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四 果蝇的单/双因子杂交实验( 6 学时)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蝇单/双因子的杂交方法和杂交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验证并加深理解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原理2 记录单/双因子杂交结果,掌握数据统计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按照孟德儿第一定律,即分离定律,基因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基因完整地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有该基因的显隐性决定其在下一代的形状表现一队杂合状态的等位基因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继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配到不同的配子衷曲。理论上配子的分离比是,即产生带和 a 基因的配子数相等,因此,等位基因杂合体的自交后代表现为基因型分离比:Aa:aa 是 1:2:1,如果显性
2、完全,其表型分离比为 3:1,这就是分离定律的基本内容。通过果蝇一队因子的杂技哦啊实验,即可以验证它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可以自由组合;又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杂种第二代是自由组合的一对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杂种二代是:之比,两对不相互连锁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杂种二代就呈:之比三材料与用品材料饲养的野生型和几种常见突变型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可选用黑腹果蝇的长翅纯合体、残翅纯合体作为实验材料双因子杂交实验可选用黑腹果蝇的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作为实验材料用具及药品1 用具双筒解剖镜、显微镜、放大镜、小镊子、麻醉瓶、培养瓶、白瓷板、毛笔、棉塞、软
3、木塞或橡胶塞、恒温培养箱、小滴瓶、载片、盖片、吸水纸、纱布等2 药品琼脂、蔗糖、乙醇、氯仿、丙酸、玉米粉、酵母粉四实验步骤(一)1 选择处女蝇将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培养瓶内已羽化的成蝇全部杀死,此后凡羽化后未超过h 的雌营即是处女蝇2 杂交正交:长翅果蝇(母)残翅(公) ;反交:残翅果蝇(母):长翅果蝇(公) 各做两瓶,每瓶性培养基中各移入对种蝇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及实验者姓名3 移去亲本天后移去亲本4 观察天后成虫出现,观察其翅膀形态后处死连续观察记录d,各自记录正、反交正交 反交观察结果统计日期 长翅数 残翅数 长翅数 蚕翅数月 日合 计F1 互交在新培养瓶内,每瓶各放入对果蝇,
4、培养移去天后,移去成蝇,麻醉致死,放入废蝇盛留瓶观察天后成蝇出现,观察翅膀形态后处死,隔天记录一次,连续观察统计次正、反交的结果并记录数据处理及 2 测验 2= (O-E) 2/E 式中,是观察值,是预期值根据 2 自由度,查表,若 P5%,说明观察值与理论值相符合.可以认为观察值是符合分离定律的长翅 残翅 合计观察值()预期值() (:)(O-E) 2/E实验步骤(二)1 选择处女蝇将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培养瓶内已羽化的成蝇全部杀死,此后凡羽化后未超过h 的雌蝇即是处女蝇选取野生型处女蝇和突变型处女蝇,分别放于含新鲜培养基的培养瓶内保存备用杂交正交:野生处女蝇(母)黑檀体、残翅雄蝇(公) ;反
5、交:黑檀体、残翅处女蝇(母)野生型雄蝇各做瓶,每瓶中分别移入对种蝇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及实验者姓名移去亲本 d 后移去亲本果蝇处死观察 d 后成蝇出现,观察其性状后处死连续观察并记录正、反交d互交 按原来的正、反交各选对成蝇,移入新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移去 d 后移去成蝇观察及实验结果记录 d 后成蝇出现,观察性状后处死,隔天观察记录一次,连续观察统计次,正、反交结果各自就正交 反交子代类型统计日期 灰长 黑长 灰残 黑残 灰长 黑长 灰残 黑残合计数据处理及 2 测验 2= (O-E) 2/E 式中,是观察值,是预期值根据 2 自由度,查表,若 P5%,说明观察值与理论值相符合.可以认为观察值是符合分离定律的子代类型参数灰长 黑长 灰残 黑残 合计观察值()预期值()(:)(O-E) 2/E五 实验报告1 统计分析果蝇实验结果,并用 2 测验验证实验结果是否与分离/自由组合规律相符?2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记录,对所做杂交过程作一遗传分析,对所研究的性状及基因可得出哪些结论?3 果蝇杂交时,为什么要选择处女蝇?代是否要选择处女蝇,为什么?4 在做果蝇杂交时会出现表型分离比不符合:的比例为什么?分析此次实验成败原因5 果蝇麻醉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6 在进行亲本杂交和自交后一定时间为什么要倒去杂交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