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逆周期管理是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重要内容.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001154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逆周期管理是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重要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逆周期管理是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重要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逆周期管理是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重要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逆周期管理是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重要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逆周期管理是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重要内容主持人:韩雪萌 嘉宾: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郭田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徐明棋 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金融监管问题,国际上强化宏观审慎政策的趋势也在推动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在我国,近日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报记者邀请了业内多位专家,就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构成、逆周期调控的机制、措施和工具,以及逆周期调控机制在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2、中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主持人:在金融体系中建立逆周期机制的意义是什么?逆周期的调控机制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逆周期调控机制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中处于什么位置? 郭田勇:经济周期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为了适应监管标准会在经济繁荣时扩大经营规模,但同时也加大了风险的集聚。而在经济衰退时,之前的投入资产所隐含的风险会逐步显现,为了适应相应的监管标准,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使得此时缺乏流动性的经济体系进一步紧缩。显然,商业银行所表现出的这种轻周期效应需要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逆周期监管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容之一,其主要理念在于依据经济形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监管

3、方式和制定不同的监管标准,来平缓经济周期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鲁政委:所谓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就是试图从金融系统的角度,避免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和金融系统生成系统性风险,最终达到维护金融稳定并使产出损失最小化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避免在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的情况下,金融系统进一步加剧这种“过热”;在经济出现萧条苗头的情况下,避免金融系统进一步加剧经济的紧缩。逆周期调控机制,其实一直都是宏观经济政策“逆经济风险行事”原则的本质要求,但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包含着比传统的逆周期调控机制更广的范围,几乎是对居民、企业、政府、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方面面的全覆盖。其中,逆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监

4、管政策,是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中枢。 徐明棋:逆周期与审慎的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因为在金融运行过程中本身有顺周期反馈机制,所以金融调控需要反周期,而反周期不仅需要货币供应调控反周期,还需要审慎的管理制度具有反周期的特点,前者是在宏观上控制顺周期的反馈,防范金融风险积累,后者则是在微观层面控制金融机构过度的资产扩张,防止泡沫的积累。所以,审慎的管理制度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不只是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则和制度来控制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本缓冲、流动性、杠杆率,而且还需要根据经济周期的运行特点适时地调整监管的重点,使金融机构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 主持人:逆周期是针对经济周期而言的调控机制,

5、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是不是都采用了缓解顺周期性的逆周期经济政策? 徐明棋: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基本上都是逆周期性的,也就是说在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动用紧缩的措施,而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收缩阶段,动用扩张的政策措施。从金融运行本身的特点看,存在着顺周期的内在反馈作用,金融机构和经济主体会在经济增长高涨期低估金融风险,从而使微观层面的风险不断积累形成金融泡沫,最后在经济周期下降阶段来临时破灭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宏观金融需要进行逆周期的调控。审慎的管理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对银行提出的资本充足率、资本缓冲、流动性、杠杆率等方面的管理要求,通过法定的以及行政性的相关制度,让金融机构能够对于微观

6、层面的金融风险采取审慎的态度,控制风险的积累。 主持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整体要求是什么?在宏观和微观方面,为了解决顺周期性,各有什么措施?或者说, 财政、货币、银行等负责整体金融稳定的各个部门分别可以采取哪些逆周期的措施来抑制周期性波动产生的放大作用? 鲁政委: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整体要求是:操作上,“逆经济风向行事”;目标上,避免金融系统出现系统性风险,力求产出损失最小化。宏观和微观方面总的要求是行为应具有可持续性,核心是要有效控制杠杆率水平,并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降低杠杆,在经济状况差的时期提高杠杆。对于财政,就是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压缩预算和赤字甚至争取盈余

7、,而在经济状况差的时候扩大预算、增加赤字,做到有效以丰补歉;对于货币,在经济状况不佳时,加大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注入,在经济形势好时,则加强流动性管理力度;对于银行,在经济形势好的时期,依然应该坚持审慎的风险原则,不要过度放贷,同时进一步提高拨备以及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在经济状况不佳时,则应更多贷款以支持经济复苏,并以过去积累的超额缓冲资本和拨备来应对可能的损失。 要想达到上述理想状况,不仅需要宏观政策和监管部门的主动调控,还需要公司治理机制、会计制度、市场和企业风险控制制度、整个经济体与企业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政策和监管者的独立性等诸多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和完善,以便对各个主体都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激励相

8、容机制,将搭便车、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到最低,才可能最终达到理想效果。 徐明棋: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整体要求是中央银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监管机构都具有逆周期调控的观念和措施,在经济高涨阶段就要未雨绸缪,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的放大。具体而言,央行在经济高涨期需要收缩货币供应,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则需要严格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比率、杠杆率等指标,不让这些机构的金融资产扩张速度加快。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当然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在经济高涨期,财政应该紧缩,刺激性的财政开支不能再安排,以配合金融风险控制的要求。当然,在经济衰退期,则需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主持

9、人:逆周期调控机制应连续性应用于经济运行的每时每刻,成为宏观政策部门和企业战略决策部门的常识和本能反应,而不是 仅仅在出现问题时 使用。在我国 经济中,此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的逆周期操作以及 2009 年以来的监管政策,都已体现了宏观审慎的原 则。在未来的我国逆周期管理中还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郭田勇:首先,要明确金融监管的目的,不能为监管而监管。无论是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金融监管的改革,其宗旨都在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时,单纯地依靠数据标准的制定减少轻周期效应,难以满足逆周期监管的需要。而应当在外部监管的基础上,从原则性监管的角度出发,同时促

10、进内部的逆周期监管的发展,以提高逆周期监管的效率。 其次,注重逆周期中周期时点的选取。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发达,许多经济指标难以有效地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经济体系所蕴含的信息是庞驳的,每一种指标只能从某一个层次来反映经济属性,难以依靠一种指标或指数定量衡量经济的发展情况,故而应当建立一种指标体系,多角度地分析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某一指标的变化更多地是建立在信息效应的基础上考虑,而在决策上则需要对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总结来确定周期时点。 最后,逆周期监管内容应当区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宏观层次,一个是微观层次。前者主要从整个经济形势的角度区分,这主要是针对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来看。一般

11、采取几个较为宏观的指标数据衡量并采取相应的宏观监管标准解决。但是一国的经济发展周期并不总是简单的呈现经济上涨与经济下行,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不同行业所经历的经济周期各不相同,故而需要从微观的角度着手,尤其是不同的银行所经营的业务与特色不同的情况下,其所面临的周期风险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相应的逆周期监管中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监管标准,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一种结构匹配而非仅仅是数量匹配。 总之,逆周期监管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容,我国在具体的实施与相关的监管改革中,一方面要注重原则监管的思想,在保障金融稳定的同时促进我国金融创新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吸取外国

12、经验的同时,也应对相关的模式进行中国式的修正。 主持人: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与经济周期、投 资者和 消费者信心相挂钩的各类指数。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中, 负责整体金融 稳定的部门是否有必要开发一套景气指数,以解决微观层面的 顺周期性? 徐明棋:我个人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对于经济周期运行的各种判断,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机构都有不同的解读,有些部门并不负责宏观的调控,所以他们的指数或者判断对于经济主体而言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如果宏观金融管理部门能够制定一套景气指数,如果宏观金融管理部门的反周期金融调控已经具有权威性和信誉度,周期指数本身的发布也可以给经济主体以指导,成为宏观调控的

13、一个先行指标,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鲁政委:每一种监测指标,都有其侧重点和优点,也自然有其缺点。因此,致力于关注整个经济方方面面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预警机制,必然需要包含一组来自各个方面的指标,以求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经济的状况,甄别出可能的风险。虽然 IMF 曾经提出过一组指标,但目前在全球形成共识的指标群仍未最终出现。无论如何,在全面性和简洁性之间求得平衡,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主持人:“十二五”规划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部分,首先 谈到的就是“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这对于未来五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将有何深远意义? 徐明棋:我认为意义重大,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

14、慎管理制度框架,它将对于未来五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也为我国在未来保障金融运行的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奠定制度建设层面基础。 鲁政委:“宏观审慎监管”是市场经济出现以来宏观调控理念发展到目前的最高阶段,也是调控者的最高理想。这种制度有效性的隐含关键前提是监管者要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和执行力,但这显然并非必然。一方面,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在全球兴起宏观审慎管理潮流和 IMF 亲力亲为的推动下,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下,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特别是在组织架构和形式上,将取得显著进展;但另一方面,这样是否就能够确保经济金融高枕无忧,依然还言之过早。面对前沿新制度,我们应该坚持跟随策略,将风险降到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