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具体要求为:(1)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将考查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考试中,主要考的是翻译句子。,第三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增、调、留、换”,“信、达、雅”,(2013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
2、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注】胜国:前朝。劣:仅仅,才。磬折:弯腰。较然:明显的样子。吊:悲伤。,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焉,若高阔可步。译文:_
3、解析:句中“焉”(语气词,可不翻译)、“高阔”(两个单音节词,高大宽敞)、“步”(名词活用作动词,行走)等是关键词。答案: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译文:_解析:句中“为”(替)、“白”(报告)、“遂”(于是)等是关键词;“闻者为白县吏”是省略句,即“闻者为韩文公白县吏”。答案: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了下来。,【参考译文】历下多有名的山水,龙洞尤其超过一般山水。这个洞距离城邑东南三十里,过去名为禹登山。查询九城志,大禹治水到过这座山,所以称为禹登山。山中有水潭,时时有云气升起,大旱时祈祷就会有雨,前朝曾经封山神为灵惠公。洞前
4、,山峰层层迭起,像云一样矗立着,一座名为锦屏,一座名为独秀,一座名为三秀,佛家人在这三座山之间不定期地居住。由锦屏山抵达佛刹山,山的四面都是陡峭的岩石,飞鸟仅仅能到达山的半腰。登上山,有石洞,洞的深度宽度可以容纳十几个人,四周雕刻的佛像很多。世上发生战争,逃避战乱的人很多来到这山。洞有上下两层,下面的洞偏在一旁,可以弯弯曲曲地向东走出此洞,那个叫龙洞的,就是指下面这个洞,朝洞里望去,十分幽暗,看不到洞的尽头。,我心想与一同来的几个人进洞观看。有人说这个洞中非常暗,没有火把不能进洞,我就叫仆人点起干枯的茭白叶子扎成的火把在前面引导。起初,洞的高度和宽度似乎可以步行;不久就要低下头走了;再不久,就
5、要弯着腰前行了;再不久,就只能双膝跪地行走了;再不久,就只能匍匐前行了;再不久,就全身贴在地上像蛇一样前行了。正巧引路的火把灭了,浓浓的烟雾充满了洞中。想退出去,则自己也不允许这样做;继续前进,则前面狭隘,而且加上有烟,于是不再说话,摁住鼻子,屏住呼吸。心里非常害怕慌乱,自己以为性命当死在这里了,再也走不出去了。我硬着头皮叫大家快点走,众人因为有烟的缘故,没有人出声回答,我心里尤其害怕。我正好在最前面,忽然看到了一点微光,心里想这洞的尽头就在这里了,于是极力爬行,像鱼一样一跳,才舒舒服服地出了洞。就这样,在洞里走了才一里左右。,几个进洞的人会聚之后,有哭的,有怒的,有骂的,有相互讥笑的,有跺脚
6、后悔的,有耸着肩喘气的,有用手拍着额头高兴地庆贺能活着走出来的,有脱掉帽子光着脑袋一一诉说自己狼狈相的。只有向导一人年幼,形体瘦小,先出了洞,好像没怎么吃苦,看到大家都疲惫不堪,也假装害怕、用尽了力气。那些在洞外宴饮的人举起酒杯让进洞的人饮酒,每人两杯。即使不常喝酒的人,也一定要他喝,名叫定心饮。,我因此默默回忆,往日韩愈先生登华山,走到绝顶上,被阻塞,无法返回,嚎啕大哭了好几天。听到他哭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了下来。我曾经怀疑这件事未必有。从今天这件事看来,那么韩愈嚎哭这件事不是虚假的。啊,不登上高山,不面临深渊,就不知道危险,以前圣贤的教训是明白的,而我辈却认为是在游乐
7、,使父母给我的身体几乎等同于被压死淹死却不悲伤。这件事作为教训,岂止是自己到死也不可忘记的。我心里担心后来的人到这里或许不知道,误进此洞,所以记下这件事来告诉他们。游洞中的人有七个,某官某人;洞外坐着宴饮的有四个,某官某人,一共是十一个人。时为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有时需要掌握古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其实,这也是落实考试说明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词类活用”已放在前面的文言实词里讲解了)这一考点。(一)判断句白话文的判断句常用的格式就一种,“是”,如“我是学生”。句中的“是”表示判断,它是一个判断动词,来连接判断句的两部分。
8、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形式有以下五种:,1用“者”“也”表示判断(1)用“者也”表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3)用“者”表判断,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也”表判断,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2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
9、肯定判断“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3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4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
10、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上面画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
11、“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译文:_,解析:句中“为”是判断词,而“者”不是判断词;“欲以为御史大夫”是省略句,翻译时要把“以为”补充为“以之为”,“之”代指季布。答案: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译文:_解析:“河东吾股肱郡”是无标志的判断句,
12、要翻译成判断句式。答案: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参考译文】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
13、,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1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
14、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
15、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
16、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予羁縻不得还。(文天祥指南录后序),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线句子。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建
17、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转引自2012年高考山东卷)译文:_ 解析: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而且要抓住其中的得分点。本句的得分点是“幸”(皇帝到某处)、“甚见亲信”(以“见”为标志的被动句)。答案: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去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参考译文】阴兴,字君陵,是光烈皇后母亲的弟弟,生平臂力很强。建武二年,(他)担任黄门侍郎,(兼任)期门仆射,参与东征西伐,平定(天下)郡国。阴兴经常跟随主上出入宫廷,经常手持小盖,
18、(为主上)遮挡风雨,手和鞋子经常会粘上污泥,(“躬”通“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在期门堪为表率。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去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三)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2)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
19、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屠惧,投(之)
20、以骨。(蒲松龄狼),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6分句的省略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线句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21、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转引自2011年高考山东卷)译文:_,解析:选文的大意是齐桓公向管仲求教如何治理百姓,这是管仲答话中的两句。理解的难点有二:一是句子省略的成分太多,要准确地补出来;二是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语序需要调整。省略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省略了哪些内容,要依据上下文去判断。比如这两句的主语,既是齐桓公请教治理百姓的事,主语当然应该是国君,即原文中的“牧民者”。管仲用的是否定句,说国君不应该做什么,具体点说就是不应该对百姓做什么。所与,“惧”“止”后省略的是宾语“之”(代百姓)。“以罪”“以力”是“惧”“止”的手段,按现代汉语习惯,应移到动词前,完整
22、的表述为:(牧民者)勿以罪惧(之),勿以力止(之)。答案:(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厚施德惠,(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竭尽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四)倒装句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主要包括:1谓语前置(主语后说)甚矣,汝之不惠!(愚
23、公移山)2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即我无诈尔,尔无虞我。(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主要指“谁、何、曷、故、安、焉、孰”等。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成语“唯利是图”,就是“唯图利”。3介宾短语前置不然,籍何以至此?不然,籍以何至此?(鸿门
24、宴)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4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5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与、以、为、自、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25、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线句子。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注】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
26、,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转引自2012年高考浙江卷)【注】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译文:_解析:“是”,是代词,“这”;“齐肩于两汉之士”,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也”,表明是判断句。答案:如果达到高的境界,这是同两汉时期士子的文章价值高度相当的。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译文:_解析:“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因此”;“者也”,表明是
27、判断句。答案:因此我犹豫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就是这个原因。,【参考译文】那些时文虽然说浮巧,然而要写得成功,也不容易。我的资质一般但勉强去写它,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凭借它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先辈您年轻气盛,正想在世上取得荣誉,那么不如顺从时俗。天圣年间,皇上下诏书,敕令学者摒弃浮华,这以后文风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读书人所写的文章,文雅适当有两汉的风采了。先辈您去学习它,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达到高的境界,这是同两汉时期士子的文章价值高度相当的。像我,那以前所写的文章已经不值得学,以后所写的文章(有风险)谨慎不能学,因此我犹豫不敢拿
28、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就是这个原因。,二、常见固定格式及其翻译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格式。常见的固定格式如下:1“之谓也、其之谓也(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2“孰与”意思是“和相比,谁”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3“如何、若何、奈何”意思是“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4“奈何、如何、若何”意思是“对怎么办、对怎么样”。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5“得无乎(耶)、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非、恐怕(只
29、怕)吧”。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6“不亦乎”可译为“不也是吗?”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7“何(奚)为、何(奚)以为”可译为“用(要)干什么?”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8“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线句子。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转引自2013年高考湖南卷)今皆不及
30、,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译文:_解析:句中“得无乎”是固定格式,要译为“恐怕吧”。答案: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参考译文】诸葛亮于是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相比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比不上(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认为自己与曹操相比怎样呢?”刘备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我也为此发愁,应该怎么办呢?”,三、文言翻译的要求及原则1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即准
31、确、明白、通顺,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具体来说,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翻译出来。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的写作风格。,2文言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对译,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原句: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32、)译文: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所谓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例如:原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季氏将要对颛臾国发动战争。文言文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等,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义,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如下面几种情况就需要意译:,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将喻体还原成本体。原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译文:误入浑浊的官场,一误就是几十年。借
33、代,如果把借代直译出来,往往让人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因此,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指代的人或物。原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译文:做官的人见识浅薄,不能做长远打算。,一、答题要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第一,增。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
34、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第三,留。“留”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
35、,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和方位词“上”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二、答题技巧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
36、“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地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
37、想一下,是使动用法是意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视”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视”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
38、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三、答题步骤第一步,逐字落实,把句子中的每一个词语过一遍。第二步,要把句子的大意理顺。第三步,将知识点落实并细化。第四步,拟写好答案后要通读一遍,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可不翻译,将之保留即可。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
39、强行翻译,难免画蛇添足。【示例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明史郑濂传),翻译中最易失分的六大表现,学生翻译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留下原来担任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名师评卷永乐、元年分别是年号、年号开启的第一年,这都有其特定意义,不必翻译。正确翻译永乐一年(或元年)被征入朝。,【示例2】淮南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盎(爰盎,人名)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爰盎晁错传)学生翻译淮南一带称王的诸侯入京朝拜的时候,(杀了辟阳侯,生活起居、处世表现非常骄横。)名师评卷淮南王是固定的称谓,应保留原文。如译为“淮南一带称王的诸侯”,意义就变成“淮南一带称王的诸多诸侯”。正确翻译
40、淮南王入京朝拜的时候。,二、该译不译,文白混杂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不翻译,对词类活用词翻译得不够到位,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示例3】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家者,遣人索之。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明史)学生翻译(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置其一半不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名师评卷“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掺杂,读者还是不知道具体含意,应彻底干脆地用白话翻译:“丢下另一半未打开”。“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至行”何意呢?读者也不清楚,这
41、样老师就会觉得考生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正确翻译丢下另一半未打开,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三、脱离语境,孤立翻译在古文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翻译。脱离语境去翻译具体句子,往往就难以准确。【示例4】(原平)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宋书郭原平传)学生翻译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此人颠沛流离,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的脚通行。,名师评卷选句前的语境是:郭原平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被郭原平偶尔撞见,偷笋的人奔逃掉进
42、了水沟。于是句中的“颠沛”就应翻译为“跌倒”。另外,句中的“足”,也应译为“足以”,意即郭原平尽量将桥建得宽。正确翻译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此人跌倒,于是就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示例5】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元史列传十四)学生翻译出行的人要靠语言能力而不靠兵器锋利,兵器多了,只能徒然使事情受到牵累。名师评卷“行人”不是出行的人。因为前面说的是“奉命使宋”,故应译为“出使的人”。“以言不以兵”,“兵”不是兵器,前面有句“请兵自卫”,故“兵”应为:士兵或武士。正确翻译出使的人要靠语言能力而不靠武士随从,随从武士
43、多了,只能徒然使出使的事受到牵累。,四、该补不补,语意错误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等成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连贯。【示例6】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后汉书吴汉传)学生翻译等到召见,就受亲近信任。名师评卷“召见”是何人召见,“亲信”是受何人亲近信任,没有补出,语意就会模糊。再从后面“封汉为广平侯”来看,是被皇帝召见。正确翻译等到被(皇帝)召见,就受到(皇帝的)亲近信任。,【示例7】王韶病卒,高祖言甚凄怆。使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隋书列传第二十七)学生翻译逝去的人要住宅有什么用呢,只
44、是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名师评卷“但以表我深心耳”,“以”后省略了一个“此”,翻译时要补上。正确翻译逝去的人要住宅有什么用呢,只是以(此)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五、该调不调,不合规范古汉语常见句子倒装现象,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过来,使之合乎现代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该调不调,语言不合规范,也会影响句意的理解。【示例8】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学生翻译跟随的穿着华丽衣服的侍妾有七十人。名师评卷古代常把数量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一种,我们翻译时要加以调整。“从”是“使跟从”之意。正确翻译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侍妾跟随。,六、要
45、点遗漏,字未落实文言文句子翻译,除了表达舒缓语气的语气词,与取消句子独立性或作为倒装标志的结构助词以外,要字字落实。许多考生,对有些实词、虚词等意义未认真落实,以致句子翻译不到位。【示例9】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新唐书韩休传)学生翻译罪轻的人不被宽容,罪重的人放过而不问,如果陛下不放逐伯献,我就不能接受诏令。名师评卷“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且”是“尚且”之意,“乃”是“竟然”之意。在翻译时,省去这两个词的翻译,句子的语气、情感就会受到影响,故要翻译出来。,正确翻译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
46、接受诏令。,阅读下列文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官,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节选自新唐书裴炎传)译文:_ 解析:此句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翻译时不能只知对译,以求字字落实,却忽略了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这一要求。要正确翻译“更”“男”等词语,对原文结构如“以定策功”要尊重,切忌随意拆分重组。,答案:(武后)便废了中宗的皇位,让他做了庐陵王,改立豫王为皇帝。裴炎因为制定谋策的功劳,(被)封永清县男。【参考译文】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裴炎坚持不同意,皇帝发怒说:“我有意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难道不可以吗?为什么要吝啬侍中这一职位呢?”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之带兵入宫,宣布武后命令,扶皇帝下殿,皇帝说:“我有什么罪?”武后说:“将天下交给韦玄贞,难道没有罪吗?”(武后)便废了中宗的皇位,让他做了庐陵王,改立豫王为皇帝。裴炎因为制定谋策的功劳,(被)封永清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