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市中考语文精选试题复习十(无答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02034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市中考语文精选试题复习十(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吉林市中考语文精选试题复习十(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吉林市中考语文精选试题复习十(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复习精选试题十一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 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

2、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躬( ) 损( ) 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遂许先帝以驱驰。(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4.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二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下列小题。结庐在人境,而 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

3、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语是 ,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三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注释侯家:王侯之家。蓄:蓄养,收藏。绝徼:极远的边地。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

4、芟(shn):割。槁:干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而所不能致( )者惟竹 然( )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 )焉 毋以是( )占我花石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

5、论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是(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C战则请从(跟随) 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五人生可以创新王伟勇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 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 的孩子,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

6、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新的 。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社会来说

7、,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有眼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学生十分投入地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力和态度。而对成人 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是

8、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 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相关链接材料一:据统计,在(相当于平均成绩)的表现上,中国学生普遍比美国学生高。在美国学生来看,中国学生知识广博,学习用功刻苦。然而,在一次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称的创

9、新大赛 中,虽然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但是美国学生获奖质理更高。材料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发现苹果里藏有一颗漂亮的星星,而有几十年切苹果经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朋友将苹果一刀切开,在苹果的切口果真显现出一颗清晰的五角星。原来母亲习惯于纵切,而小朋友用的是横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3.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你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例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