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发展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历史学、世界历史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的发展线索、重大线索,有高级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初步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为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世界近代史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并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由于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而资本主义
2、和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近代史又是人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历史,所以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通过对世界近代史 ,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课程基本要求根据历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要求,尤其是为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世纪近代史提供指南,特制定本大纲。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它是从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和
3、文艺复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本大纲主要讲述的就是自 1500 年地理大发现以来至2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400 多年的历史,它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从农业走向工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这一段历史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即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这也是一条主要线索;二是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三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运动。根据教学计划安排, 世界近代史课程讲授一学期,共 72 学时。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约 18 周,每周 4 课时,共计 72 学时,均不包括课外活动和复习
4、考试时间。四、教学内容序 言 (2 学时)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起止年限、分期和主要线索,了解学习世界近代史的重要性,理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一、为什么要学习世界近代史了解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全球化的需要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近代史的起止年限和分期1、1640 年1917 年说2、1500 年1900 年说3、18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40 年代说二、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1、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2、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3、工业文明的辐射和中西文化的碰撞3三、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学习马列学好外语广泛涉猎复习思考题
5、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的中国和日本(14 学时)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大发现的过程;掌握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掌握尼德兰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要求学生了解地理大发现的前提和条件;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加尔文教与瑞士的宗教改革;英国的宗教改革;要求学生了解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时的艺术家、政治思想家、科学家要求学生了解法国、英国、俄国和西班牙专制制度的形成。要求学生理解加尔文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解早期的殖民侵略、商业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学生理解西方专制制度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要求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精神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6、原理: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教学重点和难点: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3 学时)一、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1、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动因2、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条件二、 地理大发现的过程1、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2、 哥伦布航抵新大陆3、 教皇子午线的划定4、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三、 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1、 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2、 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四、 商业革命第二节 文艺复兴(3 学时)一、 总述1、 文艺复兴的内涵2、 文艺复兴的特点二、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1、 早期的文艺复兴2、 全盛期的文艺复兴3、 艺术家政治思想家三、 西欧
7、诸国的文艺复兴1、 人文主义作家2、 政治思想家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1、 天文学2、 其他自然科学3、 科学思想家4、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第三节 宗教改革(3 学时)一、 宗教改革的背景1、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异端”分子的挑战2、罗马教廷的控制和各国实现教会民族化的开始53、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二、 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1、 宗教改革前夕的经济政治状况2、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三、 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派的确立1、 闵采尔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2、 路德教派的确立四、 加尔文教与瑞士的宗教改革1、 慈温利2、 加尔文3、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五、 英国的宗教改革六、 天主教的
8、反宗教改革运动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3 学时)一、 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1、 16 世纪经济的发展2、 专制制度的形成3、 胡格诺战争二、 英国都铎王朝的专制制度1、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圈地运动3、 社会结构的变化4、 血腥立法和凯特起义65、 专制统治宗教改革6、 重商主义和反对西班牙的斗争三、 俄国留里克王朝专制制度的巩固1、 16 世纪的社会经济2、 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3、 对外扩张4、 农民处境的恶化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5、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四、 西班牙的专制制度1、 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的落后2、 王权的加强3、 腓力二世的反动统治五、 尼德兰革命1、 资本主义
9、生产的发展2、 阶级关系的变化3、 西班牙的专制统治4、 革命的爆发5、 游击战争和北方起义6、 南方的斗争和根特协定7、 南北分裂和联省共和国的成立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和日本(2 学时)一、 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1、 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2、 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73、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4、 明代的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和西方殖民者的对华侵略5、 文化与科技二、 16 世纪封建统治重建中的日本1、 “战国”时代的政治概况2、农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3、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重新统一日本4、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5、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及其失败第二章 17 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
10、方世界(14 学时)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长期议会、新模范军、1688 年“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要求学生掌握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的兴起、三十年战争。要求学生了解两次内战;长老派、独立派、平等派之争;17 世纪英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要求学生了解法国的投石党运动、路易十四的统治、科尔伯的重商主义、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普鲁士的开明专制、俄国的开明专制;了解世界联系的加强和全球文化交流;东西方差距的加大。要求学生理解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清教运动在英国革命中的作用;理解普鲁士精神;波兰的衰落和灭亡;要求学生理解殖民主义的双重性。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的
11、兴起、三十年战争教学重点和难点:殖民主义的双重性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 1689 年1742 年的英国 (5 课时)一、 革命前的英国1、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83、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4、 清教运动5、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6、 苏格兰人起义革命的导火线二、 革命的开始与第一次内战(16401642)1、 革命的爆发长期议会的召开2、 第一次内战3、 长期议会改造国家的政策三、 平等派与第二次内战1、 平等派运动2、 独立派、平等派与长老派之争3、 第二次内战4、 独立派、平等派、长老派的历史作用四、 共和国与护国公制1、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普莱德清洗2、
12、独立派共和国的政策3、 克伦威尔护国公制的建立五、 旧王朝复辟和 1688 年“光荣革命”1、 1660 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2、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 1688 年“光荣革命”(2) 王位继承法(3) 权利法案3、 革命的意义9六、 17 世纪的英国1、 思想、文化 约翰米尔顿(16081674) 詹姆斯哈林顿(16111677)2、 内阁制的形成3、 王权的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4、 政党制的萌芽第二节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3 学时)一、 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法国1、 波旁王朝早期的法国2、 投石党运动3、 路易十四和“朕即国家”4、 科尔伯的重商主义5、 路易十五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
13、危机二、 分崩离析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1、 三十年战争2、 经济落后“农奴制再版”3、 奥地利君主国的“开明专制”4、 普鲁士的兴起与“普鲁士精神”5、 普鲁士的“开明专制”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1、 17 世纪的俄国社会2、 彼得一世和他的改革3、 叶卡特琳娜二世与俄国的“开明专制”四、波兰、瑞典和丹麦101、 波兰2、 瑞典和丹麦第三节 17 世纪初到 18 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3 学时)一、 明末清初的中国1、 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2、 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 学术文化二、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 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2、 幕藩体制下的日本社会三、莫卧
14、儿帝国1、 莫卧儿帝国的建立2、 阿克巴与印度的统一3、 “黄金时代”中的危机4、 奥朗则布与莫卧儿帝国的盛衰5、 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1、 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2、 向亚非的扩张3、 苏里曼一世的征战4、 社会经济制度5、 文化的发展6、 科普利里家族的实际统治117、 伊斯坦布尔的起义8、 对俄战争的失败9、 军事采邑制的破坏10、 文化的衰落第四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3 学时)一、 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1、 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2、 荷兰的殖民扩张3、 英、法的海上争霸及英国的胜利二、 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三、 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1、
15、 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2、 全球均势的变化3、 全球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14 学时)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787 年联邦宪法;要求学生掌握法国和欧洲的启蒙运动;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资产阶级的三个革命派别;三级会议、 1791 年宪法 、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热月政变; 要求学生掌握雾月政变、法国抗击七次反法同盟的战争;要求学生掌握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法国的二月革命;六月起义。要求学生了解独立前北美殖民地的特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要求学生了解制宪议会、立法议会、国民公会、 人权宣言、 “八九原则” 、督政府的政策;要求学
16、生了解拿破仑帝国的成立、盛衰;要求学生了解维也纳会议和最后议定书;神圣同盟的建立和活动。要求学生理解美12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权分立 ;要求学生理解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热月政变、法国的对外战争;要求学生理解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拿破仑帝国的性质;要求学生理解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拿破仑帝国、美国政治制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拿破仑帝国的性质;要求学生理解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第一节 美国革命(5 学时)一、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1、 十三个殖民地的建立2、 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状况3、 殖民地的政治统治4、 殖民地的阶级关系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启蒙思想
17、的传播1、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2、 启蒙思想的传播3、 富兰克林、杰斐逊三、 矛盾的激化武装斗争的开始宣布独立1、 矛盾的激化2、 武装斗争的开始3、 常识和社会舆论的变化4、 独立宣言四、 艰苦的战争光辉的胜利1、 艰苦的战争2、 法国的参战133、 光辉的胜利五、杰斐逊与民主改革1、 各州的政治民主化改革2、 各州的社会民主化改革3、 杰斐逊与美国的民主化改革六、联邦宪法1、 邦联条例2、谢斯起义3、 1787 年宪法4、 美国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3 学时)一、 旧制度的危机1、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2、 专制王朝危机的加深二、 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1、 三级会议的召开2、 革
18、命的爆发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的改造1、 八月法令人权宣言2、 十月事件3、 革命俱乐部的活动4、 反封建法令的通过5、 1791 年宪法6、 欧洲封建势力的武装干涉147、 8 月 10 日的人民起义四、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 瓦尔密战役2、 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公会的召开3、 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斗争4、 限价问题5、 吉伦特派的倒台五、 雅各宾专政1、 雅各宾政府的土地法1793 年宪法2、 恐怖统治3、 雅各宾派内部的斗争六、 热月党与督政府1、 恐怖统治的结束2、 热月党的对外政策3、 芽月起义和牧月起义4、 督政府的成立5、 巴贝夫平等派运动6、 果月政变花月政变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
19、(5 学时)一、 雾月政变1、 拿破仑的上台2、 共和八年宪法二、 从执政府到帝国1、 拿破仑的内政152、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3、 拿破仑称帝三、 帝国的盛衰1、 对外战争的继续2、 大陆封锁体系3、 拿破仑帝国的衰落四、帝国的覆灭1、 拿破仑帝国的性质2、 拿破仑退位王朝复辟第四节 维也纳会议与 19 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3 学时)一、 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1、 维也纳会议2、 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3、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二、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1、 革命前的拉丁美洲2、 殖民统治的危机3、 海地革命4、 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5、 墨西哥和中美的独立战争6、 南美北
20、部的独立战争7、 巴西的独立运动8、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16三、1848 年欧洲革命1、 革命的任务2、 法国二月革命3、 德国三月革命4、 奥地利革命民族解放运动5、 意大利的革命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14 学时)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及社会影响,理解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的特点;了解工人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人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5 学时)一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1 资本前提2 市场前
21、提3 社会环境4 交通运输及自然地理条件5 手工工场的发展二 工业革命的过程1棉纺织业2其他173工业革命的完成三社会影响1生产力提高2城市化3工业社会到来4社会面貌5两大对立阶级产生6遗留问题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3 学时)一 法国工业革命1 过程2 特点二 美国工业革命1条件2过程三 德国工业革命1 过程2 特点四 俄国工业革命1条件2过程3特点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3 学时)一 工人运动的发展18二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1 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2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 英国工人宪章运动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3 学时)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社会历史条件2过程
22、二 第一国际1诞生2主要活动三 巴黎公社1第二帝国的危机及其崩溃2公社的诞生3公社的主要措施4公社的历史意义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7 学时)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欧美各国及东亚日本民族民主运动及改革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了解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成就,了解亚非拉诸国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日本民族民主运动、自由主义思潮教学重点和难点: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节 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2 学时)19(一)英国 1832、1867 年的改革一19 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二1832 年的议会改革三英国自由主义政治与两党制的形成四1867 年的
23、议会改革(二)德国的统一一统一运动的兴起二统一只能走“普鲁士道路”三俾斯麦与三次王朝战争(三)意大利统一一统一运动中的两条路线二统一运动的过程(四)俄国 1861 年改革一俄国农奴制危机二废除农奴制的斗争三克里米亚战争四1861 年改革(五)美国内战一内战爆发的背景二内战爆发的过程三内战的总结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2 学时)一从人权理论向自由主义的演变二主要的自由主义学说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四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三节 日本明治维新(2 学时)20一明治维新的背景二明治维新的内容第四节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1 学时)一亚洲二非洲三拉丁美洲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整体(7
24、 学时)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垄断组织的形成及特点;理解 19 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向;掌握 19 世纪后期国际关系的发展;了解 19 世纪后期资本主义政治思潮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垄断组织教学重点和难点:世界连结成为整体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2 学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和影响二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19 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向(2 学时)一政治发展趋向1行政权力的膨胀2国家机器的加强3政府结构趋于完善4政治民主的扩大5两党制的正式形成及其他形式的政党政治21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散二社会立法1德国2美国3法国三资产阶级社
25、会政治思想1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2尼采的“唯意志论”四欧美工人运动第二国际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2第二国际的主要成就五18711900 年的国际关系1三皇同盟2德法危机3近东危机4三国同盟的形成5法俄同盟第三节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2 学时)一亚洲诸国1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2印度的革命运动3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4菲律宾的民族解放运动5土耳其的改革运动二非洲1北非2撒哈拉以南非洲22三拉丁美洲1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加强2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3拉丁美洲各国的运动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世界近代史是世界现代史 、 世界当代史的先修课程。六、教学时数分配:世界近代
26、史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72 学分:4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学时实验(实践)学时辅导学时备 注导论 序 言 2第一章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14第二章17 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14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14第四章维也纳会议与 19 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14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 14第六章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整体 14七、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古代卷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年。23参考书:(1) 恩格斯:自然辨论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马克思
27、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3)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年 (4)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年(6) (法)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商务印书馆,1996 年(7)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4 年(8) 陈小川:文艺复兴史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年(9) (英)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三联书店,1988 年(10) 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
28、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11) 尼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 ,商务印书馆,1982 年(12) (美)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上、下) ,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年(13) 陈佛松:世界文化史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年(14) (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15) (苏)B.B.索柯洛夫: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16) 文化复兴时期名家素描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年(17) (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三联书店,241985 年(18) 赵海江主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 ,
2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年(19) 吴泽义: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人民出版社,1987 年(20) (法)富尔:文艺复兴 ,商务印书馆,1995 年(21) 苏联艺术科学院:文艺复兴欧洲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年(22) 维纳洛赫:德国史 ,三联书店,1976 年(23) 恩格斯:关于农民战争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24)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单行本)(25) (德)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 (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 年(26)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年(27) 孔祥民: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北京师范大学
30、出版社,1992 年(28) (法)弗梅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 ,三联书店,1980 年(29) 马克思:资本论 ,第 1 卷(30) 阿齐斯托兹沃诺夫:十六世纪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三联书店,1959 年(31) (法)莫里斯布罗尔:荷兰史 ,商务印书馆,1974 年(32) 雅依梅科尔特桑, 葡萄牙的发现 ,澳门地区委员会,1997(33)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出版社,1984(34) 丹尼斯哈伊,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三联出版社,1988(35)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第 24 章,第 901938 页;资产阶级与反革命 马恩选集第 1 卷,第
31、319323 页;评基佐“英国革命为什么成25功?英国革命史讨论” 马恩全集第 7 卷,第 247253 页(36) 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上册)(37) 刘祚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38) 叶阿科斯明斯基,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990(39) 顾子杰, 英国革命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0) 王荣堂, 英国近代史纲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41) 王觉非, 近代英国史纲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 戴维罗伯兹, 英国史1688 至今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43) 基佐, 一六四 O 年英国革命史 ,商务出版社,1985(44) 孙成木、刘祖熙等编:俄国通
32、史简编(上册)(45) 洛 赫:德国史(上册)(46)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47) 埃里纳策尔希:奥地利史(48) 米盖尔:法国史(49) 吕万和, 简明日本近代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0) 高桥幸八郎永原庆二, 日本近现代史纲要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51) 布莱克, 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 ,商务出版社,1992(52) 林承节, 印度近现代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3) 郭应德, 阿拉伯史纲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54) 纳忠, 阿拉伯通史 ,商务出版社,1997(55) 李文生, 印度史 , 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3、56) 马克斯布劳巴赫, 德意志史 ,商务出版社,1998(57) 列 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列宁全集第 28 卷,第 4257 页26(58) 福斯特:美洲政治史纲 ,第 151167 页(59)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60) 刘祚昌:美国独立战争简史(61) 张芝联, 法国通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2) 米涅, 法国革命史 ,商务出版社,1983(63) 阿尔贝索布尔, 法国大革命 ,1989(64) 马迪厄, 法国革命史(65) 阿索布尔, 法国大革命史论选 ,华东师大(B) ,1984(66)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商务出版社,1996(67) 乔治勒费弗尔, 法国革命
34、史 ,商务出版社,1989(68) 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 ,商务出版社,1985(69) 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 ,三联出版社,1990(70) 米歇尔维诺克,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71) 李春辉, 拉丁美洲史稿1 3,商务出版社, 1993(72) E布拉德福德伯恩斯, 简明拉丁美洲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73) 张家哲, 拉丁美洲:从印第安文明到现代化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74) 拉丁美洲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5) 丹尼尔J布尔斯廷, 美国人殖民地的经历 ,上海泽文出版社,1989(76) 黄安年, 勒费弗尔,美国的崛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1992(77) 顾学稼, 美国史纲要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78) 余志森, 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79) 何顺果, 美国边疆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80) 马克思:资产阶级与反革命 马恩选集第 1 卷27(81) 列 宁:1789 年式的革命还是 1848 年式的革命? 列宁全集第 8 卷,第 229-231 页(82) 拿破仑主义的开始 列宁全集第 25 卷,第 211215 页(83) 李元明:拿破仑评传(84)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马恩全集第 21 卷,第 450 页(85) 马克思:艾阿库裘 马恩全集第 14 卷
36、,第 172 页(86) 福思特:美洲政治史纲第 6381 页,167244 页(87) 李春晖:拉丁美洲史稿(88) 马克思: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 18 日 ;资产阶级与反革命 马思选集第 1 卷;六月革命 马恩全集第 5 卷(89) 恩格斯:德国革命和反革命 马思选集第 1 卷;德国维护帝国宪法运动 马恩全集第 7 卷;奥地利革命的发展 马恩全集第 15 卷(90)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91)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 (下)第 12、13、14 章(92)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9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
37、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94)陈晓律:英帝国的兴衰 ,三秦出版社。(95) (英)伍德沃德:英国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年(96)王觉非: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97)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98) (英)克劳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8(99)联邦德国)卡尔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1 年。(100) (德)马克思、布劳巴赫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8 年。(101) (德)弗里德里希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 年。(102)余志森:美国史纲,华北师范大
38、学出版社(103)童鹰著: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104)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上海书店,1989 年。(105)樊亢等:外国经济史 ,商务印书馆,1993 年。(106) (英)克劳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07)姜德昌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人物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08)程向东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辞典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年。(109)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10)李宗禹:欧美共运风云录 ,人民出版社,1994 年。(111)李宗禹:欧美共运风云录 ,人民出版
39、社,1994 年。(112) (苏)巴赫:第一国际,三联书店,1980 年。(113)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年。(114)王觉非:欧洲史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115) (法)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海南出版社,2000 年。(116)(意) 路易吉 萨尔瓦托雷利著:意大利简史 ,商务印书馆,1998 年。(117)超克益等:意大利的统一 ,商务印书馆,1987 年。(118) (美)麦克弗森:火的考验: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南部 ,商务印书馆,1993 年。29(119)余志森:美国史纲 ,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20) (美)史密斯:美国南北战争中
40、的对手 ,商务印书馆,1991 年。(12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年。(122)孙鼎国,王杰主编:西方思想 3000 年 ,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年。(123) (美)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编:西方思想宝库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年。(124)张桂琳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年。 (125)马啸原著:西方政治思想史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126) (日)依田二家: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年。(127) (加)诺曼:日本维新史 ,商务印书馆,1962 年。(128) (美)布
41、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 ,商务印书馆,1984 年。(129)世界历史编辑部:明治维新的再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30)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 年。(131)米庆余:明治维新 ,求实出版社,1988 年。(132)(英) 贝瑟尔 (Bethell,Leslie)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年。(133) (英)克劳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34)姜德昌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人物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35)程向东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辞典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
42、0 年。(136)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0(137)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商务印书馆,1993 年。(138) (美)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年。(139) (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年。(140)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141)李文业:印度史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年。(142) (英)霍尔:东南亚史 ,商务印书馆,1982 年。(143)博亨:非洲通史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年。(144)童鹰著: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海人民
43、出版社,1990 年。(145)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上海书店,1989 年。(146)樊亢等:外国经济史 ,商务印书馆,1993 年。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主要采用讲授法,要求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九、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1、http:/ http:/his.princeton.edu/ 4、 http:/www.uiowa.edu/asian/ 5、 http:/www.brandeis.edu/departments/history/ 6、 http:/www.history.upenn.edu/ 7、 http:/www.history.uconn.edu/ 8、 http:/humanities.uchicago.edu/ http:/lrc.cornell.edu/asian 9、The British library: http:/www.bl.uk/ 10、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http:/www.dti.gov.uk/ 11、The home office: http:/www.homeoffice.gov.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