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41466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戏曲史,第一章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戏剧胚胎 古剧的起源 :“戏曲”包括言语、动作、歌舞三种要素,而作为戏剧的最根本要素无疑是装扮表演。先秦时期装扮表演依时间先后分为三种:歌舞、宗教和俳优。这种装扮模仿虽不同程度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素质,但还处于自发而不是自觉的低级阶段,也缺乏对故事情节的演述。因此,只能算是戏剧的萌芽或孕育阶段。,歌舞艺术是组成中国戏曲的重要的艺术因素,其起源也最早。在上古社会,歌舞所表现的内容与先民的劳动有关,如吴越春秋中记载有一首弹词,相传为黄帝时期所作,词云:“断竹,续竹,飞土,逐穴(肉)。”歌唱的是狩猎活动。,上古弹词,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

2、会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歌舞艺术在形式、内容和功用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时不论宫廷还是民间,巫术、祭祀歌舞十分盛行,与原始社会的歌舞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故事性加强,二是娱人的成分增加。 如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歌就是楚国民间祭祀时用的一套乐歌。,屈原与九歌,方相氏与傩戏,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演

3、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俳优装扮优孟衣冠,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宫廷内,还有一种专供统治者调笑取乐的俳优,他们用滑稽的语言和动作演绎具有讽谏意义的内容,劝谏统治者。如史记滑稽列传中所载“优孟衣冠”的故事。 故司马迁谓其“谈言微 中,亦可以解纷”。 有学者将“优孟衣冠” 说成是中国戏曲的开端, 优孟是中国最早的 戏曲演员。,第二节 汉唐时期的戏剧雏形,一、汉代百戏 汉代百戏,当时又称做“角抵”。汉代百戏中不乏装扮表演,有的甚至发展到装扮人物,采用代言体以演故事的水平,如东海黄公。它已具备了由演员装

4、扮人物,用代言体以演故事的戏剧要质。,二、魏晋优戏,三国时的许胡相争、辽东妖妇由人物扮演而增加故事情节,故也可看作角抵之余风。 男旦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代,主持祭祀仪式的就有女巫与男觋之别。男觋就是男性的巫。后从巫和觋分化出优伶。东汉张衡西京赋“总会仙倡”中有“女娥坐而长歌”的记载。,三、唐代歌舞剧,唐代产生了一些由歌舞结合角抵打斗的情节小戏,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兰陵王入阵曲,另一个叫踏谣娘,其中故事情节的再现性因素十分突出。 四、唐代参军戏 参军戏是由两个演员合演的一种滑稽小戏,内容以调笑为主,被调笑者叫“参军”,调笑者叫“苍鹘”。后来“参军”、“苍鹘”又发展为角色名称。,唐代的参军戏

5、不仅角色与表演有固定程式,就是角色的化装服饰也达到了程式化 水平。总之,汉代百戏、魏晋优戏、唐代歌舞剧、唐代参军戏标志着中国戏曲的雏形已经眉眼具备,终于形成降生了。,第三节 宋金时期戏曲的成型,戏曲成熟的时间及条件: 宋金时期,这里特指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及与南宋对峙平行的北方金朝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戏剧的种类主要有宋杂剧、金院本、温州杂剧以及傀儡戏与影戏。 宋金戏曲之所以能够成熟,除了前代戏剧遗产的不断积累,还离不开当代所提供的一些重要条件。最根本的一个,是由于宋金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市民队伍迅速壮大,急剧增长的对文艺娱乐的社会需求所导致的艺术消费的商品化。,北宋中后期在一些大城市中如雨

6、后春笋般涌现的瓦舍勾栏,就是艺术商品化的产物,也是直接锻造铸成戏曲的大熔炉。所谓瓦舍 ,也叫瓦肆、瓦子,是宋金城市里表演各种技艺的游乐场所。瓦舍中表演不同技艺的看棚,四周围以栅栏,叫“勾栏”,其中就有专供杂剧演出的剧场。瓦舍勾栏最突出的特点是,艺人以广大市民群众为消费对象,把表演作为商品论价出售。,一、宋杂剧,唐代已有“杂剧”之名,是歌舞小戏、参军戏的通称。宋代开始广泛采用这个名称,包括化装人物以演述故事之类的各种戏剧性表演,因此又叫“杂戏”,但主要用以指称滑稽戏。由北宋而南宋,宫廷而民间化。,宋杂剧没有剧本传存下来,只有280个剧目载于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这些剧目被称作“官本杂剧”,说明是在宫

7、廷中上演的。,宋杂剧的特征,1、上场角色为五个。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这五种角色中,后世戏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已初见形态。,2、演出模式为每场四段。依次为艳段、正杂剧两段、散段(又叫杂扮 )。宋杂剧一场四段虽非通演一个故事,而且每段都可重新组合或单独演出,但后世戏曲结构的连场形式,如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模式已经于此肇始。3、以曲唱戏是宋杂剧的另一 特征。所谓“唱念通遍”,就是把曲唱、道白与表演故事进行全面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已进入戏曲综合艺术的阶段。 此外,宋杂剧在南宋统治地区与南方的地方戏结合,产生了一些带有地域性的戏曲支派,如温州杂剧。今存张协状元可以肯定是13世纪初叶温州杂剧的唯一传本。,二、金院本,院本是金朝特有的名称,意思是“行院之本”。行院就是戏班,院本的远原 意指当时戏班演员创作演出的剧本,由此引申,也指按这类剧本进行演出的一种戏剧样式。金院本与宋杂剧在性质上基本相同,其实就是宋杂剧在北方的遗留。金院本也都失传了,但有七百来个剧目记载于辍耕录。,三、傀儡戏与影戏,傀儡戏就是木偶戏,影戏就是皮影戏。他们对宋元戏曲的成熟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