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诉讼的裁判,裁判文书:决定、裁定和判决 决定 裁定 判决,决定,行政诉讼决定:法院为了保证行政诉讼能顺利进行,对诉讼中发生的某些特殊事项所作的司法意思表示。 决定的形式:书面和口头 决定的适用范围:回避、妨害行政诉讼采取的强制措施、诉讼期限延长、再审、执行中的事务性事项 决定的效力:已经做出立即生效,不服,一般可以申请复议一次。,裁定,行政诉讼裁定: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为解决本案的程序问题所作出的对诉讼参加人发生法律效果的司法意思表示。 裁定的形式:书面和口头 裁定的适用范围: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中止或终结诉讼、移送或指定管辖、财产保全、先予执行、撤诉、补正判决文书、提审
2、指令再审发回重审 裁定的效力:立即生效,不得上诉,但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三裁定除外。,判决的种类,行政诉讼判决:法院经过案件审理,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所作出的司法意思表示。 判决的分类: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肯定判决和否定判决、生效判决和未生效判决、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终审判决和非终审判决,判决的效力,既判力:确定判决对诉讼标的之判断对法院和当事人产生的约束力。判决中对诉讼标的之判断部分,实际上是对诉讼标的中实体内容,即原告获得实体法上的具体法律地位或具体法律效果,所作出的判断部分,构成判决的主文。 既判力: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主观范围对人的约束,包括法院和当事人;客观
3、范围对事的约束,即判决主文,判决的执行力,是不是所有生效判决都具备执行力? 执行力存在的条件?,我国行政诉讼的判决形式,维持判决 撤销判决 履行判决 变更判决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确认判决(情况判决),维持判决,维持判决:法院认为被诉行政行为合法且合理,判决维持的一种司法意思表示。 适用条件:行政行为合法且合理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诉讼法),行为合理(司法解释),撤销判决,撤销判决的适用条件: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履行判决,履行判决的适用:不履行拖延履行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变更判决
4、,变更判决的适用:仅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司法变更权的有限性,驳回诉讼请求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经过案件审理,法院认为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或者存在不适宜维持时,直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司法意思表示。 适用:原告起诉被告理由不成立;被诉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被诉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其他需要适用的情形。,确认判决,确认判决的适用:不适用维持和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判令履行法定职责无实际意义被诉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不成立或者无效(情况判决)本应撤销,但撤销会造成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确认判决的性质:补充性宣示性无执行力,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的反思,判决种类的设定是否合理? 诉讼法典和司法解释能否如此规定判决的适用? 如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