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215388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知识点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一切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

2、会理想。(2)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是于是俱进的。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应。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A.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特点:抽象性和普遍性。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基本问题思维和存

3、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

4、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2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A.联系是指失误内部各要素之间和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

5、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联系的客观性。其次,联系的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B.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是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意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普遍性有

6、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P39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个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

7、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4)在实践中认识物质世界(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2、实践的基本特征。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3实基

8、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

9、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

10、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二)从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3)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

11、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4真理永恒地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中。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三)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

12、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4)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好毒改过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

13、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

14、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

15、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人类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6、。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5)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

17、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

18、意义和现实意义。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打上了其个人印记,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

19、规律的制约。(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6所谓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即要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

20、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说明。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品体自身的性质,即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对象,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任何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所构成的。但是,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它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无关。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交

21、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2、的矛盾表现在二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这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

23、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因此,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2、抽象劳动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彼此交换,并不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形态或使用价值有什么共同性,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包含着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种属性,它们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统一于生

24、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不存在只有具体劳动没有抽象劳动的劳动,也不存在只有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的劳动。7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具体表现在:(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劳动二重性学

25、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和原理如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劳动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以,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方法,都是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大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大剩余

26、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绝大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3、超额剩余价值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在于:(1)从资本对雇佣

27、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主要在于:(1)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2)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再生产过程。再生产按其规模来看

28、,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部分用于积累,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8(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4)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

29、机实质上是周期性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资本主义

30、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的巨大动荡和起伏中艰难地颠簸行进。(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新变化)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

31、在经济、政治、思想卜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以保证本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和固有的职能。 二是致力于对外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扩大对外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控制别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也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无一例外地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

32、家的社会小史条件和同情的差异性,使得资产阶级的政体即资产阶级政权的构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法西斯制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现、哲学世界观相宗教世界观等各种理论形式,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为错综复杂的巨大精神网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因为在资本义社会里,金钱主宰切,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

33、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以利已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除了有它产生的经济根源外,还有它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1、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9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1)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 (2)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

34、趋势。 (3)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2、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1)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2)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 (3)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2)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1)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2)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3)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双刃剑(3)当

35、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新变化A.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B.原因(1)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3)它是当代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运动的结果。C.新变化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可否认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但是,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这是因为:(1)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2)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3)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

36、的阶级地位;(4)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2)资本累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买顿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3)国家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10(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肚饿定了过度的长期性(3)当代资本和你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

37、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P207209)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实践发展中的曲折性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P212213)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曲诶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