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涉世家测试卷一、词语解释:1 尝与人佣耕 2 辍耕之垄上 3 怅恨久之 4 苟富贵,无相忘 5 陈涉太息曰 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8 屯大泽乡。 9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10 会天大雨 11 度已失期。 12 今亡亦死13 举大计亦死 14 等死,死国可乎?” 15 天下苦秦久矣。 16 扶苏以数谏故 17 上使外将兵。 18 今或闻无罪19 数有功 20 楚人怜之 21 或以为亡。2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3 为天下唱24 卜者知其指意 25 此教我先威众耳。 26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7 固以怪之矣。 28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9 卒
2、中往往语 30 皆指目陈胜。 31 吴广素爱人 32 广故数言欲亡 33 忿恚尉,令辱之 34 尉果笞广35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6 死即举大名耳3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8 从民欲也。39 为坛而盟 40 比至陈 41 将军身被坚执锐4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43 伐无道,诛暴秦 44 复立楚国之社稷 45 功宜为王 46 皆刑其长吏二、翻译句子:1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3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4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5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读文答题:1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陈涉世家测试卷答案四、词语解释:1 尝与人佣耕 曾经 2 辍耕之垄上 去,到 3 怅恨久之 失望 4 苟富贵,无相忘 如果 5 陈涉太息曰 长叹 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7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通“谪”8 屯大泽乡。停驻 9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编次 10 会天大雨 适逢,恰巧遇到 11 度已失期。 估计 12 今亡亦死 逃走 13 举大计亦死 发动大事,指起义 14 等死,死国可乎?
4、” 同样;为而死 15 天下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 16 扶苏以数谏故 屡次 17 上使外将兵。 带兵 18 今或闻无罪 有的人19 数有功 屡次、多次 20 楚人怜之 爱戴 21 或以为亡。有的人 2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如果 23 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24 卜者知其指意 意图 25 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众人 26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称王 27 固以怪之矣。通“以” 28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暗使, 间,私自,偷着29 卒中往往语 到处谈论 30 皆指目陈胜。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31 吴广素爱人 向来 32 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 33 忿恚尉,令辱之 恼怒
5、;责辱 34 尉果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35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假若;十分之六七 36死即举大名发动大事,指起义 3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道 38 从民欲也。39 为坛而盟 盟誓 40 比至陈 等到 41 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4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43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44 复立楚国之社稷 国家 45 功宜为王 应该 46 皆刑其长吏 惩罚五、翻译句子:1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今假使我们这些
6、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3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那天) (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4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那天) (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5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六、读文答题:1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2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