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最佳选释题1 金葡菌的致病物质( D )A 菌表面结构 B 毒素C 酶类 D A+B+C2 非金葡菌的致病物质( C )A 血浆凝固酶 B 透明质酸酶C 红疹毒素 D 肽聚糖 3 金葡菌脓汁粘稠原因( B )A 透明质酸酶 B 血浆凝固酶 C 肠毒素 D 耐热核酸酶4 产生血浆凝固酶( A )A 金葡菌 B 大肠埃希菌C 肺炎链球菌 D 霍乱弧菌5 血浆凝固酶的生物作用( D )A 抗吞噬 B 抗杀菌物质C 菌不易扩散 D A+B+C6 非葡萄球菌蛋白 A 的生物作用( C )A 抗吞噬 B 促有丝分裂C 结合抗原 D 损伤血小板7 非 A 群链球菌侵袭性酶类( C )A 链道酶 B 链激
2、酶 C 脂酶 D 透明质酸酶 8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B )A 链道酶 B 链激酶 C 脂酶 D 透明质酸酶 9 经性接触传播( D )A 金葡菌 B A 群链球菌C 脑膜炎奈瑟菌 D 淋病奈瑟菌10 经呼致道传播( C )A 金葡菌 B A 群链球菌C 脑膜炎奈瑟菌 D 淋病奈瑟菌11 产生红疹毒素( B ) A 金葡菌 B A 群链球菌 C 脑膜炎奈瑟菌 D 淋病奈瑟菌12 产生肠毒素( A ) A 金葡菌 B A 群链球菌C 破伤风梭菌 D 结核杆菌13 乙型链球菌脓汁稀薄原因( C )A 肠毒素 B 肽聚糖C 透明质酸酶 D 型分泌系统14 抗链球菌溶素 O 试验正常值( B
3、) A 200/ml B 400/mlC 800/ml D 1600/ml15 需在巧克力(色)培养基上生长( D )A 金葡菌 B A 群链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脑膜炎奈瑟菌16 与链球菌溶素 O 无关( D )A 含-SH 基蛋白质 B 遇氧不稳定 C 急性毒害心肌 D 致 溶血17 与链球菌溶素 S 无关( D )A 糖肽 B 对氧稳定C 致 溶血 D 急性毒害心肌18 肠杆菌科细菌 O 抗原主要引起的 Ig 型别( A )A IgM B IgGC IgA D IgD19 肠杆菌科细菌 H 抗原主要引起的 Ig 型别( B )A IgM B IgG C IgA D IgD20 非大肠
4、埃希菌的致病物质( C )A 粘附素 B 外毒素C IgA1 酶 D 型分泌系统21 非志贺菌属的致病物质( D )A 型分泌系统 B 内毒素C 外毒素 D IL222 一般细菌不进入血液( D )A 金葡菌 B 沙门菌属C 大肠埃希菌 D 志贺菌属23 与沙门菌 Vi 抗原有关( D )A 新分离伤寒沙门菌 B 抗吞噬C 阻止 0 抗原凝集 D A+B+C24 与沙门菌属侵袭力无关( B )A Vi 抗原 B H 抗原C 菌毛 D 型分泌系统25 与 Vi 抗原无关( A )A 释放溶酶体 B 抗吞噬C 阻止抗体攻击 D 阻止补体破坏26 肥达试验时 H 抗体正常值( C ) A 140 B
5、 180C 1160 D 132027 肥达试验时 O 抗体正常值( B ) A 140 B 180C 1160 D 132028 与食物中毒无关( C )A 金葡菌 B 沙门菌属 C 霍乱弧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29 与食物中毒无关( C )A 副溶血弧菌 B 变形杆菌 C 肺炎链球菌 D 肉毒梭菌 30 在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平板上(pH8.8-9.0)生长( D )A 金葡菌 B 沙门菌属 C 产气荚膜梭菌 D 霍乱弧菌 31 嗜盐菌( C )A 志贺菌属 B 大肠埃希菌C 副溶血弧菌 D 幽门螺杆菌32 人体占绝对优势正常菌群( A )A 厌氧无芽胞菌 B 厌氧芽胞菌C 兼性厌氧菌 D
6、需氧芽胞菌33 人体肠道最重要正常菌群( C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C 大肠埃希菌 D 霍乱弧菌34 非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 C )A 顶端大芽胞 B 溶血C 需氧芽胞菌 D 土壤芽胞生存数十年35 破伤风梭菌感染必要条件( D )A 伤口窄而深 B 伴泥土或异物污染C 与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D A + B + C36 致双溶血环( A )A 产气荚膜梭菌 B 破伤风梭菌C 变形杆菌 D 副溶血弧菌37 致“汹涌发酵” 现象( C ) A 肉毒梭菌 B 大肠埃希菌C 产气荚膜梭菌 D 炭疽杆菌 38 致假膜性结肠炎( C )A 金葡菌 B 炭疽杆菌C 艰难梭菌 D 白喉棒状杆菌3
7、9 致抗生素相关腹泻( C )A 金葡菌 B 脆弱类杆菌C 艰难梭菌 D 嗜肺军团菌40 非结核杆菌致病物质( C )A 脂质 B 蛋白质C 毒素和酶类 D 多糖41 非结核杆菌脂质组分( D )A 磷脂 B 索状因子C 硫酸脑苷脂 D 蛋白质42 抑制溶酶体接触吞噬体物质( C ) A 磷脂 B 索状因子C 硫酸脑苷脂 D 蜡质 D43 结核杆菌传播途径( A )A 多途径 B 呼吸道C 接触 D 消化道44 结核杆菌可抵抗( A )A 干燥 B 热C 紫外线 D 酒精45 非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C )A 抗酸染色阳性 B 专性需氧C 不易变异 D 耐酸碱46 抗结核免疫主要是( A )
8、A 细胞免疫 B 有菌免疫C 传染性免疫 D 体液免疫47 结核免疫( B )A 细胞免疫 B 有菌免疫C 迟发超敏反应 D 体液免疫48 Lowenstein 培养基培养( A )A 结核杆菌 B 白喉棒状杆菌C 霍乱弧菌 D 流感嗜血杆菌49 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B )A 白喉棒状杆菌 B 麻风分枝杆菌 C 霍乱弧菌 D 流感嗜血杆菌50 麻风分枝杆菌传播途径( A )A 多途径 B 呼吸道C 接触 D 消化道51 含异染颗粒( C )A 结核杆菌 B 大肠埃希菌C 白喉棒状杆菌 D 产气荚膜梭菌52 呈文字状排列( C )A 结核杆菌 B 大肠埃希菌C 白喉棒状杆菌 D 产气
9、荚膜梭菌53 白喉棒状杆菌传播途径( B )A 消化道 B 呼吸道C 性接触 D 泌尿生殖道54 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 D )A 白喉毒素 B 索状因子C K 抗原 D A + B + C55 非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 D )A 白喉毒素 B 索状因子C K 抗原 D 蜡质 D56 白喉棒状杆菌传播途径( B )A 多途径 B 呼吸道C 接触 D 消化道57 白喉假膜组分( ) A WBC 和渗出纤维素 B 细菌 C 变性坏死粘膜 D A + B + C58 非炭疽芽胞杆菌生物学特性( A ) A G-大杆菌 B 两端平切 C 体外芽胞 D 体内荚膜59 炭疽毒素组分( D ) A 致死因子
10、 B 水肿因子C 保护性抗原 D A + B + C60 致人类疾病最大细菌( B )A 结核杆菌 B 炭疽杆菌C 嗜肺军团菌 D 百日咳杆菌61 百日咳传播性最强病期( B )A 潜伏期 B 卡他期 C 痉咳期 D 恢复期62 脓汁见硫磺样颗粒( A )A 放线菌 B 支原体 C 立克次体 D 衣原体 63 人腔道正常菌群( A )A 放线菌属 B 诺卡菌属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64 放线菌繁殖方式( A )A 裂殖 B 二分裂C 复制 D 出芽65 没有胞壁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A )A 支原体 B 衣原体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66 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A )A 支原体
11、B 放线菌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67 非支原体繁殖方式( D )A 二分裂 B 分节C 断裂 D 复制68 非支原体繁殖方式( D )A 出芽 B 分枝C 断裂 D 复制69 肺炎支原体致病物质( D ) A 粘附因子 P1 B H2O2C 超抗原 D A + B + C70 飞沫传播( A )A 肺炎支原体 B 衣原体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71 非性传播( A )A 肺炎支原体 B 解脲脲原体C 穿透支原体 D 人型支原体 72 解脲脲原体致不孕机理( D )A 阻止精子运动 B 干扰精卵结合 C 与精子有异嗜性抗原 D A + B + C73 AIDS 免疫缺陷易感染( C )A
12、解脲脲原体 B 肺炎支原体C 穿透支原体 D 人型支原体74 解脲脲原体致病机制( D ) A 掠夺膜固醇等脂类营养 B 产 NH3 毒性作用C 磷脂酶溶胞膜 D A + B + C75 需活细胞内繁殖( A )A 立克次体 B 螺旋体 C 放线菌 D 支原体76 非立克次体特性( A )A 人工培养基生长 B 多形态C 胞壁 D 二分裂77 普氏立克次体致病物质( D ) A 微荚膜 B 磷脂酶 AC 脂多糖 D A + B + C78 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 C )A 鼠蚤 B 鼠虱C 人虱 D 恙螨79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传播媒介( A ) A 鼠蚤 B 恙螨C 人虱 D A + B80
13、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 D )A 鼠蚤 B 鼠虱C 人虱 D 恙螨81 恙虫病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共同抗原( C )A OX19 B OX2C OXK D A + B + C82 普氏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共同抗原( D )A OX19 B OX2C OXK D A + B 83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共同抗原( D )A OX19 B OX2C OXK D A + B 84 具独特生活周期( A )A 衣原体 B 立克次体C 支原体 D 螺旋体 85 衣原体致病物质( D )A 内毒素样物质 B MOMPC HSP D A + B + C86 与性接触传播无关( C )A 滤泡性结膜炎
14、 B 泌尿生殖道感染 C 新生儿包涵体性脓漏病 D 性病淋巴肉芽肿86 与性接触传播无关( C )A 滤泡性结膜炎 B 泌尿生殖道感染 C 沙眼 D 性病淋巴肉芽肿87 致倒睫、角膜溃疡、血管翳( A ) A 沙眼 B 新生儿包涵体性脓漏病C 滤泡性结膜炎 D 性病淋巴肉芽肿88 非问号钩端螺旋体生物学性状( C ) A 活泼旋转运动 B 镀银染色呈棕褐色C 两端尖直 D 柯氏培养基呈云雾状生长89 问号钩端螺旋体传播途径( D )A 皮肤粘膜接触疫水 B 进食被污染食物C 经胎盘 D A + B + C90 梅毒螺旋体致病物质致病物质( D )A 荚膜样物质 B MOMPC 透明质酸酶 D
15、A + B + C91 非梅毒螺旋体生物学性状( C ) A 密而规则螺旋 B 镀银染色呈棕褐色C 对冷、热、干燥有抵抗 D 棉尾兔上皮细胞内生长92 梅毒螺旋体免疫范畴包含( D )A 传染性免疫 B 细胞免疫C 体液免疫 D A + B + C93 与血凝素有关( D )A 结合红细胞膜受体 B 吸附易感细胞C 抗原性 D A + B + C94 与神经氨酸酶有关( D )A 水解膜上乙酰神经氨酸 B 破坏膜上病毒受体C 抗原性 D A + B + C95 流感病毒核酸错误叙述( D )A ssRNA B 含 7-8 节段C 分段复制 D 基因不易重组96 对人类危害最大流感病毒型别( A
16、 )A 甲型 B 乙型C 丙型 D A + B + C97 易变异流感病毒( A )A 甲型 B 乙型C 丙型 D A + B + C98 SSPE 发生于何病毒感染( B )A 流感病毒 B 麻疹病毒C SARS 病毒 D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99 麻疹病毒包膜含( D )A HA B HLC NA D A + B100 腮腺炎病毒错误叙述( D )A SSRNA B 100-200nmC 包膜含 HA 和 NA D 多个血清型101 风疹病毒错误叙述( C ) A SSRNA B 60nm C 包膜含 HA 和 HL D 一个血清型102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致胎儿高畸形率( A )A 1M B
17、 2M C 3M D 4M103 腺病毒传播途径( D ) A 呼吸道 B 消化道C 眼结膜 D A + B + C104 脊灰病毒错误叙述( D )A 24-30nm B ssRNAC 廿面体 D 包膜105 几乎所有肠道病毒都可 3 引起( D )A 无菌性脑膜炎 B 脑炎C 轻瘫 D A + B + C106“秋季腹泻”病原体( A )A 轮状病毒 B 星状病毒C 杯状病毒 D 肠道腺病毒107“秋季腹泻”发病年龄( D )A 6M-9M B 6M-12MC 6M-18M D 6M-24M 110 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 A )A 甲肝病毒 B 乙肝病毒C 丙肝病毒 D 丁肝病毒111
18、缺陷肝病毒( D )A 甲肝病毒 B 乙肝病毒C 丙肝病毒 D 丁肝病毒112 输血传播的肝炎病毒( A )A 丁肝病毒 B 乙肝病毒C 丙肝病毒 D A + B + C113 甲肝病毒培养特点( D )A 增殖慢 B 无 CPEC 病毒不释放或缓慢释放 D A + B + C114 非甲肝病毒特点( D )A ssRNA B 27-32nmC 廿面体 D 有包膜115 甲肝病毒传播途径( A )A 经口 B 输血C 注射 D 性交116 与甲肝病毒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无关( D )A NK 细胞 B IFNrC CTL D Th1 细胞117 Dane 颗粒是( A )A 大球型颗粒 B 小球型
19、颗粒C 管型型颗粒 D A + B + C118 非丁肝病毒传播途径( A )A 经口 B 输血C 注射 D 性交119 戊肝病毒传播途径( A ) A 经口 B 输血C 注射 D 性交120 非庚肝病毒传播途径( D ) A 输血 B 垂直传播C 医源性 D 经口121 初筛 AIDS( A )A ELISA、胶乳凝集试验 B ELISA、WBC 胶乳凝集试验、IF D WB、胶乳凝集试验122 确诊 AIDS( A )A WB、IF B WB、ELISAC 胶乳凝集试验、WB D IF、ELISA123 非 HIV 核衣壳组分( A )A ssRNA B 反转录酶C 核衣壳蛋白 P7 D
20、衣壳蛋白 P17124 与 HIV 的 gp120 有关( D )A 结合易感细胞 B 抗原性C 易变异 D A + B + C125 与 HIV 的 gp41 有关( D )A 结合易感细胞 B 抗原性C 易变异 D 介导 V 与易感细胞融合126 HIV 的 evn 基因编码( C )A gp120 B gp41C A + B D nef 蛋白127 我国 HIV 传播方式( D )A 性接触(60%) B 输血、器官移植、注射等C 垂直传播 D A + B + C128 当前我国 HIV 的主要传播方式( A )A 性接触(60%) B 输血、器官移植、注射等C 垂直传播 D A + B
21、 + C129 当前我国 HIV 性接触传播率高达( B )A 50% B 60% C 70% D 80%130 07 年沪新增 77 例 AIDS,70%来自( D )A 高学历 B 高收入C 低龄化人群 D A + B + C131 07 年我国 32325 例 AIDS,80%发生于( C )A 10-19 岁间 B 20-29 岁间C 20-39 岁间 D 30-49 岁间132 非 HTLV 特性( B )A 廿面体 B +ssRNAC 逆转录酶 D 包膜133 HTLV 传播方式( D ) A 性接触 B 输血、器官移植、注射等C 垂直传播 D A + B + C134 流行性乙型
22、脑炎病毒传播媒介( B )A 虱 B 蚊 C 蚤 D 螨135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外层糖蛋白 E( D )A 血凝活性(HA) B 嗜细胞性 C 毒力 D A + B + C136 汉坦病毒动物源性传播不包括( D ) A 伤口 B 消化道 C 呼吸道 D 螨137 汉坦病毒动物源性传播包括( D ) A 虫螨 B 动物源性传播C 胎盘传播 D A + B + C138 包涵体外有晕轮环绕( A )A HCMV B VZV C HSV D EBV139 EBV 传播途径( A )A 唾液、输血 B 生殖道、胎盘C 输血、性接触 D 性接触、器官移植 140 含内基小体( A )A 狂犬病病毒 B 轮状病毒 C 风疹病毒 D 柯萨基病毒141 被狂犬咬伤者潜伏期短( D )A 伤者年龄小 B 被咬部靠脑 C 伤口深 D A + B + C142 被狂犬咬伤者潜伏期通常为( B ) A 10d B 3-8W C 数 W-数 y D 数十 y143 TSE 病原体( A )A 朊粒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