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粗糙脉孢霉四分子遗传分析.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38170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粗糙脉孢霉四分子遗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粗糙脉孢霉四分子遗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粗糙脉孢霉四分子遗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粗糙脉孢霉四分子遗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粗糙脉孢霉四分子遗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真菌类的遗传分析四分子分析与作图一 粗糙脉孢霉的性质与生活史(一)粗糙脉孢霉的性质粗糙脉孢霉 ( Neurosporocrassa ) 属于真菌中的子囊菌纲,是低等的真核生物。每一菌丝细胞中含有几十个细胞核。是遗传分析好材料:1 子囊孢子是单倍体,其表型直接反应其基因型。2 一次只分析一个减数分裂的产物。3 体积小,易培养,繁殖快,一次杂交就能产生大量的后代,便于获得正确的统计学结果。4 能进行有性生殖,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类似于高等动植物。5 更加重要的是,子囊孢子在子囊中的线性排列顺序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在赤道板两侧的排列顺序相同,这就是粗糙脉孢霉成为了遗传分析的好材料。(二)粗糙链孢霉的

2、生活史粗糙链孢霉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无性世代(单倍体世代):菌丝体 分生孢子 菌丝体。粗糙脉孢菌( NeurosporaCrassa )的生殖方式 有性世代(双倍体世代):一个交配型的分生孢子落在另一交配型原子囊壳受精丝上,从而进入原子囊(子实体) ,进行多次有丝分裂,形成多个单倍体核,这些单倍体核与子实体中的单倍体核融合,形成多个二倍体核,然后进入减数分裂,每个二倍体核形成 4 个单倍体核,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 8 个核,最后形成为一个子囊中的 8 个子囊孢子。无性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子囊孢子二 顺序四分子与遗传分析(一)顺序四分子 (ordedtetrad)粗糙脉霉菌减数分裂的四个

3、产物保留在一起,称为四分子。但是,在分裂的过程中子囊的外形比较狭窄,以至分裂的纺锤体不能重叠,只能纵立于它的长轴中,这样所有分裂后的核个子囊孢子都是从上到下排列成行,所以,脉孢菌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分子是属于顺序四分子(ordedtetrad)。可推知:第一对子囊孢子来自一条染色单体,第二对孢子则是来自这条染色单体的姊妹染色单体; 第三和第四对子囊孢子是来自前一条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姊妹染色单体。这种顺序四分子在遗传分析上有很多优越性:(1). 可以把着丝粒作为一个座位(locus),计算基因与着丝粒的重组率,即着丝粒作图。(2). 子囊中子囊孢子的对称性,证明减数分裂是一个交互过程,而非单向过程

4、。(3).可以检验染色单体的交换有否染色单体干涉现象,还可利用它来进行基因转变(geneconversion)的研究。个子囊孢子都是从上到下排列成行(4).证明双交换不仅可以包括 4 线中的两线, 而且可以包括 3 线或 4 线双交换。(二)着丝粒作图与遗传分析利用四分子分析法,测定基因与着粒间的距离称为着丝粒作图。着丝粒作图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减数分裂中在同源染色体的一对非姊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和某杂合基因座间有没有发生交换,和其产物四分子中的等位基因在排列方式上是不同的。可分为两种:发生了交换的产物为第二次分裂分离(seconddivisionsegregation)或称为 MII 模式没有发

5、生交换的产物为第一次分裂分离(firstdivisionsegregation)或叫 MI 模式;第一次分裂分离(图示一种可能)利用四分子分析,测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即根据子囊孢子基因型的排列顺序,计算基因与着丝粒的重组率,确定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距离和排列顺序。一对基因的遗传分析材料有两种不同接合型的脉孢菌菌株: 一种是能合成赖氨酸 (lysine)的野生型菌株( 记作 lys+,或+),该菌株成熟的子囊孢子呈黑色。 另一种是赖氨酸缺陷型(记作 lys 或),这种菌株的子囊孢子成熟较迟,呈灰色。序号子囊类型子囊数分裂类型将这两种菌株杂交杂种子囊减数分裂的产物根据黑色孢子和灰色孢子的赖氨酸缺

6、陷型(lys-) 野生型(lys+),排列次序可有 6 种子囊型,为方便起见只写出其 4 个孢子对( spore pairs),其计数的结果:序号子囊类型子囊数分裂类型序号 子囊类型 子囊数 分列类型1 + + 105M1非交换型第二次分裂分离(图示一种可能性)2 + + 1293 + + 94 + + 55 + + 106 + + 16M2交换型将表 3-7 中所观察到的各类子囊数代入上式可得:lys+基因与着丝粒间的图距是 7.3cM两个基因的连锁图形利用顺序四分子分析,同样可以进行两个基因的连锁作图nic(nicotinic acid)为烟酸依赖型 nade(adenine )为腺嘌呤依

7、赖型 a两对基因的杂交实验,可产生(66)36 种不同的子囊型,归纳为 7 种基本的的子囊型序号 1 2 3 4 5 6 7+a + + +a +a + +a + +a na n+ na nan+ na n+ + +a + +a子囊型n+ na na n+ n+ na n+分离类型MIMI MIMI MIMII MIIMI MIIMII MIIMII MIIMII类别 PD NPD T T PD NPD T数目 808 1 90 5 90 1 5对子囊进行分类统计,不考虑孢子排列顺序,根据性状组合将四分子分为三种类型PD: 亲二型(parental ditype):孢子有 2 种基因型,且与亲

8、代相同.NPD: 非亲二型(non-parental ditype):孢子有 2 种基因型,且与亲代不同. 如果 PD:NPD=1:1,则两个基因自由组合,否则连锁。T: 四型(tetratype):孢子有 4 种基因型,2 种与亲代相同, 2 种与亲代不同.首先判断 n、 a 基因是独立分配还是连锁。根据上表中的数字,PD=808+90=898,NPD=1+1=2。如果这两个基因是自由组合的话,可以预期 PDNPD=11,而实验结果 PDNPD。说明这两个基因不是自由组合,而是相互连锁的。其次计算着丝粒() 与基因 (n)、 (a)间的重组率(RF)及基因离着丝粒的距离5.059.5,所以

9、n 基因比 a 基因离着丝粒近n、a 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可能有两种方式:在着丝粒的同侧或者是异侧。1 先判断基因的在同侧还是异侧(1)如果 n、a 在异侧上,则 PD 与 NPD 都是由双交换形成,因而 PD 与 NPD 的频率相等。但是,上表的实验数据显示,同处 MM的 PD 子囊数为 90,同处 MM的 NPD子囊数为 1。PD 多于 NPD于是 n、a 在同侧。(2)另一种方法是在 n 和 a 分别为 M和 M的情况下,对子囊数与 RF(n),RF( a)进行比较分析已知 RF(nic)=5.05,RF(ade)=9.3,两者相差不到一倍,若 n 和 a 各自独立地与着丝粒发生重组的话,则

10、 M的子囊数也应相差不到一倍。但实际上,交换发生在着丝粒与 a 间,n 是 M,a 是 M的子囊有 90 个;交换发生在着丝粒与 n 间时,n 是 M,a是 M的子囊只有 55 个。两者相差悬殊,与计算的重组值不相符合。所以,这两个基因不可能独自与着丝粒发生交换。另外,从上表可见,在 n 与着丝粒发生交换时,a 基因也与着丝粒交换了,即 n 是 M,a 也是 M共计 96(=9015)个子囊。也就是说,同一交换使十/n 出现 M型分离,也使十a 出现 M型分离,101 次中有 96次,证明了 n 和 a 的连锁关系是同侧na 间的重组率可用公式:5.055.2=10.259.3由果蝇的三点测交的遗传分析中可知,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是着丝粒a 基因间发生过双交换。当我们回顾先前所述的计算过程时可以发现,在求 RF(a)时,是把所有 M的子囊相加除以 2 倍的总子囊数,这样把少量的在a 间起过交换的子囊遗漏了。例如子囊型 4,对于十a 来讲,是属于 M,但是我们决定了na 顺序之后,得知这些子囊中发生了双交换,可是在计算a 间的重组值时,却没有把这两次单交换计算在内,因而使a 间的重组值的估计偏低。因此,被低估的重组值是(202+208372)/4000 *100%=0.95%所以5.055.2=9.3+0.95=10.25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