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单元末——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160356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单元末——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单元末——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单元末——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单元末——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单元末——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目 录 小题考“活” 41题考“综 ” 42题考“智” 单元质 量检测 确保答全 答范夺高分 适情自选 角度巧得分 杜绝惯性 思维不丢分 返回小 题 考 “活” 杜绝惯性思维不丢分 返回澄 清 认 知 汉朝儒学 VS先秦儒学 返回1 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 “ 天命有德 ” 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 “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 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这种 “ 礼制 ” ( ) A 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 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 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 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解析返回

2、2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 “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 ( 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 ) ,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 该主张旨在 ( ) A 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 B 强调遵从纲常伦理 C 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 D 废弃郡国并行体制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即是社会的 “ 至上神 ” ,董仲舒强调 “ 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 ” ,反映了对上天的敬畏,尊天地从而可贵君权,因为天子受命于天,从而神化皇权,故 A 项正确。 答案 : A 返回 深化提能 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 1 相同之处: 重视对人民的教化;重视以礼治国;强调重义贱利;根本目的都是

3、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2 不同之处 (1) 来源:汉代儒学是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依据公羊春秋学说,吸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 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 内容:汉代儒学主张 “ 春秋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天人感应 ”“ 君权神授 ”“ 三纲五常 ” ,这些都是不同于先秦儒学的内容。 返回(3) 地位:先秦儒学在所处的时代不受重视,汉代儒学在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之后,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4) 影响:先秦儒学奠定了儒学的基本范式,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汉代儒学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和社会稳定,但消极影响也很突

4、出,禁锢了人们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 返回热 点 追 踪 制度自信 中央集权制度 返回解析3. 习近平在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中强调: “ 郡县治,天下安。我多次讲过,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 下列关于秦“ 郡县制 ” 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 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返回4 (2019 成都模拟 ) 战国晚期,托名周公的著作周礼,提出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托名大禹的著作禹贡和托名周公的著作职方,

5、创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的地理学说。这些著作的成书表明当时 ( ) A 西周制度备受推崇 B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 C 儒家为君主制辩护 D 百家争鸣的局面归于沉寂 解析返回 深化提能 一个国家如何进行制度选择、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基本国情与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尊重客观规律及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制度创新,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禁锢与西方制度主导的神话,以其独特方式,使社会主义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社会主义优势得到极大展现。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进一步认清制度优势,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6、,使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得以完善,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制度保证。 返回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原因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理论根源 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政治根源 封建经济 (小农经济 )的长期存在

7、。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经济根源 返回贯 通 联 系 大一统的拓展 儒学独尊 返回5. 汉武帝实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根本目的是 ( ) A 推行法家思想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实行无为而治 D 提倡百家争鸣 答案 : B 解析: 汉武帝实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是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故答案为 B项; A 、 D 两项与汉武帝实行这一政策无关,排除;汉武帝时期改变了无为而治政策,实行积极有为的政策,排除 C 项。 返回6 汉儒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构成

8、新的儒学体系,对儒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结合时代背景和思想的内在逻辑性,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思想是 ( ) A “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 B “ 大一统论 ”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 “ 性三品论 ” 答案 : B 解析: 董仲舒儒学的核心思想是 “ 大一统 ” ,认为 “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把儒家思想从一个学派改造成巩固国家政权、实现国家统一所需要的新儒学,B 项正确; “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排除 A 、C 两项;董仲舒性三品论的最后落脚点是强调王道教化对于万民成善的决定性作用,不是核

9、心思想,排除 D 项。 返回 深化提能 经过汉初恢复和发展,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从政治思想方面巩固、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成为统治者面临的重大问题,主张无为的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儒家学者董仲舒建议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以期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此后,儒 家学说代替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这时的儒家学说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先秦儒学的内容,而是在吸收先秦儒、道、墨、名、法、阴阳五行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的再创造。作为一种官学,它不同于普通的学术流派,而是摆脱了学派的樊篱,兼容并包各种学说,为现实社会服务,具有 “ 杂家 ” 的色彩。 返回辩 证 看 待 唯

10、物史观角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返回7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 “ 现代行政 ” 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 “ 公天下 ” 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 ) A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 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解析: 材料中古代中国政治体制 “ 体现了 现代行政 的特点 ”“ 具有明显 公天下 的因素 ” 等词语凸显了作者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点的重视和关注,故 C 项正确;而A 、 B 、

11、 D 三项则是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缺点来说的。 答案 : C 返回8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明清时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 ( ) A 压抑了地方政权积极性 B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 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D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解析: 审题时抓住 “ 明清时期 ”“ 消极作用 ” ,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 B 返回 深化提能 辩证看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思想 文化 经济 政治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

12、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返回学 术 争 鸣 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返回学术界对于中外朝制度的实行是否加

13、强了皇权有不同观点。一种看法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一种看法是分裂瓦解中央集权的腐蚀力量,造成宦官专权、外戚专政等。具体两种观点争鸣如下: 观点一 中外朝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观点二 中外朝制度没有加强专制统治,反而瓦解了中央集权。 中外朝制度剥夺了丞相召集百官议事之权,为以后外戚专权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外朝的形成,不但没有加强专制统治,相反,成了分裂瓦解中央集权的腐蚀力量。 返回 典题印证 9 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 “ 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 ” 趋势。这种趋

14、势根本上反映 ( ) A 外朝是中央权力中心 B 内外朝相互制衡 C 相权的不断削弱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解析: “ 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 ” 是君主为了维护其政治权威,是强化皇权需要的产物,近臣地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皇权加强的体现,从根本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 D项正确。 答案 : D 返回10 (2019 青岛调研 ) 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 ) A 中外朝制度制约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C 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了政局动荡 D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解

15、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元帝、哀帝、平帝时期,宦官、外戚把持国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下降, D 项正确;中外朝制度是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材料不符,排除A 项;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源,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宦官、外戚把持国政,无法体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排除 C 项。 答案 : D 返回 深化提能 中外朝制度建立后,汉武帝通过提拔贤良对策等方式,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达到了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中朝议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 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成为中朝的主宰,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果。东汉光武帝、明帝

16、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到了东汉中后期汉章帝以后,多位幼君继位,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外戚、宦官已 经不可控制了。东汉王朝随着中朝势力被宦官、外戚把持逐渐走向衰落,直至土崩瓦解,内外朝制度也不为后人所继承。 返回41 题 考 “综” 确保答全答范夺高分 返回考法 ( 一 ) 纵向贯通视角 考 “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 为何考 时政热点: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 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7、我国目前提倡的以德治国、公 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依据考试大纲,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 四个自信 ” ,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 返回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汉代儒学的内容及影响;宋明理学的内容和影响;明清之际的儒学的内容及评价; 维新变法时期儒家学说被改造;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抨击; 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 “ 大一统 ” 思想、 “ 以人为本 ” 的治国思想、 “ 和为

18、贵 ” 的思想、民本思想、 “ 义利观 ” 等。 必备知识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近代儒家思想被改造,受到抨击; 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 儒学的现实价值。 考什么 返回 典例 (20 15 全国卷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 吾所谓道也,非向 ( 先前 ) 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 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 “ 新儒学 ” 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