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课题:圆柱体的表面积 2面向学生:小学 3学科:数学4课时:1 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按小组制做一些的硬纸片圆柱模型,剪刀,圆柱形罐头盒。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 “化曲面为平面”的方法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能初步解决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三、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
2、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掌握圆柱基本的特征,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是在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因而要以上述知识为基础,运用转化、迁移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教材分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计算方法和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三部分内容。四、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实物观察法。知识转化、迁移法。五、教学环节:为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
3、重、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精讲点拨,内化提升。(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前面咱们认识了圆柱的特征,你们想不想再研究一下圆柱的其他方面的知识?2回顾复习: (1)圆柱的特征。(http:/ S=ab。3提出问题。问题:如何计算圆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小组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1)根据问题,独立思考。 (课件出示例 2)(http:/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师:请各小组利用自制的圆柱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并讨论。思考:将圆柱的侧面展开,会
4、是什么形状的呢?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中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http:/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 侧 = C h组: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 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 侧=2rh(http:/ 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学生利用圆柱体模型展开图进行比较、区别。(http:/ 表 = S 侧+ S 圆2(http:/ 3。师:请同学们按要求在课本上按要求画一画。(师生共同分析后,有组和组各推荐一名同学板演)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1教师举出实物让学生指出它
5、们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分别说出如何计算表面积:、圆柱形状的烟筒、压路机的滚筒、油漆圆柱体柱子。、圆柱形状的笔筒、水杯。、圆柱形状的茶叶筒、油筒。2学生独立解答。课件出示题目。(http:/ ,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题目)(http:/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并非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解题思路是由学生逐步自主探索出来的,解题规律是学生发现、总结出来的。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情趣等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而获得充分的发展。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
6、养。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学生发现必须先解决的问题是侧面积的计算,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表面积的计算,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侧面积的计算。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魅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学生在以上学习过程中,探索意识和发现能力得以展示,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相辅相成,大大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八、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临朐县龙泉小学 姓名: 刘玉云职称:小学一级 电话:05363189196 电子邮件:liuyuyun99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朐县龙泉小学个人介绍本人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平时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备好一节课,写好一篇切实有用的教案,是上好课的根本保证。课前准备工作充分、课堂教学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游刃有余。今生为人师,我无怨无悔,我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