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课 结构功能主义 structural-functionalism,Talcott Parsons (1902-1979),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 ),introduction,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 1902-1979), 出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毕业于麻省的安姆郝斯特学院社会学系,德国海德堡大学硕士。在海德堡期间,帕森斯初次接触到了德国社会学理论大师马克斯韦伯的著作,并于1930年将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译成英文。在1937年出版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最先分析了韦伯的理论观点。 1931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后
2、任社会学系主任。1946年,他将社会学系改名为社会关系学系。帕森斯是功能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终生致力于能够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巨型理论的建构。,他在哈佛大学供职40余年,直到1973年作为荣誉教授退休为止。此后,他还应邀到宾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任客座教授,并继续发表论著,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作演讲。 他一生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本。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社会系统(1951年)、一般行动理论探讨 (1951)、经济与社会 (1956)、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1960)、现代社会系统 (1971)、社会系统与行动理论的发展 (1977)、
3、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 (1978)。 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的重点,是促进社会系统稳定与秩序的机制。他全部理论的总倾向是强调社会体系的协调一致与社会体系的和谐本性。在体系的博大与著述的宏富方面,除韦伯外,恐怕无人可以与帕森斯争雄。 当帕森斯于1979年3月8日去世时,他的学生默顿在悼词中称帕森斯的逝世“标志着一个社会学时代的结束”。,一、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的综合,1、研究主题: 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而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2、研究层次: 强调“系统”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即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坚持社会优先于个体的立场,认为
4、个体的社会人格是由社会赋予和塑造的,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也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反映,并将个体动机与其行动的有意义的后果加以区分。 3、研究方向: 因为强调结果而往往在分析现存结构时带有目的论的假设。即在分析某种现实制度的功能时,首先就依据该制度的存在而认定该制度是有功能的。以此为基础的分析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具有维护现存制度的保守倾向。,(一)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1、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1955) 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或者说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一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的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避免无法解决或无法控制的冲突。 所谓“功能”是指一个局部的
5、行为对其总体行为的贡献。,2、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帕的导师) 所谓“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如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满足人类的需要。 首先的需要是个体有机系统的需要营养、两性及传种、防御及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其次是精神上的需要。 他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二)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Talcott Parsons (1902-1979),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的第一次综合,要回答的问题: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追求他的或她的目标,社会秩序怎么可能存在? 对古典理论的批判: 实证主义学派反对把行动同一定环境状态相联系,并假设状态对行
6、动具有某种决定关系,忽视了影响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规范取向。由此而忽略了行动最终目标的来源、性质及其差异。 理想主义传统则单纯强调价值规范的作用,忽略了环境对表达特定文化价值的影响。,西方社会学深入发展阶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八十年代),涂尔干:社会唯实论 把人的行为视为对周围情境的反应,看到客观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或影响,但又过分强调了这种制约作用,忽视甚至完全否定了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韦伯:社会唯名论 过于突出了个人行动的主观的一面以及影响个人主观定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观,而忽视了行动发生在其中的情境的作用。,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一般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目标、环境和规范是“单位行
7、动”的基本要素,行动就是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方面制约下,个体为实现一定目的所发生的动作与过程。,单元行动(unit action),规范(观念、价值、信念、 道德、符号、意义等),行动者,手段选择,目的或目标,所处的情景,行动者之选择,行动者之目标,可达之目标,可能的手段,图1:社会行动的结构,日前,胡润联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14%的中国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中,还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社会系统理论:由个人向社会系统的转化,研究的主题:社会价值体系是如何影响行动者的主观取向的?以此来回答社会行动的结构所无法回答的问题。 路径分析:五对模式量是
8、单位行动向社会系统转化的条件。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强调价值规范对行动的调整,而受价值规范调节的主观取向是行动的基本特征,也即在制度化互动关系中的行动者都是具有一定的主观取向的。因而,行动者的主观取向也就成了帕森斯关注的焦点。他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的主观取向范畴化,认为行动者在互动情景中必然面临五个方面的取向选择,即“模式变量”。,图2:模式变量,universalism 特 先 quality versus 殊 赋 versus particularism 性 性 performance 性 性 遍 致 普 自 Collective orientation集体取向 自我取向Self orient
9、ation,价值面向,扩 情 散 感 性 性 Specificity 性 性 affectivity versus 体 立 versus diffuseness 具 动机面向 中 affective neutrality,1、普遍性与特殊性,涉及行动中行动标准的适用范围,普遍性意味着行动者一视同仁地适用其行动标准,特殊性意味着行动者因人而异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2、扩散性与具体性(专一性),涉及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宽窄和清晰程度。扩散性意味着行动者将全部人格投入互动,其付出和获得是广泛的、不受限定的,专一性意味着严格限定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感情性与中立性,涉及互动关系中是否具有情感
10、因素。情感关系要求情感的投入,中立性关系则要求互动双方以理智相待。 4、先赋性与自致性,涉及行动者识别标准的性质。先赋性着眼于对方是“谁”,即对方的先天品质及身份背景,自致性则根据对方“做什么”,即对方的表现和成就。 5、私利性和公益性,涉及互动中优先考虑哪一方利益。,结构功能分析:向强制功能主义的转变,L (Latency) I (integration),L I,A(adaptation G (goal attainment) 图3:行动系统的结构,图4:社会系统,A G,图5:帕森斯的功能分析模型(P182),行动系统,A 行为有机体系统,G人格系统,L 文化系统,社会系统,A 经济,政
11、治 G,教育 宗教 L 家庭,法律 I,1、行为有机体的生物特性决定着系统适应问题,并为满足适应性功能需要提供基本能量。,2、人格系统完成个人的目标、角色定位,通过调节和聚合个体的动机、欲望和目标来实现行动系统的目标达成。,3、社会系统是各个行动单元的互动制度化的结果,因此达到满足行动系统的整合要求。,4、文化系统中所包含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基本模式,实现维模功能。,图5:行动系统的控制论关系,帕森斯理论的评价:,第一,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 第二,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的层面;产生符号互动主义、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 第三,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注重结构,
12、忽视个 人; 社会交换理论 第四,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忽视强制与冲突;社会冲突理论 第五,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等。,(三)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 ),introduction,罗伯特默顿于1910年7月5日出生于美国费城南部贫民区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是东欧移民,有犹太人血统。在本地公立学校读完小学和中学。他从小聪颖好学,经常到当地的一家图书馆去看书,尤其喜欢阅读传记作品。默顿于1927年进入费城的坦普尔(Tample)大学,先学习哲学,后受其年轻老师辛普森(G. E. Simpson)的影响而转向了社会学。1931年以优异
13、的成绩毕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又争取到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成为新成立的社会学系的首批研究生,受教于索罗金(Sorokin)等名师。1932年取得硕士学位,19331935年撰写博士论文 (论文修改后于1938年发表,题为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6年获博士学位。,默顿毕业后,先在哈佛大学作了两年多的讲师和导师(tutor),随后到新奥尔良土兰(Tulane)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39-1941年)并担任系主任之职。1941年起转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教,直至1979年退休。故他的大部分学术生涯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渡过的。1944年晋升为副教授,1947年为教授。曾任社会学系主任(
14、19611976年)、应用社会研究所副所长(1942-1971年)等职。由于其杰出贡献,1974年获得该校位数极少的“大学教授”资格,1979年被列为特殊服务教授(Special Service Professor)和荣誉退休教授。后来学校还专门设立了“默顿教授”席位,这足以说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地位。,1941年默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之后,开始了其学术发展的新阶段。其中最有意义的事件是他与著名的经验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费尔德(Paul Lazarsfeld)开始的、富有成效的长达近35年的密切合作。默顿擅长于理论研究,而拉扎斯费尔德精于经验研究,他们的成功合作可以说是始料未及的。默顿后来
15、说,原认为他们之间是“不可能的合作”。然而,默顿说,当他加盟“应用社会研究所”并共同做了一个研究项目后,他们马上发现有共同之处并可进行有效的合作。此后他们一起开展了一系列以理论为指导、在方法论上又严格的经验研究。广泛涉及到了大众传播、越轨行为、科层制、医学教育等重要问题。他们还共同开设研究生讨论班,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又精通经验研究的美国社会学界的栋梁之才,像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 Coleman)、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彼得布劳(Peter Blau)、西摩马丁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等。,正是在他们的这一密切合作的基础上(他们
16、的密切合作关系在学术界的确是少有的,据他们说当时每天共同讨论的时间平均有2-3小时,而且保持了30多年之久),形成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学派”。默顿和拉扎斯费尔德自然是这一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甚至被认为是从1950-197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默顿一生笔耕不辍,直到弥留之际还在整理自己的文稿。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一生共出版了20多部著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近几年还出版了论社会结构与科学(1995)等论著。其另一论述“偶发性”的重要著作(The Travels and Adventures of Serendipity)在他去世前4天得知即将出版。,默顿最突出的社会学研究
17、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社会学。从20世纪3040年代起,默顿就倡导把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而加以研究,并确立了科学社会学的基本研究问题。直到今天,默顿所开创的研究传统仍然是科学社会学中的主要范式。 第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针对帕森斯的抽象大理论,默顿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策略,倡导首先重视对经验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的理论。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强调了功能主义的经验性,确立了功能分析的经验范式。默顿理论研究的另一重点就是社会结构分析,他强调结构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强制作用,总结出了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基本程序。而且,默顿一贯强调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多个领
18、域。 第三,对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推动。即以他和拉扎斯费尔德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学派”,开展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应用研究。他们的研究不但开拓了社会学的应用研究领域,而且发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学家中,没有几位能像默顿那样影响如此广泛。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社会学领域!E伽菲尔德(Garfield)通过引证分析证实了这一点。他运用SCI 和SSCI对19701977年间有关默顿论著的引文数做了统计,发现共有2541篇论文引用过默顿的著作。但其中,社会学方面的论文只有925篇,占36%;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论文1413篇,占56%;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203篇,占8%。统计还显示,在默顿的所有著
19、作中,被引证次数最多的是其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在这期间,SSCI中引用此书的论文次数为1418次,而默顿的其他著作被引用的次数都在100次以上,大部分在50次以上;SCI中引用此书的论文次数为382次。伽菲尔德在对默顿著作的引证进行分析后认为,在19701977年间,默顿著作的引证次数远远高于平均引证次数。社会科学方面的年平均引证次数是3.48,而默顿的被引证次数是其80多倍。可见默顿的著作不但影响范围广,而且影响程度也极大。,他的谢世,用其学生、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provost)乔纳森科尔(Jonathan R. Cole)的话说就是“标志着20世纪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终结”。,
20、对三个经典命题的批判与修正 (a structural functional model)P195,1传统功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社会的功能统一性假设(the functional unity of society),即认为社会中各种社会活动与文化项目都和谐地相互联系着,并且对整个社会整合与运行作出贡献。对于这个假设,默顿从功能接受者的角度提出了批评。 我们在说明某一现象具有功能时,必须指出究竟对谁有功能,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是对部分还是对整体?因为存在这种情况,对于某些个人、群体或部分有功能的事物,对于其他个人、群体或部分就可能是无功能的,甚至是反功能的。,2传统功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二是功能
21、普遍性假设(universal functionalism),即认为所有标准化了的社会的或文化的形式都具有积极功能。就是说,一种制度化的行动、一种仪式、一种结构,只要它存在着或曾经存在过,它就肯定在完成或完成过某种对社会有益的功能。对于这一假设,默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默顿指出,只要从经验的立场出发就会发现,各项社会形式或文化形式不但有积极功能,还可能有消极功能,即具有造成系统非均衡状态或减少系统的适应能力。对功能性质的分析还应该与一定的时间框架相联系,一项在短时间内可能具有积极功能的事件,在长时间内则可能具有消极功能。,3传统功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三是功能不可或缺性(必要性)假设(indis
22、pensability),即认为“在任何形态的文明中,任何风俗、物件、观念与信仰都履行某种重要的功能,必须完成某种任务因而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默顿对这一假设进行了修正。 默顿认为,这一假设混淆了功能与提供功能的单位,如果“不可或缺”是指功能的不可或缺,那么这是一个需要用经验来证明的东西,不可以预先设定它是系统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如果“不可或缺”是指提供功能的单位不可或缺,那就意味着,一种功能只能由一种形式的功能单位来满足,但事实上,就像一个行动可以有多种功能一样,一种功能也可以由多种单位来满足,满足同一种功能的结构可以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功能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已有的单位,还要考虑
23、同样能够满足功能要求的其他单位,从中发现为什么是该单位而不是其他单位被系统作为满足功能的要素。,在对以上三个基本假设提出批评的基础上,默顿认为: (1)我们不能假设社会是完全整合的; (2)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文化项目的正功能和反功能的双重后果; (3)功能替代的可能性必须在功能分析中加以考虑。,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1一组功能分析的新概念 反功能 (dyfunctions); 显功能和潜功能(manifest and latent functions); 功能替代物(functions substitutes)。,首先,默顿对“功能”概念作了新的理解。,在帕森斯那儿,“功能”是指某一结构要素或某一
24、行动对社会协调作出的贡献。而在默顿看来,“功能”是一个中性概念,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后果”,这种后果依照其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正功能”概念的含义与帕森斯的“功能”概念含义相同,“反功能”概念是指会导致社会协调性和适应性下降,或者导致功能紊乱的后果,它包括两个相互补充但又相互区别的论点:其一是某些事物可以有普遍的反功能后果,即某物可以有减少系统适应的或调整的后果;其二是这些后果可以随讨论它们的人而变化,即功能和潜功能是对谁而言?,其次,默顿提出了“显功能”和“潜功能”的概念。,所谓“显功能”是指人们能观察到或者能预期效果的功能;“潜功能”则是指人们既不能认识
25、也不能预期其效果的功能。如果说,帕森斯侧重于研究社会行为的显功能,那么默顿则特别注意对事物潜功能的研究。默顿认为,通过揭示事物的潜功能可以增加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深度。,最后,默顿提出了“功能替代物”的概念。,描述那些可以用来履行同一功能的多种结构或单位。在默顿看来,社会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物”,相反可能存在范围广泛、被称之为功能替代或功能替代物的东西,它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2功能分析的基本范式,默顿的这个范式通过提出一些在分析中要回答的问题来对功能主义者进行指导。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所分析的系统的性质是什么?它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还是种族群体,它是一个小群体(如朋友群体、家庭
26、),还是一个较大组织(如科层组织)? (2)存在不存在可以按照结果净平衡加以分析的潜功能和显功能? (3)我们怎样才能确定一种“功能需要”是否只是由于某一特殊群体而存在? (4)功能主义者对秩序问题的兴趣会妨碍他们对不均衡的研究吗? 默顿强调,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功能主义者必须记住,对一个群体有功能的东西,对另一个群体则可能是反功能的,因此,社会学家必须留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潜功能,而不要被特别突出的显功能所迷惑。,默顿的中层理论及其分析范例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P198,1默顿的中层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 ) 默顿指出,中层理论应具有以
27、下8种基本特征。 (1)中层理论由有限的几组假定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调查证实的具体假设。 (2)这些理论并非互不相关,而是综合于更庞大的理论网络之中。 (3)这些理论的抽象概括足以应用于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不同领域,因为它们超越了纯粹描述或经验概括的范围。 (4)这一理论划清了微观和宏观社会学问题的界限,前者如小群体研究,后者如社会流动与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5)整体社会学理论体系,如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索罗金的整体社会学,只代表综合理论倾向,而不是像物理学在探索综合理论时所具有的那种严谨的统一体系。 (6)许多中层理论与各种社会学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7)中层
28、理论是传统理论研究的直接继续,早期社会学家的著作提出了可供追随的观点,示范了建立理论的策略,并提供了选择问题时可遵循的模式,以指导我们如何根据他们的观点提出理论问题。 (8)中层倾向指明了研究中的未知数。这一理论没有自命通晓实际上未知的事物,而是公开承认建立知识体系还有待研究的问题,没有认定自己可以对当今一切紧迫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解决的办法,而承认只能解决现有知识可以澄清的问题。,2中层理论分析的范例越轨理论研究,“越轨行为”的理论是默顿中层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研究。1938年默顿发表了题为社会结构与失范状态一文,运用迪尔凯姆的失范概念探索越轨行为,把越轨行为视为社会结构解体的结果。这篇关于
29、越轨的论文,使他一举成为社会学界的名人。,文中指出,美国社会文化规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成功,而成功的标准主要是金钱。同时,美国社会也为人们达到这种目标提供手段,例如读书、工作、机会等。默顿认为,这是从社会角度看问题,如果改变一下视角,从个人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就会发现,社会提供的目标与手段是外在的,每个人适应的情况并不一样。默顿研究了文化所诱发的过高愿望同阻止这些愿望实现的结构性障碍之间的断裂,官方认可的关于成功的文化目标同达到这些目标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指出个人为适应这种断裂,采取了5种不同的适应方式: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隐退主义、反叛。如表6所示。,图6 默顿越规理论,涂尔干把失范
30、定义为规则的缺失(Lack of regulation)或无规范( normlessness)默顿认为: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合法手段之间的断裂(discontinuity),3中层理论分析的范例角色丛论 (the role-set),1957年英国社会学杂志首次发表了默顿论文角色丛社会学理论问题。 地位:指社会结构中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位置; 角色:指以其他人的模式化期望为取向的行为。 角色丛:即每个人的一种地位不只对应一种角色而是一束角色。,图7:默顿的角色丛地位丛理论图式,角色2角色1 角色3 地位2 角色1 角色1 角色2 地位1 地位2 角色2 角色3 角色3,默顿提出了角色丛
31、中存在着四种能缓解角色冲突的机制。对此,他以美国大学生为例来说明。 一个大学生的角色丛包括了教师、其他学生、学术顾问、学院院长、登记员、宿舍管理员等。于是四种缓解性机制是: 第一,角色期望的功效。 第二,角色丛中的某人可能为了权力而相互竞争。 第三,把对角色丛成员的观察与角色活动隔离起来,如学生与宿舍管理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使院长不能从管理员处了解学生的某些行为。 第四,角色丛成员相互矛盾的需要在什么样的程度能被观察到。,小结:,结构功能学派兴起、发展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后的美国。当时美国迅速地转入为和平建设服务的国民经济轨道,一时国内欣欣向荣,社会和谐,民众生活稳定。在这种繁荣和谐的社会背景下
32、,结构功能主义应运而生,并成为整个西方世界中的主流社会科学理论。 结构功能理论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认为社会结构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有机功能,社会是移动着的静态的平衡。它假设社会制度处于均衡的状态,保持着有条不紊的秩序,不会发生整体的变迁。社会是由规范、价值和公共道德将社会成员联结在一起,形成社会共识,即共同的社会价值的聚合力,使得社会保持着均衡。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由这种社会均衡模式来解释。,但好景不长,西方进入六十年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如美国先后爆发了反越战运动、保障民权运动、肯尼迪被刺事件等。此时,冲突论应运而生并开始活跃于学界,批判结构功能理论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整合的“太平盛世”,切中时弊,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两个学派的一起一落,反映了两种不同社会背景的转换。可以说,传统功能论与传统冲突论各自说明了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既提供了对社会的一定解释力,又遇到了社会复杂性的难题。,本章复习思考题:,结构功能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帕森斯是如何运用AGIL框架对社会进行结构功能分析的? 默顿是如何发展功能分析方法的? 如何评价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