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2.8.30第 1 卷(选择题 共 36 分)一、(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作揖(y) 戏谑(xu) 赁(ln)屋 博闻强识(sh) B.不惮(dn) 记载(zi) 岷(mn)山 长歌当(dng)哭C.拮(ji)据 弭(m)兵 瞥(pe)见 如椽(yun)之笔D.潜(qin)力 装束(sh) 舳(zh)舻 妖童媛(yun)女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百战不殆 颓圮 寥若晨星 剑拔弩张B.责无旁代 管治 焦灼不安 摘星揽月C.雨雪霏霏 留连 游目逞怀 不绝如缕D.浅尝则止 主簿 开诚布
2、公 规行矩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孟子中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反映的正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B.面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我们不该过度严苛,压制其成才;更不能揠苗助长,让其在成长中迷失方向。 C.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D. 比如说,复印我的书彻头彻尾违反了国际版权协议,使我损失了收入,对我而言近乎直接的偷窃,然而北大人却对此安之若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
3、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C.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来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5、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
4、羊脂玉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腊玉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富于感情的人。他会生气地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安于贫困的颜回连连称赞。-论语 B、大卫的第一个妻子多拉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小姐,过不了苦日子,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她去世后,大卫在海外闯荡数年归来,发现和他一起长大的阿格妮丝才是自已最理想的伴侣。-大卫科波菲尔C、觉新处在长房长孙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作者在对他的批判中
5、也含有深深的同情。-家 D、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不料被凯觎爱斯梅拉达美色的弗洛罗发现。弗洛罗在窗外从身上拔出匕首刺伤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 1990 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
6、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 1729 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 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 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
7、可危。黑斯廷斯在 1774 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 1785 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
8、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7、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A.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B.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8、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C.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D.黑斯廷
9、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9、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B.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C.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D.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
10、遣曹义宗围剿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
11、诸州,而无怨讟。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注铁券:古
12、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讟:恐怖。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轨遂投城遁走 投:投奔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 济:渡河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患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推崇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B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C罴为设食 不足为外人道也。D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1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作”的一组是(
13、 )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便袒身露髻徒跣 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 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A. B. C. D. 第 2 卷(表达题 114 分)四、(28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每题 4 分)(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_(2)唯罴信著于人,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_(3)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_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望海楼米 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
14、春风秋月两茫然。【注】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沧洲:滨水的地方。14、(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2 分)(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2 分) (3)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4 分) 15、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沁园春 长沙)(2)惨象,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3)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氓)(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古诗十九首)(5)白露
15、横江,水光接天。 , 。(赤壁赋)五、(21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 一片树叶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
16、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
17、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
18、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16、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
19、”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5 分)17、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6 分)18、通观全文,请说说作者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6 分)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 ) (4 分)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D.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E.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
20、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六、语言表达题(15 分)以下面一句话为开头,运用至少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情境合理,形象突出,感情真实。不少于 200 字。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校门口。七、作文(50 分)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请完整理解上述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选
21、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2.8.30 答案1、D 2、A 3、C 4、A 5、C 解析:“通体雪白”应与“莹润如羊脂玉”紧密相连,都指鱼的颜色,符合该要求的只有 C 项。 6、D 7、A 8、C 9、D 10、A 11、C 12、C 附翻译:王罴字熊罴,是京兆霸城人。王罴刚直倔强,处事公平,州郡人对他又敬又怕。魏太和年间,被任命为殿中将军,不久升为雍州别驾,他为人清正廉洁,疾恶如仇,勤于公事。后来因为军功被封为定阳子,任命他做荆州刺史。梁国又派曹义宗围攻荆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头只有几块墙板的距离。当时内外多事,没有余暇救援
22、,于是授给王罴铁券,说如果能保全城池,则当授他为该州刺史。城中粮尽,王罴煮粥,与将士们均分而食。每次出战,不曾穿盔戴甲,对天大呼道:“荆州城为孝文皇帝设置。上天如果不保佑国家,就让贼箭射中我的头,否则,王罴 必将破贼。屡次作战,也不曾受伤。齐神武帝派韩轨、司马子如从黄河东岸乘夜渡河,偷袭王罴,王罴没有发觉。等到天亮,韩轨的将士已经登梯入城。王罴还没有起床,听见门外闹哄哄的,便光着身子,露着头发,光着脚,抄起一根木棒,大呼而出,说道:“老罴当道卧,貉子怎能过!” 敌人见了,惊慌后退 。王罴追到东门,部下也有一些人赶到,合力击败敌军。韩轨的将士于是弃城逃跑。文帝听说后,赞许王罴豪壮。当时关中饥荒严
23、重,征调民间粮食,以供军用。有隐藏者,命令互相告发,很多人遭受拷打,也有人因此逃散。只有王罴向来讲信用,辖境中无人隐藏粮食,征得的粮食也不比别的州少,而且没有怨言。文帝认为华州是险要之地,派使者犒劳王罴,让他严加守备。等到齐神武兵临城下,对王罴说:“为什么不及早投降?”王罴大呼道:“此城就是我王罴的家,生死在此,想死的过来!”齐神武不敢进攻。王罴 为人俭朴直率,不修边幅。有一次,朝廷派来一位使者,王罴为他设下饭肴。使者竟然把薄饼的边缘撕去。王罴说:“耕种收获,已经不易,去壳加火,费力不少,你这种做法,恐怕是不饿。”命令随从将饭肴撤走。使者大惊,十分惭愧。又一次,一位客人与王罴吃瓜,客人把瓜皮削
24、得很厚,王罴不高兴。等到瓜皮落到地上,王罴就从地上拣起来吃。客人神色很惭愧。他为人又严厉急躁,曾经有一名小吏挟私愤报告事情,王罴来不及下令拷打,竟拿起自己的靴子去打他。每次宴会,王罴都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当时的人推崇他为人平均,嘲笑他为事琐碎。王罴的举止出自真情,不做巧诈之事,凡是他所任过职的地方,虽然在当时没有什么功迹,在他离任后却都思念他。13、略14、(1)烘托望海楼的高峻(2)空间 时间(3)要点:(1)色彩(红、白) (2)声音(画角) (3)动态(催、起)15、略。16. 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最后一段中运用第二人称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17.(1)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的位置。(表述不求一律,意思对即可)(2)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如答 “表达了人与树叶具有平等地位的思想”,也对)18. (1)即使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有它生命的价值。 (2)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3)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的态度。19.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