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医学基础,一、什么是预防医学,通过研究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和行为诸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应用卫生实验技术、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探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对象 人群健康、疾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任务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三间分布、控制疾病措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研究模式:环境人群健康,健康管理师,62岁的张先生在家里正与邻居们一起打牌。但突然倒在桌旁,出现神志不清,口角歪斜和昏迷。邻居们马上把他送往医院。医院检查,血压达180/120mmHg. CT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虽然经过抢救挽回了生命,仍然留下了一侧肢体的行动障碍。,案 例,
2、据家人和邻居介绍,张先生平时身体一向不错。五年前单位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但一直没有坚持服药。由于没有什么不适,他也很少测量血压。张先生的哥哥前年曾发生过中风。哥哥和妹妹都患有高血压。张先生两年前在退休后,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也很孝顺,平时经常买些名牌烟酒来看他,平时的家务也都全部由钟点工代做。由于业余时间难以打发,张先生迷上了打牌。每天要玩到深夜。同时,吸烟越来越多,每天要一包以上。,很多情况下,病人所经历的疾病或死亡在生命的早期都可以有效预防。 在发生疾病(如冠心病和肠癌)、外伤 (如车祸) 的几个月、几年或几十年以前就可发现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或亚临床疾病状态, 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检查和干预
3、治疗。像这些病人一样不重视预防而导致疾病或早死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我国,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去医院看病, 其中有很多人如果能在早年认识到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能够阻止疾病和早死的发生的。,如果在病人看似健康的时候就能检测和处理这些危险因素 , 就可以避免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导致最终不得不进行创伤性治 疗( 如化疗、外科手术、透析等 ) 及发展为慢性疾病 ( 疼痛、瘫痪、精神疾病、致残、死亡等 ) 。 事实表明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干预措施( 改变不良的行为如吸烟、免疫接种、筛检早期疾病等 ) 预防那些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花费很大的疾病和早死 。,二、健康的概念与医学模式,健康不仅是
4、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且应该是身心健全完满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48,WHO宪章)内涵: (1990,WHO)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衡量标准(最近,WHO) “五快” “三良好”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三、影响健康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行为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服务 生物遗传因素,冠心病 中风 外周血管病 多发肿瘤COPD*/肺气肿,结局终点,吸烟 饮食 饮酒 锻炼,行为危险因素,不可变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社会经济, 文化和环境条件 现代化,机械化 城市化,全球化,心血管病、 肿瘤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危险因素,NCDs 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的,主要
5、的危险因素:不健康的饮食方式(高盐、高脂、甜食), 体力活动减少、吸烟和饮酒. 行为因素能导致血压过高甚至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血脂升高甚至高血脂、贫血、超重甚至肥胖。 简单的行为方式改变就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并促进健康。 其中有些行为可迅速发生改变,在晚年也可发生改变。,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四、三级预防,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 二级预防 临床前期预防,做好“三早”。 三级预防 临床期预防,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病残和死亡、促进健康,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一级预防,社会措施 预防战略 如控烟 环境
6、保护环境 机体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改善行为与生活方式针对病因明确的疾病如职业病、医源性疾病、传染病等的预防策略。,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二级预防,普查 筛检 定期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监护 自我检查针对一级预防效果难以肯定的疾病如肿瘤的重点预防策略。,三级预防,医学治疗 医学监护 心理康复 功能康复,病因是多因素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的预防,除致力于培养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一级预防外,还应兼顾筛检、“三早”保证其预后良好的二级预防和医学治疗、医学监护的三级预防措施。,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一、全球卫生战略,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提出“20
7、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1978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阿拉木图宣言在全球推行初级卫生保健;1979年第32届世界卫生大会批准阿拉木图宣言。 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规划。,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含义从2000年起,人们从家庭、学校及工厂等基层做起,使用切实可行的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减轻病人及伤残者的痛苦,能通过更好的途径和措施使儿童、青年、成年、老年顺利地度过一生。在不同国家、地区及人群间较公平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使每家每户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并得到初级卫生保健。不是一个单一的目标,是每个国家的所有人民,不管偏远或贫穷,
8、都能得到卫生保健不仅得到医疗服务,而且包括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有害因素的所有社会卫生行动。,三、初级卫生保健,含义最贴近基层的基本卫生保健。人们不可缺少的;人人都能得到的;大家能够接受的;人人能负担得起的。政府的职责;人的权利和义务;卫生机构的最基本的卫生服务。 内容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改善食品供应和营养;提供足够的安全饮水和基本卫生环境;实施妇幼保健,包括计划生育;免疫接种;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常见病伤的妥善处理;提供基本药物。,四、我国的卫生战略,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1997)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
9、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人类健康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 全球化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 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生物恐怖及其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 新世纪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 老龄化 艾滋病与结核病,五、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 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在家庭和社区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无症状(asymptomatic)”和“健康(healthy)”并非
10、指病人目前没有任何主诉,而是针对某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特定疾病而言目前没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要求医生在处理目前病人疾病的同时,着眼于他/她将来的健康问题。,健康生命全程路径 (life course approach to health),健康决定因素的作用往往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把人生划分为几个明确的阶段(“围生和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工作期和晚年期”四个时期),针对这些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在不同的场所(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区)中实施连续性预防服务措施。 实践意义:采用预防措施越早,保护和促进人群的健康效益就越大。,填空 :授人以?,健康管理的意义,Give a man a fish?,Giv
11、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Tomorrow he may be a beggar,给一条鱼,只解一顿之饥 明天他还可能是乞讨者,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life,Tomorrow.if well taught he will be teaching others 教人怎样钓鱼,可能使他终生受益 明天他还可以把本领传给更多的人,授人以渔,(一)临床预防主要内容,健康咨询 针对性健康教育 筛检 识别病人或有健康缺陷者 免疫接种 化学预防 用药物进行一级预防,改变人的行为是预防疾病最有
12、效的方式。 临床医生所提供的询问、教育和纠正病人健康行为比体格检查更能帮助他们预防将来的疾病。 换句话说 , 对话比体格检查更重要。,健康咨询(health counseling),通过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行为以及纠正不良的健康行为 , 与第一、第二和第三级预防都有密切的关系。 预防高血压 第一级预防 : 教育病人不吸烟、不酗酒、避免吃过咸的食 品、适当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劳逸结合等 ; 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 : 教育病人定期测量血压以早期发现血压问题、发现有高血压后及时看医生、治疗中遵从医嘱以及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等。 然而 ,对筛检来说 ,只有当疾病产生可测量的病理改变时 ,才能检出疾病。,(
13、二)临床预防干预常见疾病危险因素,戒烟,(二)临床预防干预常见疾病危险因素,戒酒,(二)临床预防干预常见疾病危险因素,控制体重,Source: Prof.I. Vuori, UKK Institute,Tampere University, Fin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不同体力锻炼水平及其效果,适当的体力活动,(二)临床预防干预常见疾病危险因素,提高环境质量,(二)临床预防干预常见疾病危险因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二)临床预防干预常见疾病危险因素,戒烟 戒酒 控制体重 适当的体力活动 提高环境质量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疾 病 监 测,一、 概 述,疾病
14、监测,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二、疾病监测的种类,传染病监测非传染病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针对其他卫生问题的监测,三、监 测 的 几 个 概 念,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四、监 测 的 内 容 和 方 法,信息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监测信息的交流及其反馈 交流情报开发信息 评价对策,考核防制效果 费用效益差度 费用效益比值,五、疾 病 监 测 意 义,积累较为精确的基本卫生资料、发病率及死亡率等数据; 通过基本监测,提高疾
15、病控制的水平; 疾病监测点是疾病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基地,又是理想的科研现场,我国现有的疾病监测系统,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全国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单病种监测系统,国内外传染病监测的概况,美国大都市症状监测系统 911呼救症状监测 医院急诊室病人监测(即时和非即时) 市面药房药物销售监测(感冒药) 学校学生缺课监测 法医死亡解剖记录监测 猫狗死亡监测 手纸和桔子汁销售监测 街上商场打喷嚏症状监测(商场监测电视) 双重作用:国防应急-因特网; 反生物恐怖监测系统-疾病监测系统,台湾新感染症候群监测报告 急性出血热症候群 急性腹泻症候群 急性呼吸道感染症候群 急性神经症候群 急性
16、黄疸症候群,深圳市传染病监测系统,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SARS(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霍乱 AIDS/HIV 伤寒、细菌性痢疾 疟疾 登革热 流行性感冒 狂犬病 免疫相关疾病监测 病媒生物监测 居民死因监测 腹泻病原谱监测,历年发病情况,福田区19852008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曲线图,(一)流感样病例监测,ILI于第25周(6月下旬)开始上升,28周(7月中旬)达到高峰。2530周(6月23日8月3日)流感活动明显增强,31周开始回落。08年与前两年趋势基本一致,但峰值略低,且高峰逐年推迟。,08高峰,波动,2006-2008年全市流感病毒分离情况,9-12月,流感病毒分离率处于低水平,与ILI%
17、监测结果一致; 2006-2008年,甲、乙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交替出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类型和死因谱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C、教育因素 D、风俗习惯E、卫生服务三级预防的对象正确的是: A、机体抵抗力弱的人群 B、职业接触人群 C、接触环境有害因素的人群 D、高危人群 E、全民,例 题,以下属于疾病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A、健康教育 B、定期体检 C、环境保护与监测 D、康复防残 E、自我保健以下初级卫生保健的解释,正确的是: A、使所有的人群达到身心方面的健康 B、从方法来说是科学的、可靠的,又能普遍接受的 C、从费用来说是每个人都能负担起的 D、从受益面来说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从需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E、是个人、家庭、全社会每个人都参加的,谢 谢!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