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10/1,申载春制作,1,第一章 文学是语言的 艺术,2018/10/1,申载春制作,2,第一节 文学与生活的 关系,2018/10/1,3,一、文学的涵义,广义文学泛指一切口头或书面作品,即不仅包括今天所谓文学,而且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情感的或想象的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 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作品。,2018/10/1,4,与文学术语的三义相应,文学观念也包含三类:其一,从文化这一宽泛途径上看待文学,文学即文化;其二,从审美这一特殊视角考察文学,文学即审美;其三,从惯例这一变动立场对
2、待文学,文学即惯例。也就是说,存在着三种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审美的文学观念和惯例的文学观念。,2018/10/1,5,二、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起源所要研究的对象文学发展的最初形态,它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这种最初的文学形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起因和动因是什么? 关于文学的起源,我们可以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1、通过研究现代残存的原始部部族的生活(社会的化石)状况及其及艺术、研究艺术的起源。2、通过史前考古学来研究艺术的起源。西班牙阿米搭米拉,法国的拉斯科克斯。3、通过现代儿童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来推测艺术起源问题的心理因素。,2018/10/1,6,1、模仿说,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
3、多德诗学:模仿是人的天性 说明:1)原始艺术离不开模仿2)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 “听见凰之鸣”,“效八风之音”(吕氏春秋古乐)。 “体万物之生”(阮藉:乐论)。,2018/10/1,7,模仿说:古希腊流行的艺术起源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而模仿又被看作是人的一种天性,这样,艺术的最初根源就被归结为人的摹仿天性。模仿说注意到了文艺起源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却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观察问题,把模仿说成人类的本能或天性,则是唯心主义的解释。,2018/10/1,8,2、表现论,这种学说,是19世纪后期欧洲的一些资产阶级心理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们渴望表现自己
4、心灵、感情的本能。心灵表现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心理欲求对文学生成的影响,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2018/10/1,9,康德:艺术是无功利的愉快的游戏 席勒、斯宾塞:“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谷鲁斯: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 说明:1)游戏无明显的实用目的2)游戏很投入 (这两点与“为艺术而艺术”和很多类似之处),3、游戏说,2018/10/1,10,游戏说:近代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很大影响的说法。18世纪由席勒提出,后由斯宾塞等人加以继承和发展。席勒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冲动”,而游戏冲动是人的一种脱离了物质束缚的、不计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活动,它以人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后仍然有剩余精力
5、为前提。斯宾塞接受和发展了席勒的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对过剩精力的产生做了生理学的探讨。,2018/10/1,11,4、巫术仪式发生说,泰勒(Ed ward Tylor,1832-1917)的原始文化 :“万物有灵 ” 弗雷泽金枝:交感巫术理论 相似律:同果必同因 接触律:二物接触,施力于甲可影响乙,反之亦然。 折取金枝与与接触律有关;决斗中胜者为王与相似律有关。,2018/10/1,12,巫术说:是19世纪末直至现代在西方最占优势的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最早由人类学家泰勒提出。这个理论认为,原始艺术最初是为了巫术的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原始人在巫术观念和幻想的推动下,通过艺术品的创造来实施某种巫术的
6、作用。巫术说把原始艺术同巫术联系起来,为艺术起源的探讨开辟了条新径。但由于巫术说脱离了原始人生产劳动实践,没有深入研究导致巫术产生的原始心理与物质劳动的关系,因而仍然不能科学地揭示原始艺术产生的真正根源。,2018/10/1,13,5、劳动起源说,普列汉诺夫:劳动在时间上先于游戏,且和合力的结果,符合实际。 说明:1)抓住了艺术起源的“第一动力”和最终根源2)劳动不能直接产生艺术,还需要其他的中间环节,2018/10/1,14,劳动是艺术起源的直接动力 1)劳动创造了文艺活动的前提条件 2)劳动产生了文艺活动的主体需要 3)劳动提供了原始文艺的表现对象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艺的形式(诗乐舞“三
7、位一体”) 原始文艺的特点 1、混合性 2、集体性 3、实用性,2018/10/1,15,劳动说:把劳动看作文学发生的起因,以劳动为中心,并结合其他因素来说明文学起源的过程。 这一理论是对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的一种综合,因而比后者包含着更多的合理性。 总之,原始文艺起源于劳动,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是劳动生活的反映。原始文艺产生于劳动的情况,最明显地说明了文学来源于生活这个文学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2018/10/1,16,三、文学与生活的关系,1、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2、文学又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 3、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4、文学
8、对社会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018/10/1,17,、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A、理论依据: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生活是第一性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是第二性的;生活是被反映的对象,文艺是反映生活的形式。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因此,一切种类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2018/10/1,18,B、文学反映生活的基本类型,写实型:直接取材于社会生活。(讲究细节真实,逼真可信)这一类作品直接描写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艺术概括,把它如实地再现出来。 写景型:表
9、面上写的是自然景物,但总蕴含着或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一般分为两种:其一,借景抒情;其二,托物言志。此“情”此“志”,乃是社会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2018/10/1,19,抒情型:即直抒胸臆。它往往是通过书抒发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来折射一个时代的精神。 幻想型:包括神话传说、神怪小说和科幻小说等。这种作品好象纯粹是作家凭想象虚构出来的,描写的是神仙鬼怪、地狱天堂等超现实的世界。但这种想象和虚构,仍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将现实的事物加以夸张、变形,曲折地反映着现实关系和生活的,它们不过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主观幻想 的反映罢了。,2018/10/1,20,寓意型:这主要以西方现代派的一些作品为代
10、表。 这类作品着重表现的是人的种种情绪、心理、思想乃至“潜意识”、无意识,实际上也就是着重表现人的最深层的秘密、矛盾的感情,从而真实地反映了西方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扭曲和异化。 从上述的五种类型来看,不管其表现方式如何,文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再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2018/10/1,21,“源”与“流”,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是“流”。西方所谓的“原型”、“母题”、“成规”、“模式”、“成规”等形态的确制约着后人的创作,但决不能与生活基础和人生经验等是齐观。,2018/10/1,22,、文学高于生活,A、从反映论角度看: 第一,作家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对丰富的生活
11、原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作家依照典型化的规律进行创作,就可能创作出“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的优秀文艺作品来。,2018/10/1,23,第二,文学在反映生活的同时表达主体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理想。也就是说,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决定着他反映什么样的生活和怎样反映生活。因此,无论作家自觉与否,他都会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或鲜明或隐蔽地表现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并以此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迪和审美享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说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家园。,2018/10/1,24,B、从价
12、值论角度看:,所谓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变化对于主体的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 认识客体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探讨它的社会意义,即确定客体对人的需要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显然,文学在这种关系中来把握社会生活的;文学通过对生活的反映来追寻和揭示人生的意义,并以此来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2018/10/1,25,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学说:,生理需要:这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一种,是对于生存的需求。 安全需要:对于秩序和稳定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包括:自尊和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象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20
13、18/10/1,26,、文学的主体性,何谓“主体”? “主体”这个概念并不神秘。它就是“人”,包括人的个体和群体。它的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客体”(对象)而言,一是相对于“动物”(非人类)而言。,2018/10/1,27,所谓“主体”即“人”,它不是作为自然科学概念的“人”,而是作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美学、文学)的概念的“人”。 “主体性”,即“人性”。其根本特征是“有意识”、“有意志”、“有目的”、“自由自觉”地征服自然、改造社会。,2018/10/1,28,强调文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家、描写对象和读者)看作客体,而更尊重人的主体价值
14、,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主心、为目的。”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见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收入文学的反思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2018/10/1,29,强调文艺创作主体性的意义:一是文艺创作要把人放到历史运动中的实践主体的地位上,即把实践的人看作历史运动的轴心,看作历史的主人,而不是看作物,看作政治或经济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二是文艺创作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主体性,重视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2018/10/1,30,从创作主体看:作家要超越一般需求而向“自我实现”需要升华,既是作家全心灵的实现,全人格的实现,也是作家
15、的意志、能力、创造性的全面实现。在创作中表现为“超常性”、“超前性”和“超我性”。,2018/10/1,31,从对象主体看:要求作家赋予描写对象以主体性的地们,即赋予他们以独立活动的内在自由的权利,于是描写对象不再是任作家摆布的玩物和没有血肉的偶像,而成为不以作家意志为转移的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精神主体。,2018/10/1,32,从接受主体看:接受主体的实现一是通过接受主体的自我实现机制,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本质,即人性的复归;二是通过接受主体的创造机制,即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能动性。,2018/10/1,33,文学的主体性,是指文学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又能通
16、过价值关系反映创作主体的个性和情感的特性。即文学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支配的属性。,何谓“文学的主体性”,2018/10/1,34,文学(创作)主体性的表现,第一,反映内容的主体选择性。 第二,评价、加工生活的差异性。 第三,反映生活的创造性。,2018/10/1,35,、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真实性,由文学的再现性能决定的文学的基本性质之一。指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真实的程度。,2018/10/1,36,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指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和事,指生活中的素材和原型。 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是自然形态的、粗糙的,良莠不分、本质与现象、
17、真象与假象混淆,只能经过艺术家的选择,提炼、加工、虚构,然后通过个别现象的描写,自然而然地达到对生活本质现象的认识,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2018/10/1,37,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通过提炼、概括、集中和虚构,即通过典型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它比生活真实更强烈、更集中、更有普遍性,表现了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2018/10/1,38,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并以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P29
18、),2018/10/1,3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区别: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纯客观的,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典型化和审美化的反映。 联系: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东西,它是艺术真实的基础;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它是经过提炼概括的生活真实的精华。,2018/10/1,4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 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把自己的研究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及语言思维)当作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的纯然客体来把握的;其目标却是致力于认知的客观性。 文学是站在人的生命活动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人生关注的立场上看待客体世界的,
19、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日出日落”景观:,太阳做完了竟日普照的事业,在万物送别他的时候,他还是显得十分壮丽。他披上红袍,光耀万太。云霞布阵,换起与主将一色的制服,听候号令。尽天所覆的大圆镜上,鼓起微波,远远同一节奏的轻舞,以歌颂他的功德,以惋他的离去。(孙福熙:红海上的一章),2018/10/1,42,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艺术真实是诗艺的真实。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还在于它的诗艺性。由于文学是按照审美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并以激发人们的情感为目的,因而它们必然讲究技巧和“诗艺”,这就使艺术真实成为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即诗艺的真实。,2018/10/1,43,
20、小结:艺术真实是这样一种真实;它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术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既不象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又不象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艺术真实是文学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则。,2018/10/1,申载春制作,44,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2018/10/1,45,一、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审美反映论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反映论的特殊形式,它理论上是由唯物反映论脱胎而来,显然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反映论。但是唯物反映论却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审美反映论。审美反映是种十分特殊的反映形态。它
21、具体地是指出存在于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中的反映形态。,2018/10/1,46,1、审美反映与普通反映的区别与联系,A、审美反映是在审美情感中的反映,或者说是通过审美情感的反映。它的实质是一种审美的评价,正如恩格斯所说,是一种“诗意的裁判”。 情感,总具有一种评价的性质。所以,审美情感也就成了作家艺术家以“再度体验”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评价性反映。,2018/10/1,47,B、审美反映是在审美理想光照下的反映。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而这种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一般还积淀在人们的审美经验里
22、和审美直觉里,多半还无法用逻辑语言表述出来。,2018/10/1,48,审美理想在审美反映中的作用:,第一,审美理想是审美反映的前提和起点。 第二,审美理想制约着审美反映的方式,决定着审美反映的性质。审美理想制约着审美反映,绝对地按美的原则(即审美理想的标准和尺度)来进行:不仅要把自然情感上升为审美情感,而且还要把生活形式提炼为审美形式,它不仅要把生活美加以夸张、加以集中、加以突出,从而升华为理想的美,至境的美,而且述要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这一点最能体现审美反映方式的特殊性。,2018/10/1,49,C、审美反映同时又是对审美主体的反映,或者说是在审美主体人格力量、人生境界中的反映。审美主
23、体的人格力量、人生境界是审美反映的决定因素。这也就是理论界常说的文学的主体性。文学作为人学,审美情感作为人类的高级情感,审美理想作为人才独有的精神现象,都已说明,审美反映中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必然是最活跃的因素,制约着审美反映的始终。,2018/10/1,50,D、审美反映是在审美形式中的反映,或者说是熔铸于审美形式的反映。 在审美反映和创作过程中,艺术形象的构思是与寻求完美的艺术语言(广义的)和审美形式,几乎同时进行。而且艺术构思的形象世界也唯有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才能存在于作家艺术家的意识中。,2018/10/1,51,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1、审美方式的三个方面:从目的看,
24、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 2、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特殊性+一般性),2018/10/1,52,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特点,第一,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1)文学的无功利性 “非物质的实用功利” 文学的无功利性,是指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都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既不寻求经济的、或政治的实际利益,也不是为了直接达到科学求知的目的。,2018/10/1,53,(2)文学的功利特性: “有精神的审美功利” 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不具有物质性的实际功利,但具有精神性的审美功利,它能给人以审美愉悦,进而影响和提升人的精
25、神境界。,2018/10/1,54,文学精神影响作用的多方面性:,1)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启发想象;“感发志意” 观:观察事物;“观察时政” 群:会合群体;“群居切磋” 怨:表达哀怨;“怨刺上政” 2) 鲁迅的“愉快、休息、启蒙”说 3) 认识、教育、美感作用说 认识作用:认识社会风貌,认识社会本质 教育作用:确立人生观念,提升道德品质 美感作用:获得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2018/10/1,55,第二、从表现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是形象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1)文学的直接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即指文学是以形象或审美形象这一形态存在的。 高尔基:“艺术的作品不是叙
26、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 别林斯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2018/10/1,56,2、文学即是意象直觉的,也是概念推理的。意象指审美意象,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形态。与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感性形象不同,审美意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幻想或情感等精神过程。与科学活动中的概念不同,文学中的审美意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而概念则是抽象的,要求确证、确定或明晰。,2018/10/1,57,(2)文学的间接思理性 文学的思理性,即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活动必然依赖于理性思索,是一种复杂的理性活动;具体表现为,在创作和欣赏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理性的抽
27、象思维,在艺术作品的感性形象中蕴含着思理意味。 其一,创作与欣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其二,作品的内容:情感与思理交融的情态 。,2018/10/1,58,第三、从主观态度上看,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是情感与认识的统一。 (1)文学的情感性:审美情感 文学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它是指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作家的主观态度,或由审美形象激发的读者的情感体验。 其一,从内涵看,审美情感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典型情感。其二,从性质看,审美情感不同于随意发泄的日常情感,而是一种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其三,从表现看,审美情感是与审美无功利性和审美形象相互渗透着,并通过审美形象显现
28、或感受的。,2018/10/1,59,(2)文学的认识因素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即作家对社会现实客观理智的反映,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 事实上,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比其他艺术包含更强的认识因素,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2018/10/1,60,三、文学与是人学,文学的独立性就在于:它是以自己特殊的形式为了人而再现和表现人的创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呈现,正是为了人而再现和表现人这一独特文学性质,把文学的社会、文化、语言、艺术多种属性融汇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融汇点就是人。所以对文学最简洁的表述就是“文学是人学”。,2018/10/1,61,1、文学的表现对象
29、主要是人,文学是最大是、最经常、几乎任何一部作品都无法摆脱的内容就是人。文学可以不描写其他的一切事物,但是不能不描写人。可以说,人是文学之魂,文学舍弃了人也就成了一具无魂的僵尸。,2018/10/1,62,2、文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人,文学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所有这些目的的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有关,都离不开人。柏拉图说文艺是为了人使人“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热爱生活”,列宁说“真正的文学”“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所有这些说法都道出了同一个意思:文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2018/10/1,63,3、文学是人的自我认识,文学的认识当然是多方面的,
30、但主要的认识内容还是人。一个时代的文学可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这各个方面的状况其实都是人的状况。文学成为人用来反映自身的镜子。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历史就是人的自我认识的历史。,2018/10/1,64,文学作为人学的特殊性,1、文学表现整体的人 。 2、文学表现具体的人。 3、文学表现人时总是融进文学家的情感因素。,2018/10/1,申载春制作,65,第三节 语言的艺术,2018/10/1,66,一、艺术的分类,1、艺术的主要门类 1)古希腊的五大艺术门类: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 2)近代的第六、第七艺术:舞蹈、戏剧 3)现代的第八至第十一艺术:电影、广播、电
31、视、杂技,2018/10/1,67,2、艺术分类的主要途径(角度、标准)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上述11类艺术分为不同的形态: 第一, 从艺术的存在方式看: 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时空艺术 第二, 从对艺术的感知方式看: 视觉艺术 听觉艺术 想象艺术,2018/10/1,68,第三, 从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手段和艺术媒介看: 1) 造型艺术:线条、色彩、金、石、竹、木绘画、雕塑 2) 表演艺术:音响、节奏、旋律、人体动作音乐、舞蹈 3) 语言艺术:语言文字诗、散文、小说、曲艺(剧本) 4)综合艺术:上述诸种要素的综合戏剧、影视艺术,2018/10/1,69,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指
32、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它就是文学。 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韦勒克也说:“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象石头和铜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是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2018/10/1,70,文学对语言的依赖性表现在三方面:语言的工具性 其一,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感受要借助于语言; 其二,作家进行艺术思维,孕育艺术形象,也不能脱离语言; 其三,作家把内心意象物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更只能依赖语言。 在上述三方面中,以语言作为传达媒介是最主要的。,2018/10/1,71,二、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
33、位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 这样的“直接现实”,意味着:一方面,它不需要借助其他中间事物而显现自身;另一方面,正是通过它,别的东西得以显现。 可以说,正是语言构成了思想(意义)的直接现实,语言成为思想(意义)的实质的和基本的存在方式,语言是一种“直接现实”。,2018/10/1,7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在文学中是作为一种“直接现实”而存在的东西,它构成了文学的客观的和基本的存在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集中表现在,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直接现实。简言之,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从而语言在文学中具有一种首要地位。,2018/10/1,
34、73,第一,从文学文本的存在状况看,语言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首先,一部文学文本总是直接地由客观的语言符号系统构成的。如果离开了这种符号“现实”,文学文本的一切便不存在了。 其次,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目的,是要最终形成语言艺术品即文学文本。 再次,读者阅读同样必须和只能首先面对这种语言性文本,进而最终理解和欣赏它。 从文学文本的客观存在、作家创作目的和读者阅读过程看,语言都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2018/10/1,74,第二,从文学文本中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看,语言是意义所不可须臾与之分离的生长地。,“意义”,这里一般地指文学文本借助语言符号所要表达的一切东西。在文学文本中,一方面,语言
35、是意义的生长地,语言使意义得以生成。没有语言便没有意义。而另一方面,意义的生长始终通过语言、不离语言,与语言不可须臾分离,如果离开了语言,意义便失去了存在的可能。,2018/10/1,75,第三,从语言在文学文本中的功能看,语言不仅表达意义而且本身就是意义的组成部分。,语言在文学中具有一种双重功能。这种双重功能在于,语言既表达意义,又又构成意义的一部分。一方面,语言通过再现现实而表达和创造意义,使意义在自己的怀抱中生长;而另一方面,它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也再现自身,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也使自身显示出意义,成为文学文本的意义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2018/10/1,76,第四,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看,语言
36、是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美的资源。语言成了文学文本的美得以形成的原材料或资源。 另一方面,进一步看,语言不仅是文学文本的美的资源,而且更是它的美的组成部分。这是说,语言当其成功地和富于个性地表达了意义时,本身也就会显示出独特的美来。,2018/10/1,77,三、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作为一种审美意识,文学必须传达个体对现实人生的体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又只能用语言来传达审美意识,可是语言本身固有的文化内涵却有可能遮蔽个体思想感的表达,于是有了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有三种情形:,2018/10/1,78,第一种情形,是“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
37、着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其接近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文不逮意”。,2018/10/1,79,第二种情形,表现为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2018/10/1,80,第三种情形,发生在感受、运思的过程中,其表现为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2018/10/1,81,四、语言艺术的特点,、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对社会人生的反映有巨大的容量,具有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动态性。,2018/10/1,82,所谓反映现实的广阔性和动态性,是指语言具
38、有表现的灵活性的特点,它对社会人生的反映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因此文学作品具有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参看莱辛拉奥孔) 广阔性是从空间角度讲的;动态性是从时间角度讲的。,2018/10/1,83,广阔性和动态性的表现: 其一,故事情节在长时段中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受时间限制) 同造型艺术相比,语言艺术受时间的限制较小。它能够自由地表现一切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动态的事物,无论是人物情感的流动变化历程,还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如果有需要,都能在语言艺术作品中(抒情作品或叙事作品)得到具体、生动、细致的表现。如水浒传。,2018/10/1,84,其二,活动空间的自由转换和多样变化(不
39、受空间限制) 文学在描写空间事物方面,能迅速地转换视角和空间,可以灵活多变地描写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不同空间。 其三,空间景物的自由组合和情感的起伏变化。(全方位展示) 语言艺术反映现实广阔性的原因:语词具有自由而多方面的表现力。,2018/10/1,85,2、形象感知的间接性,所谓形象感知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换言之,读者只有了解了某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形象蕴涵的思想意义。(文学语言读者想象文学形象),2018/10/1,86,
40、文学形象间接性的原因,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与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符号性密切相关。文学作品是用“文字”,即“语言的替代性符号”来描绘形象的 。它不能直接再现事物本身的形象,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或听觉。读者必须懂得符号的意义,根据语言符号的提示与刺激,产生想象和联想,唤起以往类似的经验和体验,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2018/10/1,87,文学感知的短处和长处,短处:阅读的语言障碍和形象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尤其是外来文学);缺乏形象的鲜明性,没有感官刺激,弱化了文学的美感效果(尤其和造型艺术相比) 长处:语言文字语义内涵具有丰富性,文学形象具有不稳定性,这些为读者提供了欣赏的再创造的广阔的心理空间,
41、提供了审美想象的天地。(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以后,可以看出这一点。),2018/10/1,88,3、表现情思的深邃性,所谓表现情思的深邃性,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同人的思维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地表现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心理活动,表现作家的情感评价和人生思考,从而获得超越其他艺术的心灵深度和哲理深度。,2018/10/1,89,表现情思深邃性的原因,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它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之间具有同一性,即二者是形影不离、同步运动的。人的思维飞翔到哪里,语言也紧紧跟随到哪里。因此,语言能生动、明确地表现思想:它既可以深入到
42、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也可以表现人类深层的无意识流动。,2018/10/1,90,例如:文学与绘画的比较 关于文学表现情思的深刻性,可以通过比较文学与绘画描绘人物的不同来认识。 绘画只能通过外部形象的造型,间接地揭示人类的精神世界,由于受媒介手段的局限,绘画艺术无法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显现人类思想感情的直接变化,它所能做到的主要是以行传神,以行写神。,4、 本文意蕴的含混性,所谓本文意蕴的含混性,即由语词的概括性造成的“言意矛盾”,往往使文学作品的本文意蕴具有含蓄多义、朦胧含混的特点。 含蓄: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简言之,所谓含
43、蓄,即意蓄象中,含而不露。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语言艺术的长处:,、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可表现明确的思想性。 、可以给欣赏者提供广阔和想象余地。,语言艺术的短处 :,、不可能给欣赏者直接可视的外形。 、受语言艺术局限性的限制,必须具备一定语言基础的人才能欣赏。 、语言艺术的交流须经过语言转化(翻译),在转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意义流失现象。有的艺术如舞蹈、音乐、绘画、雕塑不需要翻译就可供外国人欣赏,而语言艺术作需要翻译。,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文学、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模仿说、表
44、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诗言志”、“诗缘情”、“感物说”、“三位一体”、,原型、对象化、文学的主体性、艺术真实、生活真实、审美反映、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文学是人学、审美理想、审美情感、,二、理解原文:,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历史的规律,同小说的规律不一样,并非以美好的理想为目标。历史所记载的是,或应该是,过去发生的事实;而小说却应该描写一个更美满的世界。” 3、“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二、理解原文:,4、“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
45、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通性。”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5、“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6、“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7、“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三、简要回答:,1、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于劳动? 2、为什么说文学源于生活? 3、为什么说文学高于生活? 4、审美反映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简要回答:,6、文学是人学的内涵是什么?文学作为人学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7、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8、语言艺术的间接性? 9、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四、论述题,1、结合文学实践,论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 2、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46、 3、语言在文学的地位。,2018/10/1,100,重要参考书目:,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版。 2、文学理论基础,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3、文艺学新论,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文学原理新释,顾祖钊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2018/10/1,101,重要参考书目:,5、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童庆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文学概论,曹廷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年版。 2、金枝,弗雷泽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018/10/1,102,2018/10/1,申载春制作,103,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