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一卷(选择题 共 128 分)本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 “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2. 风险性是居民投资理财考虑的一
2、个重要因素。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金融债劵 企业 国债 股票A B C D 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 36000 元,奖金 8000 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 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5000 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000 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 44000 元 26000 元 B.36000 元 19000 元C. 49000 元 21000 元 D.44000 元 11000 元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 各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
3、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 B. C. D. 5.2009 年 12 月,在歌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维护国家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A. B C. D. 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
4、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 门通过专题调 研、网上征集意 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回答 6-7 题。6、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依法执政,行使国家立法权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7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 B C D 8、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反映广
5、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 B C D 9.截至 2009 年 10 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 29 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势A B C D 10. 图 1 漫画招聘启示我们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A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 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C 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1
6、. 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4A B C D 1 2 3 2 3 4 1 3 4 1 2 412.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 2 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13.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
7、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 , “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15. 图 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 ,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
8、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16.图 4 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 “共赴国难”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7.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五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已经出现股份制企业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 B. C. D. 18.有学者认为, “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 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英国 1689 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
9、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 18 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C. 促进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革命在俄国的发生2019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 “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
10、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21.表 1 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 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22.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
11、时代潮流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 应对气候变化面 临巨大挑战,必 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图 6 表示 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23-24 题 。23. 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C升高约 2.1 D.波动上升24.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 “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 7 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
12、八水”位置。完成 25-26 题。25.“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诸断 B。褶皱凹陷 C. 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26.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图 8 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 铁矿石进口地。完成 27-28 题。27.7 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C. 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2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
13、物种灭绝11 月 22 日,某地理研究性学 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 时, 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楼三层中部(如图 9 所示),在甲楼 顶层 GPS 测得纬度为 31.8366 、经度为 117.2179 、高度为 96m。 29-30 题。29.隔 25 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A 二层西部 B 四层东部C 五层西部 D 七层东部30.此后一个月内A 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B 广东省进入雨季C 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D 云南省昼短夜长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 10 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
14、完成 3132 题。31. 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A 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 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 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 北美西侧海底火山32 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A 大气环流 B 大洋环流 C 水循环 D 岩石圈物质循环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第卷(非选择题 共 172 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3 (28 分)根据材料和图 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 纺织服装工业产业 布局不尽合理, 80
15、%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 年全省外出人员达 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 ,社会 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础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15 分)(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13 分)34.(32 分)根据材料和图 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1)
16、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泥沙主要来源去。 (10 分)(2) 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候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 分)(3) 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分)35 (28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 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现代科学的发展
17、更是人 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 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的 经济体系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家金融危机,布局未来 发展,培养新的 竞争优势。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 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 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 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 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 虽然掌握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http:/ 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胜科学的历程(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18、。 (8 分)(2) 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 分)(3) 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36.(28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93 年英国马格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 颁布上谕,宣称:“ 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王,亦同此理;今 尔 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尊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 中国的奋斗材料二钦差大臣者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
19、平等条约后,于 1844 年 11 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 羁縻之法,亦不得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 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 2008 年底,中国与 171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 13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 缔结 了近 20000 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 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 24 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 维 和官兵 11063 人次。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 版)、 2009 年 10 月世界知识画报(1) 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8 分)(2) 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 分)(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