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1第 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植物的运动(一) 、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 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 运动。(它的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2、实例:植物幼苗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3、意义: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 。(二) 、感性运动1、概念:植物由于外界刺激、或内部时间机制而引起的不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与外界刺激方向无关)2、实例:感夜性、感震性、感热性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分析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1) 、实验: (2)现象(生长情况):(3)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 2、1910 年,詹森实
2、验 3、1914 年,拜尔实验(1)现象: (1)现象: (2)实验结论: 4、1928 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生长素运输)单侧光 单侧光 单侧光 单侧光单侧光琼脂片 黑暗中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2(1)实验: (2)现象: (3)结论: 5、1934 年,科学家首先从 处具有生长素效应得化学物质 吲哚乙酸(IAA) ,直到 1942 年才从 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就是 IAA,还有 、 。向光性实验总结三部位(判断生长情况的依据)产生部位 感光部位 作用部位(弯曲部位) 【例题 1】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A. B.
3、C. D.【例题 2】用燕麦幼苗做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甲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紧贴在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乙组:将附有琼脂块X 和 Y 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成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将直立生长 B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将向左弯曲生长C的右侧生长素多,右侧生长快 D的两侧生长素浓度不相等【例题 3】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图处理:放在暗盒里 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 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 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 切去胚芽鞘尖端 切去尖端,在切空白琼脂块20080904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
4、)3口上放置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琼脂小块,并放在暗盒里 切去尖端,放在暗盒里以下都给予单侧光照射其中仍能直立生长的是 A、 B 、 C、 D、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 产生,能从 运送到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产生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不同点 作用部位 不作用于特定器官 随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 靶细胞相同点 由自身产生;特点:种类多、微量、高效;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化学本质: ,组成元素: 2
5、、产生部位:如:幼嫩的 、 和发育着的 (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3、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 的部位,如: 、 、 、 、 4、运输方向:(1)极性运输:在 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 运输到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式 (2)非极性运输:在 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 进行非极性运输。【例题 4】用同位素 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 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 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 B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 A 端
6、,能在乙图中的 B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 B 端,能在乙图中的 A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 B 端,能在甲图中的 A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例题 5】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下图。这个实验能够证实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4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第 2 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理作用:促进植物 ;(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解释向光性原因:单侧光照射, 。
7、2、生长素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 ,也能 ;既能 ,也能 ;既能 ,也能 ;画曲线图并分析说明:(1) (2) (3) 具体表现:(1) ;(2) ;(3) ;3、典型体现:(1)根的(正)向地性、茎的背地性(负向地性)分析:原因分析:(1)由于 作用,B 处生长素浓度 于 A 处,茎对生长素敏感性较 ,B 处生长速度 于A 处,茎向上生长。(2)由于 作用,D 处生长素浓单侧光促进生长抑制生长生长素的质量浓度molL 1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5度 于 C 处,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 ,D 处生长速度 于 C 处,根向下生长。(2)顶端优势:(P85)概念:顶芽优
8、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 又比较 ,使侧芽的生长受到 的缘故。解除方法: (应用:果树、棉花等的剪枝、摘心)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 。应用: 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如: 、 1、促进扦插的枝条 处理方法: 2、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果实发育时生长素的来源: (2)应用无子番茄的培育处理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处理时期: 关键处理: (3)区分:无子蕃茄:培育原理 无子西瓜:培育原理 【例题 6】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9、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无子果实,果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 )A、N/2 B、N C、2N D、4N3、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4、做除草剂(杀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判断: 原理: 【例题 6】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 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BbCcDd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6【例题 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
10、落花落果【例题 8】 (多选)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例题 9】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例题 10】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例题 1
11、1】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例题 12】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均)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内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来提供营养 B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C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D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例题 1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 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2,4D 浓度( mgL) 0 5 10 15 20
12、 25 30 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 浓度超过 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 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 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025 mgL【例题14】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右图是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7解释这种药剂的作用机理,对图示正确的解释是( )A 曲线表示单子叶植物 B曲线表示单子叶植物C . 曲线都表示单子叶植物的不同
13、部位 D曲线都表示双子叶植物的不同部位第 3 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几种重要植物激素的归纳比较激素 合成部位 分布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生长素 嫩芽、嫩叶、发育着的种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促进生长、促进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除草剂浸泡插枝促进生根无籽果实培育棉株保蕾保铃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解除休眠促进矮生性植物茎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播种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分化、防止叶衰老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抑制细胞分裂和种
14、子萌发,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乙烯 各部位均可产生,成熟果实更多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成熟的果实含量最多促进果实成熟促进老叶脱落和衰老增开雌花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使果实提早成熟2、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例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 的合成,而 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 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3、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
15、: 合成的 化学物质。2、 (1)用 催熟凤梨;(2)用一定浓度的 溶液处理芦苇,就可以使其纤维长度增加 50%左右。(3)用 处理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大量的 ,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啤酒生产的成本。3、对植物生长调剂应用的评价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8【例题15】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习 题1用生长素除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在未受粉的蕃茄花蕾上,培育出无籽蕃茄B用一定浓度
16、的生长素处理扦插的枝条C除去发育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 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2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是 A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 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3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 尖端 尖端 B尖端 尖端 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 尖端下面的部分 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 尖端下面部分 尖端5
17、关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 A不是受单一的激素的调节 B各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D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6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有相同效果的一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扦插生根7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生产无籽番茄 叶子变黄 果实脱落 CO 2 的固定 棉花摘心矿质元素吸收A B C D8下列一年生枝条中,扦插最容易成活的是 A带叶带芽的枝条 B带叶去芽的枝条 C去叶去芽的枝条 D去叶带芽的枝条9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8、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 3 4 个芽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102006 年夏,浙江海宁市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植物生长素当作农药,对晚稻治虫。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9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涨到一人多高,并且呈芦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分裂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11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
19、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 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处生长素浓度较 B 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 处生长受抑制,B 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BD 处生长素浓度较 C 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D 处生长受抑制,C 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CC 处生长素浓度较 D 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DB 处生长素浓度较 A 处高,茎弯曲向下生长12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孔,固定光源的光可从小孔射入。将暗箱置于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 15min 匀速旋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13右图所示,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侧照光;乙:除去
20、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则甲、乙分别将 A向土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14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 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A B C D15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A促进果实成熟 B获得无籽果实C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D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16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
21、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 N 肥 B提高 CO2 浓度 C喷洒 P 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17用较高浓度的 2,4-D 溶液喷洒小麦作物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小麦生长 B灭杀害虫 C除去双子叶杂草 D除去单子叶杂草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1018下列哪种刺激能引起向性运动 A强烈的光照 B轻微的震动 C昼夜的交替 D竖直向下的重力19一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发育,虫蛀的部位最可能是 A种子 B果肉 C柱头 D子房壁20下列各组激素中,与棉花落花、落叶无关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 D赤霉素和乙烯21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
22、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22为了检测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用六盆相同植物幼苗做实验,先测其重量,然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让植物在理想环境中生活 4 周后,再次测其重量。作为本实验的适宜对照组的应是 A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喷洒同种植物 B2 周后,将三盆植物的生长素洗去C向同种植物的幼苗喷洒生长素,并置于黑喑处 4 周D种植另外六盆植物幼苗,相同条件下培养,只喷洒蒸馏水23下列被称
23、之为生长素的是 A吲哚乙酸 B萘乙酸 C2,4-D D乙烯24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往往具有双重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 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5引起植物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 A温度、湿度 B湿度、空气 C阳光、地心引力 D阴暗、温度26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 B C D27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
24、放在下图所示的装置按图示方向作高速圆周运动,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为 28下列生产措施中涉及到利用植物激素作用原理的是 A根外施肥 B浇水施肥 C果树修剪 D中耕间苗29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课本上说:“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较低浓度促进生20080904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11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看图理解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 段可促进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高、低) 浓度。曲线 段可抑制植物生 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 浓度。(2)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浓度 于向光面 于 B 点。(3)具有顶
25、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 于顶芽, 于 B 点。30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位生长素含量,结果如下:(1)已知生长素从植物茎或根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是 。(2)生长素浓度在形态学下端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3)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形成黄化苗的原因是 。(4)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 12 小时。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角度如下图所示。实验要在黑暗中进行的原因是 ;请分析说明实验结果: 。31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有植物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在幼果生
26、长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其原因是_ _。(2)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_。(3)从图中可知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_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4)图中各种激素动态变化说明了_。32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12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方法步骤:(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 ;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
27、长到 2cm 左右时备用。(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 ,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 1cm 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 0.5m 处用100W 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 1cm 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 0.5m 处用 100W 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
28、有:_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_。继续探究:(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_;乙:_; 丙:_;丁:_。 参考答案1-5DABBD 6-10CADDC 11-15BBCDA 16-20DCDAB 21-25DDACC 26-28DBC 39 (1)AB 和 BC 低 CD 高 (2)高 低 (3)高 高30 (1)胚芽鞘的顶端、根的顶端。 (2)生长素在运输过程中逐渐被分解。(3)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4)避
29、免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生长素的浓度在 01.5 毫摩尔每升范围内,随浓度的升高,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在 1.5 毫摩尔每升这一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大;当浓度超过 1.5 毫摩尔每升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0080904必修 3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8 讲)1331 (1)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产生并运输到作用部位,促进细胞生长 (2)乙烯、脱落酸(3)赤霉素(4)在果实发育到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协调共同起作用。32 (1)弯向光源生长的 单侧光照使芽内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使背光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2)向背地方向生长的 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3)重力对芽生长的影响大于光照对芽生长的影响。 (4)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的程度加大 向下生长 水平向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