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式太极拳太极内功_冯志强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一:心神虚静贯始终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 ”这是前辈太极拳家对太极阴阳哲理,以及太极拳理的高度总结和深刻概括,对怎样练好太极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太极拳入门的途经找到了,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开启和步入太极殿堂的大门。一方面要有太极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在明师的指点下,才能掌握正确的练习要领和方法。这里推荐给拳友的是冯志强老师 1992 年的著作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里的十二个章节,共有:(一)心神虚静贯始终;(二)中正不偏一气存;(三)以意行气心为主;(四)松沉入手求柔顺; (五)内外合一上下随;(六)虚实转换全在腰;(七)一松一紧济刚柔;
2、(八)浑身俱是缠丝圈; (九)胸腹折叠运开合;(十)拿住丹田练内功;(十一)静心慢练是活桩;(十二)会练会养能成功。这里面有冯老反复搜索、回顾自己几十年间行功练拳的切身体会,据说有些例题是“以往秘不外传的窍要和成功经验之谈 ”。如果拳友们能读有所得,读有所悟。就达到学习拳论的初衷。太极拳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动静相兼的运动,以虚静为本体,亦以虚静为极致。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生动,还是行拳走架的动中求静;不论是养生保健的静养灵根,抑或是推手较技的动静相因,都离不开“虚静” 二字,都是以“虚静”贯穿始终的,即始于静而又归于静。可以这样说,虚静的程度反映了习练者太极功夫的程度,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
3、虚静功夫的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静功夫就是太极拳功夫,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正如拳经所云: “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 ”虚静,首先是心能虚静。心为一身之主宰,心能静则全体皆静,心能虚则周身皆虚,五官百骸皆从心也。身心虚静则神能安宁,神即心中之神。神宁心静则念有所止,气有所归,一念无思,一物无有,周身内外一片空灵,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静待其动。静待其动有三层意思:一是在静站无极桩时或行拳之前的无极式中的静待“机” 动,即先天之机的发动,气动则太极生,此时开始练拳为最妙。二是在行拳时,一势既完时静待下一势的“势”动,即动而复静,静中有预动之势,内气若能运到十分充足则下势之机
4、自然跃跃欲动,势有回环而一气流通;此处尤须注意,不可半途折返。三是在推手较技时的静待 “彼” 动,即舍己从人之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推手较技时,若能身心虚静,则精神内固,气不散乱,神气合一,意在人先,感觉灵敏,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太极拳架的练习既是动中求静,亦是静中有动,即虽动而静,视动犹静。待拳势动作纯熟、通顺、连贯、协调以后,要平心静气地用意运气,轻轻开始,慢慢运行,默默停止,静心想着阴阳开合,静心听着天机流动,静心看着浩气流转,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 “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 , 惟有心中一片觉明景象,逐渐达到始于无形、归于无迹的太极太和
5、之原象。太极拳功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祛病延年的养生功夫,一是强身防身的技击功夫,二者统一方能显出太极拳的功效。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养生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贯穿始终的心神虚静。无论是站桩、活桩、单操单练还是套路练习时,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蕴蓄,心静神宁,杂念不起,全神贯注于“阴阳自然开合、天机自然运行 ”之中,逐渐达到练功人静、动中有静的效果,而且越练越虚静,物我两忘,一片神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而又益智补脑,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更好的调节,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较好地调整脏腑机能,调节生理,达到最佳状态,增强体质,有病则除,无病强身,延年益寿。所以心神虚静贯始终是习拳
6、练功之首要。亦可称之为“总纲” 。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二:中正不偏一气存太极之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拳虽小道,而本于太极正道。无论于内于外、于神于形、于体于用,凡一阴一阳都要择中而行,一开一合都要择中而运,一收一放都要由中而发,一虚一实都要居中而换,一动一静都要从中而变,总之都要以中和之道而行之,使全身上下中气贯通,周身内外一气流转。无所偏倚则不惧他人推倒,无过无不及则不犯顶、匾、丢、抗之病,中气贯足则物来无不顺应。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即“中正 ”之谓。 “打拳原是备身法”,中正在身法上的体现就是立身中正,无所偏倚。自顶而踵上下一线,周身内外左右平准。其中以躯体的中正为主,四肢的
7、中正虽为辅而又左右着躯体的中正。因此中正是全身的中正。人体有三节之分,上肢为梢节,躯体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全身又有五弓之备,两臂是两张弓,两腿是两张弓,躯体是一张弓。若能使三节贯穿成一节,五弓齐备而合一,则全体中正不偏也。其一在于“头正项竖、虚领顶劲 ”。头为六阳之首,一身之主,头正则身躯自然中正端凝;项竖则脑后二大筋自然竖直,脑后二大筋间乃佐中气上下流通之路;顶劲虚领则全体精神自然领起,中气贯注神贯顶。虚者,虚虚领起,惟意思而已,不可过亦不可不及,过则气留于脑中,不及则气滞于胸中,久之皆成病。其二在于“胸空腹实,上虚下实 ”。心要虚静,胸要松空,心虚则胸空,胸空则横膈膜下降,左右两肋下沉,腹
8、部自然充实;气沉于丹田则上虚下实,上体松活圆转,下体固若磐石,而又平心静气,则浊气自然下降至足底,清气自然上升至顶心,清升浊降,阴阳分清。其三在于“塌腰敛臀、脊柱竖直 ”。腰为上下体之枢纽,腰要松又要虚,腰能松虚而后能塌;塌腰又须敛臀,臀部不收敛便不能塌腰;敛臀勿忘提会阴,会阴上提下不漏气;塌腰敛臀则腰劲下贯,上体虚,中部活,下体沉稳,全体之劲能合于丹田;敛臀则骶骨有力,尾闾中正,配合虚领顶劲,则脊柱自然竖直对准,后腰命门处自然开张,中气贯于脊中,上自百会,下达会阴,如一线穿成,则身弓备也。其四在于“两肩松开,沉肩坠肘 ”。两臂能否圆转全在两肩,肩为臂之枢纽,两肩不能松开,则转关不灵;两肩应放
9、松下垂,功久骨缝自开,两臂如在肩上挂着一般。中气贯注于两肩骨缝之中,则能沉肩,由两肩骨缝而行于两肱之中,则两臂沉着虚灵;沉肩必须坠肘,肘不下坠则肩不得沉,气上浮而不得力,周身之劲合不住,且影响躯体之中正;坠肘有助沉 肩,肩、肘、手三节能节节贯通,达于指梢则臂弓备也。总而言之,无论两臂两手如何运转,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要沉肩坠肘。 其五在于“坐胯屈膝,垂直相对 ”。两腿的枢纽在两胯。两胯的重要性远不仅于此。腰劲能否下贯、周身能否相合、上下能否相随、中气能否贯通、虚实能否转换、一身能否中正、左右能否平准皆在两胯。胯和腰是相关联的,言胯必及腰,言腰必及胯,所以称“腰胯” 。首先,两胯要松开,松开则
10、圆裆,所谓开胯圆裆即此意。两胯松开并非岔开,如两胯骨缝不松开,则虽两腿岔开裆仍不会圆。圆裆消息在外肾阴囊两旁,裆圆则回转皆灵,上下亦能合住劲。又要松胯下坐,能坐胯则足能干实踏地而自然抓地,落气到足底自然稳重如山。所谓“似坐非坐” 即在此。足若不能干实踏地,则须从胯中调整。还要能落胯,坐胯为实,落胯为虚,能坐能落,有实有虚,有虚实自有中定,一身重心首系于此,而后达于足底。屈膝全在坐胯,胯能坐便自然能屈膝。切不可只屈膝不坐胯,屈膝的高度应由坐胯的程度来定,总须垂直相对,留有伸屈变化的余地而转动皆活。屈膝不可过,裆部、臀部低于膝部谓之过,膝尖超出足尖亦谓之过,过则有失中正,易受制于人;过则转关不灵,
11、无所适从;过则膝部受损,久之则成病;过则憋气不通,难贯足底;过则劲路隔断,不能完整一气。总而言之,腿三节须“六断” ,胯、膝、脚三节似断似连,形断内联,中气贯注于下肢骨髓之中则腿弓备也。中正不偏其实“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 ”。中气贯于心 肾之中,通于脊骨之中,行于四肢骨髓之中,心神中正则形体自然不偏不倚,运劲自然无过无不及,正时亦正,斜时亦正。譬如“击地捶”定式,身形虽斜,然自顶而背而腿而足成一斜直线,中气贯穿而斜中寓正。所以中正不偏全在“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上下一气贯通,内气一气流转,自然中正不偏。习拳练功须以此为准则,不论站桩
12、、活桩、行气走架都要中正不偏一气存。 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三:以意行气心为主 打拳全凭心意用功,运化全在一心之中。古人认为: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五官百骸无不听命于心,并以“心意君来骨肉臣 ”作形象比喻。按现代运动学的观点,全身神经系统皆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指挥。习拳练功或推手较技时,心有所感,意必致动,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司令部” ,接到各感官系统传来的 “信息”,在一瞬间作出判断、处理,并将结果(指令) 通过神经系统迅速地传导到各运动部位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心意一动则全体皆动,心神一静则全体官骸无一不静;心神放松则周身内外皆放松,心神紧张则筋肉皮骨无不紧张;心想开合则四肢全体皆开合;心意
13、缠绕则浑身上下无不缠绕;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心中意思轻轻领起来,则顶劲虚领,上自百会、下贯长强,中气一线穿成;心劲一发则筋脉骨节无不随从,棚、搌、挤、按皆随心意而为,探、捌、肘、靠皆随心所欲;心想前、后、左、右、中,则有进、退、顾、盼、定之五行。概言之,外形动作、神态、气势的变化,其实是内部心神意气的外在表现。所以,拳经云: “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习练者,应静心想着练,用心想着练,专心想着练,细心想着练,久而久之,有意归无意,有心变无心,渐人无心成化的神明境界。太极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既练太极之形又练太极之气。因此,意气神形须合一,以意行气是法则。以意行气
14、的过程就是练意、练气的过程,心息相依,意气相随。练意离不开气,练气离不开意,所以古人说“意为气头,气随意行” 。太极拳的练气就是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通过动静、开合、出入、循环的意识运动,把体内之气调动、聚集、充实起来,使气血通畅旺盛,营卫周身内外。太极拳的练意就是使大脑处于相对入静的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得到最佳调节,更趋稳定、协调、完整和专一, “令必行,行必果”,以助内气的调动、聚集和充实,心神合一、神气合一、心肾合一,培养和壮大人身三宝精、气、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修炼后天培补先天。由此可见,练意就是练气,练气就是练意,意行气行,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以意
15、行气,气随意行,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此乃关键。要用意想着练,用意想着运,切莫想着气如何行,更不能追求气怎样运。中和之气,随意所至,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当练到功形圆满时,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凝神于地户则沉重如山,注神于气海则可得其中和之道。以意行气意在神,气随意行任自然。太极拳以意行气的同时,又强调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而不是以力带气,这是内外两家拳术区别之所在,习练者不可不明,不可不分。练太极拳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经络不能舒畅,肌腱不能放松,筋骨不能柔活,以致全身拘谨,而为拙气所滞。拙气滞于何处,则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用意不用力的锻炼,一则能逐渐去掉本身原有
16、的硬力僵劲,使全身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同时,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筋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开张而使内气敛于骨髓,由柔顺而渐人沉着,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棚劲,外柔而内刚。所以,以意行气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 内外合一上下随/冯志强.冯志强太极拳是全身心的整体运动,讲究意气神形的高度统一,要求四肢百骸协调一致地服从大脑的指挥,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使太极内劲能由足而腿而腰而脊而肩而手、完整一气地节节贯通。要达到这一整体要求,就必须在习拳练功时,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一家、混元一体”。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
17、到的,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学习和研练才能达到。不可求速成,欲速则不达。 拳经云: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可见上下相随的妙用和重要。上下相随的意思是:以腰脊为联系上下体的主动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则中间自然相随。上于两膊相系,其一在于两臂之间须相系,其二在于两腿与两臂相系。其内涵就是一开全开,一合全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两臂相系即肩与肩、肘与肘、手与手之间似有无形的牛筋(即意气) 相缚,左右相系,对称相连,互相吸引。如两臂欲开而有难开之意,虽开而意气不断;两臂欲合而有难合之势,虽合而阴阳无间。如: “单鞭式” 中左臂为主(为动为阳)开展时,其三节劲似从右臂(为客
18、为静为阴 )三节处节节拉开一般; “斜行拗步”的两手臂交替运行时,先动的手臂为主,后动的手臂鱼贯而随,客随主便,形影不离;“闪通背” 中两腿与两臂相系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上下相系,垂直相应,三节相照,三尖相对; “太极起式”的两手领臂上掤时,两臂的肩、肘、手与两腿的胯、膝、脚上下相系,臂的三节劲如从腿的三节劲拉开一般,谓之相开相系;当“单鞭式” 定式时,两手臂相开成弓形,与两腿的开胯圆裆垂直相对不出圈,三节相系上下照,谓相合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其一在于两腿之间须相随;其二在于上动下随,下动上领。其内涵就是上虚下实,下虚上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腿之间相随即左腿顺缠时右腿逆缠,右腿顺缠时
19、左腿逆缠;左腿弓屈时右腿伸展,右腿弓屈时左腿伸展;左足实则右足虚,右足实则左足虚;左胯坐则右胯落,右胯坐则左胯落;左足进则右足跟,右足进则左足跟;左足后退右足随,右足后退左足随;前进则后虚,后退则前虚。上动下随、下动上领即足随手运,手领足行,上下一体,圆转如珠。如:两臂上掤时,两腿要有下沉之意;两手左捋时,两腿则左顺右逆缠丝随之;两手前挤时,两腿则随势前弓后蹬;两手下按时,两腿则顺势坐胯屈膝下沉;若欲提腿则以手领之。如“金刚捣碓 ”中,右腿屈膝上提是由右拳向上领起的; “白鹤亮翅”中,左足上步是由右手臂逆缠斜开上掤而领进、落于右足旁侧的。然而, “上虽凭手,下尤凭足” ,足快尤显手快,步活身手
20、更活。五行运行皆在步,一身根基定于足,上惊下取君须记,乘虚巧取任意行。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其一在于上下动而中间应,其二在于中间动而上下和。其内涵就是手动、足动、胸腹腰脊一齐动,手到足到身体到,一动无有不动,上下一气贯通。上下动而中间应,即胸腹腰脊随手足动,其关键在于以胸腹腰脊的虚实、松活和中正为前提。仍以“掤、捋、挤、按”为例:两手臂上掤时,两腿坐胯下沉,则胸腹自然相开,上虚下实,腰以上气上行,腰以下气下行,一气上下分行;两手右捋时,右腿顺左腿逆,则腰脊同时右转,左右一气流转;两手前挤时,两腿前弓后蹬,则身体随势前拥;两手下按时,两腿坐胯屈膝,则胸腹相合,身体下沉,腰劲下贯。中间动而上下和
21、即运化全在胸腹、转关全凭腰脊,其关键在于以肩活为臂的转关枢纽、以胯活为腿的转关枢纽。胸腹一开,上下四肢皆开;胸腹一合,上下四肢皆合;身欲前去,上下齐去;身欲后退,上下都退;腰脊旋转,上下无不转。总之,中间不动,上下不动,阴阳合德;中间一动,上下齐动,阴阳分清;一上一下,上下相随;一开一合,开合相承;,一动一静,动静相因;一屈一伸,屈伸相宜;一虚一实,虚实相应;一左一右,左右相连;一内一外,内外相合。要使上下相随,必须内外合一。内外合一者,即自顶而踵,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意气神形合一。内外合一首先是内三合与外三了太极内劲的完整一气。 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才能使太极拳运动的周
22、身一家、乃至混元一体成为可能。周身一家就是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基础上,使人体上、中、下三节总成一节,意气神形融为一体,在心意的指导下,使内气在“总成一节” 里面上下贯通,一气流转,缠绕运行,入于骨髓,出于骨缝,充于肌肤,达于四梢,经丹窍,贯经穴,循经走脉,通遍全身,周身一家。 混元一体的内涵就在于使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混而为一,即练就一粒混元气,使全身形成充满混元气的太极球。先天之气即与生俱来的先天元气,后天之气即水谷之气和呼吸之气。人以先天元气为生,以水谷精微和空气为长。先天元气得后天之气以壮,后天之气赖先天元气以存,先天元气与后天之气并而充身。混元一体就是:封天门,闭地户,三性归一,一而运
23、二气,行三节,现四梢,统五行,贯九窍,缠绕十八球,形成一个先天后天混元一气的太极球。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攻之无不摧。至此,太极功夫成也。由此可见,内外合一上下随既是习拳练功的具体要求,又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一项规矩一松一紧济刚柔/冯志强.太极者,刚柔兼至,浑于无迹,外形似柔内实刚,说柔有柔,要刚有刚,忽隐忽现,刚柔相济,此乃太极成功者之谓。然未成功前,如何积柔、如何成刚,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 首先,于理要明白太极刚柔的内涵;其次,于法要掌握正确修炼的方法,经过长时期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乃至刚柔相济的阶段。太极二仪,柔之与刚。柔者阴柔,刚者阳刚;刚柔即阴阳之质,阴阳即刚柔之
24、气。常运阴阳二气培养刚柔内劲,阴气流行则为阳,所以刚归至于柔;阳气凝聚则为阴,所以柔造至于刚。阴中有阳而柔中寓刚;阳中有阴而刚中寓柔,阴阳得中,刚柔兼至;所以,阴阳互济,刚柔相济。此太极阴阳刚柔之理也。所谓柔者,相对刚而言,指松柔、轻柔、柔韧、柔顺之意,其含义是外显和顺而气充于内。非软、非散,非轻浮,软散无力难以长功,轻浮无定难以生根,此皆偏柔之病。所谓刚者,相对柔而言,指阳刚、沉刚、内刚、至大至刚之意,其含义是气形诸外而内持沉着静重,精神内藏不露。非强为、非努气、非鼓劲,硬发强为气血不和而有损元气,努气鼓劲力刚易折而为人所乘,此皆偏刚之病。拳经云: “欲刚先柔,欲扬先抑”,就是说欲成刚先求柔
25、,刚从柔中生,积柔自成刚,此是太极自然循环之理。而欲柔先求松,由松沉人手而得柔顺柔韧劲。关于松沉人手的要领和方法,可参见前节,这里不再赘述。至于太极柔劲的内涵须重复一下,即“太和元气,浑然中伏”,充于肌肤,敛于骨髓。气若不能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则无柔顺可言,亦无沉着可言,刚劲终难问津。如何使气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其诀窍就在于“一松一紧”。所谓一松一紧乃精神意气的松紧之谓,非筋皮肉骨的松紧之谓。心神意念一松则气敛骨髓、沉归丹田;心神意念一紧则气出丹田、充于肌肤。一松一紧的方法,就是柔顺沉着济刚柔的方法,也就是拳经所云的“一气运弛张”、 “摩荡柔与刚”的道理。 一松一紧,气有弛张。弛者敛气入骨、归
26、人丹田而为合;张者出于丹田、充于肌肤而为开。一松一紧,神气鼓荡。隐于内是神意鼓荡,显于外是气势鼓荡,行同水流,止似山峙。一松一紧,势有回环。气运十分似潮涨,此时为紧;气归丹田似潮落,此时为松。潮水拍岸自回头,一涨一落势回环。一松一紧,折叠往返。欲紧先松,欲松先紧;松紧之中有折叠,往返之中有松紧。一松一紧,蓄发相变。松时为蓄紧为发,松如蓄水,发似决堤。欲发先蓄,蓄而后发。一松一紧,刚柔兼至。松之为柔而柔中有刚,紧之为刚而刚中有柔。外形似柔内实刚,阴阳互济无迹寻,外面柔似棉,内坚如钢条。一松一紧在习拳练功时的运用和体现是:开展时为紧,沉合时为松;运劲时为紧,定式时为松;逆缠相开时为紧,顺缠相合时为
27、松;胸腹开为紧,胸腹合为松;发放为紧,收蓄为松;进为紧,引为松;上一势与下一势之间有松,此圈与彼圈之间亦有松;往返折叠之处有松,转关运化之处亦有松。总之,一动一静有松紧,一开一合有松紧,一圈之中有松紧,处处皆有一松紧。开合递相承,松紧势相连,一气运弛张,太极理循环。欲向何处寻刚柔,一松一紧运天机。所以说,一松一紧济刚柔是培养太极刚柔内劲的入门诀窍。要怎样练好太极拳【冯志强】要练好太极拳,于理须明无极、太极的含义,于拳则须在理的指导下运动手足,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方能成功。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之义,无形无象,无声无臭、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一物而含万物。由无极而现有机,遂太极生焉。无
28、极一动即是太极,太极成时必分阴阳,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 若将太极之本义引伸开去则无处不在广之堪比宇宙,狭者可喻人身,均无不恰如其分。古之学者将太极之形状虚拟为一硕大无朋的圆球,其内中阴阳旋转,互相调济以滋生万物,并将其形诸于图,这便是相传至今的太极图的由来。 若将无极、太极之理借喻人身,则人身亦为一小太极,这小太极中的阴阳代表即为心、肾。心属火在上为阳,肾属水在下为阴,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调和则百病不侵。 宇宙之中阴阳相生以至生生不息。阴阳互济又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也。上天下地人居其间。将此三才之义借喻人体则有三身之谓。三身即精、气、神。
29、精足、气满、神聚方为健康之相。精、气、神之舍为三丹田。上丹田为天门(百会穴) ,下丹田为地户(会阴穴),中丹田为气海。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精、气、神乃生命之根,造化之源。当太极拳练到功形圆满时,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凝神于地户则沉重如山,注神于气海则可得其中和之道。 练太极拳必先求无极。这是修炼太极内功的基础。拳诀云:“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 ”练拳之前站无极桩,可渐使自己心定神安,继而便可感觉到体内如同虚空无物地一般,两腿负载之感也随之尽消。待至虚至静时,复有一点灵犀生于气海之中,气动则太极生。要息气宁神地在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在无形之中渐渐
30、感而遂通,则功力、灵气与日俱增。意念、感应灵通一气,渐臻妙境。综观练习无极站桩的益处如下:一能静养灵根,培植本元;二能养气养性,气满丹田实;三能内外严整,沉力重生,固若磐石;四能身心共静,周身虚灵,绷劲自然而生。 先站无极桩后练太极拳为“先求无极后成太极 ”。练习太极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练拳时尤要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逐步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虚至虚灵的效果。若能细细体察其中奥秘,功必大进。 2用劲要刚柔相济、阴阳参半。太极拳的用劲要符合太极拳刚柔相济的练功原则,既不能过于柔软,也不可偏于坚刚。柔软无力难以长功,坚刚过度则难养气血。故此必须循阴阳中和、刚柔参半之路径习练方可
31、得“太极劲” 。 3不可用拙力。周身肌肉紧张,对于用力部位和着力点不加选择的盲目用力为“拙力”。练太极拳绝不可用拙力。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筋骨不能舒畅,以致全身拘谨,四肢不活。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绝密件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在推手中若用出力,必为能手所乘,以致倾跌。若双方均用拙力,必发生顶抗的毛病,不能体现太极拳沾、连、粘、随之特点。 4练拳亦不可努,努则力刚易折,且气易阻隔于胸,肺被排挤,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 5练拳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否则气逆行而上,不能归丹田。气血上冲则双足似萍草无根,心肾不交,水火不济,阴阳不和。久之会影响健康。 6练拳不可心存打人之念,以示速成
32、。否则必为神气所拘,好勇斗狠而失心和。更有每日苦下功夫练数十遍拳者,亦不知已变运动为劳动,变养中长为疲中伤,久之五劳七伤与身俱存,稍有病痛便齐发而至,是为大害!学者尤须牢记。若气顺力活,虚心实腹则道心自生,久久行之身健功增,瓜熟蒂落,水到而渠成。 7练好太极拳,还要懂一点经络学。经络发源于腑脏,布于肢体。经络畅通则百病不生。概内气发于丹田(气海) ,贯于经络之中,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行与腰隙内肾的左右抽换,使内气流布周身而达于四梢,复归于丹田。太极阴阳之理结合经络学说,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明白了上述道理并付诸实践,才能在练拳时逐渐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以心行气,使气不离丹田(开
33、时气行周身,合时出肾入肾、任督相交,浑灏流行,一气呵成太极功夫的“养”- 冯志强太极功夫包括养生功夫和技击功夫,两者统一方合太极之道。怎样才能练好太极功夫?概言之,一要明理,二要会练,三要懂养,三者具备,才能功夫上身。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既要明理会练,又要得法懂养。不会练即不会养,不懂养即会伤,会练会养才能成功。第一,要懂养什么?即内养三宝精气神,外养三体身手步;内养津血液,外养筋骨肉;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全体;在内养性养德,在外养形养拳;养后天,返先天;养先天,化后天。养是多方面的,包罗万象,贯穿始终。第二,要懂如何养?修心养性,修身养拳,全凭心意用功。心为一身之主,人之七情六欲皆由心
34、生,活动太过则损三宝、伤先天。所以,会练懂养,一在心、二得中、三逆运。一在心,即清静之心能养精,平和之心能养气,虚无之心能养神,宽容之心能养性,行善之心能养德,诚敬之心能养道,平淡之心养五脏,舒畅之心能养形,中正之心能养拳,坚韧之心能养志。二得中,即行拳练功,推手较技,处世待人皆要致中达和,心诚中和,身形中正,不偏不倚,阴阳平衡,不顶不丢,刚柔参半,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行于中,转于中,开于中,合于中,伏于中,发于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得其中和之道而养之。行中和元气,养浩然正气。三逆运,即逆运先天真阳,不为后天假阳所伤。如:后天识神当道,心思乱用,则先天元神受损;逆运者收心求静,抑制后天妄动,
35、而养先天。如:后天之精满则溢,若耗损过度,则先天元精受损;逆运者练精化气,使精液上升练化为气血还原于身则为养。如:心为离火,肾为坎水,火性炎上,水性就下,若心肾不交,久之会伤;逆运者意守丹田,使神下行,气沉足底,引火归源,以水济火,心肾相交则为养。如:人习惯用后天拙力,大力胜小力,手快打手慢;而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逆运者以先天混元气发动肢体运动,劲由内换,力从人借,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修炼太极拳功,不懂逆运之理,就不会练,不会养。第三,要懂怎样练为养,怎样练会伤。如:静练为养,急练会伤;慢练为养,快练会伤;放松练为养,紧张练会伤;用意练为养,用力练会伤;中和大方练为养,心存打人念会伤;敛神聚气练为养,片面发劲跑气会伤;练拳似休息为养,疲劳身心练会伤;练拳似行气为养,努气练会伤;推手善柔化松放者为养,顶力相抗不善运化者会伤。会练懂养既可却病延年,使精气神三宝亏者复原,圆者更圆;又能增长功力,使自身混元太极体的气能、电能、磁能不断增强,形成威慑力,出神入化,功夫攀入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