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美)罗森塔尔,请找出本文中的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导语(1-3段) 主体(4-1段) 结语(第16段),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去报道?,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思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之处?,比较的方面,比较的项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
2、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客观事件,个人感受,客观,个人情感浓厚,“纳沙”29日14时30分在海南文昌翁田镇登陆,记者29日从海南省气象台获悉,今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当日14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风速达42米秒。 2011-9-2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
3、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良知、责任,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反衬 意味深沉,反语愤怒,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一种讽刺,无论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极为深沉悲痛的默哀。,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
4、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 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2005年01月27日 20:17 文汇报 如果说日本已
5、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奥斯维辛”使你联想到 中国的哪些历史?,往事并不如烟,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自诩为万物的灵长,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把屠夫当英雄去跪拜?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作 业,一、“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二、结合练习册,预习第11课包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