而形成异源四倍体。38. ( )三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因为三倍体在联会和分离时造成染色体的分配不均衡,很难把一个染色体组所有染色体全部分在一个细胞里。39 ( )同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4D ( )野生芭蕉果实有很多种子,这些种子都能繁殖后代。但香蕉果实没有种子,所以香蕉是同源三倍体、而野生芭蕉是二倍体。41 ( )同源多倍体虽然比二倍体增知了若干个染色体组,但基因没有发生突变,因而性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