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教育观念第三次全教会决定中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期主要编辑有关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材料供大家学习参考。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会带来教育手段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带来教育观念的变化,也要求更新教育观念。 新职能观。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的主要职能不能再停留在只是传授知识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教育最主要的职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应是帮助学生构建基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种能力虽然也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只有事实性知识是不行的,而更多的要依靠方法性知识。如给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获取信息、检索信息的方
2、法,传授思维、创新的技巧与方法等。 新教学观。教育的职能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现的。只有建立与新教育职能观相适应的新教育观才能为教育职能的实现提供保障。 人脑不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空间去准确记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人脑应成为创新的仓库。教学中应降低对不必要事实性知识记忆的要求,腾出人脑的空间与时间,用于学习创新。教学就是用各种信息去构建这个仓库,学习就是获取创新所需要的方法、知识和信息网络图。评价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创新能力。好学生的标准和有学问的标准就是有创新能力,越能创新就越有学问。那种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则越有学问的观点,将被时代所
3、抛弃。创新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的内容体系:教育阶段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阶段。这个基础厚实牢固的程度与教育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培养出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内容体系,创建新的教育内容体系。这个新构建的内容体系应突破原有体系的框架,从内容成分、结构体系到量上(即围绕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该增的增,改减的减。 )都要有一个创新。 这个教育内容体系既不是围绕学科,也不是围绕儿童,而是围绕“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选择教育内容的标准是以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对形成创新能力有作用的内容、是形成创新能力所必需
4、的内容都是选择的对象。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构建教育内容体系的依据。虽然教育内容仍然可划分为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艺术审美、劳动技术等方面,但每方面内容的具体成分却会有很大的变化。不仅有资料性的内容,更多的是与未来生活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行为技能方面的内容。内容形式有系统的,也有专题的;内容学习的时间有长期,也得有短期。也就是说,有适合学生各种需要和爱好的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内容形式。 创新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根本特征是规范下的多元。多元表现在教育方式的多元,教育形式的多元,教育内容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多元及教育过程的多元,教育者的多元。之所以说是规范下的多元,是因为这种多元并不是任意
5、的,它是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人类学习规律,人的创新能力培养规律基础上的多元。各种多元都统一规范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目标下。多元不是单纯的主观意愿,而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给予学生发展空间,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发展机会的客观需要。 创新教育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卫星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与利用等操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知识只有被转移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手段与学习手段都要发生变化
6、。这种变化必然会要求和带来教育方法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全面进入教育领域,全面网络化已不遥远,计算机通过各种网络联网方法和技术相互联系起来。教育的设计、计划、控制,教师的教育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可以包含在计算机一体化中,教师将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根据所面对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使用一种或几种教育手段的教育方法;选择适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如研究法、实际体验法等。改变以前那种以语音、符号刺激为主要信息传递方式的教学,而代之以图像、语音、符号多种方法综合传递方式的教学。 方法受观念与手段和条件的制约。有先进的观念,没有先进的手段和条件,仍不可能产生先进的
7、方法,反之有先进的手段和条件,没有先进的观念也不可能有先进的方法。 在我国,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更加参差不齐。只有把先进的电子和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教学,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得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教育的同时,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和教育经济效益。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教育方法灵活多样。网络可以承担完成多种媒体的工作,包括数据、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媒体的工作。教师可以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媒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那时,教师的教学就不会总是面对全班学生的班级授课形式,而会有更多的与小组、与个别学生交流的机会
8、;有更多学生团体与学生团体之间、学生团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交流讨论的机会;有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有趣的方法,如演戏法、游戏法、实验法、模拟法等。定理规律的教学,不再只是在黑板上进行枯燥的推导与口头讲解,而会是根据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比如图示、讨论、计算机模拟、自学、电影、录像、案例分析、技巧实习等;也可能使用图像勾画出演进的轮廓图,用音像模拟发现的过程,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领悟发现的奥秘与乐趣。如英语教学可用设计好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程序进行,让每个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都有最多的练习机会,再不会出现当今英语教学中会认不会说的哑巴英语现象了。通过网络还可采取把社会引
9、进学校的方法,如在学校开设商店、理发店、印刷厂等,而交换条件是,经营这些店和厂的成年人在学校义务授课。或请校外教师传授技能,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教科书上的抽象知识。采用活动式教学法把学生带入社会,让学生去参与、去行动、去感受。 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师所要做的不再是讲解,而更多的是根据学生特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提出计划和建议,并对学生学习管理、对学习质量和进度进行监控。这时教师的教育者角色地位就会下降,而规划指导者、管理者与朋友角色的地位将上升。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主动学会写文章、构思计划和完成其他学习任务。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
10、:学习项目的选择,建议阅读的材料和如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查阅、收集资料、如何进行实验等。 创新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的建立,包括教育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教育内部的各方面,也包括教育与外部的关系;既包括教育的主体部分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此,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必须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整个教育体系的创新才能逐步整合,慢慢得以实现。 怎样实施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何以培养不出创造性?传统教育在培养创造性方面是不太成功的。人类的文明史表明,许多伟大的创新,是由未受过专门教育的人创造出来的。电报是肖像画家莫尔斯发明的,蒸汽船是艺术家富尔顿发明的,在珍珠港事件中救了许多人生命的炮弹探测仪,是由一名
11、运输公司的职员发明的这种情况,以致使得有人断言:教育与创造性是不相关的。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承的是人类创造的成果,而不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性、创造能力正寓于创造过程之中,因此,人们通过教育,可以坐享前人的成果知识,却不能得其真传创造性。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对身边的那些中学毕业生有一个写照,说:“他们同教员一起学完了所规定的课题。但是,当他们必须要用一个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是,就显得不知所措。 ”这种不能离开教师半步的情况,在我国当前的教学中亦存在,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收者,而不是主动的探索者, “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相当普遍。为了应付考试,不惜做大量模拟题,培养出来的
12、是模仿或适应性、熟练性,哪有创造性可言呢?至于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是现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通病了。 创造教育怎样培养创造性?创新教育要避开传统教育的“创造性不育症”的致因,就要引导学生了解、参与创造性活动,体验、经历其过程。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是要使学生成为如下图所示的创造性活动中的主体的学习者,甚至就是创造性主体本身。 活动主体活动手段活动对象 所谓成为创造性活动主体的学习者,使之进入前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情境中去,了解、体验当时的创造活动过程,以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方法;所谓成为创造性活动主体本身,是指投身创造性活动,尽可能参与、体验其实践过程,以增长创造才能。由此
13、,创新教育的路向,是培养从“未知”到“知”的创造者,与灌输“已知” 、培养因循者的传统教育相区别。以上所言,是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的总体思路,具体做法是: 1、形成创造性氛围 教育要实现培养创造性的教育目标,第一个作为即是排除扼杀参与性的环境影响,让受教育者处在提倡创造性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去。营造创造性氛围的建议是: (1)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文化对创造性思维定势有明显影响。有关跨社会、文化的比较研究表明,在鼓励独立性、创造精神、主张男女平等的开放性社会中,儿童创造性思维水平普遍较高且男女差异也较小,而在强调专制、服从、男女地位悬殊的封闭性社会中,儿童创造性思维水平普遍较低,男女
14、差异亦较大。所以儿童的创造性有无高下,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是否提倡参与性直接相关。创新教育在学校中就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校园文化,创造出能培养有理想抱负、有胸襟气魄、敢想敢为的一代新人的氛围。 (2)家庭方面。家庭对孩子从小培养创造性精神影响重大。对具有创造力的儿童的家庭进行的调查表明,这些孩子的父母具有一些共同性:富有表达性、独立性,主张地位平等、个人观念,允许儿童自由表现,鼓励孩子动手实践,等。因此学校要把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纳入创造性教育的视界。一方面要在学校针对不同家庭影响,加以引导和矫正;另一方面,要开辟“第二战场”家长学校,让家庭教育的观念和做法,与学校教育发生“共
15、振” 。 (3)个性方面。个性,例如好奇心、自信心、恒心等,与个体的创造性具有更为密切和直接的关系。有关心理学分析认为,创造性个体一般都能自我激励,有冒险、不怕失败的精神。其所以会有这样一些个性,是因为个体不按常规而进行的与众不同的探索,往往不招人喜欢,会遇上困难受到阻挠,甚至可能要失败。如果个体没有上述精神,就会气馁,创造性活动就会半途而废。巴朗对具有创造性的作家、音乐家、数学家等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共同具有不苟同、不落俗、很少考虑“留下好印象”等个性特点。因此,创造性教育再不能沿袭传统教育培养“好孩子”的那些标准,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些价值标准的建立,本身就会形成一个无
16、形的软环境,使得有利于创造的个性得到保护和鼓励。创新教育的这一开创性工作,是形成创造性氛围的核心工作。 (4)学校教育方面。以往,学校教育在培养创造性方面有欠缺并受到指责,不能说明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而是暴露出传统教育的弊端。那些采用“机械模仿” 、 “死记硬背” 、 “划框框”的教育方式,确实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但是,那些鼓励独立思考、大胆发问、踊跃参与的学校教育,能够对培养创造性发挥巨大作用。心理层面的研究发现,过于强调勤勉、礼让、循规蹈矩、自廉、服从的教育,与强调独立特性、兴趣爱好、冒险、探索、自信果断的教育比较,后者比前者具有更高的创造性。为此,创新教育应提倡发现法、自学法、研究法
17、、类比法等教学法,再现或模拟创造过程。 2、培养创造性品质 培养创造性品质,是为适应创造活动过程做准备的,是创造过程所必需的,其中包括创造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意识、思维能力、创造技法,以及使用工具如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等等。 (1)强化创造意识。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证明,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激发强烈的创造动机,是强化创造意识的中心环节。培养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主要有以下方面: 求知欲。科学家为了对“为什么”做出回答,不断地从无知向有知进军,是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前进的。同求知欲密切相关的是好奇心。 进攻性。也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不要满足于书本提供的现成答案,要向自然进攻,发现新的东西。这是创造意识的
18、重要表现。 兴趣与爱好。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土壤。 (2)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它巧妙地结合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使新设想脱颖而出。相比较而言,创造性思维更多地出自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更有利于从多视角探索种种可能。因此,创新教育不仅仅要培养传统教育注重的逻辑的常规的思维能力,还应该注意培养那些非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思维方法,学习和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对增进创造性大有裨益。 侧向思维。侧向思维也叫旁通思维。为了进行创造,主体必须“左思右想” ,只有扩大思路,才能从多种可能中捕捉机会,提高创造成功的概率。有研究人员对侧向思维与纵向思维进行了比较认为,谨
19、慎地用一种逻辑的直线推理方式进行思考即纵向思维,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帮助不大。对问题的周围广泛思索,利用局外信息,从其他领域的、离得较远的事物中获得启示,即通过联想、类比等侧向思维,更有助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例如,海棉橡胶的发明,是根据面粉中加发酵粉做出松软馒头的类比得到启示,在橡胶中加发泡剂而制造出来的。以这样的思维方法和创造例证为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有益的。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 。人们思考问题是通常只重已有的联系,习惯于沿着合乎习俗的传统方向正向顺推,而往往忽视了事物之间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具有双向性或可逆性。因此,注意换个思路来看问题, “倒过来”思考的
20、逆向思维方式,能起到突破性的效果。例如,我们日常所说的欲擒故纵、以毒攻毒等,都是这样一类反常规的思路。但是,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要么认为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不足为奇,要么当成故事听听,没有去发掘其中的创造性思维,以训练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接受的思维定势,传统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也就是必然的了。 直觉思维和灵感。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亲身的科学创造实践体会谈到:“我相信直觉或灵感” 。他一再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的桥梁” ,必须诉诸灵感和直觉。 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把握、直接的理解,以及对事物之间关系迅速的识别,具
21、有非分析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直觉思维是思维主体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领悟有价值的战略方向、可行途径,在事实和证据不十分充分以至逻辑思维无法推理的情况下,做出大胆的预见和创新假说。实际上,这种思维是调动个体全部浓缩的感知觉经验、知识、思维能力,在一瞬之间发生的,因此,它是综合的、积累的产物,是可以培养的。创造教育应该在大量的思维训练中培养这种有利于创造的思维形式。 灵感思维是大脑经过长时间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的顿悟,也可以解释为思维的大量量变积累之后发生的质变和升华。它是大脑的潜意识的反映形式,是许多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准备将解决问题途径的突然接通。灵感不是神灵的启示,而是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晶。它
22、产生的前提是创造主体经过艰苦的思想准备,处于“激发状态” ,形成了“一触即发”的态势。它的诱发,往往是在放下思考的问题,让思想松弛下来,潜意识活跃起来的时候,这时容易接受外界信息的触发,或者感受到潜意识的沟通,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因此,尽管这种思维形式很离奇,但是并非不能学习和尝试,创新教育也应该予以提倡和培养。例如,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和问人,往往通过自己的进一步努力会豁然贯通,这就是对灵感的尝试。 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的形象思维形式,如作家创作的人物形象,是在已经积累的直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如果没有想象,人不仅不可能有创造发明、预见
23、和假说,甚至连正常生活都不能进行提不出目的,作不出计划,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也就是说,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常见存在方式或表现方式。创新教育应当引导学生用来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将它发挥到极致。 3、培养运用信息能力 扩大创新的视野。随着工具的进步,人类的创造能力也会大大加强。因此,创新教育应该用新的教材,来介绍人类提出的新的任务,完成的新的创造,扩大学生的视野,看到更广阔的前景和解决问题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具备解读信息的能力。现在传载知识的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生产和传递知识的数量和速度大大增长。法国让-弗朗索瓦利瓦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说:“在如此普遍发生嬗变的环境下只有将知识
24、转化成批量的资讯信息,才能通过各种新的媒体,使知识成为可操作和运用的资料。甚或可以预言:在知识构成体系内部,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被淘汰。一切研究结果都必然转化成电脑语言” 。因此,创新教育要让学生适应这一转换,其中包括:应用人-计算机界面,运用计算机参与学习活动,对信息加以组织、存储,即辅助记忆力;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模拟人脑的表象及其加工;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运算、搜索,模拟思维,等等。这样一来,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上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可能。 培养操作技能。因为现在的多功能袖珍电脑可同时作为计算器、备忘录、笔记本、图书馆;第五代电脑的产生,将使人类进入一个以人工智能为主导
25、的时代,它将辅助和加强人类的智能,等等。创新教育必须培训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尽早换笔。 计算机对创造思维的帮助,是通过模拟手段达到的。计算机模拟为问题解决过程和策略选择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创造或创新在方法上的突破。但是,计算机通过复杂程序模拟人类创造性思维进行各种运算,只是过程与形式的模拟。正因为如此,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力的根本途径,仍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活动,挖掘创造性潜能,训练创造性思维,使用计算机、上高速公路、运用多媒体技术,则是在其基础上,增强创造的能力和效率。 创新教育原则(摘选)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创新课堂教学的精髓。为此教师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外
26、部的命令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教师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应当如何去给予满足,如何维持他们稳定的学习兴趣。 2、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成教学的重点来对待。 3、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这对培养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4、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根本就谈不上主体的发展。认知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
27、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 主体性原则正是要反映创新教育的这一根本思想,确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活泼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应当做到几点: 1、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简便快捷地、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教师是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利益的教育者,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精通所要传授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指导,才能够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就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正确发挥,也有赖于教师的引导。这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
28、才能够发挥出来。 2、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其求知欲、自信心、刻苦的程度以及创造性也就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但是,这容易导致焦虑和失望的出现,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去控制自己的求知欲望,以中等水平为佳。 3、防止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 4、防止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倾向。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任何从事教育工作的学者和教师,都需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到这一点。 发展性原则 创新教育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的基础条件。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既要为社会个体的未来人生打下基础,也为社会整体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力量。为了彻底全
29、面的贯彻发展性原则,教师应当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环境课程。 优化教育环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构造培育人才的校园文化环境。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文化是行为的支柱。其二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环境,确保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能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2、建立创新教育的质量标准,实施定向控制。 其一,学生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二,热爱学校和大自然,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勇敢而又正直; 其三,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其四,对音乐、体育和美术活动要具备广泛的兴趣; 其五,参加力所
30、能及的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 其六,讲卫生、爱清洁,学会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时间。 3、以课堂改革和科学研究为载体,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可从五个方面注意:其一,课堂教学应当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其二,课堂教学应当恰到好处地处理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既注重一般能力,也加强特殊能力培养;其三,教学方法上应当力求全面地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要有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和反馈信息;其四,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地考虑各门学科的特点,落实每门学科的素质要求,并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综述 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学
31、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创造民主、进取、开放的教育氛围。创造教育需要改革“应试教育”中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是排斥知识教育,人具备知识多少的本身就是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志和影响创造力大小的一个条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需要的是,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需要改革“应试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好的教育方针、教学方案,没
32、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创新教育要求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创新教育要求给学生必要的设计、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方法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创新主体必备的素质和条件,从而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和训练创造能力,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科学地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创新教育需要减轻“应试教育”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为了升学率,学科内容偏多、要求偏高层次偏深作业偏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窒息了他们天真烂漫和自由天性的发展。创新教育必须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繁琐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学生对学习才会有浓厚的兴趣和乐趣,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蓬勃发展。(李海燕搜集整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