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MJT(XF)-SK(矿别)-KT(队别)-06(年度)-003 序号)(新峰四矿开拓队 2006 年第 3 个掘进巷道)平 煤 集 团 公 司 新 峰 矿 务 局 四 矿掘 进 工 作 面 作 业 规 程巷 道 名 称: 主下山采区钻场 编 制 单 位: 生产技术科 技 术 负 责 人: 施 工 队 长: 编 制 日 期: 2006 年 6 月 27 日 掘进作业规程审批签字表主下山采区钻场作业规程会审签字表时间 地点 主持人单 位 姓名 职务 职称 签字日期总工程师安检科、安全副总技术科、技术副总机电科地测科通风科防突科调度室安检科队长技术员采煤矿长掘进矿长安全矿长审批意见:审 批 意
2、见作 业 规 程 贯 彻 记 录贯彻次数贯彻地点贯彻队(班)主持人贯彻人队 ( 班 )在 册 人 数参加人数贯彻队长签字参加作业规程学习人员签字表姓 名 签 字 学 习时 间姓 名 签 字 学 习时 间姓 名 签 字 学 习时 间备注:1、姓名栏要打印全体施工队在册人员。2、签字及学习时间栏必须是参加人员本人签字。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考核成绩统计表姓 名 工 种 或 职 务 分 数 姓 名 工 种 或 职 务 分 数备注:贯彻作业规程考试的试卷,技术科必须存档备查。根据安全生产需要,我矿需要在主下山施工水文观测孔,因此,需先施工钻场。为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水文观测孔钻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规格尺
3、寸设计1、规格尺寸钻场位于主下山来水道内上帮(具体施工位置由地测科现场指定)。钻场设计施工深度 5.0 米,钻场设计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支护形式为锚喷支护。设计毛断面积 11.22m2,净断面积 10.9m2;巷道毛宽 3.6 米,净宽 3.5 米;毛高 3.55 米,净高 3.5 米,其中墙高 1.7 米,拱高 1.85 米,喷砼厚度 50 毫米。2、支护设计临时支护:直径不小于 16cm 的坑木打设临时点柱进行支护,点柱间距 1.0 米见方,且顶底必须用木靴打紧背牢; 永久支护:采用锚杆、锚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选型计算:、锚杆长度L=N(1.1+W/10)=1.0(1.1+0.3)=1
4、.4mW巷道宽度 米N围岩稳定影响系数 取 N=1.0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为保证锚杆能的锚固深度,取锚杆长度 L=2.0米、锚杆间距DL/2=2.0/2=1.0m间、排距取 D=0.7 米、锚杆直径d=L/110=0.016m取 d=18mm、锚固力计算:Q=KHDDY=20.60.70.73.3=3.02T/根K安全系数 取 K=2H软弱岩层厚度 取 0.6 米D锚杆间距 米Y软弱岩层的平均容重(5)、喷射混凝土厚度两帮及顶板喷射混凝土厚度 50mm。根据以上计算,巷道顶板及两帮选用 182000mm 树脂锚杆,排距700mm,间距 700mm。树脂药卷规格为 23350,锚杆外露 3050
5、mm;喷射混凝土厚度 50mm。详见巷道断面尺寸图二、施工方法严格按地测科现场指定的位置进行开口施工,严禁私自乱开口。三、施工条件1、打眼、放炮需要挑顶时,采用 YT28 型气腿式凿岩机打眼,由平地 4L20/8型空压机供风,空压机容量 20m3,工作面一台凿岩机工作;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矿用水胶炸药配瞬发电雷管爆破。2、装载、运输采取人工装碴、煤,人力推车,轨道下山由 40KW 绞车提升。四、质量要求1、巷道净宽:巷道中心线至任何一帮间距,不小于设计的 30 毫米,不大于 50 毫米。2、巷道净高:腰线上、下不小于设计的 30 毫米,不大于 50 毫米。3、巷道坡度:50 米范围内允许误差正
6、负 50 毫米。4、混凝土及沙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同标号、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任何一组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85,当试块分为 35 组时,低于设计强度的不应超过一组。5、锚杆间距 700700,允许误差正负 20 毫米。6、锚杆外露:不得超过 50 毫米。7、锚固力:顶锚杆 8 吨,帮锚杆 3 吨。8、喷浆厚度:50 毫米。五、安全技术措施(一)打眼、放炮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活碴伞沿及时处理掉。2、摘挂矿车或使用矿车装煤、碴时要与电机车司机或跟把钩人员联系,并取得同意,以免造成撞车事故。3、巷道开口时,作业人员在行车时必须躲避在宽敞安全地段,严禁行车作业。
7、4、在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顶板压力较大,煤墙片帮、顶板离层等不安隐患时,必须立即通知所有施工人员撤离工作现场,只有待压力稳定后,确保施工安全时,方可正常进行。5、严禁碴、煤混装。6、严禁过往行人任意通过施工地点,必须经作业人员允许后,方准通过。7、施工过程中,严禁空顶作业。空顶地段必须采用直径不少于 16cm 坑木打设临时点柱进行支护,点柱间距 1.0 米见方。8、遇到围岩变化时,即当围岩破碎或有地质构造时,可改变支护形式。9、施工时,严格控制空顶距,空顶距不大于 1.4 米,严格执行专人观山制度,用长度不小于 2 米的长钎子及时找掉活矸危岩,把专人观山、敲帮问顶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序中。10、当
8、顶板破碎或淋水时,必须根据情况及时改变支护形式。11、严禁在残眼中打眼,严禁在岩石裂缝处打眼。打底眼时,应清除眼口附近浮碴,打眼后要防护好,防止堵塞炮眼。12、风钻打眼,用力要适当,不准强行压钻打眼,防止损坏钻机和断钎伤人,全部眼打完后,把打眼工具全部撤到距离施工地点 20 米外安全地点。13、装配引药时,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放炮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药箱上装配引药,引药做好后,应用脚线将药卷缠住,雷管脚线末端要扭结。14、放炮时,距放炮地点较近的电缆、电气设备等要进行防护,防止放炮崩坏。15、放炮员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木箱内,并加锁,放置于避开机
9、械电气设备、顶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处,每次放炮时,都必须放置于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处,严禁乱扔乱放。16、炮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二分之一,严禁放糊炮、明炮、空心炮,装药后,药卷必须彼此密接,但不得捣实,并坚持使用水炮泥、粘土炮泥封孔,严禁用煤块、块状材料、药包纸等可燃性材料充当炮泥,对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都严禁放炮。17、严禁用非拉炮器电源放炮,拉炮器钥匙放炮员应随身携带,不准乱扔或交给别人,不到放炮通电时,不得将钥匙插入放炮器内,放炮后,必须立即将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18、放炮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道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有掩
10、护的安全地点进行警戒。放炮时,其回风流内严禁任何人员进入。19、放炮时,必须在以下两处进行把口警戒来水道两道风门以外泵房回风道与皮带交叉处,此范围内严禁任何人员进入。20、放炮后 30 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找顶工作,找顶要指定专人观山,作业人员要找好安全退路,站在安全的地方由外向里进行找顶,去掉活碴、伞沿,找顶后方准进行其它工作。21、找顶并去掉活碴、伞沿后,必须打设临时点柱支撑顶板,临时点柱间距 1.0 米见方,打点柱所用的坑木直径不少于 16 厘米。且点柱必须用木靴打紧,背牢。严禁空顶作业。22、放炮母线不得和电缆线等混挂,电雷管脚线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都必须悬空,不得
11、同任何物体相接触,放炮前后放炮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23、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放炮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放炮命令,放炮员接到放炮命令后,必须先发出放炮警号,至少再等 5 秒,方可拉炮。24、装药的炮眼必须当班放完,如果当班留下尚未放完的装药的炮眼,当班放炮员必须向下一班放炮员在现场交接清楚。25、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放炮员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放炮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至少等 5 分钟后,方可检查不响原因。26、如遇瞎炮应在距瞎炮眼至少 0.3 米处另打同瞎炮眼相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严禁手拉镐刨,以免击响瞎炮伤人,放炮后放炮
12、员应收集未爆的电雷管。在瞎炮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二) 、锚网、锚杆支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1、用风钻打锚杆眼之前,必须先用长把工具站在安全地点去掉顶板活碴、伞岩,防止打眼时因震动造成突然落碴伤人。打眼时,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2、锚杆必须用大力矩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巷壁。3、顶板锚杆插入钻孔,经锚杆机搅拌树脂药卷后,在撤钻之前,必须在锚孔内打入木楔,防止撤钻后杆体下滑造成伤人。4、打眼时,应清除眼口浮碴,严禁在岩石裂隙处打眼。5、打钻用力要适当。不准强行压钻,防止损坏钻机及断钎伤人。6、打钻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严禁干打眼。7、打锚杆眼时,必须
13、至少 3 人配合作业,一人观天,两人操作,互相配合,发现险情立即撤人。打眼时,严防岩石离层、片帮。8、树脂药包为易燃品,严禁与火工品混放,应放置与专用的木箱内并上锁。9、放置树脂药包的木箱应存放于顶板完好,支护完整的通风良好地段,防止失效。(三) 、喷浆安全技术措施1、喷浆之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先去掉顶板及两帮活碴、伞沿,防止落碴、片邦伤人。2、喷浆时,喷头不许对着人,处理堵塞的管路时,要先停风再处理,管子口、喷头不准正对着人,以免伤人。3、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巷道规格;用高压水冲洗岩面并清除险石;埋设控制喷层厚度的标桩;认真检查喷射机具和风、水、电、管线和防尘设施等。
14、4、喷头操作,要先给水后送料,及时调整水灰比;喷头应尽量与岩面垂直(除了喷侧墙下部时可下俯 1015 度) ,并与岩面保持 1 米左右的间距;喷射顺序应先墙后供、自下而上呈螺旋壮轨迹移动,旋转直径以 200 毫米左右为宜。5、为了保证喷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应合理划分喷射区段。一般以 6 米长为一基本段,基本段在划分为 2 米长的三小段。喷射时,每喷完 1.5 米高便依次向临近小段前进。对于一些凸凹严重的岩面,应先凹后凸、自下而上地正确选择喷射次序。6、为保证喷层质量。要求各材料的称量允许误差不大于下列数字:水泥2;骨料5;速凝剂2。搅拌延续时间不得小于 12 分钟。另外,应严格控制拌合料的静放时间,否则会使喷层结构疏松,强度降低,回弹率增大。因此,静放时间不得超过 15 分钟,尽量作到随拌随用。喷砼时分层喷射,必须保证喷射的厚度、质量。7、在喷射作业地点的回风流中应安设喷雾撒水装置,净化空气。8、注意个人的个体防护:佩带防尘眼睛、防尘口罩。9、如遇岩帮有少量的渗水、滴水,可用压风清扫,边吹边喷;如遇小裂隙水,可用快凝水泥沙浆封堵,然后在喷;若遇有成股涌水或大面积漏水,必须将水导出。10、在喷层终凝后要及时对其进行洒水养护。11、其它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