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翟王中学教研组评估方案一 组织机构:组 长:齐希武 副组长:张振国 成 员:全体班子二 内容、权重(一)评议 10 分 (二)教研组平时工作 20 分 (1、组内评价性听评课活动; 2、教研活动 ) (三)课堂教学水平 30 分 ( 1、教研处平时抽查 2、期末专门听课 ) (四)档案建设 15 分 (五)教研成果 10 分 (六)加减分 15 分三办法、标准及细则(一)评议: 10 分1. 三部分:党支部、教研处评,占 50%;班子评,占 30%;教师代表(每组两名)评,占 20%。2. 每学期评议 12 次。3. 评议时按 10 分满分评,然后依据名次计分,第一名计 10 分,递减一名减1
2、 分。(二)教研组平时工作 20 分1、组内评价性听评课开展情况1)要求每学期每人被听 12 次;2)听后必须有跟踪性后续工作:反馈、整改性复听复评、评价计分等;3)听后无后续性工作视为未听评;4)平时抽查和期末综合查相结合;5)产生位次,以位次计分,第一名计 20 分,递减一名减 2 分;6)坚决不的弄虚作假,查实一次,则该项权重计为零分;2、教研活动1)要求每月最少活动一次;2)每次活动有主题、有个人记录、有发言原始材料等;3)每月检查一次,每检查一次,即评价赋分、公示;4)期末汇总,产生位次,以位次计分,第一名计 10 分,递减一名减 1 分;(三)课堂教学水平 30 分1、由教研处结合
3、平时对级部的抽听情况对各组也进行抽签式抽听,依据组内人员得分平均分产生位次,计位次分,第一名计 15 分,递减一名减 1.5 分;2、期末成立专门小组,利用 12 周时间,教研组将本组平时听评课评价情况报教研处,教研处和教研组从中选取优、中、差三人,代表本组参与被评;3、产生位次,以位次计分,第一名计 15 分,递减一名减 1.5 分;(四)档案建设 10 分1. 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有适合本组开展活动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2、按工作计划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并把活动材料及时充实到档案中,为每次活动留下痕迹;3、教研组有对组员教研常规材料检查的记录4、档案材料平时一定真实并规范整理
4、。5、期末总检查和平时与迎接上级检查同步查相结合,由教研处牵头,组成专门力量进行检查。6. 每次检查按满分 10 分打分,然后依据名次计分,视为原始分。7. 期末汇总,并求平均,第一名计 10 分,递减一名次减 1 分。(五)教研成果 20 分依据综合考核教研成果评分细则,本组成员本学期获奖累计,按名次计分,最高组计 20 分,递减一名减 2 分;教研成果评分细则:(1) (10 分)经教研部门确定或评选获奖的教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说课、课件、报告等:级 别 一等奖(分/篇) 二等奖(分/篇) 三等奖(分/篇)国家、省级 30 25 20市 级 20 15 10县 级 10 5 镇 级 6 4
5、 2在正式刊物、报刊上发表的 1000 字以上的论文,按以上相应级别的一等奖加倍记分。以上奖项可累计积分,二次转化,最高计 10 分。(2) (30 分)由教研部门组织或参与的优质课评选、基本功比赛、技能比赛、公开课、观摩课等:级 别 一等奖(分/项) 二等奖(分/项) 三等奖(分/项)国家、省级 50 40 30市 级 30 25 20县 级 20 15 10镇(校)级 10 8 5以上奖项可累计积分,二次转化。公开课按同级别的最低等级记分;电教课、录像课按公布等级降一个级别计分。(3) 经县教研室和乡镇中心校(学校)确定,学校或学科组承担的教改及教科研课题:15 分在国家、省、市、县、镇(
6、校)结题的课题主持人计满分成员减半计:20 分、15 分、10 分、5 分、3 分/项。以上奖项可累计积分,二次转化,最高计 15 分。(4)经县教育局确定,获得镇(校) 、县、市、省、国家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教坛新秀、首席名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教师,分别加 15 分、20 分、25 分、30 分、40 分/人。 (以上称号以当年取得为准,复评不计。 )以上奖项可累计积分,二次转化最高计 20 分。(5)经县教研室确定,获奖的教改及教科研成果:15 分级 别 一等奖(分/项) 二等奖(分/项) 三等奖(分/项)国家、省级 30 25 20市 级 25 20 15县 级
7、20 15 10镇(校)级 8 6 4以上奖项可累计积分,二次转化,最高计 15 分。(6)在学科竞赛及有关竞赛活动中,各类知识技能与体育、艺术活动学生辅导获奖级 别 一等奖(分/生) 二等奖(分/生) 三等奖(分/生)国家、省级 100 80 60市 级 60 50 40县 级 40 30 20乡 镇 20 10 5以上奖项可累计积分,二次转化,最高计 10 分;同一学生同一活动重复获奖的按最高奖计分。辅导学生在县、市、省、国家获奖的老师, (指各种学科竞赛、艺体活动、运动会、越野赛、艺术节、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展评等)说明:(1)以上各项同一类属的按最高项计。(2)同一年度不同类属可重复计,
8、同一类不同年可重复计。(3)非教研部门经县局组织的降一级使用.(4) 若不是县局组织通过不正常渠道获得证书不计。(六)加减分 20 分1、加分1)被县评为优秀教研组加 20 分;2)组内开展创造性活动,据实效性和影响度每次加计 110 分;3)在上级检查评估及验收争创中,受到上级表扬、作出突出贡献,据情况每次加计 120 分;4)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按取得成绩给相关教研组进行加分,省、市、县分别加 15、10、5 分;2、减分1)在上级检查评估及验收争创中,受到上级批评,给学校造成被动,使检查验收争创受到影响,据情况减计 120 分;2)学校或本组组织的平时会议、活动、听课等迟到、早退、旷勤、
9、请假成员每人次分别减计 2 分、2 分、10 分、1 分,教研组长 2 倍减计;3)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 20 节,成员每少一节减计 5 分,教研组长减计 8分;4)不按时组织本组教研活动和召开本组例会,每次减计 10 分;5)活动虽组织但没有实效的每次减 5 分,活动是否实效由班子和老师评议确定;6)平时材料不按时上交或质量不好,一次减计 2 分;7)组织教研组长进行常规检查,没有检查或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一次减 2分;8)档案材料空洞,应付的每盒扣 2 分;3、期末汇总统计时,加减分统算,产生位次,计位次分,第一名计 20 分,递减一名减 2 分;三、结果运用1、用于各级教研组评优评先。2、用于教师个人综合考核,按教研组评估方案对教研组进行考核排出名次,每教研组再依据本组对组员的考核结果分三类赋分,每类各占本组人员的33%,第一名分别加计 10、9、8 分,第二名分别加计 9、8、7 分,第三名分别加计 8、7、6 分,第四名分别加计 7、6、5 分,第五名分别加计 6、5、4 分,第六名分别加计 5、4、3 分,第七名分别加计 4、3、2 分。3、在各级评选活动中优秀教研组可增加名额数量;4、在上级安排各种选拔推报活动中,若遇同等分数时优秀教研组人员优先;5、对外出学习优秀教研组优先安排。教研处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