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化概论l 主讲 屈荣芳l 联系电话 :13309389843l e-mail:第一讲 课程综述课程性质l 中国文化概论属电大自考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 继 承 优 秀 传统 文化、创 造新文化 .认识 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 质 ,创 造美好未来,挖掘 经济 价 值课程说明l 根据本课程体系结构 ,面授教学共分十二讲,六课时完成。十二讲共分两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为一二三四五六讲,三课时。l 第一讲:课程综述l 第二讲 导论l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精神l 第
2、四讲 伏羲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l 第五讲传统文化的灵魂 中国哲学l 第六讲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宗教l 。课程说明l 第二部分为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讲,三课时。l 第七讲 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与自我修养l 第八讲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l 第九讲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文化精神l 第十讲 中国传统与教育l 第十一讲中国古代的科技l 第十二讲 挑战与机遇l 课程设计思想开 设 本 课 程的目的,在于使学 员 比 较 系 统 地了解中国文化的 发 展概况,更好地弘 扬 民族 传统 文化和民族精神, 继 承 优 秀文化, 创 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 过 学 习 ,研究中国文化,使学 员 更加准确而深刻地
3、 认识 我 们 民族自身,使学 员 更加准确而深刻地 认识 我 们 当前的国情,使学 员 以理性 态 度和 务实 精神去 继 承 传统 、 创 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 设 本 课 程的最 终 目的,在于培养学员 的民族 责 任感、理想、追求、价 值 取向、 审 美情趣,培养学 员 做人、 做学问 的基本素 质 ,提高学 员 的人文素 质 ,使他 们 成 为 未来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教学设计l 本课程的教学以在职成人学员业余自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面授。其中面授为 6课时,以电子文稿讲座为主。学员自学文字主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 2次辅导、 2次作业练习、一次专题讨论、一次网上答
4、疑、一次期末考试。媒体资源l (一)文字教材 : 中国文化概论 陈江风主编。 36万字,是主要教学媒体。l (二)音像教材( IP课件)本课程的 IP课件为教学辅导型, 6学时,由天水电大辅导教师屈荣芳编制。媒体资源l 网络资源:l 中央电大电大在线l 甘肃电大l 天水电大电大在线:教学资源 -自建多媒体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方法指导l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自主学习、面授辅导、小组学习、专题讨论、作业讲解、问题答疑等形式。l 自主学习:学员根据文字教材中每一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教师对重点知识的提示、以及学习难点的简释,通读教材,认真领会知识点,熟记基本概念,掌握中国文化概论的灵魂和实质。
5、l 自主学习要结合教材内容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方法指导l 自主学习要善于总结和归纳知识点。l 自主学习要经常性的与网络资源相结合l 自主学习要经常性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l 自主学习要实现三个结合 :( 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学习方法指导l 面授辅导: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回答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员学习方法,处理作业中的共性问题。l 小组学习:根据地域划分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提高。l 专题讨论: 中国文化概论 的教与学,应重视
6、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分析,应重视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与反思,通过学习,切实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人文精神的专题讨论,通过身边的实例,来讨论、反思、领悟和提高,从而指导学员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习方法指导l 电话答疑 :13309389843l (0938)8219834l 网上答疑 :e-mail:考核说明l 形成性考核l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考核,平时作业以 2次的作业平均成绩计算。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按 2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l 终结性考核: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为闭卷考试,卷面成绩 100分,由天水电大命题。l 总成绩计算公式:总
7、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 20%+ 终结性考核成绩80%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1文化的概念 :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二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本教材注重四层次说。第二讲 导论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的文化概况的一门课程,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
8、惑;也才能不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中国文化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形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一、中国文化形成与存在的基础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形成复杂的地理条件与中国文化的多样化优越封闭的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完整与独立2、人种因素3、经济与生产方式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二、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专制制度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之中1、宗法制的政治架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远近亲疏为标准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长幼尊卑,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法则。宗法
9、制度的产生与形成: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天子的庶子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宗法制的影响:历代统治者重农轻商,形成一种万世不易的中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模式。宗法制的实质:专制制度。2、中国古代的官吏制与等级制:金字塔形式周秦两汉:三公九卿魏晋南北朝:八公、三省、九卿。隋唐五代:三师、三公、五省、三台、九寺。宋辽金元:唐代的扩展明清:三公、三孤、
10、六部、六寺。一、中国文化的 “ 人文 ” 精神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古代 “ 人文 ” 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的 “ 人文 ” 精神萌芽很早。中国文化 “ 人文 ” 精神的特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科学)、尊重灵魄(宗教)的价值。德、智、体全面发展。 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重视自然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做人做事和为贵,恰到好处,为人坚持原则以能团结和谐。2.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3、肯定个体与心性向善、 完美人格的培养:以德性修
11、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的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二、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 “ 斗争 ” 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1、与自然斗争。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中国神话传说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 2不畏强暴、坚持真理与正义。孟子、屈原、司马迁。岳飞、文天祥。历代明君帝王的励精图治进取精神3推陈出新的改革精神。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变法到我们现在的改革精神。三、龙马精神 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与中华民
12、族、中国文化同步诞生。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美好和威力的象征,代表兴盛 和发达,吉祥和幸运。龙成为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是以多元兼容、综合创新、开拓奋进、造福众生、与天和谐的精神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的图徽和象征的。而其中的 “开拓奋进 “及 “造福众生 “,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可以这样说,龙的精神汲取、蕴含着马的精神,马的精神是龙的精神的一部分。龙马精神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开拓奋进,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一、中国人文的始祖 伏羲炎黄三皇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是传说时代的人物。传说史料讲述的哪个时代称为古史的传说时代,相当于民族于民族社会后期或相当于新后器时代晚期。按照世系推断,
13、伏羲生活的时代距今在 6000年前,炎帝生活的时代在距今5500年前,而黄帝生活的时代在距今 5000年前。伏羲也叫太昊氏,据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记载有四点贡献:八卦、文字、婚姻制度、捕鱼用的罟和打猎用的网。炎帝的最大功绩是发展了原始农业,所以叫神农氏、另一个功绩是发展了医药。黄帝又叫轩辕氏,部落的发明很多,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文字、衣冠和若干社会制度的发明。这些发明使得中国文化从物质文明延伸到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第四讲 伏羲、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文字是伏羲炎黄历史时代的产物。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文字产
14、生的直接渊源之一,是伏羲炎黄时期出现的刻画符号。刻画符号有一定的意义和相对固定的形状,但没有读音,是文字的前驱。炎黄部落与中原各部落的冲突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一、南稻与北粟秦岭淮河以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主要以粟为主要种植谷物,可称为种粟农业。从时间上分析,中国史前期出土粟的最早遗址,是距今 7000 年以上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粟的种植最早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仰韶文化诸民部落是粟类谷物发明者和推广者。中国是世界粟类谷物的原产地。 三、古陶神玉的世界陶
15、器和玉器是文化的载体,史前陶器和玉器的制作是与史前农业相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从陶器和玉器的产地分析,可用 “西陶东玉 ”来表述。黄河流域上游的仰韶文化以彩陶的制作为代表,东北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诸文化则以五器最为发达。炎黄时代的陶器和玉器涌现出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开始形成中国造型艺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文化中,玉器最初是装饰品。新后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小型玉器被大型玉器所取代,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意义,渗透进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意识。往后,又发展成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象征吉祥如意贵重器物, 大地湾彩陶玉琮 (周代 )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核心地位 .道德角度 :中
16、国哲学的思维功能有利于人的品德的塑造和提升 .政治角度 :哲学观注现世功利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 .文化角度 :中国哲学是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 .二、儒家思想 :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入世1、先秦儒家的伦理观念: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隆礼重法。2、汉代儒家的天人观念: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代表人物是董仲舒。3、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修身成圣。圣人:存天理灭人欲。第五讲 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三、道家思想的嬗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出世1、老子的思想:重天道自然无为,不讲人道反对新生事物反对严刑峻法。使民无知无欲。2、庄子的思想:相对主义最终目的达至精神上的绝对自由。3、合流中的道家思想。汉代衍变为黄老学说。魏晋的玄学。四、墨家、法家思想的兴衰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主强兼爱与非攻。法家的是商鞅与韩非子,变法革新,法术势三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