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1. 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都具有教育作用。广义的教育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3.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4.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5.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6.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7. 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8.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指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一代人,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
3、学成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打下基础。9. 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10. 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11. 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其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12.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13. 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
4、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和尊重。14. 个性:亦称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15. 人的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16.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17.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18. 德
5、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19.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20. 体育:是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1.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22.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23. 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
6、人的特殊要求。24. 教师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25.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6.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27. 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对各学科教学作纲要性规定的指导性文件。28. 教材:又称课本和教科书,它是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
7、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29.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课程形态的总称。30.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 、 “生活课程” 、 “儿童中心课程” ,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31.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他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32. 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具体培养要求。33.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
8、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34.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35. 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36.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37. 学科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38. 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39.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
9、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40.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41.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42.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43. 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44. 个性:是一个人的意识倾向和稳定而独特
10、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5.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46.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47.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48.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
11、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9.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的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50.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51.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5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
12、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53. 教学方法:是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 54. 测试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他所要测出的东西。55.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56.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57.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
13、作出判断。58.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 。59.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60.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61. 说课: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一节课的具体特点授课教师向同行教师或教育行政领导,口头表述该课题的具体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
14、共同提高的目的。62.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63.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他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64.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题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65.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
15、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66.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67.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68.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69.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70.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71. 班级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72.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73.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74.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