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环高中 高一物理 必修二 学案 NO.12 时间:2011/4/24 班级 _学习小组 _ 姓名_ 组内评价 _ 教师评价_1三环高中高一年级物理第六章检测卷命题人:李胡海 审题:高一物理备课组(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一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 )A已知地球半径和地面重力加速度B已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C已知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月球质量D已知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和地球自转周期2 “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 A、 B 两颗天体各有一颗靠近表面
2、飞行的卫星,并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天体 A、 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它们的半径成正比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天体 A、 B 的质量可能相等D天体 A、 B 的密度一定相等3已知某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8 km/s,则高度为该天体半径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为( )A2 km/s B4 km/sC4 km/s D8 km/s42002 年 12 月 30 日凌晨,我国的“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 6 天零 18 个小时,环绕地球 108 圈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圆满完成了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
3、坚实基础.若地球的质量、半径和引力常量 G 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神舟”四号飞船的( )A.离地高度 B.环绕速度C.发射速度 D.所受的向心力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颗卫星分别贴近某星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围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星球和地球的密度相同,半径分别为 R 和 r,则( )A甲、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等于 R r B甲、乙两颗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之比等于 11C甲、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等于 11 D甲、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等于 R r6据报道,2009 年 4 月 29 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他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 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
4、阳一周的时间为 T 年,直径23 千米,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 R0.如果该行星与地球一样,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半径约为( )A R0 B R0 C R0 D R03T231T 31T2 3T7.如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8.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5、 1(如图所示) ,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 3。轨道 1、2 相切于 Q 点,2、3 相切于 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 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 3 上的速率大于轨道 1 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 1 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 2 上经过 P 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 3 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选择题答案需填入下面的答题卡中1 2 3 4 5 6 7 8二、实验与探究(13 分+4 分=17 分)9.(1)某同学想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6、,实验时,先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固定坐标纸,让小球做平抛运动,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再以竖直向下为 y 轴方向,水平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 x、 y) ,根据两个分运动的特点,利用公式y= ,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再利用公式 x= ,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表达式为 。0v(2)下面做法中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试 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P12 3Q三环高中 高一物理 必修二 学案 NO.12 时间:2011/4/24 班级 _学习小组 _ 姓名_ 组内评价 _ 教师
7、评价_2C.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10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某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飞出,同时 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第(2)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三、计算题(本题 4 小题,共 51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
8、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 (10 分)已知太阳的质量为 M,一个绕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的轨道半径为 r,周期是 T,万有引力常量为 G。试用两种方法求出行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12 (12 分)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 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3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数为 G。求该星球的质量 M。13 (14 分)一物体在地面受到的重力为 160N,将它放置在航天飞机中,当航天飞机以2/ga加速度随火箭向上
9、加速度升空的过程中,某一时刻测的物体与航天飞机中的支持物间相互挤压的力为 90N,求此时航天飞机距地面的高度。 (地球半径取 6.4106m, g取10m/s2)14 (15 分)我国在 2010 年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 。同学们也对月球有了更多的关注。若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T,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 t,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试求出月球的质量 M 月三环高中 高一物理 必修二 学案 NO.12 时间:2011/4/24 班级 _学习小组 _ 姓名_ 组内评价 _ 教师评价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