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民族史纲要,民族研究院 贾丽,第一章 学科概述,第一节 民族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1、先秦时期 对民族的记载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2、秦、汉时期 司马迁在中国史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贡献在于:A 创造了伟大的纪传体通史史记B 首创边疆民族史传,为后代史学家树立了典范。 C 对待周边少数民族“诸族同源”、“民族等列”的观点 3、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民族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4、20世纪初 出现中国近现代史形式的中国民族史 梁启超,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
2、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5、20世纪2040年代 中国民族史研究形成高潮 出版了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部专著代表;3040年代涌现出一批近代科学方法考察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著名学者。 6、新中国成立后 民族史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民族识工作,对50多个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进行全面调查,获得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重创 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族史研究呈现出蓬勃生机,获得迅速发展。,以上是民族史学科形成与发展情况,从先秦时期零星记载 秦汉时期以纪传体形式 隋唐时期史料增多,内容丰富 近现代 梁启超,第二节 民族史理论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要掌握理论
3、:民族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民族是一个历史畴,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由许多因素相结合,在内部具有很大稳定性的人类共同体。中国 属于历史范畴。随着时代变迁,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地域和文化概念到国家概念的过程。中华民族 同样是一个历史范畴。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认同的是,中华民族涵盖了中国各兄弟民族以及,分布在世界各地保持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华人和华侨整体的民族认同。 费孝通提出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多元一体”理论的内涵有: 民族同化 (掌握):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同化可分为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两种。自然同化是进
4、步现象,而强迫同化则是反动的,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民族融合(掌握):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第三节 研究对象、目的及社会功能 一、民族史学的研究对象 二、民族史研究的目的及社会功能,第二章 先秦时期,第一节 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一、史前与传说时期远古时代的居民分布黄河流域,华南地区,今长城地带以北,1、中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部分 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韵文化和以黑淘为特征的龙山文化 特点: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期的一种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
5、称之为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 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龙山文化分布图,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2、华南地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包括东南沿海地区部分 以印纹陶和有印石锛为特征的百越文化,3、今长城地带以北从黑龙江沿蒙古草原到西北的宁夏、甘肃、新疆及藏北地区部分 细石器文化(中国北方从事游牧和狩猎
6、的古代民族及其先民的文化,、,中国的细石器文化,距今2600010000年 细石器是指形状细小的一种打击石器。用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早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表现出多元文化交融与汇集的特点,当仰韶文化衰落时,相继出现了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各种文化是相互交错的,为以后形成不同文化特征的各民族的交融与汇集开了历史先河。,我们是怎样知道远古历史的?,上古时代的历史主要是通过传说和考古发现的实物印证。上古时代即传说时代。 三皇: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取火 采集 、渔猎 农业生产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三皇传说时代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
7、游群和氏族构成的早期原始社会 五帝传说时代主要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生产、生活、祭祀、战争等活动的公共权力的部落和部落联盟构成的晚期原始社会,华夏民族汉族的前身。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华夏族的形成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学者们指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融合、凝聚、兼并、扩张的过程。,从先秦时代起,华夏族即奉炎黄二帝为先祖。世本与大戴礼记明确归纳出以黄帝为始祖的统一谱系和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世次,司马迁据此作了五帝本纪,第一次形成了华夏有同一来源的古史系统。,根据文献记载,炎帝族最早活动地区在今陕西中西部的渭水流域。炎帝族兴起之后,一部分依渭水向东移动,逐渐进入中原地区,与这一带的东夷、九黎等族混杂相
8、处,自身获得很大的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 黄帝(轩辕)部落原居于今陕西北部,随着族体的壮大,也开始沿着黄河向东移动,发展成为中原地区强大的部落集团。,通过战争方式,黄帝打败了炎帝,进而打败了东夷的蚩尤,活动在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集团都为黄帝所统一,黄帝从部落首领成为炎黄等部落集团的共同首领。汉民族形成后常自称“炎黄子孙”,二、夏、商、周时期 夏部落形成于五帝时期,夏朝的建立是夏族形成的标志。“夏”原来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名称,以后才成为王朝的称号。据史记 夏本纪载,是由夏后氏、有扈氏、有穷氏等12个姒姓氏族组成。 夏朝的都城在今天山西的夏县,夏人的活动范围,东面一直到达今河北、河
9、南、山东交界处。,(二)商朝与商族 商部落首领汤起兵伐桀灭夏,建立商朝。商朝从汤至纣,传31代王,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共计554年。 1、继承了夏代的文化、经济成果。 2、民族特征相同 商对周边的邦方发动战争,在武丁统治的50余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史料记载中有如孟子称:“武丁朝诸侯,王天下,犹运之掌上”,(三)周朝与周族 周族的兴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周族和周朝的名称,出自周太王古公檀父所居地名“周原”。史记 周本纪中,周族的始祖弃,与商族始祖契,同为帝喾之子。,1、周族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汇聚的结果。 2、五方之民(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民族 春秋五霸 :齐 宋 晋 秦 楚 战国时
10、期:,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周边民族,一、东夷 二、南蛮 三、西戎 四、北狄,第三章 秦、汉时期,第一节 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王朝的统一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定法律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 制定度量衡标准器,秦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中央设置典客;在边郡设道,道就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县 汉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 中央机构,专门的官职处理边疆民族事务 地方机构有三种形式:道,属国,设立都护、中郞将、校尉等职官。 属国: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设的行政区划。在按一定地域范围划定的属国中,“本国之俗”一般保持不变。,第二节 汉民族在“大一统”
11、中形成,一、华夏民族向汉民族的发展、转化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使华夏各支 系得以统一,使得华夏民 族的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都更加确定。但是,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随之而起的汉王朝承袭了“秦制”。华夏民族在历史急骤转变过程中,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汉族的民族共同体。从汉民族形成的意义上来说,汉民族完全继承并发展了华夏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征。,二、汉民族族称的确定 A、在秦代,周边诸族曾将统一的华夏族称为“秦人”和西汉时期,汉民族被普遍称为“秦人” B、东汉时期,已经出现“汉人”之称,实际就是“汉朝之人”的简略说法。史学家认为,“汉人”称谓源于汉代
12、。其实,赋予“汉人”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始于南北朝时期(汉人,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内地华夏族人的他称,此后便逐渐由他称演变为自称,从而最后彻底取代了“华夏”族的称谓) C、唐代,出现“唐人”一词,与周边邻国或邻族交往中仍自称“汉” D、近代以来,由于“民族”一词科学含义的传入和影响,“汉人”之称又逐渐演变为“汉族”。自“五族共和”之说问世,“汉人”正式成为具有科学意义的“汉族”。至此,汉民族的族称最后确定。,第三节 汉代北方诸民族,一、匈奴 两汉时期,“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西汉初期的六七十年间,匈奴处于鼎盛时期。汉高袓七年,统兵北击匈奴,反被匈奴围困。采取和亲政策,缓解紧张局势。 汉武帝时,
13、发动对匈奴战争。西汉王朝经过一系列军事、政治、边防及经济上的措施,汉朝的北方边疆得到 巩固。,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发生内战,匈奴政权四分五裂,出现“五单于争立”宣帝甘露元年,呼韩邪单于归附于汉朝,恢复了和亲。王莽时期,对匈奴采取歧视、压迫民族政策。在东汉初年,匈奴又重新犯塞。后来发生天灾,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分裂成南北二部。 永元三年,汉军在耿夔的统领下,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北匈奴的破灭,标志着匈奴奴隶制政权的全部瓦解。,第四节 汉代东北诸族,一、夫余 在东北民族史上,夫余是最早建立政权的民族。 二、高句丽 高句丽源出于秽貊,是秽貊族系继夫余之后第二个建立王国政权的古代民族。 三、挹
14、娄 是中国东北地最 早见于记载的古代民族,在远古的尧、禹时代就与中原华夏建立了联系。,第五节 汉代西北诸民族,一、氐族与羌族 二、西域诸族 西域: 张弿通西域,西域都护: 三、乌孙,第六节 汉代的西南夷,边郡: 一、滇,二、夜郎,三、哀牢与昆明,第七节 江汉诸族,南蛮:武陵、长沙、廪君 、板楯 武陵蛮 长沙蛮 廪君蛮 板楯蛮,第八节 百越诸族,一、瓯越与闽越 二、西瓯与骆越 三、南越,小结: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从此统一的格局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节 三国政权及其民族关系 曹魏与北方各族 孙吴与山越民族 蜀汉与南中民族,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
15、少数民族政权,一 匈奴族”汉” 与”前赵”“汉”是十六国中最先建立政权的,建立者-匈奴人刘渊.在晋惠帝时,刘渊为匈奴五部大都蔚.曹操把南匈奴分为左 右 前 后 中五部. 公元308年刘渊称帝,国号为汉 公元319年,刘聪族弟刘曜乘乱在长安自立为帝,史称”前赵”,二 羯族”后赵”,羯人,又称“羯胡”。晋人泛指杂胡为羯胡。魏晋时,主要分布在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的武乡、羯室一带。与汉人杂居。 公元319年, 石勒建立赵国,史称”后赵”.石勒参照魏、晋王朝的法规,建立各种政治制度,设立学校,提倡经学,阅实户口,劝课农桑,对安定社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法政严苛,杀人甚多。实行“胡汉分治”,禁说“胡”
16、字;称羯人为国人,称汉人为汉人;纵容羯人欺压异族.石勒死,侄石虎夺取政权,施行暴政,民不聊生,于349年为冉闵所灭。羯人最后主要同化于汉族之中。,三 鲜卑族”前燕”,魏晋之际,东部鲜卑分为慕容 段氏 宇文三部 在东部鲜卑三部中,慕容氏是唯一建立过国家政权的. 段氏鲜卑首领务勿尘被西晋王朝封为”辽西公”,但因其不善于治理,被慕容氏所灭. 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廆在西晋灭亡之后,乘势而起.他的儿子慕容皝于公元336年 建立燕国,史称”前燕”.,四 氐族”前秦”,西晋王朝发生动乱时,地方氐族小帅苻氏逐渐形成较大的军事集团.盘踞关中,与后赵相对抗. 公元352年氐族首领苻健称帝,史称”前秦”.苻健死后,他的
17、儿子苻生继位,苻生治国无方,其族史苻坚将其杀害.苻坚称帝后,制定并实施重要措施治理国家.经济 文化 政治三方面 随着北方的统一,苻坚日益骄慢,认为”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霑王化”,决定发兵南下.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也随之瓦解.,五 淝水之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后燕 创建者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垂 后秦 烧当羌人姚苌建立,第三节 拓跋鲜卑与北魏,魏 晋 南北朝时期,东部鲜卑在东部展开了历史性的活动,北部鲜卑也以建立北魏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 一 拓跋鲜卑之起源及代国建立 大约在东汉初年,在部落酋长推寅的带领下向外发展,”南迁大泽”;大约过了百年左右,乘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漠北 地区
18、空虚之际,拓跋鲜卑再次迁移,拓跋氏经过两次大规模 的迁徙,到达了匈奴故地,与匈奴余部相融合.,拓跋力微(由部落联盟向国家组织转化)-猗卢(势力更大强大)-什翼犍(公元346年,代国的建立标志着拓跋鲜卑国家的形成).二 北魏的建立与发展 公元386年,拓跋珪恢复代国,建元登国,此时为北魏立国之始.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原因:封建化的皇权与旧的部落贵族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1 国家财政锐减 2 朝庭官吏贪赃成风 改革的措施: 1 政治上 颁行俸禄制,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 2 文化上 推行汉化政策. 历史意义:,四 北方六镇起义及北魏王朝的崩溃 孝文帝改革之后,随着地主经济势力
19、的日趋膨胀,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爆发动摇北魏统治的六镇大起义. 六镇是:沃野 怀朔 武川 抚冥 柔玄 怀荒 六镇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给北魏统治者发沉重打击.六镇起义之后,社会矛盾愈加激化.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局面.,第八节 民族迁徙与融合,第五章 隋唐时期,隋唐实行开明务实的民族政策.使各边疆民族对唐朝增强了向心力,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唐朝疆域辽阔,四围民族众多: 北方:突厥 回纥 西方:吐谷浑及 西域诸族国 西南:吐蕃 南诏 南方:俚僚诸族 东北:靺鞨 渤海 高丽 契丹 奚 室韦,第一节 隋唐王朝的民族政策,一 隋朝的民族政策: 隋文帝杨坚,
20、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拥有鲜卑名那罗延,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 妻子为鲜卑独孤氏,安抚为主 征伐为辅 和亲政策作为笼络外族 安定边疆的一种有效手段. 同时隋文帝对突厥采取:抑其强部,使之衰败;扶其弱枝,使之为己用的策略.,二 唐朝的民族政策(掌握)1 唐太宗李世民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与偏见较少,基本上承袭了隋文帝所实行的安抚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与发展.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故其种落依朕为父母,2 实行”羁縻”民族政策.什么是”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
21、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通过这种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3 实行和亲政策.和亲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族关系,并稳定边疆形势.唐朝时的和亲政策相比汉代明显进了一层. 4 接纳少数民族内迁,也是唐朝一项积
22、极 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击败突厥,降唐的突厥人多达10余万,第二节 突厥,一 突厥的族源及其兴衰关于突厥的族源,有多种说法:”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或言”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等等. 19世纪末俄国学者在今蒙古国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阙特勤碑与宓伽可汗碑.根据记载,突厥与铁勒有密切的同源关系.铁勒: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隋代起作为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民族的通称。语言、习俗均与突厥同。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一族逐渐消失.,关于突厥的先世,卷五十(突厥传)有记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心
23、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狼在侧,并欲杀狼.狼遂逃于高昌国之北山,.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讬妻孕,其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即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突厥的兴衰突厥人起初居住在今准噶尔盆地之北,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后迁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之北山(今博格多山),人口不断发展,掌握了冶铁技术.公元546年,酋长伊利可汗(土门可汗)击败铁勒部,突厥从此强盛起来.公元552年,土门可汗打败柔然,自号”伊利可汗”,突厥汗国由
24、此兴起.隋朝建立后,对突厥采取强硬政策,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使突厥分裂为东 西两部.,二 突厥的社会状况经济:畜牧业奴隶制社会军事组织 三 突厥的文化,第三节 回纥,一 回纥汗国的建立 1 名称与族源回纥的先世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隋唐时时期,回纥是突厥的属部.公元629年,回纥与唐朝建立联系.公元628年,薛延陀势力强盛,建立汗国,回纥依附于薛延陀汗国,为其属部之一.公元646年,回纥首领吐迷度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接受唐王朝的管辖.,二 回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1 社会经济 以畜牧业为主 同唐朝以”贡赐”和”互市”两种经济形式来往. 2 社会文化回纥继承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其文化习俗与
25、突厥基本相同.明教,又称作牟尼教或摩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西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 三 回鹘汗国的崩溃与族人外迁公元836-840年,回纥地区发生天灾,再加上内讧,导致回纥国势衰落,回鹘汗国瓦解.,第四节 薛延陀与黠戛斯,薛延陀由薛和延陀两个部落联合组成一个部落联盟,号称薛延陀,姓一利晊氏,社会风俗大抵与突厥 回纥等族相同.,突厥汗国强盛之时,薛延陀受其奴役 东西突厥分裂后,受东突厥统治 西突厥占领漠北期间,对其征发苛稅,远徙逃亡.605年,奋起反抗,逐渐壮大 击败西突厥后,首领夷男在漠
26、北建立游牧政权 协助唐朝平定东突厥,正式建立汗国,雄居漠北. 公元641年,与唐朝发生战争,军事受重创,实力大损 公元646年,唐朝出击漠北,薛延陀汗国瓦解,第五节 东北诸族,隋唐时期,东北地区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靺鞨、契丹、高丽、室韦、奚等族,均与隋唐王朝有着密切关系。一、 靺鞨: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族源同一,为南北朝时期的勿吉。二、 室韦 :魏书作“失韦”,室韦的本义是“森林”,作为族名的含义为“林中人”,族属与契丹有着密切关系,是 东胡的一个分支 三、 奚:,第六节 吐谷浑一、族源及社会状况二、吐谷浑与唐朝,第七节 吐蕃一、吐蕃的兴起,在习惯上,因雅隆河谷是吐蕃王朝王室发祥之地,拉
27、萨是吐蕃王朝的首府,故称其中拉萨河流域和雅隆河流域的“伍茹和“约茹为“卫”,意为中心部分,将楚河流域及其以西以北的“叶茹”、“茹拉”合称为“藏”,意为雅鲁藏布江上游南北两岸地区。“卫”和“藏”合称为“卫藏”,即表示吐蕃王朝的本部地区。,二、吐蕃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吐蕃与唐朝四、吐蕃王朝的衰亡,第八节 南诏 一、南诏的兴起 二、南诏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经济文化 三、南诏与唐朝,第六章 宋、辽、金、西夏时期,第一节 契丹 一、契丹的兴起与辽朝的建立二、辽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 辽、宋关系和辽朝的灭亡,第二节 党项 一、党项族 的崛起和西夏政权的兴亡,二、辽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政治北面官
28、南面官 (掌握) 捺钵 (二)经济畜牧业、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商 业 (三)文化,创建契丹文字 宗教信仰 三、辽、宋关系和辽朝灭亡 (一)辽、辽关系澶渊之盟 (二)辽朝灭亡和西辽的建立,第二节 党项,一 党项族的崛起和西夏政权的兴亡二、西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政治西夏官制与宋朝大体相同(二)经济畜牧业的发展(三)文化西夏在文化上有自己的建树,主要表现在,第三节 女真 一 女真族兴起与金王朝的建立 二 女真社会的封建化及金王朝的覆亡、了解猛安谋克、封建化措施(掌握) 行政制度的改革,废除了勃极烈贵族会议,采用了中原王朝中央集权国家的一整套统治制度B 颁布了新官制,各统其属,以修其职C 在户籍
29、管理、赋税征收、科举制度以及军制等方面,采用了历代封建王朝的传统方式,实行“汉法”,三 金代女真族社会文化创造女真字,第四节 鞑靼等江北诸部,第六节 吐蕃四王系及唃厮啰政权,一 吐蕃四王系 人物 据地 王系 势力范围 永丹后裔 拉萨 拉萨王系 前藏地区 赤德尼玛衮 阿里 阿里王系 赞楚德 亚泽 亚泽王系 后藏地区 赤穹 雅隆昂达则城 雅隆王系 二 唃厮啰政权(了解) 三 吐蕃佛教的复兴与发展,佛教复兴的社会背景 藏传佛教派别: 、噶当派 、萨迦派 、宁玛派 、噶举派 、格鲁派,第七节 大理国,一 大理国的建立与发展三个过渡性政权:长和国 天兴国 义宁国 二 大理国的经济与文化 (一)经济 农业
30、经济B 畜牧业C 手工业 “大理刀” (二)文化创制并使用白文 “释儒”,三 大理国与宋朝,第七章 元朝时期,内容提要:蒙古族兴起于漠北后,经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活动,现次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结束了各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建立起规模空前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创造两个第一:首先,元朝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范围的统一政权。元朝之前北方游牧民族建立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有:两汉时期的匈奴 鲜卑 魏晋南北朝时期 柔然 隋唐时期的 突厥 回鹘 宋辽金西夏时期 契丹,其次,元朝第一次把西藏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范围。并在各朝代原有羁縻制度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实施了土司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31、响。,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的兴起(了解)蒙古的祖先属于东胡系统的室韦族系。,在室韦诸部落中,有一支称为“蒙兀室韦”的部落,经过延续繁衍,形成诸多蒙古氏族部落,分为两类: 一类:迭列列斤蒙古(一般的蒙古人),游牧于今天呼伦湖附近及西南地区。 另一类:尼鲁温蒙古(纯洁出身的蒙古人),游牧于不儿罕山一带(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泰赤乌氏和乞颜氏最为强大。公元1162年,铁木真就出生在乞颜氏族,成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公元1204年,铁木真基本完成了统一蒙古高原诸部的大业,成为蒙古高原最高的统治者公元1206年,蒙古族各部贵族在斡难河源,举行盛大的库里尔台(大聚会),拥戴铁木真
32、为“一切部落百姓”的大汗,并尊号“成吉思汗”。从此,大蒙古国建立,而在大蒙古国治下的所有民众,也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蒙古人。,二 蒙古制度的建立和对外军事征服(掌握)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订立法度,完善制度,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 成吉思汗及其家族是大蒙古国的最高统治阶层。大蒙古国的统治以千户制为基本结构,既是行政单位,也是汗国的军事组织体系,汗国的赋役、兵役都通过这些组织进行征调、派发。,千户,千户,千户,千户,千户,千户,百户,百户,百户,百户,百户,百户,百户 百户,百户 百户,百户 百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十户,
33、十户,十户,十户,十户,成吉思汗颁布大札撒,作为大断事官及各断事官理断行政事物的主要依据。成吉思汗在确立和完善大蒙古国政治、军事制度的同时,他也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大量地获取财富和扩大权力。,大蒙古国逐一灭掉当时中国范围内所有分立的民族政权:1、首先发动对西夏的进攻,公元1205年公元1209年,三次进攻西夏,终在1227年,西夏灭亡。2、公元1234年,蒙古、南宋联军攻破蔡州,金朝灭亡。3、公元1218年,兼并西辽。4、公元1246年,蒙古与吐蕃在政治上初步确立了宗藩关系。,5、公元1253年,忽必烈统军十万远征大理,从而结束了大理政权在西南地区的统治。成吉思汗及继承者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西征,
34、疆域扩大到欧亚大陆。三 元朝的建立公元1234年,蒙古对南宋发动进攻,但未能征服南宋。公元1264年,忽必烈将政治中心迁至燕京。公元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大元”他说:“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在元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起来,统治根基巩固之后,忽必烈开始缶南宋进兵,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从整体上看,元朝结束了自唐末经以来近5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后来明、清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第二 节 元代蒙古族社会经济与文化,一 蒙古的社会经济(了解)1、 元朝政府征收少量的赋税,但有沉重的兵役和站役2、牧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3、农业也有所发展4、传统家庭手工业
35、得到发展 二 蒙古的社会文化(掌握)、创造了文字:畏兀儿体蒙古文八思巴文,、文化方面忽必烈大力推行“汉法”,以儒治国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相互渗透宗教信仰:萨满教佛教,第三节 元代的色目人,一、族称与族源(了解)“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到元代“回回”主要指伊斯兰教徒,也包括其他地区及西域的非穆斯林。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元代是回族开始形成的初级阶段。明代是回回族形成时期的。在元代文献记录中,常见以“西域人”、“西北人”“色目人”“回纥人”等 作为回回人的代称。元朝境内回回人的构成:蒙古西征从中亚、波斯等地俘掠的工匠或平民签调来的军队,入仕于元朝的官宦和学使 来中国经商因而居留落户的商人
36、于是,元朝时期“元时回回遍天下”的局面。 二 元代回回人的宗教(了解)伊斯兰教在元代已传播到全国各地,但基本上限于在回回人中流行。清真寺是回回人宗教活动的场所。元以前的清真寺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元朝时期,北方和内地的清真寺才不断增加。,第四节 东北地区诸族,一 契丹(了解) 二 女真(了解),第五节 西蕃,一 西蕃与蒙古的早期关系(了解) 、公元1238年,宗王阔端长期出镇西凉。召见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商谈西蕃归顺蒙古事宜。 、公元1246年,萨班抵达凉州,同阔端会晤并议定西蕃归附蒙古的条款后,写了一封公开信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 。奠定了西蕃归附蒙古的基础,两者在政治上建立起宗主和藩属的关
37、系。,二 元朝对西蕃的施政(掌握)元朝具体管理西蕃军民事务的中央机构是宣政院、设置宣政院是元朝为治理西蕃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在宣政院的总摄下,形成完整的地方行政体系。元朝政府将西蕃地区划分为三道,设置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分别进行管辖。、元朝在西蕃地区施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籍户和置驿。,第六节 云南 湖广等地诸族(了解) 一 云南诸族 、元朝对云南的经略 、 云南土官制度 、各族概况 二 湖广及东南沿海诸族,总结 元朝政府依照“因俗而治”的原则,制度并实施了民族统治政策与措施。在元朝,西藏地区第一次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辖范围。元朝为了有效治理西南和南方民族地区,在以往各朝代原有的基础之上,又创造性
38、地实施土司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八章 明朝时期,内容提要:明朝施行“以夷制夷”的边疆少数民族政策,在西北与东北地区设立羁縻卫所,在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对藏区则“多封众建”,册封众多的藏族僧俗官员。建州女真族崛起,最后取代明朝实现对全国的统治。,第一节 蒙古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掌握),一 蒙古鞑靼部公元1401年,鬼立赤统治鞑靼,鞑靼部与明朝战争不断,有过短暂的和平。频繁的战争使蒙、明双方都付出代价,双方都急于改变这种局面。在隆庆五年,明朝与俺答汗达成和议贡市条款。自从“俺答封贡”后,明朝北边出现了自明初以来从未有过的和平景象。 二 蒙古兀良哈部 三 瓦剌部 明代
39、的蒙古族,其社会形态与前代无大变化,仍是封建领主制。,第二节 满 族,明朝时期为加强对女真各部的统治,先后设置众多的卫所。 卫所制度:卫所制”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由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府兵制。“府兵制”是十六国时期在西魏文帝(公元535 551年)时开始出现的一种兵役制度, 隋唐时继续沿用。在我国史学界,对“隋唐王朝的强盛是和均田府兵分不开的”已成为不争的定论。唐朝后期,由于中央政府对于失控的北方人口大迁移,无法掌握户籍资料,大片的土地又出现荒废,使“均田制”的基础管理遭到破坏,府兵制难以继续推行下去,改而实行“募兵制”。,朱元璋起兵创建王朝的过程中,召募是其军队的主要
40、来源。为了满足壮大武力,扩充兵员的需要,朱元璋开始设置卫所,军民分籍,实施“卫所制”。 卫所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兵营组织,卫所军户是世居一地的,并代代相传,基本上不再变动。“卫所制”规定军队士兵的主要来源为“籍选”,即从世袭的军户籍中抽丁而来,每户派一人为正丁去卫所服兵役。由于当时军户的主要义务是壮劳力出丁当兵,其家庭生活负担沉重,为保障生活,稳定军心,故政府多分给房屋、田地,有固定的口粮,并免除户丁徭役。而且正丁服役于卫所,必须携带家属,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因此,军户的社会地位相对比较高。为了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军丁在卫所中轮流戊守、屯田。战争时期,则临时充军从征调发;和平年代,则归还卫所
41、耕地种田。屯田耕作收获所得用来供给军户的生活和正军之所需。 卫所制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军士及官属军籍。每一卫所的驻地固定,军士数额固定,“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编制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但权力分散,兵将分离。明初,总兵、副总兵官均由公侯伯都督任职,参将、游击、把总等官由勋戚都督等担任,天顺开始总兵官皆由五军都督府官列衔领任。但景泰以后,兵部权力上升,兵部尚书总督军务,夺五府之权,五府官变动虚衔。明朝有九卫十八所,一 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及女真的统一和满族的形成.(了解)三大部分东海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将征服的
42、各部众迁移到浑河流域,为便于管理和军事活动,建立起牛录固山制度(掌握)牛录原是女真人氏族制时期出师围猎的临时性组织,每10人为一牛录,一人为首领,称“牛录额真”。努尔哈赤将传统牛录组织加以改造,以300男丁为一牛录,设一人为牛录额真,五个牛录为一甲喇,设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一固山额真,至1615年,共编成8个固山,分别以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为标帜,八固山又称八旗。八旗是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社会组织。“出则为兵,入则为农,耕战二事,未尝偏废”,随着统一的完成,八旗制度的建立产,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起兵后,为了便利传
43、达政令和沟通信息,利用 用蒙古字母创制了最初的满文,即老满文(无圈点满文),二 满族的 形成女真统一、八旗制度的创立、满文的创制,加速了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后金建立标志一个新的民族满族基本形成。满族是以明代建州、海西女真为核心,又吸收了汉、蒙古等大量民族成份发展而成。,三 回族的经济与文化(掌握)明朝统治者为“防患” 起见,强制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明太祖下诏:蒙古,色目人现居中国,许与中国人结婚姻,不许本类自相嫁娶”。禁止“胡服、胡语、胡姓”,改为汉姓。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致使居于内地的大量蒙古人逐渐同化在汉族、回族或其他民族之中,同时,内地的回回也改用汉姓,着汉服、汉语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海
44、瑞、郑和、李贽,第五节 西 番,一 明朝的治藏政策(掌握) 明朝的治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利用当支配整个藏区的藏传佛教力量 ,来稳定社会,实现对藏区的统治,主要包括: 1、最大限度地笼络藏区上层宗教人士,凡能主动归附效忠者,皆授予官职,赐予名号,实行“多封众建”的政策。明朝废止元朝的帝师制度,创立以“法王”为封授蕃僧最高封号的制度,先后分封大宝、大乘、大慈法王;对于政教首领,分别封赐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等名号,建立起一套僧官制度。 2、通过贡赐关系与茶马贸易在经济上对西番僧俗首领加以笼络。,二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兴起(了解)格鲁派由宗喀巴创立,先后形成了达赖喇嘛等几大活佛转世系统,对
45、于此后的藏族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喀巴原名罗桑扎西,1357年生于宗喀(今天青海西宁市),年幼出家,先后在各大寺院学经修法,佛学造诣渐深,著书立说,远近闻名。1409年,在拉萨大昭寺主持了“传招大法会” ,此后每年举行一次。 黄教: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格鲁意为善律,强调严守戒律,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格鲁派主要特点是:、提倡僧人严守戒律,不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及从事生产劳动。,、具有严密的寺院组织系统和教学程序 、每年定期举行传招法会,在会上讲经传法,进行佛法辩论,以授予格西等学位制度。1419年,宗喀巴圆寂,他的弟子们采取了由噶玛派黑帽系早在1206年创立的藏传
46、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制度,即在前一位高僧圆寂之后,由寺院上层寻访一位灵童迎入寺内供养,认定是此高僧的转世。宗喀巴众弟子中,最主要的就是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两大支系,而尤以达赖系统最为重要。,第六节 西南、南方诸民族,一 明朝对两广和西南地区的施政(了解)首先,建立各级军政机构,并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其次,设立卫所,控制险要,开展屯田。再次,为加强中原内地与南方、西南各省的联系,在两广、云南、贵州、四川等边远省区修驿道。 二 土司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掌握)为使统一后的西南、南方诸省的统治稳定下来,明朝提出“因俗而治”,在元代土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土司制度。,什么是土司制度?(掌握)是中央王朝在边疆
47、民族聚居地区和杂居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治制度,中央王朝对于内属的民族或部落的首领(酋长)封以官爵,成为中央王朝的地方命官,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民族或部落。 土司制度可分为三个时期:土司制度建立时期(元代)、土司制度完善时期(明代)、土司制度衰落时期(清代),四、傣族 彝族 苗族 徭族等少数民族在明代的发展。明朝对西南、南方少数民族通过土司制度加以统治,加强了同中央王朝的联系,它们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进一步得到加强。,第九章 清朝时期,内容提要:满族入主中原后,在与汉族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清政府积极加强同边疆民族的政治、经济联系、增进各民族之
48、间的交往。清朝统治者与各民族之间,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促进各族加强联系往来,促进其继续发展的一面。,清朝边政,(掌握)一、清朝时期专设藩部管理蒙古、新疆、西藏三边疆地区事务。理藩院最初是为专门管理蒙古事务而设立的机构,称之为“蒙古衙门”,1638年改名为理藩院,仍然管理外藩蒙古事务,后升格,与六部平级。随着管辖范围的扩大,增加了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民族和宗教事务。其职权是:参与议政,参与军事,审理刑事诉讼,管理藏传佛教,赈济灾荒,管理会盟、驿站及稽查边疆地区户丁,管理少数民族王公朝觐、封爵及俸禄,管理各旗疆界,调解各部纠纷。,第二节 清代的满族,一 社会组织及满族的分布及汉化(了解)首先是八
49、旗组织的变化。其次,清军入关改变了满族的分布局面。再次,尽管实行满汉分治政策,民族融合是必然趋势。 二 文化与风俗(了解),第三节 清代的蒙古族,清代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漠西卫拉特。 清朝满族与蒙古族的关系是“满蒙联盟” 清代蒙古的社会文化,第四节东北诸族,第五节 清代回族及甘宁青诸族,一 回族(了解) 所谓教坊,包括由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一个地区的全体穆斯林所形成的独立的、地域性的宗教组织单位。其明显的特点:第一,教坊的独立性:凡有十几户、几十户或几百户穆斯林居民的地区,只要人们有能力,便可以建造一座清真寺,择聘一位阿訇任教长。凡在该寺举行宗教活动的教民,都属于寺的“高目”,归教长所管辖,对本寺尽义务。这一区域便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坊,与其他教坊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第二,教长的聘请制:各教坊的教长由本坊教民在品学兼优的阿訇中择聘,既非世袭,也无“太爷”、“道祖”一类的称呼。受聘的教长,可以是本坊人,也可以是外坊人,但一般都不请本坊的阿訇。教长任期一般为三年,可以连选连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