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史复习提要-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正教合一 “的枷锁,教
2、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 “的教育主张。答: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
3、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 “的教育主张。答: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 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 “的
4、传统观念; 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 的传统观念。5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答:盂子从“施仁政“ 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J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得民心“ 是“ 仁政“ 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6颇之推关于旱期教育有哪些论述?
5、答:魏晋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早期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认为: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答: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 ,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
6、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
7、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8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答: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 。 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 。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 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
8、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 ,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命题,含有 “能者为师“和“ 教学相长“ 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总之
9、,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9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答: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 “之举。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令州县立学;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改革大学。北宋第二这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 ;整顿地方学校;颁定(三经新义) ;设置专门学校;改革科举制度。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10宋代书院制度的产生及其教学
10、特点述评。答: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名称始于唐代,但只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书院作为一种教学机关,是从北宋开始的。由于北宋初期官学荒废。士子无求学场所,宋代理学的传扑也需要有其自身的场所,加之佛教祥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便应运而生。宋代书院有私办、官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初期组织比较简易,主持人亦是教学者,通常称为山长,亦有称洞主、院长、堂长。书院的讲学多力求通义理,而不是参加科举,因而在教学上形成与官学不同的显著特点:书院既是教学机关,也是学术研究机关。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是书院最显著的特点;书院建立了“讲会“ 制度,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互相讲学。
1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百家争鸣精神;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力主,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书院师生朝夕相处,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感情深厚。1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被学内容有哪些论述?答: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 “和“大学“两大阶段。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 ,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朱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
12、凡民俊秀“ 。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 “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 ,最后达到“止于至善 “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 “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12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答: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 l特点有三: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 、 “五经“等儒家经典;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 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明代科举这一变化
13、,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13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答: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 “的情绪。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 “讽之读书“。 “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
14、,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14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答: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和特点: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提倡“ 主动“、“ 习行“ 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 、“读书穷理“ 的
15、治学方法;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怦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15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 1898 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 ,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
16、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 ,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牟页引时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16“百日维新 “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1898 年 6 月至 9 月的“百日维新“中,清政府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废除八股,改试
17、策论,开设经济特科,改革科学制度;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还负起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把各地旧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创立铁路、农务、矿务等各种专门学堂:派人出国游学,考察外国的学校制度;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它书籍。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体现了维新派否定传统教育的资产阶级教育精神。17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答:康有为 1884 年写了人类公理 ,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才修改为大同书发展。他在大同书中描述未来的大同社会,即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的人人平等,经济高度发达,政治极端民主的极乐世界。大同社会实行“公养“
18、 、“公教“制度。每个社会成员都享受 “二十年齐同之教育“。在康有为设计的教育蓝图中:儿童未出生,其母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婴儿六个月后,进育婴院,三岁后进怀幼院,接受学前教育;儿童六至十岁,进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儿童十至十五岁,进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儿童十六至二十岁,进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他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作了详细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但是,这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18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有哪些论述?答:梁启超特别重视确定教育目的,曾与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他首先认为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否则将
19、一事无成;其次,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最后,他认为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 这种国民须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品质。克服中国人在专制社会中形成的品格缺陷。他认为只有造就出这样的新民,才能拯救国家的危亡,振兴中华民族。19王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答:1912 年至 1913 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
20、度的阴魂;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20简述菜元培的“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答: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日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 “,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