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7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56145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7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7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7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7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7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要求:词句简练,没有多余的信息;表意明确,没有歧义;条理分明,没有晦涩之处。语言表达简明既是书面语的需要,又是口语的需要,也是近几年高考热点之一。如:,考向一 简 明,【规律总结】 在高考中,语言表达简明的考查方式主要是拟写按语、广告、海报、宣传语等,结合压缩语段、扩展语句一起考查,有时也与修改病句结合在一起考查。 在实际考查中,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2012湖北卷)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 要求:联系该书内容;表达简明

2、得体;字数不超过40字。(4分),【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书香荆楚文化湖北”“楚辞”“史记”“联系该书内容”推论:紧扣全民读书月的主题,联系楚辞和史记的内容,概括所选书的精髓。,【信息2】“阅读宣传语”“表达简明得体”推论:宣传语既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要有相关的阅读提示。语言简明扼要,委婉得体。,【解题指导】 第一步:抓住答题关键。紧扣题目中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宣传语”等信息,确定采用宣传语的形式。 第二步:结合这两本书的特点,选其中自己较为熟悉的一本,写出推荐读这本书的原因,比如选择楚辞一书,可强调它是用楚地方言写成的;选择史记一书,

3、可写出鲁迅对该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三步:根据试题要求,反复修改,使语言简明扼要、音韵和谐,字数不超过40字。请你组织答案:_,【规范答案】示例一:著离骚屈子行吟泽畔,书香荆楚传华章;读楚辞楚人再诵乡音,文化湖北续辉煌!示例二: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得失反思:解答此题,要注意选择其中的一本书,对作者或书中人物做简明的概括,对书的大意也做简略的阐释,千万不要展开说明或论述。,高考专家如是说:本题既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又考查考生对古代经典的熟悉程度,综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这是命题的趋势。利用简明的语言,传递较多的信息,也是新课标对

4、考生的要求。大多数考生对楚辞和史记两本书很熟悉,但是能否利用几句宣传语把它们介绍给别人,在这里成了区分考生语言表达应用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高考状元如是说:我按照“三扣”的方法回答此题:(1)紧扣宣传语的特点。宣传语是让人看的,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典雅精美。(2)紧扣两本书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介绍过这两本书,楚辞是用楚地方言创作的,屈原等人又生活在楚地,与湖北关系密切。史记开纪传体文学之先河,鲁迅的评价很恰当。(3)紧扣题目要求。解答该题时,先标出试题中的“简明”“不超过40字”等重要信息,我拟写的阅读宣传语文字简约,正好38个字,又是对偶句。,阅卷老师如是说:在阅卷时我发现三类问题比较普

5、遍:(1)面面俱到。介绍书的特点时,作者、内容、艺术特色、年代、题材、版本都介绍,不够简要,没有抓住书的关键信息,不能突出一点。(2)直白无味。过于通俗,如同口语,就好像面对面给朋友做宣传,有的考生甚至使用方言,缺乏文采,不能彰显阅读宣传语的语言特点。(3)有些考生未注意试题要求“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的信息,在宣传语中同时涉及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也导致失分。,这提醒我们注意两点:,(2011重庆卷)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4分) 清晨7时,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

6、为即将开始的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 处“重庆的”, 处“2011年重庆”推论:两处都与第一行“参加”后的“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重复。,【信息2】 处的“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推论:与“马拉松赛热身”重复。【信息3】 处的“尚在安排之中”。推论:与处“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解题指导】 第一步:仔细阅读文字材料,明确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由

7、“马拉松赛热身”可知这段文字是写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赛前准备工作的。 第二步:找出重复累赘内容,注意是找四处。因为后面有“重庆马拉松赛”,这里可以承后省略;由于前面已经出现了“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可以承前省略;与“马拉松赛热身”重复,属于赘余内容,可删去;处的“尚在安排之中”与处“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应该删去。,第三步:检查修改,确保文字材料简明连贯,并且与原语段的语意保持一致。请你组织答案:应当删除的是_【规范答案】,【阅卷手札】,1.恰当地省略、运用简称或合称 例如:“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简称为“银监会”;“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等。但要注意使用规范简称或合

8、称,如“中国人民大学”与“人民代表大会”都简称为“人大”反而会造成交流障碍。 2.恰当地使用代词 如果前文对某一对象已有陈述,后文再次涉及该对象时可以用相应的代词替代。例如:,一年来,滕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滕老师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已经打下了相当的教学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教学工作经验。 在这个句子中,因为“滕老师”前文已有陈述,第二个“滕老师”可以改为“她(他)”。同理“教学工作”前文也已有陈述,第二个和第三个“教学工作”可以删去。 3.恰当概括,巧用指代明句意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做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

9、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否,则就会啰唆。但如果滥用复指,就会造成指代不明,也会影响句意的表达。 4.巧妙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内容求简明 (1)删除意义相同却重复使用的词语。 语句中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以及可用可不用的词语,都应该删除。 例如: 对下面画线的两句话的部分词语加以修改,使整个句子简明且保持原意。,首届“海峡两岸及香港人文科学译名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从台湾来、香港来及内地来的四十余名人文科学界及翻译界的专家、学者非常高兴并且很认真地参加了会议。鉴于社科译名目前的状况,那些来自台湾、香港及内地的与会者主张在求同存异的良好基础上扩大更多的共识。 改为:_ 改为:_,【解析】“

10、从台湾来、香港来及内地来”表达不简明,前两个“来”多余;“非常高兴并且很认真地”多余。“那些来自台湾、香港及内地的”与前文重复;“扩大更多的共识”中“更多的”与“扩大”内容重复。 答案:从台湾、香港及内地来的四十余名人文科学界及翻译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主张在求同存异的良好基础上扩大共识。,(2)消除句子中的晦涩与歧义。 语言表达简明一要避免晦涩,二要消除歧义。句子过长,使人一时不能领会说的是什么,这就是晦涩;在书面语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得一句话的意思不确定,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这就是歧义。 例如:请消除下面句子表达的歧义。 到2013年年底,小张还贷款五万元。 躺

11、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解析】多音歧义“还”有两个读音“hi”“hun”,由此歧义,可以理解为“仍”,也可理解为“归还”。可改为:到2013年年底,小张还完了五万元贷款。 多义两可“想起来”有两个意思,一是“回忆起来”,一是“想从床上起来”。可改为: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回忆起来了。,5.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求简洁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例如:分析下面的语段,删除其中的一句使之更加简洁明了。,A.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

12、B.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C.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情感。D.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解析】这段文字谈的是自然色彩美与艺术色彩美的关系问题,把握住了这个“大方向”,就可发现B句是游离于“大方向”之外的内容,该句是谈环保问题。删掉B句,整个文段就简明得多了。,(2011四川卷)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写称呼语;不超过100字。

13、答:_,教师讲解 一、答题指导 1此题暗扣中学语文教材,既能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又能考查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性、实用性很强。 2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符合感谢词的形式,史铁生刚刚逝世,不能脱离这个特殊的时间。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自己移植肝脏成功后受到的鼓舞也应该说明。,3明确感激对象。感激的对象是著名作家史铁生,他的作品有好几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通过他的作品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可知他虽然残疾,但是顽强不屈,积极对待人生。他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主要的是他的精神财富。应该紧扣题目中的“著名作家史铁生逝世”的信息,利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史铁生的一生。 4根据要

14、求,紧扣“简明”二字,把握做题的关键。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二、解题步骤 第一步:判定题型此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第二步:明确内容根据题干和语境材料可知,感激的话主要内容是对史铁生捐献给自己肝脏表示感谢,对史铁生的逝世表示痛心。,第三步:拟写答案要以这位患者的名义写感激的话,就必须站在患者的角度,既要感激又要悲痛。要通俗易懂,不要使用华丽的辞藻。句子要简短,可以使用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明确,感情强烈。 第四步:检查答案根据题目要求,反复修改,使语言简明得体、音韵和谐。,答案(示例):您用捐肝拯救我的生命,您用作品鼓励无数读者,您

15、用行动为世人立下精神高标,您用钢笔书写生命。您的生命就是一本书,您的故事写尽感动。您是轮椅上的哲人,永远的大师。谢谢您,史老师,祝您一路走好,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排列组合的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恰当,呼应自然,合乎语境。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表达题常见的考点。如:,考向二 连 贯,【规律总结】 在高考中,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方式主要是语句排序、语句复位、语境填空,有时也与语言表达简明等结合在一起考查拟写语段。,1.(2012新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

16、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 B.C. D.,【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推论:下文应该直接介绍葫芦,所以先排。【信息2】“最早的记载”“历史非常悠久”。推论:是说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应衔接在一起。,【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题,抓住答题关键,紧扣文段中的“

17、葫芦”,明确选句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将选句内容划分成三个方面:葫芦的科类和果实形状,加工制作过程,使用葫芦的历史。 第三步:反复排序,并将排好序的文字默读几遍。准确无误后填选项。【答案】D,得失反思: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将选句内容分段,然后合并同类项。题干中尾句的重点字词很重要,它引领下文。答题前一定静下心来细读选句,直到读懂为止。千万不要为赶时间,不等读透彻就凭主观印象猜测答案。,高考专家如是说:语言表达连贯这类考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它往往借助具体的内容,以文段内部组织的逻辑关系来检测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本题主要讲述葫芦作为一种容器的相关内容,文段按逻辑

18、顺序组织材料,引入话题简介葫芦讲述葫芦作为容器的历史。题目本身难度不大,B项有一定的迷惑性。,高考状元如是说:看到此题,我首先细读,仔细揣摩后,我发现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应该放在最后。于是我按照“三抓”的方法回答此题:(1)抓中心。本段的中心语是“葫芦”。(2)抓思路。此题中选句内容是分三个方面介绍葫芦的。(3)抓标志性词语。在这里标志性词语是“葫芦”,由语段前一句“葫芦”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的是,介绍“葫芦”的情况,句“它”指代句葫芦较为顺畅,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介绍葫芦的历史。,阅卷老师如是说:在阅卷时我发现以下几点问题比较普遍:(1)两句放在前面,介绍葫芦的使用历史,与上文的语境基本相符

19、,但与句中的“葫芦成熟后”不能衔接,顺序不当。(2)句放在最前面,先介绍葫芦的形状,再总说葫芦是一种果实,与前后文都不衔接,结构混乱。这提醒我们注意两点:,2.(2012安徽卷)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5分)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_。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_,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_,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

20、,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_,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_。,【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一切美术都是望”。推论:“望”最重要。,【信息2】“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也同样要望”。推论:“居”也同样要“望”。【信息3】“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推论:景色都不会完全相同。,【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通过审读题干可知,本题要求补写句子,补写句子需要充分理解文

21、段的含意,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测空白处所缺内容,通过组织恰当的语言将文意表达出来,补写出的内容不仅语意连贯,同时语言风格还要和原语段保持一致。题干中还要求“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这就暗示我们补写出的内容表达要准确,表述要简明。 第二步:阅读文段,整体感知内容,揣测空白处内容。,仔细阅读文字材料,可发现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望”的重要性以及“望”这一设计理念在古代园林艺术中的体现。文段开篇点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后面集中论述这三种基本思想,“望”是一切的根本,是重中之重。因此第句应该是突出“望”的重要性。由“不但游可以发生望也同样要望”可知第句

22、应是表达“居也可以望”的意思。由“有了窗子”可推断出第句要引出窗子。由“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可推,断出第句应该是描述窗外景色不同。由“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可知第句填写“望”的收获。 第三步:根据揣测,试组织语言,然后根据要求压缩字数。 第四步:检查修改,反复润色填写的句子,确保语意连贯,表达明确。请你组织答案:_,【规范答案】“望”最重要 即便是“居” 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 景色都不相同 丰富的审美感受,【阅卷手札】,(2012新课标全国卷)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

23、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

24、此,可以确信,_。,【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推论: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了。,【信息2】“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推论: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信息3】“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推论: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解题指导】 第一步:抓住答题关键,确定题型。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第二步: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尽管没有得到证实。再研

25、读下面的文段内容,可以发现这是一段表述更加严谨的论述类文字,是上一段材料的扩展和延伸。 第三步:填补句子,前两个空通过准确概括所给材料而填写,注意不要机械抄写上一段的语句。最后一个空根据前后文的语意推测填写。,请你组织答案:_【规范答案】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得失反思:解答此题审题不细心,只把它确定为一般语言表达连贯题是错误的。前两个空的信息在所给材料中都有,应该先细读所给材料,然后通过压缩语段、准确概括,整合成适合填写的句子。,一、“三抓”做好排列句序题 1抓中心 每个语段都有一个中心。句段中每个句子的安排必然

26、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语段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如【真题体验】中的第1题的文段中心是“葫芦”。分析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的性质和作用,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语段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大多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2抓思路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或中心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

27、、空间、逻辑)。,3抓标志 标志语通常有以下几种: 关联词语:关联词语表示其所领辖的句子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抓住关联词语很容易判定句子的位置。,暗示性词语:,关键词语:有些语段中信息含量特别高的词语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往往体现出语言的顺序。,例如:选出上下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 )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劳作 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A B C D,【解析

28、】选C。该语段的中心是“人类并未真正在保护动物”,思路是先总说后举例分说。如“玩弄于掌”“主宰它们命运”等,其中“玩弄”明显带贬义,程度重,“主宰”显中性,程度轻。再看提供的四个短语可压缩为兔子小鸡成玩物 动物劳作老虎表演动物献身,明显可分为两类:与。据“玩弄”与“主宰”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二、“五统一”解答择句归位题 择句归位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这种类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类型。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做这类题的关键是做到“五统一”。 1话题统一 话题统一主要包括两

29、个方面: 第一,陈述对象一致。主句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的现象。,第二,观点材料统一。观点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事例、材料、语句表达必须与观点一致。 例如: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年。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

30、裂的古道向西拐去。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解析】选B。本题陈述的中心是雁门关,A项和C项围绕晋王李克用墓,D项前一句陈述对象是雁门关,后一句陈述对象变成了龟裂的古道,所以只有B项是围绕雁门关这一中心陈述的。,2语境统一 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含有特定的氛围。它们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这些特定的氛围常常是连接和组合语句的重要因素。,例如: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_。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

31、,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A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B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C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D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心,【解析】选A。横线前面是“瓢泼大雨”,后面是“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可见这儿的语境是以热烈、豪爽的感情写大雨、急雨。

32、B项是写“蒙蒙细雨”,C项是写“细细的雨丝”,这两项都是以委婉柔情的语言写细雨。D项是写“如烟如雾,无声”的雨,情感哀伤。只有A项是以热烈、豪爽的感情写大雨、急雨。,3结构统一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短语、句子,会使语意显得连贯。解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理清结构,快速做出判断。 例如:下列句子中与原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解析】选C。习惯上,“不是”不能跟“但是”搭配,由此排除D项。因原句有“美是到处都有的”,故不存在选择关系,A、B两项“就是”与“不是”构成选择关系,与句意不符

33、,要排除。只有C项“而是”与“不是”构成并列关系,符合句意,为正确答案。,4句式统一 有些句子,如排比句、对偶句,句式保持一致,就保证了连贯。另外,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合起来说还是分开来说等,也常会涉及连贯问题。 例如:“他吃饭捡剩的,穿衣要旧的,擦油要不香的,看电影要不洋的。”整齐的句式结构,就保证了前后的连贯。 5角度统一 通常,前后几个句子的陈述角度一致,会使一组句子显得更连贯。要保持陈述角度一致,必然要求几个句子的主语一致或围绕同一对象展开。因此,解题对策就是:一要看几个句子主语是否一致,二要看主语不一致的句子是否从同一对象角度展开的。,三、主观表述题的技巧 1句尾

34、和句首衔接一致 一般情况下,句尾留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再加上句子表述往往不断从已知信息推向未知信息,因此前句句尾和后句句首有时很讲究衔接。 2前后照应 这里的照应可能是词语上的,也可能是句式上的、语意内容上的。,3合乎逻辑 一段话,不论什么内容,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都有着一定的顺序或意义归类。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先后)、空间(高低、上下、前后、左右、外内、远近)、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少到多、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 例如:在茫茫宇宙中偶然存在的人类,面临着的不仅仅是地球资源可能枯竭及居住环境遭到破坏的威胁 ,同时还面临着地球本身遭受外来

35、星体侵袭的威胁,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唯一目的,应该是为困守地球的自身寻找和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属于一个共同的大家庭,应该同甘苦共命运、相互合作。,这一语段就是以逻辑顺序“人类面临着威胁(原因)探索外太空寻找和开拓生存空间(结果)所有国家都属于一个大家庭(结论)”进行排序的。 4音节和谐 语句韵律和节奏的巧妙组合,常能使语句结构更加紧凑,语意更为流畅。音节和谐,常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下文的押韵,二是句式的对称(句式对称能增加节奏感)。在拟写语段时要紧紧抓住这两点。 5过渡自然 注意必要的过渡、交代、衔接、呼应,要注意“这、这次、其、其中、此、此类”等词的使

36、用,还要注意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的使用。,(2012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A. B.C. D.,教师讲解 第一步:判定题型。本题考查语言运

37、用连贯的能力,属于排列句序题。 第二步:明确要求。“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是主要信息。 第三步:“三抓”。“抓中心”,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艺术家与科学家有共同点”;“抓思路”,语段的思路先提人们把艺术和科学说成完全不同的东西,然后分析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异同,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是首句;“抓标志”,“完全不同”“这种看法”等,是标志性词语,由“完全不同”可知语段是先竖起了靶子一种错误认识,两句对应第句中的“艺术和科学”列举了对艺术家和科学家的错误认识,所以排在后。“这种看法”显然是指两句的错误认识,句是对两句错误认识的否定,所以排在后面。 第四步:排序,然后默读检查。看

38、语意是否连贯。 判定题型 明确要求 三抓 默读检查答案:C,语言表达得体指的是语言运用与语言环境保持和谐一致,恰到好处。社会越现代化,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将会是今后命题的方向。如:,考向三 得 体,【规律总结】 江苏高考对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一般采用非选择题的方式,有时通过拟写按语或其他语段加以考查,有时结合语段修改加以考查,有时也设置情景转述,具体来说题型有三种:用词得体,如谦辞和敬辞;转述得体,如要求转达者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变换时间、地点、称呼等进行转述;按照文体要求转换成口语或书面语。,在实际考查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1.(2012安徽卷)安晴同学一直想参

39、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天,安晴向协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安晴:_李华: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安晴: _李华: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安晴:_李华:我们打算赠送一些书籍、文具,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呢。安晴:哦,我有一些书,正好可以带过去。李华: _安晴:好的,我出个小节目。,【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1】“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推论:安晴已向对方提出了想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请求。【信息2】“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

40、活动”。推论:安晴询问协会近期有什么活动。,【信息3】“我们打算赠送一些书籍、文具,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呢”。推论:安晴表示想参加,并询问李华这次活动有哪些具体内容。【信息4】“我有一些书,正好可以带过去”“好的,我出个小节目”。推论:李华对安晴带书过去表示赞赏,并要求安晴为活动出个小节目。,【解题指导】 第一步:抓住答题关键,确定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对话的中心话题是安晴请求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答话者李华是回答安晴的要求的,要揣摩他们的谈话内容、交谈的要点信息,注意他们对话的礼貌委婉得体。 第二步:由上句或下句揣测空缺部分的内容,如由第句后李华的回答“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可以推测安晴在第一句

41、中就提出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李华爽快地同意了。,第三步:紧扣题目中的“简明得体”等要求,根据上下句内容,反复修改所填写的句子。请你组织答案:_,【规范答案】你好!我想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吗?请问协会近期有什么活动?我想参加,有哪些内容呢?太好了!我们还打算跟他们联欢呢,你能出个节目吗?得失反思:解答这种题要注意使用口语,根据已经呈现出来的上句或下句文字,推测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下句的内容是紧紧承接在上句之后的。平时复习,要多加强对这类题型的训练。,高考专家如是说: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简明、连贯、得体既可以是互相独立的知识点,也可

42、以是互相关联的知识结构。设置此题,是考查考生在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综合考查,贴近生活,这是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趋势。,高考状元如是说:经过一番思考,我按照“三结合”的方法填上了答案:(1)结合题目要求。题目中的“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是这次对话的中心。(2)结合对话体的特点。对话体往往是一问一答,或共同谈论一个话题。这个题很明显是一问一答,要根据答句的内容,推测问句内容。(3)结合口语的特点。口语是让人听的,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委婉动听。,阅卷老师如是说:在阅卷时我发现两点问题比较普遍:(1)口气生硬。有许多学生的答案中有“要”“必须”“一定”“务必”“千万”“不行”等词语。(2)啰

43、唆重复。有的答案既说明安晴要加入“志愿者协会”的原因,又介绍安晴的特长,又陈述家庭情况,文字冗长。这提醒我们注意两点:,2.(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4分) 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会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地批评说:是不是_?(2分) 小李幽默地回应说:不是_,是_。(2分),【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写出你所提取的关键信息及由此推出的结论。【信息1】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练球。推论:小张和小李是平辈。【信息2】“含蓄地批评”“幽默地回应”。推论:小张用语委婉,小李自嘲中带着歉意。,【解题指导】 第一步:仔细审题。“得体”是对填句语言的要求,“批评”和“回应”是对填句内容的要求。 第二步:小张批评小李迟到,语气不要太强烈,也不宜出现“迟到”“不守时”“没信用”等直接表示强烈不满的词语。小李的回应则应该风趣幽默,暗含歉意。请你组织答案:_【规范答案】昨晚学习得太晚了 学得太晚了 太晚才开始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