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公务员制度概述,本章教学内容: 公务员的概念及其范围; 公务员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我国公务员制度概况(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公务员制度的适用范围、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我国公务员管理体制),第一节 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一、公务员概述 1、西方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 公务员,在西方也称文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被称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 在西方,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
2、级的工作人员(即事务官或常任文官)。 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公务员的范围有所不同。,通观各国公务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公务员主要指中央政府各部(即行政部门)的、非选举和非政治任命的事务官。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的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第二是中范围的,将公务员范围扩大到整个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选举产生和政治任命的政务官在内,美国即
3、属这一类型的典型。,在美国,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都称作公务员,其中联邦政府的工作人员称为联邦公务员,州政府的工作人员称为州公务员,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称地方公务员。 美国的公务员按职务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类公务员,通常由总统任命,无须考试,不适用于公务员法,与总统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类公务员,即通过考试被录用的公务员,他们适用于公务员法,不受政党更迭的影响。,与英国相比,美国将政治任命的官员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纳入了公务员的范围,因而其范围要大。相同的是,英美两国都将公务员范围局限在行政机关内。 德国、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家公务员的范围与美国相似。,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
4、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法国、日本属于这种类型的典型。,法国公务员的范围最广泛,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国有企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都叫公务员。在此基础上,法国公务员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不适用公务员总法的公务员,如议会的议员、法院的法官、军事人员、公用事业和公共机构的人员等;另一部分是适用于公务员总法的公务员,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机关中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议会、法院中除议员和法官以外的工作人员等。,与英美两国相比,法国公务员的范围不仅由中央扩大到了地方,而且
5、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国立学校、医院和国有企业的正式工作人员也被纳入到公务员的范围,因而其范围是最广的。 非洲的科特迪瓦、尼日利亚等国,亚洲的日本、黎巴嫩,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公务员范围与法国类似。,尽管西方各国对公务员称谓不同,范围各异,但具有以下相同的特点: 第一,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其服务对象是国家; 第二,所有的公务员都纳入国家编制; 第三,所有公务员的工资福利都由国家财政负担。 此外,在西方国家公务员中,只有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事务类公务员才适用于公务员法的调整,,2、我国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 根据公务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
6、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的确定由三个因素:,一是依法履行公职,即依法履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职能; 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所谓行政编制是指执行国家职能及政治体系管理职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党派机关、政协机关、人民团体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其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 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凡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其工资福利由国家负担的国家工作人员都属于公务员。,据此,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包括七大系统的工作人员,即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
7、人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国家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国家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含工商联)的工作人员。 具体的范围由公务员范围规定(中发2006年9号文件附件一) 规定。,关于公务员范围的规定(中发【2006】9号文件附件一)对公务员范围的具体规定: 第三条 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范围: (一) 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 (二)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 (三) 各级行政机关; (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 (五) 各级审判机关; (六) 各级检察机关; (七) 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第四条 中国共产党各级
8、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人员; (二)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部门、办事机构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 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 (四) 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第五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人员,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 (二)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 各
9、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人员; (二)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 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 第七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第八条 各级审判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 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 (二) 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员。 第九条 各级检察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 (二) 最高人民检
10、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行政人员。,第十条 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二)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四)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五)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六) 中国致公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七) 九三学社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
11、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 (八)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工商联的领导人员,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第十一条 下列人员人事关系所在部门和单位不属于本规定第三条所列机关的,不列入公务员范围: (一) 中国共产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二)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成员; (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 (四)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常委和专门委员会成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地方工商联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会成员和专门委员会成员
12、。,二、公务员制度 1、概念 公务员制度在西方称为文官制度。所谓文官制度就是指由法律或法令规定的有关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任用、奖惩、培训、工资、福利和退休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总称。 一般而言,公务员制度就是由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有关公务员考试、录用、职务任免、职位升降、考核、奖惩、培训、工资福利待遇和退休等方面管理制度的总和。广义上的公务员制度还包括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管理体制、公务员的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2、公务员制度的内容 根据广义上公务员制度的界定,其内容包括: (1)公务员的范围; (2)公务员管理体制; (3)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包括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和纪律); (4)公务员管理
13、制度(包括分类制度、录用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交流制度、培训制度、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回避制度、违纪惩戒制度、辞职辞退制度、退休制度、申诉控告制度等)。,一、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工业经济发展是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 18、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兴起,为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到19世纪末,相当多的国家,随着各国社会工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日益扩大,对政府改革人事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政府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二节 西方公务员制度概况,2、政治改革需要是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直接因素。 西
14、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是随着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导致政府职位的激烈竞争而产生的。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贵族和资产阶级相互妥协而结束的,在官吏管理制度上仍旧保留封建恩赐官职,政府中的大部分官员仍然由国王任命,向国王负责。在实行恩赐官职的同时,英国官员制度还存在“政党分肥”的问题。,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给政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恶劣的影响。为了克服“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的弊端,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进行了政府人事制度创新,采用了新型的现代常任文官制度,即采用考试录用和终身任职的官员制度。,3、民主主义的政治文化是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国家公务员制度
15、产生有着深厚的政治文化基础。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为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民主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化氛围,为公民争取平等的任职权利创造了社会的环境。,4、中国科举制度为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提供了借鉴。 中国自隋唐以来发展起来的公开考试、择优取仕的科举制度,打破了政府官职由门阀、世族垄断的特权,将取仕权直接向社会所有有学、有才之士开放,以求得治国良才。这样的制度设计恰恰适合于当时西方政府人事改革的口味,所以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成为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参照的重要蓝本。而西方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手段,并将它作为现
16、代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支柱之一。,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1、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西方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德国相继逐步建立起了文官制度。,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代替了封建制度。但是,在官吏制度上并无多大改变,依然实行封建的“恩赐官职制”。到了19世纪初期,又形成了“政党分肥制”。无论是“官职恩赐制”还是“政党分肥制”,都造成了政府官吏的腐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不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利益的实现。,为此,英国对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局部改革。1805年,财政部首先设置政务次
17、官和常务次官的职位,并被其他部门仿效,从而形成“政务官和事务官分类”的管理体制。政务官随内阁的变更而进退,事务官则不受内阁变动的影响。这一改革有利于政局稳定和行政管理的连续性,也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得到了普遍的支持。,从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对传统的官吏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1855年,帕麦斯政府政府发布枢密院令,根据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建议,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通过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开创了英国国家公务员法的先河。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关于文官的第二个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公务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
18、立。,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在美国,为了克服“政党分肥”的种种弊端,1883年1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法案(史称彭德尔顿法),该法确立的原则主要有:用功绩制取代分肥制;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为职业官员,除非渎职,不得被解雇;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在政党政治中必须保持中立;依法成立3人文官委员会,负责联邦文官的统一管理活动。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法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二战后,当时任临时政府首脑的戴高乐参照英国的经验,于1945年设立了文官管理局,专门研究文官制度及有关教育制度的改革,确立以统一考试录用和培训高级文官的制度,并在1946年颁布了
19、统一的公务员法,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 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日本公务员制度是在1947年建立的。 1947年10月日本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其主要内容有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实行功绩制等;,德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对德国的官吏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立了“考试用人”、“机会均等”、“文官常任”等原则,1950年又颁布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2、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文官制度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在工业生产、国际贸易等方面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
20、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蓬勃兴起,西方国家开始进入所谓的“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给政府管理以极大的影响,政府管理手段越来越走向办公自动化和电子计算机化,文官越来越趋向职业化和专门化。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文官制度在许多方面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的挑战的需要。为此,西方一些国家着手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了文官制度的大发展。,在英国,1968年,以苏塞克斯大学名誉副校长富尔顿勋爵为首的12人委员会提出了改革文官制度的报告(即富尔顿报告)。这份报告共158项,主要内容有:精简文官层次,打破行政官员系统的封闭
21、性,建立开放的、统一的分类制度;成立文官事务部,代替财政部行使文官管理权限,改革对文官的管理办法;重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成立文官学院,专门从事对文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等等。报告建议具体,操作性强,其中大部分建议被采纳和实行,大大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文官制度的法律,其中职位分类是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职位分类注重职位的性质和对职位的工作要求,强调职位与责任、职位与能力的有机统一,职位分类的实行,有助于科学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提高文官的素质和政府的工作效率。1923年美国正式通过了职位分类法,1949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美国国会又
22、通过新的职位分类法,使职位分类更加简化和科学 。1978年10月,卡特政府提出并由国会通过了公务员制度改革法,对联邦政府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九项功绩制原则、改革人事管理机构、推行功绩工资、改革考核制度等,其核心是推进按工作表现付酬的功绩制,以达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目的。,进入新世纪以后,西方文官制度正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这就是录用形式趋向多样化;越来越重视文官的专业化;越来越重视文官的权利保障;实行开放式管理,强化文官的流动性;强化职业培训的终身化;强化人事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作用等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傅兴国:当代
23、国外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趋势 (中国人才2005年第21期) 1、改革分类制度,增强制度活力。西方各国的公务员制度分类出现了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制度交叉融合的新趋势。 2、改革用人方式,实行合同制管理。许多发达国家借鉴私营部门的灵活用人方式,逐渐用聘用合同制代替终身制。,3、完善竞争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为了吸引和选拔优秀人才,各国都致力于完善竞争机制。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在劳动力市场上,象私营部门一样投入相当的努力推销和宣传政府,扩大政府的影响,吸引人才。 4、扩大交流,增强队伍活力。为克服职务常任造成的公务员管理的封闭性,各国普遍加强了公务员的交流。,5、改革业绩评估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西方各国
24、在公务员考核上,引进市场机制,既注重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实绩),更注重工作的效果(产出),体现了管理上的顾客导向、公民导向。 6、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灵活工资制度。一些发达国家改革传统的等级制工资结构,实行以绩效工资为主要形式的灵活工资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将每年根据公务员的功绩调整工薪。,7、加强廉政监控,提升道德标准。为了取得公众对政府和公务员的信任,遏制腐败行为,各国对公务员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遍运用组织制度和伦理准则,持久开展公务员伦理道德训练,完善道德净化机制。 8、公务员管理体制从统一走向分散。适应公务员制度改革和公务员管理的需要,西方各国的公务员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
25、总的趋势是,既注重法规制度的统一性,又赋予部门(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体现了管理方法的灵活性。,李文良、任晶晶:略论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一)精简人员,删除繁文缛节 (二)扩大招考范围,加强量化考核 (三)强化公务员培训 (四)加强公务员交流 (五)市场化管理定位 (六)绩效化趋势 (七)提升道德标准,三、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经历100多年的风雨磨砺,沧桑变化。尽管各国国情不同,法规条款差异明显,但从总体上来说都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第一,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即绝大多数公务员都必须通过
26、公开的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政府任何一级公务员职位,都要向成绩优秀者开放。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制度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地有效贯彻,对于建立一支精干、稳定和高水平的公务员队伍,保持行政系统的连续性和高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严格考核,晋升唯功。考核是公务员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中心环节。西方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公务员的考核工作,一般都坚持职责一致的原则、奖惩结合的原则、公平对待的原则;考核内容详细、全面 。考核成绩是决定晋升、提拔、奖励、退休待遇的唯一根据。,第三,政治中立,职务常任。西方各国普遍要求文官必须在政治上保持
27、中立,不得介入党派活动,不得参加党派竞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文官的工作与党派完全分开。 西方国家一般把政府官员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政务官,他们往往随党派竞选的胜败而进退,主要担任各部、委的行政首长,构成内阁成员,有一定的任期限制;另一类为事务官,即通常所称的文官,他们一般被录用后,就按工作成绩逐年提升,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实行职位的常任制,只要没有过失,就可以终身任职,有终身的职业保障。,第四,官纪严明,待遇优厚。西方各国对文官普遍具有严格的纪律要求,例如要求文官必须忠于国家,忠于政府,严守国家机密,不得参与任何商业性的盈利活动等等。与此同时,各国都有比较完备的关于文官的法律、
28、法规,对文官的身份、地位、权利和义务做出了十分详备的规定。西方各国文官待遇普遍比较优厚,除了较高的工资外,还有职务津贴、住房津贴、子女抚养补贴等等,退休后享有来源固定的、较为丰厚的退休金。,西方国家公务员待遇 美国公务员工资分为几个等级,每级相差数千美元。公务员的年薪从1万美元以上到10多万美元不等。2002年联邦全职公务员的平均年薪超过5.1万美元。最新数据显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年人均工资是67075美元,而首都华盛顿地区最新统计的全民年人均工资是48420美元,全美年人均工资是36764美元。除了工资,在美国,当公务员最让别人眼红的是福利待遇,政府甚至规定,如果公务员要做变性和隆乳手术,
29、一切费用都可以报销。,德国公务员的月工资非常高,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公务员工资大约为1400欧元,科长级2500欧元,处长约4000欧元,局长可达8000欧元,副部长级官员则达上万欧元。德国公务员终身受聘于国家,因此不存在失业问题,也无需缴纳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公务员工作满25年、40年和50年,还可获得150-300欧元、200-400欧元和250-500欧元的周年补助费。,法国公务员的报酬是根据等级、级别、职务和工龄等指数来计算的。据统计,2000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平均月工资为2312欧元,扣除各种纳税净工资为1944欧元,虽然他们的工资水平在社会上不算很高,但仍具有吸引力,因为法国公务员福利优
30、越,补贴繁多。公务员每年可领13个月的工资,还享受着不少于25种的各类补贴,如自行车补贴、服装补贴、穿鞋补贴、内衣补贴等。,西方文官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和问题。例如在各行政部门中,作为外部调任的行政首长(政务官)往往没有多大实权,各部门的实际权力大多掌握在常务次官手中,而常务次官往往有自己的一套人马,形成拥有实权的小官僚集团,他们以实力对抗行政首长,造成文官的实际地位高于政务官的局面,加大了政策执行的难度。再如尽管官纪严格,但也经常发生一些财团、企业通过拉拢或收买握有实权的文官来为自己谋利益,文官之间串通一起,常常能够直接影响政策的制订和执行等等。,第三节 我
31、国公务员制度概况,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纵深发展带来的对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 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据当时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1)国家对全国的人才资源实行计划配置。将全国各行各业中以脑力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专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统称为干部,由国家采取“统包统配”的方式,统一选拔、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各行各业需
32、要人才,都由国家制定计划,统一下达指标,统一分配或派遣。,(2)采取单一层级化结构,按级别对干部进行管理。 具体做法是,中央国家机关司、局长,省(市)正副厅局长,地委正、副书记、专员以上干部和重要工矿企业的厂长(经理)的选拔、考核、任免、调动等管理工作,由中央及其有关工作部门负责;县级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的领导干部和与此级别相当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由省级干部管理机关负责管理;县管理科(乡)级以下干部。,(3)干部选拔主要采取领导推荐的方式。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各层次干部职位出现空缺,由干部管理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采取直接或间接推荐的方式进行选拔,然后按规定程序决定任命(人们常将
33、这种方式比喻为“伯乐相马”)。每个干部都要服从上级的统一调动和安排任用。,(4)干部的工作、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料都由国家负责提供。国家在按规定发级干部工资的同时,对干部的养老保险费用、医疗费用等也完全包下来,由国家财政现收现付。干部个人不缴纳保险费用,退休后仍由原工作单位负责管理。国家投资、单位集资(只占很小部分)建设住宅,以很低租金提供给干部居住。国家还兴建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疗养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为干部提供服务,同时还解决干部乘车、就餐及幼儿入托等问题。,这种管理方式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 其好处是:可以计划调动和配置全国的人才资源,维护全国各地区人才资源的平
34、衡。它对于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发展,就越来越不适应了。,其主要弊端是:缺乏科学分类,造成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忽视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和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用人与治事相脱节,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事业单位缺少用人自主权;用人缺少法制和公平竞争,以至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因此,改革这种人事制度势在必行。,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至1988年3月是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思路形成阶段。 198
35、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拉开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含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强调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关键是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劫、轮换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 (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这些要求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引下,全国上下开始对干部人事制度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并取得很多实践成果。
36、党中央确立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离退休制度,初步实现了干部新老交替;按照“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下放了干部管理权限。各地各部门也进行了大量改革的探索,很多地方改革了单一的任用制度,实行委任、聘任、选任、考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对专业技术人员推行聘任制,乡镇试行干部选聘合同制;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试行选聘或招聘制,行政机关试行考试录用制;人才配置初步打破了“统包统配”方式,开始利用市场机制,调节人才流动;在干部培训、考核等方面,也提出新的办法和措施。,198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劳动人事部,根据中央的指示,开始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人事制
37、度改革总体思路和起草法规。经过几年的努力,1987年初提出了以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系统设想和法规草案(始称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7年9月召开党的十三大决定建立干部分类管理体制,在国家行政机关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8年3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并组建国家人事部负责推行以公务员制度为重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从此,建立公务员制度就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和重要任务,并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二阶段:1988年3月到1993年8月,是公务员制度试点推行和法规修改形成阶段。
38、根据党的十三大和七届人大确定的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原则和要求,国家人事部组织力量,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规体系进行深入研讨。 为了验证其内容的科学可行性,并为推行积累经验,从1989年初开始,在审计署、国家税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建材局、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等国务院六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城市进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试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了国家公务员法规草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建立,对公务员制度的推行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也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1992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要“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
39、制度”。 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布了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第一个基本行政法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决定从当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第三阶段:1993年10月到1997年9月,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全面实施阶段。 为做好实施工作,人事部先后制定了录用、考核、职务升降、辞职辞退、交流、回避等十三个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配套的单项规定和实施办法,并按“整体渐进、分步到位”的思路,结合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实施工作。 经过5年的努力,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各级政府机关初步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公务员的录用,都实行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
40、录用。公务员的晋升,打破“论资排辈”的做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工作实绩,通过严格考核,择优进行。大部分机关都建立起职责规范和工作责任制,对人员实行严格考核。退休制度已基本实现正常化,辞职、辞退制度开始实施,政府机关人员能进不能出的状况初步得到改变。回避、轮换、纪律等廉政制度普遍实行,机关廉政勤政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公务员队伍素质普遍提高。,第四阶段:1997年10月以来,进入公务员制度深化完善阶段。 党的十五大根据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
41、,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的要求。,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的要求,在总结前几年公务员制度推行的经验基础上,根据经济体制改革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的要求,借鉴近年来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做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当日胡锦涛发布主席令予以公布,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务员法共有18章,107条,包括总则、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职务职级,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
42、法律责任等内容。 公务员法作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体,不仅仅在立法层次和形式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而且在内容方面增加了许多新意。它的制订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里程碑。,公务员法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发展 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在内容上对我国公务员制度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扩大了公务员的范围 公务员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表明我国公务员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而将扩大至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所有工作人员,即公务员范围将从行政机关扩大到党委、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民主党派等机关的工作人员。,如何认识
43、我国公务员范围的扩大? 1993年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将政府工作人员从“国家干部”大概念中独立出来作为“公务员”来进行管理,将其它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来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国家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与世界其它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确立的公务员范围类似。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的工作人员,尽管比最初的“国家干部”范围要小,但似乎与当初人事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国家干部分类管理原则不相一致。,原人事部部长张柏林 :这样改进是“根据多年来我党对干部管理的实际做法,从有利于保持各类机关干部的整体一致性,有利于统一管理,有利于党政机关之间干
44、部的交流使用出发”所作出的。 专家:我国党政机关干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从事的都是国家管理或者是与执政、参政有关的公共事务,均使用国家核定的行政编制,从国家行政费用中支付薪酬,对基本素质有着共同的要求,应当由国家立法对他们依法管理,并依法保障其权益。,黄亚宇在论公务员范围扩大化的不妥(法制与经济07年第2期)中分别通过对党务工作人员与行政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与行政工作人员的对比分析,提出不宜将党务工作人员和不应将司法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的观点。 董静洁、苏丽在公务员范围扩大弊大于利(沧桑09年第2期):公务员范围的扩大弊大于利,如:把法官、检察官纳入公务员行列,使法官的独立地位得不到保障,
45、将制约法官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司法和行政职能的分离。在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下,公务员法扩大公务员范围的规定容易导致制度在实施中出现扭曲,不利于我国法治化进程。,(2)分类管理更科学 “暂行条例” 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只有原则而无具体的规定,仅简单地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大类,领导职务共10级,非领导职务共8级,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职位类别区分的职务分类。导致公务员职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基层公务员晋升、晋级空间很小,不利于专业人才的成长和队伍稳定。,在公务员法第三章中,特别规定了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按照其性质区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类别。还规定:“国务院根据本法,对
46、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同时,“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实际是在划分职位类别基础上,重新设置公务员的职务,构建公务员分类管理的体系框架。,同时,公务员法明确了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原则,目的是构建公务员“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 按照现行体制,工资、住房、医疗、交通等待遇都与职务、职级挂钩,广大公务员职务、级别上不去,其合理的经济利益难以保证,而职务职数的设置又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般公务员积极性的发挥。在职务晋升外,将级别晋升作为公务员另外一条职业发展
47、阶梯和重要平台,这就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有助于弱化“官本位”,有利于促进中国政府改革从管制型到服务型的职能转变,更好地塑造公务员的“公共精神”。,(3)“聘任制”明确予以规定 条例仅原则规定“国家公务员职位实行委任制,部分职位实行聘任制”,至于哪些职位可以实行聘任制,聘任的具体程序如何,皆为立法的空白。 公务员法填补了条例在这方面的空白点,明确规定了聘任的基本条件、程序、聘任合同与聘任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以及解决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聘任争议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为公务员聘任制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具体的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引入聘任制,可以满足机关对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
48、要,同时也可降低机关用人成本,对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随时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人员来做。,(4)对公务员管理更为严格 公务员法突出了对公务员的严格管理:除规定了严明的行为规则和考核、惩戒制度外,还补充了许多新的规定,如规定公务员负有拒绝执行上级明显违法的决定和命令的义务,如违反该义务,需承担法律责任;规定了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即所谓“问责制”;规定了严格的离职从业限制等。 这些规定,有利于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克服个人意志和长官意志,防止公权滥用,保证公平的市场竞争。,(5)对公务员权益保障更有力度 在公务员法中,对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作了许多新的规定。如公务员工资应按
49、时足额发放,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任何机关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对公务员不利的人事处理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处分公务员须听取本人的陈述和申辩;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可提出申诉,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再申诉;公务员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可提出控告;规定了各种处分形式的处分期间等等。 公务员法中另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公务员法还建立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适用于聘任制公务员与机关之间发生争议的处理。,此外,公务员法还有许多其他新的具体制度,如在职务任免上,除了传统的委任制以及上述的聘任制外,还增加了选任制的有关规定,并规定了了领导
50、职务“任期制” ;在职务晋升上,将“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确立为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之一,确认“公选、竞岗”作为晋升方式的法律地位,这是对职务晋升上传统单一的委任模式的重要改革、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的最大突破之处。,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发(2006)9号文件,印发了实施方案,对公务员法实施范围、方法、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等问题通过公务员范围规定 、公务员登记实施办法、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几个法规文件作了比较具体规定。文件还提出要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