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一、命题公式的分类二、蕴含式三、蕴含式的性质,3,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1.5.1 命题公式的分类 1.5.2 重言式与矛盾式的性质 1.5.3 蕴含式,4,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
2、,1.5.1 命题公式的分类定义1.5.1 设A为任一命题公式, (1)若A在其各种赋值下的取值均为真,则称A是重言式或永真式, 记为T或1。 (2)若A在其各种赋值下的取值均为假,则称A是矛盾式或永假式, 记为F或0。 (3)若A不是矛盾式则称A为可满足式(satisfiable)。注: 由定义可知,重言式一定是可满足式,反之不真.,5,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判别命题公式的类型有两种方法: 真值表法和等值 演算法.等值演算法是将所给命题公式通过等值演算化为最 简单的形式, 然后再
3、进行判别. 例1.判别下列命题公式的类型. (1). Q(PQ)P) (重言式) (2). (PP) (QQ)R (矛盾式) (3). (P Q)P. (可满足式),6,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1.5.2 重言式与矛盾式的性质 定理1.5.1: 任何两个重言式的合取或析取,仍然是一重言式.(由幂等律立得)证明:设A和B为两个重言式,则不论A和B的分量指派任何真值,总有A为T,B为T,故A B T,A B T定理1.5.2: 一个重言式(矛盾式),对同一分量都用任何合式公式置换,其结果
4、仍为一重言式(矛盾式).证明: 由于重言式(矛盾式)的真值与对变元的赋值无关,故对同一变元以任何合式公式置换后,重言式(矛盾式)的真值仍永为T(F)。举例,例题1 证明(PS)R)V(PS)R)为重言式。,证明:因为PVPT(否定律,)为重言式,根据定理1.5.2如以(PS)R)置换P即得(PS)R)V(PS)R) T,8,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定理1.5.3: A,B是两个命题公式,A B的充要条件是A B为重言式。证明: 若AB为重言式,则AB永为T,即A,B的真值表相同,所以
5、AB。反之,若A B,则A,B真值表相同, 所以AB永为T,所以AB为重言式。举例,例2 :证明(Q P) ( PQ ) (QQ) ) P T 证明: 直接证明该式T 很长 根据定理1.5.3,只需证 (Q P) ( PQ ) (QQ) ) P 左 ( Q P) ( P Q ) T ( Q P) ( Q P ) P ( Q Q) P F P,小结: 证明A B的方法 按定义。即根据真值表,二者具有相同真值 要证明 A B T 只需证明A B 即可,反之亦然 用等价代换推导法A B,1.5.3 蕴含式( Implication)(一类特殊的重言式)定义1.5.2:当且仅当P Q是一个重言式时,我
6、们称“P蕴含Q”,并记作P Q.例如:(P Q )Q (P Q ) Q P ( Q Q) P T T,故(P Q ) Q,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13,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它们之间具有如下关系:PQ Q P 由P21 表1-5.1QP P Q 可以得出 因此, 要证明P Q有四种方法: 1)真值表法:即列出PQ的真值表,观察其是否为永真。 2)直接证法:假定前件P是真,
7、推出后件Q是真。 3)间接证法:假定后件是假,推出前件是假,即证 Q P 。 4)等价代换法:即利用等价代换证明PQ为永真,直接证法:要想让P Q为永真,那么当P为真时,Q只能为真,间接证法:要想让P Q为永真,那么当Q为假时,只能P只能为假,15,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例: 证明Q(PQ)P 1) 法1:真值表 即证明(Q(PQ) P为永真 2) 法2:若 Q(PQ)为真,则 Q,PQ均为真,所以Q为假,P为假,所以P为真。 3) 法3:若P为假,则P为真,再分二种情况:若Q为真
8、,则Q为假, (PQ)为真从而Q(PQ)为假. 若Q为假,则Q为真,PQ为假,从而Q(PQ)为假. 根据 ,所以 Q(PQ)P 4)法4: (Q(PQ) P (Q( P Q) P(Q (P Q) P(Q P) (Q Q ) P(Q P) P Q T T,P21 表 1-5.2 常用的蕴含重言式,18,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定理1.5.4: 设P,Q为任意两个命题公式,PQ的充要条件为PQ且QP.证:若PQ,则PQ为永真式因为 PQ (PQ)(QP)所以 PQ,QP为永真式,从而 P
9、Q,QP.反之,若PQ,QP,则PQ,QP为永真式,所以(PQ)(QP)为永真式,从而 PQ为永真式,即PQ.,等价式与蕴含式的关系:,19,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蕴含的性质: 设A,B,C为任意命题公式(合式公式) 1)A A; 2)若A B,则B A 3)若A B,B C,则A C 4)若AB,且A为永真式,则B必为永真式. 5) 若AB,BC,则AC. 6) 若AB,AC,则ABC. 7) 若AB,CB,则ACB. 证:4)因为AB,A永为T,所以B必永为T.5)若AB,BC
10、,则(AB)为永真且(BC)为永真所以 (AB)(BC)永为T,由I11 (AB)(BC)AC,根据4)所以从而AC永为T, 故AC.,20,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gy and Implication),6) 由已知,(AB)(AC)永为T (AB)(AC) (AB)(AC) A(BC) A(BC)为永真 7) 由已知,(AB)(CB)为永真 (AB)(CB) (AB)(CB) (AC)B (AC)B (AC)B为永真,21,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5重言式与蕴含式(Tautolo
11、gy and Implication),小结:本节介绍了命题公式的分类,重言式、矛盾式与蕴含式的概念及其性质,等价式与蕴涵式的关系。 重点掌握:(1)用等值演算法判别命题公式的类型。(2)重言式、矛盾式与蕴涵式的性质。(3)等价式与蕴涵式的关系。 作业: P23 (1)c,d ,(2) a ,(8). 预习:1.6 思考题:1) 为什么要引入联结词? 2) 什么是最小联结词组?,小 结,真值表指派 真值表及其构成方法 等价公式及等价置换 命题公式的分类 蕴含式判定及其性质,(1)若A在其各种赋值下的取值均为真,则称A是重言式或永真式, 记为T或1。 (2)若A在其各种赋值下的取值均为假,则称A
12、是矛盾式或永假式, 记为F或0。,定理1.5.1:任何两个重言式的合取或析取,仍然是一重言式.(由幂等律立得) 定理1.5.2:一个重言式(矛盾式),对同一分量都用任何合式公式置换,其结果仍为一重言式(矛盾式).,定理1.5.3: A,B是两个命题公式,A B的充要条件是A B为重言式。,小结:证明A B的方法 按定义。即根据真值表,二者具有相同真值 要证明 A B T 只需证明A B 即可,反之亦然 用等价代换推导法A B,定义1.5.2:当且仅当P Q是一个重言式时,我们称“P蕴含Q”,并记作P Q.,因此, 要证明P Q有四种方法: 1)真值表法:即列出PQ的真值表,观察其是否为永真。 2)直接证法:假定前件P是真,推出后件Q是真。 3)间接证法:假定后件是假,推出前件是假,即证 Q P 。 4)等价代换法:即利用等价代换证明PQ为永真,等价式与蕴含式的关系:定理1.5.4: 设P,Q为任意两个命题公式,PQ的充要条件为PQ且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