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151328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摘要: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保有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为一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导入 方法技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教师要想使学生获得成功,就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结合起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合适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合适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

2、,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我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些浅见。一、激疑设思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才多思,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让学生齐读课题后问:“题目有没有让你好奇的地方?”学生急不可待地

3、提出自己的疑问:“鱼游到了纸上,太不可思议了吧?” “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去?” “鱼游到纸上不会死吗?”无需老师再导,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学习课文。再如, 蛇与庄稼一课,老师在板书课题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怕蛇吗?”大部分学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后,老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我们这么怕蛇,不愿意见到它,可却有人特意到外地买蛇养,哪有这样的人呢?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我们看起来不正常的人。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会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课文,寻找答案。二、释题入课法题目是课文的眼睛。从解析题目入手导入新课,简洁而实用,既可直入正题,又可同时领起全文。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议题含蓄

4、蕴藉的作品。一个与众不同,别致出彩的题目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便可有事半功倍之效。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如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题目,可以看出课文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 ” “是一般的石头吗?” “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 ” “说得好,通过读题目,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样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情景渲染法有的课文情

5、感色彩浓郁,教学时,宜从情感导入。老师以感情充沛而富于渲染力的语言或精彩的影片前辑或者音乐,营造一种情境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潜心领悟文本,他们会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老师可以先播放贝多芬的名曲命运交响曲,然后说道:“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中,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那颗要扼住命运咽喉、不甘沉沦的心,让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有很多人选择了坚强面对,海伦凯勒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我三天光明 ,看看海伦凯勒是怎样面对生活的。 ”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克服惰性,消除疲劳,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四

6、、趣味导入法趣味导入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使用这种导入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学习新内容,并能在趣味中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老师在设计趣味导入语时,可用谐音或某些词的比喻义来设计,可用歇后语、对联来设计,可用小笑话、小品设计,等等。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找骆驼一课时,老师先出示一则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 背上驮着两座山, 一次吃饱水和草, 几天不饿口不干, 驮着重担走沙漠, 不怕烈日和风寒。然后提问: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学生积极猜谜语,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趣味导入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文学情趣,缩短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迅速开

7、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他们通过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一种获取胜利的愉悦和满足。五、诗歌导入法诗歌是我国悠久文化传统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其语言精练、优美、含义隽永。用恰当的诗歌导入新课,语言精练简洁,还可将学生带入一种如画般的优美境界。在学习现代诗小桥流水人家时,老师可吟诵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曲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为题,作者的家乡与诗歌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有没有联系?一样吗?学生会顺利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六、温故知新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语言的

8、运用,让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讲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让学生先背游园不值 ,那是描写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看看诗人苏轼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是酷暑难耐还是大雨滂沱,还是另一番景象?学生投入诗歌的分析。七、故事导入法故事生动形象,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富有启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历史故事、探险故事、神话故事等为线索将学生思维引入到学习主题,开展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导入方法。在教学将相和时,我先问学生:你们有谁看过或听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接着让一位同学给大家讲故事。然后问:大家听了这个故事觉得蔺相如怎么样?厉害吗?在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后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蔺相如的另一个故事将相和 ,看看这篇文章蔺相如又有着怎样的精彩表现。这样,就调起了学生的学习胃口,从而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好的导入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发出神奇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入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富有创意的课堂导入可以极大地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可以打开和谐师生关系的绿色通道,促进师生之间积极有感情的互动,开辟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