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教案寺口中学 闫伟超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应结合中心对称的定义与性质及其运用,采用“观察分析探究概括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2)会判断一些常见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通过自主探究能发现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发展学
2、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难点:中心对称图形应用教学过程:一、课前出示导学题纲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思考探究二、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利用以一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复习旋转的定义及性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观察课本 P59 上面的四个图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2你能将各图分别绕其上的一点旋转 1
3、80O,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先让学生思考,演示其旋转过程。)四、得出新知,深入探究1.师演示旋转过程,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板书: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 180O,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强调定义)2. 典例示范,巩固加深设点 A 是某个中心对称图形上的一点,绕对称中心 O 旋转 180后,它变成了 B 点,点 A 和点 B 就是一对对应点,而且点 O 是 AB 的中点(即 OA=OB),如图:A3步步深入,继续探究左图是一幅中心对称图形,O 是对称中心,请你找出点 A 绕点 O 的旋转 1
4、80 度后的对应点 B,点 C 的对应点 D 在哪?你能很快找出点E 的对应点 F 吗?怎么找到的?从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中心对称图形上的一对对应点与对称中心 O 存在什么关系吗? 4.探究得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演示旋转过程,验证上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5.师问:怎样找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两组对应点连结所成线段的交点)6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是,请找出其对称中心,你怎样验证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5、并回答。(逆向问题: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6你还能找出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7、 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正方形绕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旋转多少度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能由此验证正方形的一些特殊性质吗?8、正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什么样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五、学以致用1、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中心对称图形?2、在 26 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字母是中心对称图形?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六、巩固提
6、高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是中心对称图形吗?2、在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和圆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七、堂堂清1.在计算器显示的数字 0 至 9 中,有哪些数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 2.下面哪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观察图形,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哪些只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只是中心对称图形?()哪些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八、应用与拓展扑克牌对于我们都很熟悉,你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吗?(1)从 1(A)-10 的各色的扑克牌中,哪几个点数的扑克牌一定是中心
7、对称图形?(2)从 1-10 的各色的扑克牌中,哪几个点数的扑克牌一定不是中心对称图形?(3)哪一花色的扑克,其中中心对称图形的张数最多?九、学有所获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十、布置作业1、巩固作业整理出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多边形2、拓展作业课本 P61 习题 9.15 试一试2 、实践作业收集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十一、教后反思:1、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追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但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在上课时强调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2、教学过程的设计贴近生活,从
8、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体验中提炼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的道理。3、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探索、概括、应用,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特点,突出了数学课堂中的探索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应用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按照“观察、 ”的步骤进行,通过本堂课综合来看,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以及性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是一种中心对称图形。探索了正多边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联系。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相互合作探究
9、的精神。本堂课的收获:1. 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效果不错。通过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绪去感染、调动学生,让他们于不知不觉中跟着教师的引导去体会,去发现,去探索。自始至终,学生们的情绪都很饱满,学习效率也很高。2.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使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成直观的效果,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让学生到讲台来“点”出正确的对应点一环节,把学生的参与热情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学生不仅体验了高科技教学手段的神奇,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 对于学生的鼓励,发自于心,诉之于随口而出的话语,真正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自信心的提升而感到高兴。从不敢举手到大胆回答,从低头小声回答到抬头大声回答。在鼓
10、励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整堂课,学生既获得了知识,也获得了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1. 对于课本的解读与把握,还需要更精进一步。诚如王主任所点评的,开篇图像的用意,我们只有更加深刻地去解读课本,把握编者的良苦用心,这样才能让课本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2. 还可以给学生更多一点的时间整理、体会知识,教师的引导还可以更精练一些。 ”“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和旋转对称学习的延续,它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更加完善,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促进学生良好数学观的养成.因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作了如下
11、设计: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判断找点.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特点,通过对比旋转、轴对称图形,明确中心对称图形的重难点,同时渗透数学的类比思想、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逐渐养成很好的逻辑表达能力.一、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概念的引入,我采用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旋转,操作来发现图形运动的结果,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回顾知识,明确中心对称图形的的性质.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得出概念及时让学生能够识别.特别选择学生熟悉的图形来进行判断.另外在知识的运用中穿插了规律的总结,轴对称图形的对比,教给学生采用类比的思想掌握知识.三、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
12、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在课尾安排了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知道中心对称图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充满了对称美,在课后布置学生绘制有趣的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三、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非本班的学生,在数学思想上引导过于急躁.学生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缺乏数学思想的培养.在知识的容量上,可以更深入些.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灌输学生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多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尽量使课堂更流畅.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
13、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有效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老师再点拔,纠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与他人合作探究中发现规律建构新知,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对三个图形的旋转演示,来导入新课。自然而然地引到了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从而使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讲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安排学生观察图形的的特点,通过观察、猜想、
14、自主探究,再配上形象具体的课件演示,从而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经过“观察一思考一探究一概括”的学习过程,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效果良好。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魔术”是很感兴趣的内容,我让学生首先小组讨论,总结出扑克牌中的有关规律,然后我用学生都很熟悉的扑克牌表演一个小魔术,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就会显得生动活泼。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画优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气氛活跃,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双边活动。课堂容量较大,挑选的例题和练习题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了能更好的落实概念教学,在课堂实行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点产生横向和纵向对比学习,如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总之,课堂教学的效果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成功的课堂更是学生的期盼,我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力争使自己的课堂和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