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和声学课程教学大纲一、 教学目的和任务和声学是继基本乐理之后又一重要的技术理论课程。它是掌握作曲及其他相关音乐理论课程的基础,并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专业音乐工作者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使学生牢固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写作能力和相应的弹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和赏析的水平。通过对基础和声学的学习和掌握,可为今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创作等相关技术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形式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并以小组课、个别辅导相结合,运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
2、法等灵活运用。三、 教学年限与学时本课程在第二、三学期进行,每周安排 2 个学时,共计 72 个学时。本课程结业时共计4 个学分。四、教学内容与进度本课程将以李志伟、张准编著的和声学基础教程为主要教材,适当参考其它相关教材的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可能会对某些章节的学时做必要的调整。其进度如下:第一章 绪 论(2 学时)1、关于对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概念的解释2、关于对和声与和弦概念的解释3、关于对和声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的说明4、关于对和声分析重要性的说明第二章 和弦连接(2 学时)1、四部和声2、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3、和弦音的排列24、声部进行5、和弦连接的方法6、和弦连接中应避免
3、的不良进行第三章 正三和弦(4 学时)1、正三和弦的和声语汇2、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3、为旋律配和声第四章 和弦换位与三音跳进(4 学时)1、和弦换位2、三音跳进第五章 终止式与终止四六和弦(4 学时)1、终止式的种类2、终止四六和弦3、为低音配和声第六章 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4 学时)1、重复音与和弦排列2、原位和弦及其六和弦之间的转换3、六和弦的平稳连接4、六和弦连接中的声部跳进第七章 旋律中的和弦外音及经过、辅助四六和弦(4 学时)1、弱拍、弱位上的和弦外音2、强拍、强位上的和弦外音3、自由和弦外音4、经过四六和弦5、辅助四六和弦第八章 和声分析(4 学时)1、作和弦标记2、作旋律和声图示
4、3、作和声图示第九章 属七和弦(4 学时)1、属七和弦的结构2、属七和弦的特性3、属七和弦的排列及解决4、属七和弦的预备35、属七和弦的运用第十章 属七和弦的转位(4 学时)1、属七和弦的转位及标记2、和弦音的省略与重复及其音响特性3、转位属七和弦的解决进行4、属七和弦到主和弦解决时的声部跳进5、转位属七和弦的应用第十一章 大调副三和弦及其转位(4 学时)1、和弦的功能组2、功能的替代与扩展3、级三和弦4、级三和弦5、级三和弦6、级三和弦7、基本终止式的变化8、转位和弦举例第十二章 小调副三和弦及其转位(4 学时)1、和弦的功能组2、级三和弦3、级三和弦4、级三和弦5、级三和弦6、自然小调副三
5、和弦第十三章 副七和弦(4 学时)1、副七和弦的结构2、级七和弦3、级七和弦4、级七和弦5、级七和弦6、其它副七和弦第十四章 模进(4 学时)1、模进动机2、不转调的模进3、三和弦的模进44、七和弦的模进第十五章 重属和弦(4 学时)1、重属和弦的构成2、重属和弦的引入与解决3、重属和弦的运用第十六章 副属和弦(4 学时)1、副属和弦的构成2、各级副属和弦3、副属和弦的运用4、副属和弦的其它进行第十七章 离 调(4 学时)1、离调的和声进行2、副下属和弦3、副下属和弦的组成4、离调中的副属与副下属和弦5、离调的运用6、离调模进7、属七和弦的连锁进行第十八章 平行关系转调(4 学时)1、调性关系的远近2、平行调之外的近关系调3、转调与换调4、平行关系调的互转5、平行关系转调的运用第十九章 近关系转调(4 学时) 1、近关系调2、近关系转调的步骤与方法3、向属方向的近关系转调4、向下属方向的近关系转调5、近关系转调的运用五、考试与考查 1、期中考查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标准。2、期末考试以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占 10%,期中考查情况占 30%,考试成绩占60%,5以此来确定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